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油工很久没有推荐pick了
avatar
油工很久没有推荐pick了# Stock
d*a
1
“大人也曾经年少过,为何会不解少年愁?”
在看完电影《狗十三》的放映厅里,许多人无奈又无力地摇了摇头。
我曾经在网上看过一句话,“这一生,父母都在等我们道谢,我们却在等父母道歉。”
说实话,一开始听到这个说法时,我很不解,在我的认知里,哪怕自己穷尽一生都无法
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这个“道歉论”不孝又无情。
后来我才慢慢发现,自己骨子里对父母也是有诸多情绪的,只是我习惯性地把这些自行
消化成不懂事的无病呻吟,毕竟······
“父母都是为你好。”翻开电影《狗十三》的影评,有些触目惊心。评论里感恩父母的
很少,大多数人都在追忆成长阶段中父母曾给自己造成的伤痛,言语间有烦躁、有埋怨
、甚至还有一丝隐隐的恨意。
父母含辛茹苦地将我们养大、用肩膀为我们撑起了一片天空、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替我
们负重前行,可我们回赠他们的只是一句憋了太久、积攒了太多情绪的“我恨你”,是
不是太过薄情?
或许也不是······
《狗十三》里的13岁少女李玩,成长于一个离异家庭,从小被爷爷奶奶拉扯长大, 父
亲为了让她接受同父异母的弟弟、缓和父女的关系,送给了她一条小狗。
李玩给这条小狗取名“爱因斯坦”,并和小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可好景不长,爷爷有
次上街买菜把小狗弄丢了。
李玩知道后发了疯似的深夜出门挨家挨户地找狗,可她的这种坚持却被家人认为是不懂
事、任性,因为在家人眼里,那只是条狗,他们从没站在李玩的角度想过那条狗对李玩
究竟意味着什么。
后来为了安抚李玩,家人买了条长得和爱因斯坦相似的狗,逼着李玩承认它就是走丢的
爱因斯坦,试图让李玩顺着他们给的台阶下,把丢狗的事情翻篇。 可李玩拒绝了,她
大吵大闹,向家人发泄着自己的不满,还因此连累爷爷摔伤了腿、奶奶迷了路。
最后失去了耐心的父亲当着爷爷奶奶的面狠狠地打了李玩,边打边说,“你怎么这么不
懂事,是不是全家都欠了你。这家要是容不下你了,你就走。”
那时,被吓坏的李玩已经顾不得自己的委屈和坚持了,她只有选择低头认错,才能让父
亲停手。
爸爸的饰演者果靖霖说起影片中的这一幕自觉残忍,他不敢去看回放,甚至还曾建议导
演删了这段戏。
可看电影时大多数人都对这一段习以为常,谁在成长阶段没挨过父母打呢?中国父母一
直信奉的教育理念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
父母总是习惯性用淫威去震慑我们、让我们屈服,却从没尝试过站在我们的角度、去倾
听我们内心真正的声音。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工作已经够忙了,如果我们还和他们唱反调
,那就是在给他们添麻烦,而解决麻烦最快的方式通常就是对我们施以拳脚。
久而久之,我们对父母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生怕一不小心就惹得他们不开心。就像陈
乔恩说的那样:“直到现在,我听到我妈上楼时的高跟鞋声音还会本能地害怕,好像自
己做错了什么。”
我们不知道父母何时何地会突然爆发情绪,只能学会在生活中看他们的脸色行事,小心
翼翼地服从妥协,至少这样不会挨打挨骂。
看过《奇葩说》的观众都夸赞辩手姜思达会察言观色,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可姜思达却
说,“没有人想敏感的,只是从小我就必须得学会这项技能,必须得知道现在大人是高
兴还是不高兴。”
《狗十三》里的李玩也是这样,在被父亲打了一顿后,她突然变成了大人眼中懂事的孩
子,她接受了不是爱因斯坦的爱因斯坦,也接受了那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她学会了收起
自己的情绪去换得大人的满意和欣慰。
然后消了气的父亲把她抱起来,语重心长地说道:“你长大了,该懂事了,爸爸打你是
因为爱你,长大了你就明白了。”
可长大后我们发现,曾经的自己就像一个橡皮泥,被父母强行捏造成他们期望的样子,
过程中我们所有的反抗与挣扎,都被淹没在以爱为名义的汪洋中。就像影片中的李玩,
明明喜欢物理天文,却被父亲强制性要求去报英语辅导班。
“我们都是为你好”,这是一句无法让我们拒绝的爱的绑架,我们都在这场绑架里亦步
亦趋。
avatar
m*y
2
快快快,来来来,油老大!
avatar
c*0
3
AMR, ETFC, aren't they?
they have not reached the target.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