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女性经验青黑的墓碑
avatar
女性经验青黑的墓碑# Stock
k*4
1
·徐 沛·
几年前在纽约高中教书的时候,有一位六十多岁叫罗莎的女秘书。她人很和气
,皮肤白皙,脸上总有笑意,一见到她我心里就感到愉快。我想别人也是一样的。
她已经退休了,但还常来学校帮点忙。一天闲聊时她告诉我,她的姨妈就埋在校园
旁边那个竖着密密麻麻墓碑的墓地里。她姨妈是在1911年纽约一场震惊全美的
大火里被烧死的。我曾从书上读到过那场“三角制衣工厂大火”,这时从一个熟人
口中听到她的家人就死在这次灾难中,而且遗骨就在窗外不远的墓地里,我又一次
感到震动了。抬头望出去,青黑的墓碑一排排肃穆而立,由远而近,大大小小,像
一支沉默的军队。
我望着罗莎,想像她姨妈年轻时候的样子。那场世纪大火烧死了146名血汗
工厂里的缝衣女工,多半是不到二十岁的意大利和犹太女孩子,最小的才十四岁,
大多是移民,不会讲英文,有的才刚刚订婚。死了那么多人的原因是工厂主为防丢
东西,将大门从外面锁上;女工身陷火笼,无处可逃,还有消防水龙只能喷到七层
楼高度,而着火的是八楼以上。
转眼我就要过第四十个生日了。
这么快就成了老姑娘,并一再被网友称为先生,实在让我于心不甘。不过我还
是能泰然处之,从不忌讳我的年龄,也不后悔我这辈子读过太多先生比如海涅的作
品。染于苍则苍,导致有人觉得我的文章咄咄逼人,属“非女性的表达方式”。好
在见过我的男女老少从没有人说我不象姑娘,毕竟我可以从小就爱穿着打扮,饱尝
当女人的甜头。我把我的见解称为“女人之见”既非自褒也非自贬,而是想以此向
读者表明这些见解与我的女性意识密切相关。
去年,一位汉学者请我帮他校正翻译稿。原著是刻划中共摧残人性、个性和女
性的小说《沉雪》。这本在台湾得奖的大陆小说艺术地再现了知青们在北大荒接受
变相劳改的集体生活。我只校正了开头,便不忍面对五十年代生人被摧残、被扭曲
的痛苦经历。
去年年底,我经历了今生最大的心灵撞击并为此写下一系列新诗,其中之一为
《雪女》。《雪女》与《沉雪》相比可谓天壤之别:
爱我的人
助我
堆个雪女
傲立人海
俨然
是我宿命
我心向佛
佛光照我
招来你心
心心相应
苦苦修炼
同回天国
《雪女》表达了我坚信人各有命。我确如算命先生们所言是个带桃花运的孤家
寡人。
《雪女》也是我的第四本德文诗集的标题。介绍这本诗集的文章见报后,有位
与《沉雪》作者同代的女同胞曾来电话让我给她解释刊载的标题诗。那时我还没意
识到这位文友读不懂我的诗与她们那一代与我这一代对女性有完全不同的体验相关
。《雪女》来自美国电影《雨男》(RAINMAN)的启发,因为影片主角(哥
哥)让我联想到我也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对外界尤其是异性的感知不合乎常规

生长在四川的我先被灌输马列主义,然后接触女性主义,直到我30岁时,才
得以在德国发表论著,认定两者都是认识不到神的知识分子的歪理邪说,只不过前
者践踏公德,想消灭阶级;后者践踏私德,想消灭性别。就是说,这之前我先靠女
性主义的生活态度摆脱了中共的意识形态,然后才随着阅历的增长慢慢摒弃女性主
义的人生观。为此我得感谢一路上呵护包括诱惑过我的男朋女友,在他们的陪伴下
我走出了一条羊肠小道,并在36岁生日前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大道。
修炼四年,反思今生,我觉得我的经历足以证明一位教宗的名言:没有哪位圣
人,没有过去;没有哪位浪子,没有未来。对此我的理解是,情海无涯,回头是岸


去年胡锦涛出访西欧时,我应邀发表了一篇德文讲演。第一本邓小平传的作者
认为我的观点偏激,还说偏激分开了我俩,否则,我们可能早就成了一对。同时,
他断定我受过严重的伤害。
这位大男人的主观臆断让我边读边笑。其实,我应该算得上“党天下”难得的
幸运儿。一位与我小学、初中和高中同学的女友曾来电邮表示:“拜读了你的两篇
文章,使我不禁回想起童年的你、少年的你……的确,你一点都没变,还是那么与
众不同,我行我素,天马行空,自由自在。真为你高兴,你自由的个性能够在自由
的空气下自由地呼吸,自由的思想能够自由蓬勃地生长。俗话说:三岁看到老。”
她说得不错,我确实算自由的孩子。即使是生活在“党天下”时,我也拥有一
份难得的自由。一来我在出国经历六四屠杀前思想还未达到俯视中共的高度,只是
本能地抗拒“党妈妈”的管制,而没意识到我身在牢笼;二来我在中共大革文化命
时才出生,没有挨过饿,也没有下过乡,而且我是一个“老干部”的五个孩子中的
独女,享受着众星捧月的待遇,虽然我家也像中共一样使用暴力解决矛盾。
如果兄弟们为我服务还或多或少是出于被迫,那么男生们为我服务则绝对是出
于自愿,尤其是上大学后。
我的大学时代正是中共专政下最自由的八十年代。我们班的学生入校没多久就
自然而然地组成了四对。我和邻座也是其中的一对,我俩互相关爱,以兄妹相称。
可惜好景不长,辅导员分别找我俩谈话,告诫我们不要谈恋爱。其时我心中已有别
人,我和邻座没谈恋爱。这以后我还像过去一样对待邻座,但“党妈妈”的干涉还
是给我们的友情带来了阴影,一对好友渐渐疏远。
取代邻座的是我们班的一名已婚的客座生。我大学时的益友非他莫属,是他督
促我读书学习。我也从他那儿学到不少东西比如古诗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
朝朝暮暮”。可惜他被单位招回后,我们就失去了联系。倒是我和邻座一再有相逢
的缘分。我们即使多年没有音信,再见时仍然可以推心置腹。当我们第一次在异国
重逢时,谈起那段形影不离的日子,他还记得帮我洗被子的劳累,而我想起的则是
一次在教室里,他发现我的衣袋和裤袋鼓鼓囊囊,便好奇地想知道我都装些什么,
于是,课桌上摆满了手绢、字纸、小石头……他的笑声让我明白不该再像小姑娘一
样把衣袋、裤袋装得满满。也就是从那以后,我开始像大姑娘一样变换着时髦的挎
包。
大二时,我们班有了一名叫谢达玛的女外教。这位只大我们几岁的德国美女既
是汉学硕士,还会英文、法文、意文等西语。我立即被留着寸头的谢达玛吸引并因
她而进入一个由来自欧美的外教、汉学生和一些朦胧诗人组成的小圈子。
谢达玛是我生活中出现的第一位女性主义者。她对我的人生影响不小,如果没
有她的示范和鼓励,我肯定不敢去体验男女之情,毕竟我在认识她之前几无性知识
,有的只是性恐惧。
在我考大学那年,我们学校一位高中女生突然生下一个孩子,在这之前没人注
意到这位女生有了身孕。全城为之轰动,女生被学校开除。然而没人对我们这些进
入青春期的学生进行性教育。就是说,中共把学校变成了灌输马列邪说的场所,而
非传授人生知识的课堂。我们被迫死记硬背的红色谎言对人生毫无正面意义,同时
我们又被剥夺了接受传统文化比如《女儿经》熏陶的机会。一个被中共掐断了文化
根的共产社会怎能有身心健康的男女和正常的男女关系?
