卫的系列,休闲的时候就看# SciFiction - 星际浪子
a*e
1 楼
去年火翻天的《舌尖的味道》我只看到了第三集,晕眩的剪辑和生硬浮夸的文案都无法
入眼入耳。当然创意是好的,但只能说,央视把一个美食文化纪录片硬整成了新闻联播
的华丽版,基本不说人话,用词造作煽情还不通顺,剪辑混乱,从一个地域跳入另一个
地域常搞得人摸不着头脑。对欧美纪录片的模仿发力过猛,把一个本可踏实质朴的题材
弄得很是自作聪明,执行负分。
云南卫视今年拍摄了个十集的美食纪录片《味道云南》,没宣传,没影响,好像还是深
夜播放,都没什么人看,不知为什么云南卫视要冷遇自己电视台拍的节目。
我没去过云南,对云南美食感兴趣是因为我以前写过一个在丽江和昆明发生的故事,里
面有饵块,过桥米线。我当时做了好多关于云南美食的searches,但还真没发现什么体
系,只有最著名的过桥米线,还有一些小吃。《味道云南》里也说云南菜没菜谱,没体
系,没特点就是最大的特点。虽然这样说,但起码就纪录片里展示出来的特色而言,已
经很独特了,比如吃花,吃山珍和清鲜菜蔬,吃腊肉。
我当时写的过桥米线:
”只见服务员把大海碗叮叮铛挡排成一排,随着“汤来——了”的吆喝声每只碗被装了
半碗老腿鲜汤,表面上一层黄油,热气半点都不带冒,沉稳之极。没过几秒种,“米线
——来了”的吆喝带来了一盘切得极薄的鲜肉片,火腿丝,鸡丝,一盘还带着水的豆芽
豌豆苗青江菜和豆腐皮。肉先下,飞薄的肉片一入汤立刻变色起卷,再下菜,最后下米
线,刚好满满一大碗。”
烤乳扇:
“这乳扇其实是一片薄厚适中的扇形奶酪,本来是硬的,放在炭火上的小铁丝网架子上
一烤就变软了,然后用小刷子刷上不同口味的酱,比如玫瑰花酱,椒盐,某某点的是豆
沙。抹完了酱,用一双方便筷子放在扇形的一角,向另一个方向慢慢卷,直到整个乳扇
卷成一个豆沙筒,这烤乳扇就大功告成了。炸乳扇还要再放入油锅炸成金黄,体积膨胀
得很大,趁脆蘸糖吃。”
汪曾祺写过很多的云南风情,包括云南美食。比如韭菜花:“云南的韭菜花和北方的不
一样。昆明的韭菜花和曲靖的不同。曲靖的韭菜花很香,味道不很咸而有一股说不出来
的淡淡的甜味。凡到曲靖的,都要带几罐送人。我常以为曲靖的韭菜花是中国咸菜里的
“神品”。” 汪老还盛赞云南汽锅鸡,我感觉这个菜的原理和细长颈子的北非气锅(
tajine pot)差不多,用热水蒸汽闷鸡块,闷鸡块。
总之,云南的美食在我心目中新鲜、清爽、exotic,还文艺(大量吃花啊,同志们,唇
齿留香的情调啊)。这也是为什么我会想去看这个纪录片。
网上的介绍:
《味道云南》一共分10个篇章介绍云南美食,从开篇的《家宴春色》、《人间清欢》到
充满浓浓怀旧乡愁的《岁月怀想》和《异乡别恋》,每个篇章看似毫无联系,但其中内
核紧扣。与传统的美食节目不同,《味道云南》在地域上采取了大范围的跳动,并且不
以地域和菜品分类进行划分,反而每集都有自己的主人公:建水摘草芽的郑红伟兄弟;
大理宾川鸡足山脚下打香椿的杨继梅一家;以及至今还完整保留制作怒江“漆油煮鸡”
传统纯手工做法的怒族小伙子王敬华……节目对食物朴素细腻的描述,对人和食材关系
的微妙理解,也使得本片不仅仅是一部表现美食的纪录片。以往对云南美食看似没有文
化的误读,将在节目中改变,云南美食的底蕴,质朴简单,就在一块块大理鹤庆秘制的
吹肝里,就在一罐罐巍山殷记的咸菜里。
so far 看了三集:
家宴春色——吃各种花、芽和嫩叶:玉兰花瓣炒鸡蛋,油炸香椿头,肉丝汆草芽,油煎
棠梨花粑粑,炭烤黄花粑粑。
人间清欢——讲食材的新鲜劲,讲云南小吃,吹糖,讲手工制作的情怀。松花糕馋死我
了。还有各种粑粑,尤其混入青葱猪肉的在火炉里烤熟的,那不就是我们北方的锅盔嘛!
