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方对日本地震的态度看复杂的中日关系 (转载)# Stockl*82011-03-13 08:031 楼我的引用人绝大部分是一两句话式的引用,很少大段引用。这些一两句话式的引用人是不是找到了,也用处不大。 因为一两句话式的引用,又能帮你吹多少呢?
c*o2011-03-13 08:032 楼【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发信人: cynic ([email protected] 1998->2010->?), 信区: Military标 题: 从各方对日本地震的态度看复杂的中日关系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12 05:16:20 2011, 美东)(credit:copy了卡伊的一两句话)大地震骤然突袭日本,地震引起的海啸在全球多处沿海地带掀起海浪的同时,再次掀开了中日之间复杂关系的一角。面对大地震,我观察了各大中文网络,基本发现有两大类反映,对于本次日本地震,有欢呼者,也有同情者。在我看来,前者是民族主义者情绪的宣泄,后者是人文主义者情绪的体现。对于前者来说,日本自甲午战争开始的一系列侵华,尤其八年抗战中对中国人民丧尽天良的杀戮,让每个日本人都背负着对中国人的一种原罪。对于这部分民族主义者,他们最痛恨的是中国没有能够在战后严惩日本战犯,没有能象同样被杀戮的犹太人那样,将昔日的战犯们(上至将军,下至门卒)一个个送上断头台。更可恨的是,因为国共内战,因为战后国际形势,中国又失去了要求日本进行战争赔偿的机会(其实说到底,一切都是因为抗日战争并不是中国凭借自己的力量取得胜利)进入90年代后,日本的新生一代政治家,又不断在钓鱼岛,台湾问题,靖国神社问题上刺激和羞辱中国。因此,新仇旧恨,让这些民族主义者恨不得日本从地球消失。既然大家都知道日本不可能从地球说消失就消失,既然他们也知道当前不可能和日本全面一战,以报新仇旧恨,那么寄托于日本遭天谴,就是他们最大的期盼了。对于后者,战争也好,南京大屠杀也罢,都已经是过去的事情。既然毛泽东主席,邓小平同志都能避免历史问题纠缠来发展中日关系,那么为什么我们不应该本着向前看的态度看中日关系?更何况现在这些受灾的日本人,都几乎和历史没有什么干系,都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更何况,在我们遭遇灾难的时候(08年汶川大地震),日本友人也是第一批赶赴灾区的外国救援队,那一张日本救援队队员对着一副挖出但是已经罹难者的遗体鞠躬送别的照片,让多少国人为之动容。将心比心,别人发生灾难,自己当然应该至少表示一下安慰。毕竟,作为一个人,应该对任何天灾人祸的受灾者表示同情和施以仁慈。然后,问题总是没有这么简单。无论如何,日本侵华毕竟是在不远的过去,很多当事人都还在世,很多当事人的后代也都正当壮年,先辈的血与泪让他们无法释怀。人文主义的光辉,虽然道理明白,但是做起来难。毕竟,那段过去还无法成为历史,因为那一切以及其所引起的“海啸”还远尘埃落定。古人说“冤家易解不宜结”,圣人有云:有一言可得行终身。。。其恕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还说“和为贵”。似乎古人的智慧,文化的传承告诉我们应该走人文主义的路线。然而,古人也说过:以德报怨则以何报德?以直报直,以德报德。古人也说:不以礼节之,亦不可为也。对一个从来没有就侵华罪行道歉过的国家,对一个迄今乐此不疲去拜鬼(战犯)的国家的人民,对一个迄今依然在不断伤害中国国家利益的国家,似乎无法用任何“礼”来实现和他们的“和”,况乎以德报怨?这些矛盾的背后,折射出复杂的中日关系。我一直觉得,东亚三国(中日朝),以及越南,缅甸北部,等等传统上受到中华文化辐射的国家,是天然的伙伴。日本人当年试图用刺刀,枪炮和暴力建立的大东亚联盟,至少在名字上是一个本地区努力的方向。然后,大东亚联盟最大的障碍就是中日关系。在我看来,过去的已经成为过去。天朝上国五千年文化熏陶出来的上国子民,本来就不是一个犹太人那样的民族。我们自古就讲究“杀人亦有限,卫国自有疆,苟能制侵敌,岂在多杀伤”,我们也自古就讲究“盖棺定论,人死债消”(除了对于罪大恶极的开棺鞭尸)。因此,至少从我个人来说,只要日本能真诚的发自内心地忏悔,那么中国人有这个大度去接纳他们,而让过去就真的成为过去。但是,至少在目前,看不到日本人有这个良心和勇气去做这么一个忏悔。中日两国的猜疑依旧很深。这不,日本才婉拒中国救援队赴日。中日之间,一个认为自己有着灿烂的历史(非近代史)以及灿烂的未来,一个认为自己有着灿烂的近代史以及光明的现在,因此彼此都互相看不起对方。即使很多中国人希望成为日本人的挚友,也是一厢情愿,日本人并不屑于和中国人成为朋友。类似的情况一样适用于那些希望和中国成为朋友的日本人。于是乎,中日国家的国民,虽然在经济上日益彼此依赖,但是在心态上,确是日益远离,渐行渐远。很多中国年青人,他们可能用SONY的照相机,可能打PS3 游戏机,但是他们在心态上讨厌日本;类似的,很多日本人,他们天天在用中国制造的商品,他们的公司依赖中国市场生存,但是他们一样不喜欢中国人。中日关系到底该怎么走?我想主动权还是在日本。只要日本能“悔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那么中国人也会敞开胸怀欢迎这个一衣带水,文化文字建筑相近邻居。
T*02011-03-13 08:034 楼怎么又是你!你老邢雇来挖坑的吧?【在 l********8 的大作中提到】: 我的引用人绝大部分是一两句话式的引用,很少大段引用。这些一两句话式的引用人是: 不是找到了,也用处不大。 因为一两句话式的引用,又能帮你吹多少呢?
l*82011-03-13 08:036 楼我的引用中到很少有 however的。但引用人是不是一定要找大段引用的才行啊?【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引用短倒还罢了,可最后总要来个 however,...
T*02011-03-13 08:037 楼你一口气问完啊,五分钟一个新帖的很多人都没有大段引用,尽量找正面的吹吧,综述里面引用的一般会大段一点问。【在 l********8 的大作中提到】: 不是挖坑,是真着急。以前办过NIW,但觉得EB1A要求高。所以要认真对待,不懂就问。
l*82011-03-13 08:038 楼五分钟一个新帖的是因为我很少能将事情一次全部问完。【在 T*****0 的大作中提到】: 你一口气问完啊,五分钟一个新帖的: 很多人都没有大段引用,尽量找正面的吹吧,综述里面引用的一般会大段一点: : 问。
c*e2011-03-13 08:039 楼没关系的, 这不正是: 我是基于...的工作才有了这篇成果的:)【在 p********r 的大作中提到】: 引用短倒还罢了,可最后总要来个 howe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