在“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共产口号下几代大陆女人被改造成了既缺少女性意识
又不懂传统妇德的假小子或曰铁姑娘。当毛泽东之流的首长们随便贪污年轻女性时
,大陆百姓则在共产高压下过着不分性别的压抑生活。我父母都在未成年时就在中
共的“思想改造”下变成了螺丝钉,维持着一个妇唱夫和的新式婚姻。我妈至少怀
过七次孕,但即使在孩子们面前她和我爸也连手都不牵。如此父母当然不知对儿女
进行性启蒙。兄弟们比我还性恐惧。一次父母都不在,我怕一个人独自过夜,就想
去兄弟们房间打挤,可他们全都用被子紧紧地裹住自己,拒绝我钻进他们的被窝,
即使我哭了,也没人接纳我。家里也只有我会在父母怀里撒娇。总之,在性无知造
成的性恐惧、性压抑以至性变态的共产社会里,上述女生的遭遇实在不稀奇。未婚
和已婚女性被迫打胎的更是数不胜数。我有幸免于如此伤害,但未能逃脱性骚扰。
我大概从上初中起就开始成为男性感兴趣的对象。其中一名同班男生每天跟踪
我,甚至爬上我家住的机关大院的墙上侦察我,让我莫名其妙、既惊又怕,而我本
来对这位叫安安的男生颇有好感。除此之外还遭到几次令我惊叫的性骚扰,其中之
一来自一位首长。这位曾被中共派去为金日成卖命的军官转业后在地方上任闲职,
有空把时间花来讨孩子们喜欢,不像我爸忙得无暇顾及孩子们。她的小女儿是我的
玩伴,我很羡慕她有这样一位爸爸。然而一天,我又去他家玩儿时,这位平常送我
小礼物并教我骑自行车的叔叔忽然对我袭胸,而那时我还是个没长出三围的小不点
儿。就是说,这个首长比清华大学那位在台湾对女博士生袭胸的教授还要无耻。
现在回想起来,类似的性骚扰没有给我留下后遗症,是因为我还小,惊叫后,
反抗完,就抛在了脑后,也不曾告诉任何人。直到我上高中后,忽然想起一位我喜
欢的亲戚当知青来我家时曾蒙上我的眼睛……记忆中,我只觉得有什么东西在我阴
部摩擦,我没有痛感,但事后尿频。十五六岁的我回忆起这桩让我莫名其妙的旧事
后越想越想不通,于是,向我妈检举揭发,我妈很生气,但主张我原谅他。那次我
妈给我讲了我爸的一位让大女儿怀孕、被妻子告发、然后遭军事法庭重判的战友。
我妈尤其强调事后妻子后悔莫及,因为全家包括小女儿都从此声名狼藉。我相信,
如果这种事发生在我家里,我妈肯定会为了家庭虚荣掩盖事实,而不会顾及女儿身
心受到的伤害。
我曾一度憎恶那位滥用了亲情的五十年代生人,但在出国前,已原谅了他。五
十年代生人被共产党害惨了,完全被剥夺了正常获取性知识的渠道。据说,除了公
安局惩治流氓犯的公告外他们几乎找不到获知性经验的读物。我也因此成了间接受
害者。这可谓家贼难防在我人生路上的表现!因为大院里一再有开始性觉醒的大男
生打我的主意,还有人爬在我家窗外约我和他去玩儿,我都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加
以拒绝。惟独对那位亲戚我没有防备心,于是便傻乎乎地充当了他青春期的性试验
品。

我上高中时,正好进入八十年代。随着国门的开启,港台的庸俗音乐席卷大陆
,迅速取代了革命歌曲。在邓小平的原则和邓丽君的情歌之间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
后者。同时我还为一盘录音带《水仙花》所迷并按其给少女们的梦中情人下的定义
“高大、英俊、风度翩翩”选中了一位男生。我看上这位男生是因为有一天他穿了
一条非常醒目的补巴裤,艰苦朴素是我赞赏的美德。与此同时,有位男生给我写的
情书被人截获后,内容传开来,也传到了我的耳里,更让我无法静心准备高考,以
致只考上大专线。
当我在暗恋对象的鼓励下,再次参加高考并考上外国语学院后,传闻中的追求
者来信祝贺并证实他确实给我写过情书。如果我当时收到了他的信,肯定会和他约
会,一起准备高考。这位男生是文科班的尖子,写得一手好字,高中毕业那年就考
上了名牌大学。
我三十岁时,第一次回国探亲,曾让我担惊受怕的安安从我弟处获知消息后,
勇于来我家看我。我拿出一瓶香水送他太太,他居然回答说,他要留着想我时好闻
……面对安安对我的痴情我很惭愧,因为我的感情像万花筒,从记事起就一直在运
动中变,尤其是在大学的那四年。
当我上大学后收到暗恋对象的一封字迹歪斜,内容乏味的回信后,单相思便不