绿野鲜宗——山珍,各种各样的菌子,包括松露;湖鲜,比如探出湖面开花的“海菜”
;时新果子,比如雕梅。
这些好吃的啊,好多我听都没听过,简直是异国情调。另外每一集都有几个/户关键人
物,虽然不免也像“舌尖”一样渲染“中国人的幸福生活”,但语调和视角都朴实得多
,没有“提供中国人一天所需要的蛋白质和能量”这样不着四六的解说词。在讲抄纸时
说手艺不好传,需要耐心,而那家的小女儿不一定决定就要继承这门技艺。这里很识时
务地留了白,没像央视一样傻掰地非要总结思想与展望未来。
除此之外,这个纪录片最大的特色是文艺,形容香椿的香味是“凛冽、霸气”,说田埂
里油菜田边角上的小黄花是”努力争得一分春色”。香椿芽炒腊肉,则是这样形容的:
“正月一过,椿芽就开始萌发,它甚至就是云南春天到来的信使。翠绿嫣红的春天香椿
,和刚刚过去的冬天的腊肉,混合炒在一起,仿佛是两个季节在分手前的最后一次碰面
,味道分明,又热闹缠绵。”
这在一个纪录片里,简直太跳tone,太有趣了。我是视觉动物,这样的文字和这样的情
怀对我而言都特别动人。
不知道有多少云南人也会看到这部纪录片。游子看家乡,那些风土、人物、记忆,大概
又是更深切难忘的味道了吧。
推荐大家看看这部纪录片。这才该是中国文化纪录片应该树立的标杆。(坚决打倒舌尖
系列!)
第一集:家宴春色
第二集:人间清欢
第三集:绿野鲜宗
第四集:岁月怀想
第五集:异情别恋
第六集:乾坤小鲜
第七集:山水风物
第八集:未知
第九集:未知
第十集:未知
入眼入耳。当然创意是好的,但只能说,央视把一个美食文化纪录片硬整成了新闻联播
的华丽版,基本不说人话,用词造作煽情还不通顺,剪辑混乱,从一个地域跳入另一个
地域常搞得人摸不着头脑。对欧美纪录片的模仿发力过猛,把一个本可踏实质朴的题材
弄得很是自作聪明,执行负分。
云南卫视今年拍摄了个十集的美食纪录片《味道云南》,没宣传,没影响,好像还是深
夜播放,都没什么人看,不知为什么云南卫视要冷遇自己电视台拍的节目。
我没去过云南,对云南美食感兴趣是因为我以前写过一个在丽江和昆明发生的故事,里
面有饵块,过桥米线。我当时做了好多关于云南美食的searches,但还真没发现什么体
系,只有最著名的过桥米线,还有一些小吃。《味道云南》里也说云南菜没菜谱,没体
系,没特点就是最大的特点。虽然这样说,但起码就纪录片里展示出来的特色而言,已
经很独特了,比如吃花,吃山珍和清鲜菜蔬,吃腊肉。
我当时写的过桥米线:
”只见服务员把大海碗叮叮铛挡排成一排,随着“汤来——了”的吆喝声每只碗被装了
半碗老腿鲜汤,表面上一层黄油,热气半点都不带冒,沉稳之极。没过几秒种,“米线
——来了”的吆喝带来了一盘切得极薄的鲜肉片,火腿丝,鸡丝,一盘还带着水的豆芽
豌豆苗青江菜和豆腐皮。肉先下,飞薄的肉片一入汤立刻变色起卷,再下菜,最后下米
线,刚好满满一大碗。”
烤乳扇:
“这乳扇其实是一片薄厚适中的扇形奶酪,本来是硬的,放在炭火上的小铁丝网架子上
一烤就变软了,然后用小刷子刷上不同口味的酱,比如玫瑰花酱,椒盐,某某点的是豆
沙。抹完了酱,用一双方便筷子放在扇形的一角,向另一个方向慢慢卷,直到整个乳扇
卷成一个豆沙筒,这烤乳扇就大功告成了。炸乳扇还要再放入油锅炸成金黄,体积膨胀
得很大,趁脆蘸糖吃。”
汪曾祺写过很多的云南风情,包括云南美食。比如韭菜花:“云南的韭菜花和北方的不
