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GDP和印钞票都是毒品 中国泡沫仍然在高速扩张 (转载)
avatar
GDP和印钞票都是毒品 中国泡沫仍然在高速扩张 (转载)# Stock
d*n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achun (dachun),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GDP和印钞票都是毒品 中国泡沫仍然在高速扩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13 16:28:35 2011, 美东)
GDP和印钞票都是毒品 中国泡沫仍然在高速扩张
文章来源: 倪金节 于 2011-07-13 10:04:3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
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TweetFacebookYahoo!Google BuzzEmail(被阅读 0 次)
中国货币扩张丝毫未见止步的迹象,虽然央行几乎月月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偶尔也提提
基准利率,但是货币投放量的激增速度,仍然处于改革开放的经济史上偏快的区间。货
币环境回归正常化,看起来遥遥无期。
昨日公布的6月金融数据显示,新增贷款高达6339亿元,上半年新增贷款累积就有4.2万
亿元,看来全年7.5万亿的目标值又将再度冲破。6月广义货币M2依然呈现15.9%的远高
于名义GDP增长,总量升至78万亿元。如果下半年M2增速不能出现大幅回落,那么到今
年底,M2就将逼近90万亿,届时的通胀水平势必会在现有的基础上,可能迎来又一波急
升。
从2008年11月新增贷款开始由10月的1800多亿,暴增至4000多亿元开始,至今的三年多
时间,中国货币环境的整体特征为“非正常化”状态。过去一年,从表面上看,由于央
行货币政策出手不断,中国似乎进入了货币紧缩周期,存款准备金累积上升了300个基
点,基准利率也有100个基点的上升,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是与每月动辄五六千亿的新
增信贷相比,再加上每月巨量的外汇占款,提升存款准备金率和迟缓的加息的效力就大
打折扣。
造成目前银行放贷冲动仍然如此强烈,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前两年由地方政府和国企
部门主导的投资项目,目前正处于工程实施的关键阶段,此时若资金链断裂,债务危机
一触即发。只能依赖货币扩张,来维持现有的局面,虽然这样下来可能会带来恶性通胀
。二是银行资金依然十分富余,尽管存贷比考察比较严厉,但是庞大的储蓄规模仍然足
以支撑源源不断的可贷资金。
由此,流动性泛滥格局从未因所谓的货币紧缩,而发生实质性逆转,恰恰相反,中国经
济由流动性推升的泡沫横飞、通胀肆虐,则成为近两年的主旋律经济议题。这一切的根
源还是在于,货币流动性过于泛滥,而又没有多少可投的实业项目。眼下,衡量流动性
的指标,比如信贷GDP比、M2/GDP比等已经全面触及历史最高位。
危机之后,尤其是去年到现在,实业界最重要的事情不再是技术升级、产品创新,而是
几乎所有的重要企业家都将精力放在了PE投资、创业板造富之上。热钱从大蒜炒到黄金
、从猪肉跑到古董,投机氛围之浓前所未有,单单黄金交易短短两年内就增加了不少,
天通金、泛亚金并无实质差异,但却成就了天津和昆明的两大黄金交易所的“辉煌”。
如果任其发展,最终只能导致中国制造业进一步边缘化和空心化,危及经济安全。所以
,结束货币宽松格局,不仅仅关乎短期内的通胀治理和经济“软着陆”,更为重要的是
这关乎中国企业的长远竞争力。只有通过加息等紧缩手段,逐步让廉价资金消失,让资
金价值提升,才不会有那么多的本应是“聪明钱”变成了“傻钱”,为中国的实业复兴
做点事情。
是的,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依赖货币强心针刺激,迅速触底回升。时至今日,从上
到下,基本形成的共识是:货币扩张不可持续,只能带来高通胀和资产泡沫,紧缩货币
或许不足以毕其功于一役,但是如果不紧缩货币,那么CPI定会呈现奔腾式增长。
接下来,如果我们不能系统性地纠正信贷大跃进的错误,只是提提准备金率,连加息扭
转负利率都没胆量,那么根子上打击通胀,强力推进经济转型更只能是奢谈。这样下去
,只怕中国经济只会在恶性通胀的路子上,滑向“失去十年、深陷滞胀”的深渊。新时
代唿唤全新的发展思路。单凭GDP、单凭印钞票,中国经济不足以真正强大。
的确,执行恰当的货币政策所需要的智慧和勇气是极为困难的,但货币当局适时准确地
调整货币政策保证经济稳健运行是其基本职能,当几乎所有数据都显示,天量信贷和流
动性极度宽松完全有可能将中国经济拉入“水深火热”之中的时候,房价不断上涨、大
型企业热衷于投机炒作,这些都是过低的资金成本和泛滥的流动性造成的
是时候了,应时而动,将货币环境正常化也就不应该再有丝毫的犹豫。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