治而愈。这以后几位字写得好,也有情趣的男生分别占有了我的心思。
我妈则在我考上大学后就忙着给我找“三心牌”(见到开心,走了放心,想起
舒心)丈夫。在我上大学后的第一个暑假里,我跟着我妈相中的女婿去道家圣地青
城山旅游。他牵着我走出道观时,我突发奇想要当道姑。假还没过完,我就吓跑了
对方;我妈选中的第二位女婿则不同,即使我有意春节不回家,也没吓跑他,因为
他成了我妈的干儿,我则多了一位比亲哥还关爱我的干哥。
我虽18岁时就心向东方道家,但人却继续在外国语学院受各种西方主义的侵
蚀。我暴露在谢达玛面前的性无知和性恐惧促使她鼓励我进行性探索。而好奇心和
求知欲似乎是我今生的动力。于是,我小心翼翼地跨越了男女界限,并从此像浪花
一样在情海里翻滚。
我先鼓起勇气和一位美国追求者洗了一次淋浴,第一次正视男体。这名来大陆
教英语的美国人成了我的性启蒙老师。他形象生动地给我讲述了男性器官的运作过
程,还拿出一张印有古希腊男裸体雕塑的明信片充当教材。这位美国人应该属于克
林顿的同代人,缺乏信仰、热衷享乐,提倡男女性平等,认为性器官不仅用来传宗
接代,更用来寻欢作乐,并因此做了绝育手术。我呆呆地听完了他的主张,但既无
法接受,也没产生性趣,我只有学英语的兴趣。他也是个好老师,回国后,还给我
寄来丝袜之类的礼物。
后来,我又和一个瑞士人洗了一次盆浴,第一次尝到肌肤之亲,也是他第一次
把我的少女梦--在心上人怀里酣然入睡变成了现实。我的表现和梦想让他认为
我太嫩,不够当女友的资格。他虽然这么说,却仍然和我约会,让我十分快乐。当
瑞士人离开重庆后,我尝到了从未有过的空虚。那时大学正流行烛光下的贴面舞会
,我好奇地跟一位男生去了一次后,觉得正合我意,因为我喜欢跳舞,也愿意借男
生的温情和爱抚来摆脱空虚感。然而不久便遭到一位与我同校的高中男同学的质问
,这位男生从85年进校后就为我感到自豪,我不愿破坏他对我的好印象,可惜恰
巧有位舞伴向他们班人炫耀占了我的便宜。本来我羞愧难当,但很快从女性主义观
点来自我开脱,并因此背离了像我妈一样把初夜权留给丈夫的正统观念。
在好奇心的诱惑和女性主义的影响下我在20岁时自愿让一位中科大研究生突
破了我的最后一道防线,因为我觉得我爱他,而他即将留学北美。我的初夜谈不上
美好。记忆中我只有痛感,毕竟这也是他的初夜。不过这位土情人虽然不像两位洋
情人一样懂得让我称心如意,但是他促使我打消了考中共外交部翻译的念头,就是
说,他比两位洋情人了解我和中共,知道我不可能为中共服务。
一夜情人和谢达玛都离开大陆后,我的外国朋友中出现了几位虔诚的美国基督
徒,他们都实践婚后才过性生活的教规,给我提供了不同于女性主义的生活态度。
我一边受他们熏陶,一边受女性主义引诱。而我最终认定我难以充当女性主义者,
是在我年近三十,快拿到博士学位时。一位南欧的美少年主动与我亲近,我只愿和
他一起打羽毛球,但坚决拒绝他在我处过夜,即使他苦苦哀求。事后,我一个人躺
在大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睡,不得不承认我天生爱美,不爱性;只重情,不好色。
事实上,我这辈子还从未、也缺乏引诱男人的欲望,在男女关系上我总是处于被动

记得一位旅澳大陆女作家因公开声称在情爱上十个中国男人中,两个马马虎虎
,八个不行;而白种男人,八个不错,两个马马虎虎,而引发一场轩然大波,余波
也传到德国。好几位女同胞都分别就此问过我对东西方男人的看法。每次我都以笑
作答。因为这不是我评价男人的角度。我没有像这位同行一样嫁给西人,恰恰因为
我难以满足西人的性需求,而他们却不能满足我的精神需求。
倒是一篇旅美大陆民运女士谈性骚扰的英文文章促使我意识到我今生所受的性
骚扰也都来自大陆男人。在大学里的几次性骚扰全来自男教师,好在我都可以自己
搞定。其中一次我还大获其胜。这是一个七八级的年轻教师。他考上研究生后,我
去请教考研究生的相关事项。他约我晚饭后与他去歌乐山下散步,边走边聊。我欣
然赴约。那天,天下着毛毛细雨。我们并肩漫步在一个废弃的铁轨上。他侃侃而谈
,我越听越觉得我无法报考研究生,因为我怕考政治。岂知他却动了邪念,在我警
告之后,他还试图吻我,于是,我恼羞成怒,奋力反抗。事后,我毫不客气地让他
赔我雨伞。我至今也不明白这位五十年代生人的行为,因为他可谓才貌双全,有位
校花曾是他的女友。他实在没有理由突袭一个向他请教的女生!