一样。昆明的韭菜花和曲靖的不同。曲靖的韭菜花很香,味道不很咸而有一股说不出来
的淡淡的甜味。凡到曲靖的,都要带几罐送人。我常以为曲靖的韭菜花是中国咸菜里的
“神品”。” 汪老还盛赞云南汽锅鸡,我感觉这个菜的原理和细长颈子的北非气锅(
tajine pot)差不多,用热水蒸汽闷鸡块,闷鸡块。
总之,云南的美食在我心目中新鲜、清爽、exotic,还文艺(大量吃花啊,同志们,唇
齿留香的情调啊)。这也是为什么我会想去看这个纪录片。
网上的介绍:
《味道云南》一共分10个篇章介绍云南美食,从开篇的《家宴春色》、《人间清欢》到
充满浓浓怀旧乡愁的《岁月怀想》和《异乡别恋》,每个篇章看似毫无联系,但其中内
核紧扣。与传统的美食节目不同,《味道云南》在地域上采取了大范围的跳动,并且不
以地域和菜品分类进行划分,反而每集都有自己的主人公:建水摘草芽的郑红伟兄弟;
大理宾川鸡足山脚下打香椿的杨继梅一家;以及至今还完整保留制作怒江“漆油煮鸡”
传统纯手工做法的怒族小伙子王敬华……节目对食物朴素细腻的描述,对人和食材关系
的微妙理解,也使得本片不仅仅是一部表现美食的纪录片。以往对云南美食看似没有文
化的误读,将在节目中改变,云南美食的底蕴,质朴简单,就在一块块大理鹤庆秘制的
吹肝里,就在一罐罐巍山殷记的咸菜里。
so far 看了三集:
家宴春色——吃各种花、芽和嫩叶:玉兰花瓣炒鸡蛋,油炸香椿头,肉丝汆草芽,油煎
棠梨花粑粑,炭烤黄花粑粑。
人间清欢——讲食材的新鲜劲,讲云南小吃,吹糖,讲手工制作的情怀。松花糕馋死我
了。还有各种粑粑,尤其混入青葱猪肉的在火炉里烤熟的,那不就是我们北方的锅盔嘛!
绿野鲜宗——山珍,各种各样的菌子,包括松露;湖鲜,比如探出湖面开花的“海菜”
;时新果子,比如雕梅。
这些好吃的啊,好多我听都没听过,简直是异国情调。另外每一集都有几个/户关键人
物,虽然不免也像“舌尖”一样渲染“中国人的幸福生活”,但语调和视角都朴实得多
,没有“提供中国人一天所需要的蛋白质和能量”这样不着四六的解说词。在讲抄纸时
说手艺不好传,需要耐心,而那家的小女儿不一定决定就要继承这门技艺。这里很识时
务地留了白,没像央视一样傻掰地非要总结思想与展望未来。
除此之外,这个纪录片最大的特色是文艺,形容香椿的香味是“凛冽、霸气”,说田埂
里油菜田边角上的小黄花是”努力争得一分春色”。香椿芽炒腊肉,则是这样形容的:
“正月一过,椿芽就开始萌发,它甚至就是云南春天到来的信使。翠绿嫣红的春天香椿
,和刚刚过去的冬天的腊肉,混合炒在一起,仿佛是两个季节在分手前的最后一次碰面
,味道分明,又热闹缠绵。”
这在一个纪录片里,简直太跳tone,太有趣了。我是视觉动物,这样的文字和这样的情
怀对我而言都特别动人。
不知道有多少云南人也会看到这部纪录片。游子看家乡,那些风土、人物、记忆,大概
又是更深切难忘的味道了吧。
推荐大家看看这部纪录片。这才该是中国文化纪录片应该树立的标杆。(坚决打倒舌尖
系列!)
第一集:家宴春色
第二集:人间清欢
第三集:绿野鲜宗
第四集:岁月怀想
第五集:异情别恋
第六集:乾坤小鲜
第七集:山水风物
第八集:未知
第九集:未知
第十集: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