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The Quants# Stock
h*6
1
几天没有登陆,这个帖子竟然有这么多关注,让首次发帖的我有真的点受宠若惊啊。也
十分感激大家的祝福!
刚看到有几个关于NSC 这个IO的RFE的新帖子。我这里再澄清一下我的看法:
1。要注重包装证据。有些人觉得证据挖得很充分了,请考虑一下,是否这个IO根本就
没看到和注意到?也许你不用再找证据了,对策就是找有效的办法吸引其注意。把这些
同样的证据再换个脸面高调包装出来。 我的感觉,如果证据只在RL和PL里,有可能就
埋没了,IO可能就没注意到。看看我的例子就知道了,我的2个成果给美国3大汽车公司
的2大分别使用,还有公司的反馈说取得的improvement,外加这些成果都获得了best
paper awards。这些开始都放在RL和PL里头强调,根本就没有引起注意。
实际上,也怪我开始功课没做好,包装不到位,连律师开始都没有一下子从推荐信的信
息中挖出这些信息。RFE 以后才开始潜水这个板块。
请把这个过程当作polish slides和写文章,也可以找个外人帮着读读,然后请其复述
你的要点。要是同在academia的朋友没有读明白,恐怕律师和IO都不能迅速理解你的精
髓。
我感觉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专门搞个文档 bullet 相关的证据点,适时的加标题、黑体、
粗体和图表。一大片RL/PL文字,估计谁也不容易找。这些也都是我从这个版潜水体会
来的。
2。挖掘隐藏的证据。有些证据,自己不做一些推断、推理和数据比较是根本发现不了
的。请考虑是否找些独特的角度和你的行业的平均/顶尖水平比较。我就是对自己的低
citations,摸索了些不是办法的办法来发掘objective documentary evidence。我感
觉这也是种research。
3。对于这个IO,我觉得还是要多找针对硬证据的推荐信。到RFE这个阶段,找的信也许
就不应当一味的找大牛对你的research方向和成果的评述(即使他引了文章)。相信在
第一阶段,类似的推荐信已经找的差不多了(我感觉这些世界各地的信也就给个印象分
),再多就不起显著作用了。我觉得在新的信中,每封应当围绕一两个证据点提供
support。他如果曾大段引你的文章,就先打印和highlight出来,然后让作者在围绕之
写推荐信强调贡献(如果没有这种证据,我觉得再找这样的信,就和以前的泛泛推荐信
没有大区别了);如果是best paper,就找organizer要selection criteria以及让他
说the winner should be on the top ...researcher in ... field and it is a
great honor etc.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激烈竞争; 如果是审稿,就是associate
editor的selection criteria之类的;如果是公司的合作,找负责人写industrial
testimony,(不要写在不相关背景的推荐信里头- 比如推荐人只是个大牌教授但是和
该公
司无关);如果是TPC之类的,就写membership criteria。
再老调重弹一下,这些信也要好好包装,该黑体、斜体、标题强调的地方一定注意。不
要让他又以为是个同行人写的泛泛推荐信。它们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推荐信了,而是针
对某些客观证据的一
个个具体的支持点。因此,每封信包含的证据信息要集中火力,不要分散到太多要点。
否则,什么都说,可能给人印象就是一封泛泛推荐信。
4。关于美国律师。我觉得我们无法控制他们写PL的方式,但是要明确告诉他我们打算
怎么claim。一开始就不要指望美国律师主动帮你想、帮你怎么claim。这样的结果有可
能是灾难性的。建议先罗列、包装、标号证据,告诉他/她怎样claim criteria。具体
怎么写、措辞,我完全尊重律师的意见,不加以过多干预。要强调的要点在一开始要告
之,最好在律师开始写第一稿之前就告诉他/她claim计划。一开始就把计划灌输给对方
,不用烦劳他/她去费劲从你的资料中找。否则,一旦信已经写好了,恐怕有些固执的
老美就不愿意改了。我的律师比较nice,乐意征求我的意见,愿意让我改她写好的信,
这个确实运气。
律师是这么准备的:Exhibit专门是我准备的证据库,一条条罗列;PL和RFE letter 就
引用这些证据再强调一遍。不要怕重复,也许IO在这里没看见,在那里出现就吸引他注
意了呢。
5。这个招来的RFE也有不少我自己的责任,是不注重挖掘自己的闪光点所致。和是否
tenure track啊、背景是否很强没有太大关系。前面我的积极性也不高,也很依赖律师
,时间就这么拖;到了RFE,就只给80来天准备,逼得自己脑细胞高速运转,充分发挥
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感觉后来就是我在指导律师如何给我措辞包装了。这就完全转变
了和律师合作的被动模式(她要啥,被动的给啥)。我把自己的计划证据完善后,才一
起交给律师,让她根据这个claim/highlight计划来展开RFE letter。这也省了她从我
一大段图表文字中找有用信息的力气,一开始我就全部告诉她了。
我目前在体检阶段,准备485了,以后有问题还要向大家请教。 祝大家顺利通过!
avatar
j*e
3

几天没有登陆,这个帖子竟然有这么多关注,让首次发帖的我有真的点受宠若惊啊。也
十分感激大家的祝福!刚看到有几个关于NSC 这个IO的RFE的新帖子。我这里再澄清一
下我的看法:1。........
★ Sent from iPhone App: iReader Mitbbs Lite 7.56

【在 h*****6 的大作中提到】
: 几天没有登陆,这个帖子竟然有这么多关注,让首次发帖的我有真的点受宠若惊啊。也
: 十分感激大家的祝福!
: 刚看到有几个关于NSC 这个IO的RFE的新帖子。我这里再澄清一下我的看法:
: 1。要注重包装证据。有些人觉得证据挖得很充分了,请考虑一下,是否这个IO根本就
: 没看到和注意到?也许你不用再找证据了,对策就是找有效的办法吸引其注意。把这些
: 同样的证据再换个脸面高调包装出来。 我的感觉,如果证据只在RL和PL里,有可能就
: 埋没了,IO可能就没注意到。看看我的例子就知道了,我的2个成果给美国3大汽车公司
: 的2大分别使用,还有公司的反馈说取得的improvement,外加这些成果都获得了best
: paper awards。这些开始都放在RL和PL里头强调,根本就没有引起注意。
: 实际上,也怪我开始功课没做好,包装不到位,连律师开始都没有一下子从推荐信的信

avatar
j*s
4
thanks!
avatar
z*a
5
谢谢分享,给你了站内信,请查收!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