我不怕性骚扰,无论它来自何人,也不需要帮助。可惜不是每一个女生都敢于
反抗。一次,我在大学的无人处碰上一对熟悉的男女。女生正在哭,男教师在劝,
男的见到我,尴尬地让我帮他劝女的别哭了。我虽纳闷,但没多想。多年后有女教
师向我透露这对男女搞过婚外恋或曰师生恋。我才觉得这位女生完全可能是被迫为
之,可惜我当时不知道也不关心。
我在大学四年除了应付考试外,心思多用来处理自己的感情纠葛了。我一边在
信上和外地的男生交流,一边和身边的男生交往,其中不乏追求者。有时真让我不
知如何是好,一来我对他们都有好感,二来我珍惜别人的感情。从那时起我就为我
爱谁,谁爱我,何为爱,如何爱等问题所困惑。
在一位低年纪的男生说爱我时,我告诉他我的意中人必须比我年长,可他不善
罢甘休,仍然借一切可能讨我欢心,于是,有一天在他爱抚我时,我几无反抗力。
像他这样的男生还有几个,这样的软性接触也发生过几次,这或许也是爱,只不过
比较肤浅,当时产生的快乐和快感,随着时间而流逝。

越深的情似乎越是与性无缘。至今让我难以忘怀的是一位不曾碰过我的建工学
院的男生。这辈子我从不隐瞒感情,惟独在他面前我没敢表白。那时我知道他的兄
长是政治犯,但并不影响我对他的爱慕,而他虽然乐于助我,可从未在我面前提过
爱字。我们在一起时的主要话题是西藏,因为我认识他时,他刚从西藏回来,是他
唤起了我对西藏的神往。或许我爱慕他就因为他的稳重和深沉。
正在我对他单相思的时候,我收到一封来信。信中说:“亲爱的沛,我坚信,
选择自己爱的对象时的挑剔与苛刻态度决不是什么缺点或不足,恰恰相反,它刚好
证明了持这种态度的人的自尊和价值。要奉献自己的爱-—我不知道有什么比
它更珍贵—-当然要求接受它的人配得上得到它,这是不言而喻的。我同时相
信(希望),有情人终能走到一起来,实现灵肉的结合,成为完美和谐的一体。现
在,我只希望能见到你—-尽早地见到你,真切地体会你的存在,向你一吐衷
曲。我梦想着,能成为抚慰那只孤单而困倦的小鸟的粗壮树枝,同时从鸟儿的存在
中获得盎然生机。”
这封写于87年4月18日的信深深地打动了我。这之前我和这位北大研究生
已通了四个月的信,是一位从他们学校来我校讲学的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者认为我们
十分相似,而给我们牵的线。我们确实很相似,都有一脑子的想法,一肚子的激情
,于是,我们都对着信纸倾吐心声和衷肠。收读这封信后,我立即堕入情网。
在信上热恋了四个月,恋人才在我大学毕业后,趁暑假从北京来四川与我相会
并拜见我妈。不久我收到他的来信:“亲爱的沛:我又到了北京,你还留在四川。
昨天早上我们还亲昵在一起,今天,我却又远在你千里之外了。分离,是痛苦的,
但我先前和人辞别时,还从未流过眼泪。……七个难忘的日日夜夜,我的心中充满
了爱,又得以在爱河中尽情地沐浴。在我爱人的怀抱里,我度过了怎样销魂荡魄的
时光啊!87年8月21日夜……可我实在愿意再迟些醒,以便长久地梦—-
你媚人的倩影,你朗朗的笑声,你的舞姿,你的柔情—-这一切,我又得以重
温—-我的理想在哪里?难道这还不是我梦寐以求的爱人吗?!87年8月2
2日上午”
从才子9月1日的来信可以推知我在8月24日时给他写过一信,并表达了某
些不满,所以,他在信中说:“我没有陶醉。你的信确证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唤醒
了我对现实的认识。伴着这种认识的是甜蜜的痛苦。甜蜜来自我对你的爱—-
我为从我心底燃烧起的爱情烈焰所温暖,为能体味如此真切而一往情深的爱而欣喜
;痛苦同样是因为我爱你—-不只为分离所苦,还要为其它的一些事情所折磨
。—-这其它的一些事情,总而言之是我没能使你满意。”
现在我想不起在信中都写了些什么,我只记得当时我难以充分满足他的性要求
,而他则充分满足了我的虚荣心。亲朋好友,尤其是我妈都觉得我们十分般配。两
个月后我得以在去北京接旅游团时再次与他短暂相聚。我11月21日给他去信后
他回答曰:“在你来北京之前,我本打算你来时和你一起读几页书,和你一起研究
一下报纸上关于自费留学的规定……但几乎一件也未能如愿办成。”他在信中“亡
羊补牢”后说“沛,这封信就写这些吧!多来信!来信时别忘了告诉我,你收到的
是我的哪封信(你返回乐山时就应该收到通过总服务台转的一封信。那封信你收到
了吗?)“
信件被人截获是我在大陆生活时一再遭遇的不幸。从我们通信起,就一再有信
件失踪。好在才子比上述高中同学和一位留欧学生有毅力,在没得到我的回音后会
来信询问,没有像他们一样因此痛苦并移情别恋。他的信第一次失踪后,他于3月
30日来信问:“近来情况好吧!上学期末收到你的来信后,我即刻给你写了回信
,同时附寄两张照片。自此以后,尽管我一直等待—-有时甚至有点望眼欲穿
—-却没有得到你的任何消息。”而我压根儿就没见到他的信和照片,也同样
在等待他的回音,只不过还没到望眼欲穿的地步。
就是说我们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在经受各种考验。用他的话说“你我相隔遥远。
飞鸟无林可投,瀚林无鸟筑巢同样是令人叹息的:鸟飞竟日、竟月、竟年,疲于奔
命;林木自长、自停、自生、寂寥无声。寂寥忧且可耐,奔命则艰辛难终。上帝给
我们安排这样一种局面,是我们的福,同时又是一张颇高深艰难的考卷。”
他是天主教徒,面对困难包括诱惑容易克服并在一封信中说“我丈量过横亘在
我们之间的土地。山川河流、村庄田野,虽不给人丑陋的感觉,却实在是隔开情侣
的道道樊篱。而对这层层阻隔,我不抱怨。正像但丁只有在经历了地狱和净界之后
才能到达天堂一样,我也将以我的勇气和力量冲破樊篱,披荆斩棘,叩开至福天国
和大门,忘情地奔向你!”
