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传宝钢湛江项目暂停,产能过剩仍是争论焦点 (转载)
avatar
传宝钢湛江项目暂停,产能过剩仍是争论焦点 (转载)# Stock
z*m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lm (We will prevail),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传宝钢湛江项目暂停,产能过剩仍是争论焦点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l 16 09:35:28 2012, 美东)
广东省湛江市委副书记、市长王中丙在国家发改委门前激动亲吻获批文件的镜头仍
历历在目,可转瞬间,中国龙头钢铁企业宝钢集团旗下的湛江项目就遇到了媒体的质疑。
7月12日,媒体爆料称,宝钢湛江项目“还在继续建设的是发电厂”,其他项目“
都已停工”,同时,5月31日参加开工仪式的中国中冶员工“已不见踪影”。该报道援
引知情人士的话称,“那天(5月31日)的开工仪式不过是装点门面,宝钢实际上没打
算大规模开工。”
该报道还援引华泰联合证券分析师赵湘鄂的分析表示,开工仪式就是给各方一个交
代,“毕竟地方政府盼了多年,终于有了结果”。
媒体的这则爆料很快在微博上传开,并被很多知名人士转发。不过,7月15日,宝
钢媒体中心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宝钢湛
江项目现在是“处于准备期”,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
另据业内人士提供给《国际金融报》记者的资料,宝钢华南地区的一位人士称,他
手上的湛江工程都在按进度推进之中。不过,截至发稿,本报记者未能及时联系到湛江
相关部门求证媒体的上述报道。
否认缓建
对于一个承载了34年梦想的项目来说,宝钢广东湛江钢铁基地从出现“宝钢湛江项
目”这个说法开始,到2008年获准开展前期工作,再到2012年5月底获得国家发改委通
过,就一直处于媒体的聚光灯下。“可以说,湛江项目从不缺少新闻。”一位业内人士
表示,“不管是当时还未正式获批对"何时开建"的讨论,还是现在项目正式落地,对有
关问题的争论从未停止过。”
事实上,获批后,湛江项目第一条消息就是5月31日的开工。然而,紧接着,6月初
,《半岛都市报》就实地调查了项目搬迁过程中出现的住房安置、土地等一些民生问题。
除了民生问题,媒体最近又报道了湛江项目的进度。
上述报道称,“宝钢湛江项目的前期工程、投资达32亿元的龙腾物流也还在继续停
产,龙腾物流从去年年底开始就已停产。”报道还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除了外围的
劳务工,公司的正式员工一个也没有辞退,不过现在都不用做事,工资和奖金照发,有
时候会搞搞绿化。”
对于这些爆料,宝钢人士表达了明确否定的态度。“这么大的项目怎么可能停?”
宝钢华南地区的人士肯定地说,“缓建也是不可能的。我们是在按进度施工。”他还强
调,这个项目“需要周期”。
“就主体工程而言,至少需要两到三年,完善配套设施,更可能需要5年时间。”
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赫荣亮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这毕竟是一项耗资
巨大的工程,开工建设,需要涵盖到工程的方方面面。”从官方数据看,该项目总投资
额696.8亿元,远超2011年中国钢企的总体盈利,也达到了2011年湛江市1600亿元生产
总值的40%左右。其中,宝钢的自有资金投资为348亿元,剩余约50%的资金主要依靠银
行贷款。
不过,截至发稿,宝钢和湛江的官方部门尚未给出实质性说法。
争议背后
在赫荣亮看来,宝钢湛江项目“上马”之所以仍引起大家的关注,至少有部分因素
是因为业内仍存在对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的担忧。
包括宝钢湛江基地、武钢防城港项目在内的项目获批之初,业内就有观点认为,这
两大项目属于“重复建设”,理由是“市场根本没有这么多需求”,甚至“连精品钢也
存在过剩”。
“目前中国高端精品钢材的产能过剩是相对性过剩和阶段性过程。”赫荣亮认为,
“这并不意味着,精品钢材会长期过剩。”
“长远来看,尤其是随着城镇化速度的放缓,板材的市场潜力远远大于建材。”赫
荣亮称,“站在企业的角度,宝钢这个项目本就属于产能的升级换代,是对落后产能的
置换。同时,以抑制产能的升级为现有的落后产能打掩护,完全不可取。”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屈秀丽此前也表示,从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角度看,宝
钢和武钢的项目是在用先进产能置换落后产能,“不止是单纯上马新项目”。据国家发
改委的数据,湛江项目“上马”的前提之一是广东累计压缩了粗钢产能1614万吨。
屈秀丽还表示,宝钢和武钢的项目建设周期为3年,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形成产能
,“而项目投产后中国钢铁业可能已完成落后产能淘汰,到时,未必会过剩”。
行业低迷
然而,不管宝钢项目是否停工、产能是否过剩,仍掩盖不了钢铁行业目前低迷的现
状。
7月12日,宝钢对外公布了8月产品出厂价。其中,热轧产品下调 200元/吨,普冷
产品价格下调 260元/吨,其他主流碳钢板材品种包括酸洗、热镀锌等在内也有 100元/
吨左右的价格下调。无取向电工钢下调的幅度比较大,最多的下调500元/吨。
这也是宝钢连续第二个月下调出厂价,也凸显出宝钢对目前低迷钢市的进一步“确
认”。“这是市场的需要。”一位江苏的钢贸商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可以预
计,这次下调后,钢市仍难从根本上好转起来,同时,多数中小钢厂会随着宝钢,一并
下调出厂价。”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有统计称,目前的钢材价格已跌到了2007年的水平。但惟一不
同的是,2007年的钢材市场,正迎来金融危机前的最后一波总体上涨的行情,而今年,
整个行业却始终低迷,且有关部门曾多次预警“全行业可能的亏损到来”。
而据中钢协披露的数据,今年1月至5月,中国钢铁行业利润情况,其中大中型钢企
利润较上年同期减少了56.9%,利润降幅较前四个月继续扩大。中钢协常务副会长张长
富预计,今年前6个月,大中型钢企将保持4月份以来的微利状态,“但鉴于目前钢铁价
格的下跌以及原材料成本持续高位,也不会有太多好转”。
这在资本市场中同样有所反映。鞍钢股份日前公告称,据测算,公司在2012年1月1
日-6月30日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19.76亿元,基本每股
收益约-0.273元”。去年同期,鞍钢的两个数字分别为盈利2.2亿元和0.03元。另外,
凌钢股份、武钢股份、首钢股份同样亏损严重。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