我虽然也信神,但毕竟没有信教,在一般的诱惑下我还能把握自己,比如我刚
当导游后就碰上一个可与佐罗媲美的德国同龄人的追求。我虽与他幽会,但没有变
心。事后也把这次经历告诉了才子,他也一样,会告诉我他的各种艳遇。我们达成
的共识是爱意味着信任和自由。可没想到自由可以导致变心。
相识相恋一年后正是旅游淡季。平常各忙各的导游们得空在一起切磋、游玩。
一位法语导游向我介绍了一位在当地以貌比《上海滩》里的许文强出名的帅哥。我
没看过《上海滩》,但喜欢跳舞,所以,很乐意同事给我介绍这样的舞伴。那晚,
我一踏进宾馆的大厅,就看见一位“高大、英俊、风度翩翩”的帅哥,我笑着向他
走去,他因此迷上了我。
为了不移情别恋,我还做了一番挣扎,毕竟我和才子情投意合并得到我妈首肯
。法语导游也喜欢帅哥,但57年生的帅哥因为是独生子,没有下过乡、也没考大
学,结婚生女后,在中共给老百姓松绑后,辞去公职创办了公司,并因一位美女而
离婚……这一切让我的同事顾虑重重。我专门和她就此促膝谈心,希望她打消顾虑
,在我看来文凭不重要,关键要看本人是否有才干。与此同时,我给远在北大的才
子写完情书后就躲到几十公里外的一个“万元户”家学习盆栽,以便躲避帅哥的追
求。我在园艺师那儿没待几天,帅哥就骑着摩托追来了,面对他的不屈不挠我终于
失去了抗拒力。

87年12月21日是我和帅哥同居的开始,持续近一年。在我与他分手近三
年后的日记里还有如下记载:“91年8月19日……冲完澡时,又想起未婚夫在
我洗了澡,替我揩干头发的情景……”
现在我也留恋和帅哥在一起的时光,但当时所有人尤其是我妈都反对我为帅哥
而抛弃才子,因为我妈认为他实在太帅,男人貌美对她来说是个危险的因素,更何
况他还离过婚。我则认为既然他追求我,为我戒烟,我也爱上了他,怎能因为保险
而不与他相爱。
帅哥大我九岁,已是而立之年,同居没多久,就想和我结婚,我也乐于嫁他,
然而单位却说我要工作一年后转正了才能结婚。岂知刚到夏天就发生了一件让我意
想不到的事儿。
我那时作为导游吃住在嘉州宾馆。帅哥的父亲已去世,他和母亲住在一起,只
是每天吃过晚饭后来我住处过夜。一天傍晚他来没多久,就有人找我。我回来时,
见我门前一美女正在叫骂帅哥,陪伴她的正是那位谎称有人找我的男同事。见我这
么快就回来后,同事把美女介绍给我。我听说过帅哥和她的关系,但以为他们在我
出现前就分手了。面对真相,我惊呆了,也气傻了,但为了不丢我的面子,故作镇
静地说帅哥不在我这儿。
我把来者打发走后,对帅哥说,幸好我没嫁你。帅哥则曰,这是你没嫁我的结
果。我向帅哥宣讲过我的信条“爱意味着信任和自由”,并强调他可以与别的女人
相交,但不能对我隐瞒真情,更不能让我因此受到伤害。所以,无论他如何解释,
我都不能原谅他,非要让他离开我,帅哥走后,我才放声大哭。接下来的至少一个
星期我一有空便以泪洗面。
其时正好是我工作一周年,单位开会并讨论包括我在内的新导游的转正问题。
我人坐在会上,心里却想着帅哥。当单位领导宣布我因为在旅游团和旅行社闹矛盾
时,总维护游客的利益,因此不予以转正时,我泪如泉涌,但不是因为委屈,或工
资因此得不到增加,而是因为我觉得这表明我和帅哥缘份已尽,虽然在过去的八个
月里我们是一对恩爱的夫妻!
帅哥对我的一大吸引力是他比小我半岁的才子更象个丈夫。二十一、二岁的我
还一点不了解共产社会,对出身工人家庭,就读北大的才子对“党天下”的牢骚难
以理解,况且他又那样迫不及待地想出国和主张我出国等都让我没有找到归宿的感
觉。而帅哥也同样热衷于出国则是在我与他同居后才获知。
没能转正让我即使想出嫁也无法,更何况未婚夫已破坏了我对他的信任,于是
,我终于着手办理才子一直督促我办的自费留学。不久,我在街上碰到让我从鸳梦
中惊醒的美女。我主动上前跟她打招呼并告诉她,我不愿意因为一个男人而和别的
女人结仇,或许她愿意和我就帅哥交流一番,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把坏事变成好事。
美女小我三岁,是当地的歌星,我们从此成了好友。我也明白了她凭什么跑我门上
捉拿帅哥。当初她因为和还未离婚的帅哥相好而被家人打得半死,并且还曾为帅哥
打过胎。帅哥因她离婚却没娶她,我也能理解,因为她很小就被选入文工团当歌舞
演员,没有多少文化,而帅哥却比我还爱买书。同时,我也可以想像帅哥不像才子
那样让我感到性压力,是因为她的存在。所以,我不再生帅哥的气,他来找我,我
不再赶他,毕竟我还爱他。
为了转移心思,我又开始外出全陪旅游团。帅哥在我走后写道:“八八年九月
三十日是我们分手最长日子的第一天。今天把日语五十音图全部学完了,并把英语
从第一课看到三册第一课。不错,总之加强了学习。放心,我会记住今早你在我耳
边说的话。想你!
沛儿:千万注意身体!晚安!30/9。88。晚11点
沛儿:我会让你每到一地都能看到我对你说的心里话。”
于是,我在导游途中每到一个宾馆都接到帅哥发来的电报。毫无疑问,我很感
动,也很伤感,因为我的去意已定,即使我仍然思念他。最让我感动的是当我十月
二十六日到达旅游团的最后一站广州时,他居然在白天鹅宾馆坐等了我一天了!
我们一起在广州等地游玩了数日返回乐山后我就开始准备出国。有一天,我正
坐在帅哥的怀里看香港录像,有人敲门,出去一看是美女。我高兴地把她拉进门来
和我们一起看录像。看完后,我又随机邀请美女与我们同床共眠。美女起初不愿,
我告诉她,我们既然都爱同一个男人,那就一起爱他一次,再说我马上就要出国,
这样的机会仅此一次,也算是好聚好散……现在想来我的这一行为实在出格,但我
当时想借此向帅哥证明我确实不吃醋,不把谁当情敌。

帅哥的种种努力没有让我回心转意。我在12月16日就登上飞往东柏林的航
班。到达西欧后不久,我收到他在12月17日给我的信,信中他还是一如既往:
“沛儿:真诚地爱你,确欠你太多太多。
沛儿:我爱你!这份爱心永远给你。你的真诚也将永远伴我。
沛儿:上帝给了我们一条山路。这只是生活的开始,你我要走的路何其长,每
天早晨开始都是新生活,珍爱她!今天!异国他乡,注意身体,要学会自己保护自
己。‘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现在需要她,将来需要她。多保重,愿我的爱永远与
你同在。”而我到西德的目的正是想开始新生活,以彻底摆脱与他的纠葛。
原打算去日本的帅哥因六四屠杀后得不到签证而于90年6月25日到达比国
后还给我来过一封情书:
“沛儿:你好!
我都不知道如何落笔。要给你讲的话太多太多,千万个话题。对你永生的情感
。总之,非常想你,非常!!我不知上帝是否又给我一次机会,让我跟着你?我不
知我们今生今世是否还有缘分?沛儿:现在你是我最亲最亲的人。我惟一感情寄托
的人。好想见到你,把我的感情、理想、自信、眼下的计划都讲给你听。沛儿:你
能来吗?”
那段时间我忙于挣学分,日记本里一片空白。我不知当时面对这封情书作何感
想,但在我90年1月16日收到他的贺年卡时曾写到:“他这本书我认真读过,
没全部读通,但不可能也没必要。”就是说,我已摆脱了对他的眷恋,并且不愿再
落入情网,我在89年11月11日时就写到:“不知今天接收了多少信息?国家
兴旺、匹夫有责,早就知晓,仅此而已。而现在我算达到了为了国家大事,忘了儿
女私情的境地。我真以为把时间投入到民运中,比耗在情场上有意义多了。”
所以,我没有前去与难忘的未婚夫相见。他给我的最后一封信写于90年7月
27日。他讲了从比国花二千五百美金偷渡到西国、去那儿的原因和打算以及在西
国的华人状况后表示“沛儿:请多来信。写家信时请代我向你父母及家人问好。”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我只给他打过电话,最后一次是我2002从大陆回来后。9
6年我回国时他也正好回国,但我没和他见面。“好马不吃回头草”是我的人生准
则之一。
倒是2004年我曾借故专程去探望一度在信中称我为“夫人”的北大才子。
他早已成家,有了两个孩子,是位骄傲的一家之主。才子也早原谅了我,虽然我伤
害过他。在他87年12月30日信中写着:“你十二月十六日的来信和先前所有
的信件一样带给了我极大的欢乐。那张附寄的照片又使我回到了艳阳高照的金秋时
节,又使我回到了我得以编织丽梦、得以奉献我挚忱的爱的你的怀抱!
……
爱沛,因为没有得到你的圣诞节祝贺并且至今也未得到你的新年祝贺,我的情
绪当然也有些低落。是你没有收到我圣诞前一周左右寄给你的祝贺和问候吗?还是
有了别的什么事情?”
他的预感不错,我正是在圣诞节前投入了帅哥的怀抱,并在23号和25号分
别去信坦白交代。对此他说:“我又重读了你12月16,23,25日的三封来
信,我的感觉也依旧是复杂的,但它已不像洛根丁面对的栗树根那般错综盘节了。
我似乎已稍稍理出了些头绪:我真心(而非出于礼貌)感谢你的坦诚。倘若有这种
坦诚的人多一些,世界就不会这样可悲,凄凉,至少不会这么虚伪。你袒露开自己
的心扉,站到我面前,我感激但更感伤,就像我正兴高采烈地在一条光明大道上走
着,迎面竖起一块耀眼的牌子,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此路不通。”
虽然如此,我们的通信没有中断,他在出国前夕还于88年4月18日来信敦
促我出国深造。我坚信是与才子一年多的密集通信打下了我六四屠杀后得以在德国
登上文坛的基础。
从我88年底到德国后,一转眼已17年了。修炼前,我像情海中的一朵浪花
,一直在情不自禁地翻滚,但我怕性病,怕怀孕,怕家暴,以致一位对我百般迁就
的德国人抱怨说我只需要一个暖水瓶。修炼后,我也确实只与暖水瓶为伴。
去年年底我虽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感情风暴,触动了我的身、心、灵,让我
觉得终于找到了如意郎君,真恨不得立即嫁给对方,可惜他却早已成家。我对他心
服口服是因为他修炼很踏实,不像我想一步登天。而他给我的诗也比有诗人之称的
我高明:
天国辉煌
令人向往
心为情系
执著顿起
苦修苦行
舍情止欲
路有魔拦
放弃最难
知难而进
真心方显
真善忍者
佛道神也
这次经历再次应证,我这辈子没有姻缘,只有佛缘。既然天命如此,那就只好
认命!
这场无情的大火,撼动了素来人情冷漠的金钱之都,纽约在数十万人默默送葬
的行列里,才发现还有比金钱更宝贵的价值:人的生命。人的生命真的没有资本家
口袋里的利润重要吗?人群中,一位年轻女士神情悲怆。她在心里暗自发誓:一定
要将自己余下的生命献给改善劳工状况的事业。
这位妇女,就是美国的社会改革家,劳工利益的捍卫者,后来的第一任女性内
阁成员,劳工部长,弗兰西丝·帕金斯女士。今天的美国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了
,但是她的成就却给千百万美国人造了福。一位后任的劳工部长说:“在这个国家
里,所有靠工薪生活的人,还有失业者、退休者和工伤者,全都受惠于这位妇女。

亲眼看着大火吞噬了146个年轻鲜活的生命,帕金斯无助地看着她们当中的
一些人,双手合掌向上帝祷告,之后纵身跳下八九层高楼,一个个摔死在下面坚硬
的水泥地面上,鲜血脑浆四溅。“那些场景撕裂了我的脑子和心灵,永远在激励我
:要为结束产生这种悲剧的环境战斗,哪怕是付出我的生命!”
帕金斯担任了这场大火的调查团成员,和纽约州参议员瓦格纳一起进行了数月
的调查。后来在国会通过的瓦格纳法案,就是她参与起草的。这个法律规定了工厂
的安全守则,还有公共场合的防火标准。今天,无论在美国何地,我们看到餐馆和
其它公众活动的地方,标示着法定的人数,还有防火设备的检查制度,就源自这个
法律。
这场大火成了帕金斯一生最重要的事件,是她事业奋斗的动力。五十年后,在
康奈尔大学的讲堂上,帕金斯仍然能够丝毫不差地讲述当年那场大火的细节,还有
调查和立法的过程。
二十世纪初,以纽约为首,美国大城市里出现一个特别的现象:一些中上阶级
的妇女,关心劳苦大众的悲惨境遇,结成团体,在社会改革和公益事业中扮演了重
要的作用。美国社会同其他欧洲工业化国家一样,经历了工业化过程带来的大冲击
和大动荡;从农业到大工业社会的转变中,很多人失去了原来祖辈从事的职业和身
份。工人身受沉重的压迫;每天工作十四到十六个小时,工厂的安全和卫生条件恶
劣,工资只能维持基本生存,童工大量存在,女工的工资更加微薄。资本家从工人
身上赚取了滚滚利润。这种不人道的待遇,激起了工人的反抗。特别是工业集中的
大城市不断出现罢工,此起彼伏,甚至酿成流血事件,美国成了一个动荡的社会。
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在风平浪静当中发展起来的。
在这样的情形下,美国社会出现了各种改革的思潮,从无政府主义,社会主义
,合作互助运动到法西斯主义,不一而足。改革者认为如果对这些社会问题视而不
见,采取鸵鸟政策,就可能出现社会大动乱。美国后来没有走上德国意大利的法西
斯道路,也没有发展成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同美国内部的各种社会改革运动有极大
的关系。一系列具体,渐进的社会改良,为1929年经济大萧条之后总体性的新
政改革,奠定了基础。这是美国工业化之后的又一重大的社会转型过程。没有这些
改革,美国很难做到后来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国力的持续增长,最后发展成
为超级大国。
美国这个时期的社会改革者大多不出身于劳工阶级,而是来自生活安逸的社会
中上层,其中有不少妇女,弗兰西丝·帕金斯就是其中之一。一个生活舒适的中产
阶级家庭的女孩怎么会成长为关心劳工疾苦,捍卫劳工利益的社会改革者呢?

弗兰西丝·帕金斯于1882年出生在缅因州一个中上家庭,祖上种地兼做手
工艺,父亲后来开文具公司。她两岁时随父母移居马萨诸塞州。父母亲都是虔诚的
公理宗教会成员,在弗兰西丝小时候,给她灌输了这样一个观念:“为上帝活着,
为社会做点事情。”
帕金斯的少年时代,正是十九世纪末美国迅速工业化,资本兼并加剧的时期,
劳资对立严重。资本家眼中只有金元宝,赚钱不择手段;劳工安全,公众利益,置
若罔闻。新闻界,甚至文学界用大量的文字揭露了美国社会工业化中出现的各种贪
婪和腐败,对工人的非人待遇。宾夕法尼亚煤矿里的十岁童工,长时间爬行在坑道
里拉煤,身体扭曲致残;芝加哥的肉食加工厂做的香肠,混有死老鼠肉。据说老罗
斯福总统一天午餐正津津有味地品尝他最喜爱的小红肠,突然大叫一声,将一盘子
香肠扔出白宫窗外。这是因为他突然想起才读到的报道。
对小弗兰西丝思想影响比较大的书是《另外一半怎样过活?》。这本书揭露了
纽约贫民窟的悲惨状况:一家几十口挤在一间没有洗手间的阴暗房间里居住。她对
这本书产生兴趣,原因是她身边的穷人。十二岁的时候,她看到自己最要好的朋友
家里几乎是家徒四壁。弗兰西丝回来问父母为何有的人贫穷。父母的回答是当时中
产阶级人士的套话,说穷人爱喝酒,穷人懒惰。弗兰西丝虽然年纪不大,却有独立
思想,她没有轻易接受父母的说法。她对自己说:“这不是真的。”
不过父母的宗教观念对弗兰西丝却影响深远,她在青少年时期就决定要按自己
信仰的宗教来生活:“爱上帝,也爱邻人,让自己的一生过得有价值。”
探究美国公益精神发达的道德来源,多半最终都会找到基督教那儿去。美国历
史上的改革者不少,这些人的思想背景中,基督教常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帕金斯念
的芒特侯立学院是一所基督教背景的私立学校,致力于发展妇女能力;学生必须修
社会实习课程。一门经济课改变了帕金斯对生活的看法,她和其他学生一起参观了
城市附近的工厂。帕金斯对见到的情形大吃一惊;她没想到工厂的条件如此恶劣非
人。这段经历激发了帕金斯对劳工生活的关怀。她决定毕业后从事改善劳工福利的
工作。
大学毕业以后,帕金斯志愿到费城的社会服务机构工作。1907年,她担任
了费城妇女保护协会的秘书长。这是一个由教会和慈善事业支持的组织,帮助刚从
欧洲移民来的白人妇女,也帮助南部来费城谋生的黑人妇女。这些人不熟悉当地的
情况,常常成为抢窃和强奸的受害者。在这段时间,帕金斯写出了第一手的报告,
细述了美国各个大城市年轻妇女的生活和工作状况。她逐渐成为游说国会改善妇女
的代言人。
她还到芝加哥的美国第一个穷人之家工作,直接了解到大量工人悲惨的生活状
况;很多工人工伤后,无法领到工资和医疗补贴,只能在家中等死。
1909年,帕金斯到哥伦比亚大学进修经济和社会学,1910年得到硕士
学位,之后担任了两年纽约消费者协会的主席。在这个职务上,帕金斯成功游说了
纽约州议会通过缩短工时的议案,将男工每周工作时间限制在54小时,妇女和儿
童不超过48小时,同时她还投身于争取妇女投票权运动,经常参加游行和街头演
讲。
在多年为劳工争取福利的工作中,她形成了立法是“纠正工业带来的错误”的
思想。这是当时多数思想开放人士的共识。十九世纪后期,罢工是非法的,连教会
都反对罢工,资方有权要求政府出面镇压罢工。帕金斯看到大量的劳工运动发生在
纽约的制衣业,由于工人无组织,没有力量,很容易就被资方击败。她和其他劳工
领袖得出了同样的结论:“组织起来。”这是帕金斯和她那个阶级多数妇女不同的
地方,她接受了劳工阶级组织起来,以集体的力量争取自己权益的观点。终其一生
,帕金斯做的是两件事情:争取劳工组织的合法化;建立法律来保障工人的生产安
全、福利和退休照顾。
她也曾参加过社会主义的政党,但是很快得出结论:实际的解决办法,比起社
会主义者理想性的教条,更能帮助改善工人的状况。1912年的大选,她投票给
民主党的伍德罗·威尔逊,而不是社会主义党的候选人。
后来她和保罗·威尔逊结婚,在1913年31岁时暂时脱离公共生活,养育
儿女。五年之后,丈夫神经失常住进精神病院,帕金斯重新投入社会服务。
1918年,帕金斯成为纽约州工业调查委员会的第一位女性委员,1926
年担任主席,1929年被州长任命为州劳工局的负责人。她在各个职位上都展现
了干劲和勇气,获得各种政治力量的尊重和合作,这个能干有抱负的妇女将纽约变
成了改革运动的前沿阵地;她扩大了政府对工厂的调查,立法缩短了工作时间,制
定了州最低工资和失业保险法。

这是一张1935年的老照片:罗斯福总统在签字,背后站着几个人,多是穿
西装的男性官员。只有一位穿深色裙服的女士。众人神色轻松,女士的眼睛里透出
一些严肃,甚至还有焦虑。她就是罗斯福政府的劳工部长,美国第一位女性阁员,
弗兰西丝·帕金斯女士。其实帕金斯并不是个生性严肃的人,这个时刻本来应该是
她最开心的时候;她投入了无数心血,奋斗数年的社会安全保障法马上就要变为现
实。不过她心里却有难言之痛。就在一个多小时前,出发到白宫参加签字仪式时,
她接到纽约来的电话,告诉她长年住在精神病院的丈夫失踪了,消失在人群熙熙攘
攘的街道上。这个历史性的签字仪式之后,帕金斯马上登车前往纽约。幸运的是,
到了纽约几个小时后,劳工部长在人潮中找回了自己的丈夫。
1933年被任命为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劳工部长
我上中学时想过一个问题:美国这个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没有出现长期
激烈的阶级对立?美国共产党好像从来不成气候。教科书的答案是美国的工会走福
利主义路线;工人被资本家收买了。后来读到美国学者特纳的“边疆理论”,说美
国广袤的土地成了释放社会冲突的一个减压阀;在劳资冲突升高到难于忍受的程度
时,工人就会离开拥挤的东部大城市,到地广人稀的西部去寻找新的机会。这时减
压阀打开,如同高压锅放气,阶级的冲突释放了;难于形成欧洲式的社会对立和阶
级斗争。
学者的理论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书本味太浓。人如此自由,想走拔起脚来就走
?真有那么浪漫?其实,美国没有出现激烈的阶级冲突,同大量渐进的社会改革有
很大关系;怀有理想的改革家长期努力,纠正了很多丑陋的社会现象,遏制了人性
的贪婪,保障了民众基本的生活,使各个阶级之间的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正
是这种渐进的、具体的、一代一代持续不断的改革努力,为后来繁荣强大的美国打
下了基础。
美国实行的是自由资本主义制度;在这块得天独厚未开垦的土地上,鼓励个人
进取,发财不封顶。新教信奉个人自由,致富光荣,还有源源不断的移民,给美国
输入了大量的劳动力,美国变成了资本主义最大的实验场。在这个强调个人发展致
富的市场社会里,贫富悬殊的现象自然随之出现。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来调节社会各
个阶层之间的矛盾,就成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不少富有公益精神的美国人投身于改革运动,缓和了美国社会激烈的阶级斗争
,引导冲突朝着劳资合作的方向发展,出现了大公司和大工会并立的局面。这是美
国社会二十世纪的一个重大的变化。随着大企业内工会的建立,形成了集体谈判的
制度,劳工通过工会的力量争取权利,逐步改善了工人工资、福利和劳动保护;政
府也通过立法和建立各种相关的机构来保障普通人的利益。
帕金斯的个性中有强烈的“使命感”,追求社会公正,这明显来自宗教背景。
同时,她又是个十分务实的人,她善于估计所处的政治形势,利用各种现实条件,
一步一步实现自己的理想。她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投入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上,但她
的注意力并不仅仅集中在某一个社会问题上。在她看来,妇女问题只是所有劳工阶
级状况的一部分。她的社会改革观是自由派的,她的政敌甚至攻击她是共产主义者

在担任劳工部长的时候,帕金斯最大的雄心是建立全社会安全保障制度,使靠
薪水过活的人生活有基本保障,不至于生病时和老年生活无着。她长期思考,探讨
达到这个宏伟目标的路径。为了取得最高法院大法官的支持,她甚至采用了走后门
的办法。
在美国,为达政治目的,可以游说任何政治人物,但大法官除外,那是犯法的
事情。帕金斯先和首席大法官休斯的夫人交朋友,熟了以后到休斯家里做客。大法
官问她:“弗兰西丝,近来好吗?”帕金斯回答说:“不好。”大法官问:“出了
什么事?”“我一直想不出办法来解决民众退休或失业之后的生活保障问题。”大
法官说:“立法啊!通过国会立法税收建立基金。”就这样,聪明的帕金斯巧妙地
游说了最高法院的首席大法官,又没有触犯法律;既然主意是大法官自己说出来的
,日后立法要获得他的支持也就不难了。
作为历史上第一位女性部长,帕金斯不是罗斯福政府里的橱窗装饰,而是许多
新政立法的具体规划者。
罗斯福当选总统,邀请帕金斯作劳工部长。开始时她拒绝了。她认为历届劳工
部长都是一个“劳工领袖”,她不是这样的人。她要求总统另择人选。罗斯福其实
已经拿定主意,认为帕金斯是最合适这个职务的人。不过,即使是富有改革思想的
政治家罗斯福,在建设一个更加人道的社会理想方面,还没有达到帕金斯的深度。
她说:“你可能不会想要我做你的劳工部长。因为我有一些重要的事情要做。

罗斯福说:“那你给我谈谈你想要做的是一些什么样的事情?”
“我想找到一个办法来给工人提供失业、老年和健康保险,让工人老有所养。

罗斯福被她的话惊住了,说:“是吗?那么,你觉得这些事情有办法解决吗?

“我不知道。”
罗斯福说:“这些问题都涉及宪法,对不对?”
帕金斯说:“是的,是很深的宪法问题。不过我们被选到这里来为的是什么?
我们被选举出来就是要解决有关宪法问题的。”
帕金斯在就职讲演中说:“我到华盛顿来是为上帝,为罗斯福,为了千百万被
人遗忘的、普普通通的劳工做事的。”
〖弗兰西丝·帕金斯:教师、社会工作者、劳工关系专家、社会活动家、工人
、穷人、失业者和老年人利益的不知疲倦的争取者、1935年建立的社会安全保
险法的主要提倡者和重要设计者。这个法律不仅建立了美国退休养老的社会保障制
度,同时也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
(作者注:本文发表于《彼岸》杂志2006年3月)
□ 寄自美国
~~~~~~~~~~~~~~~~~~~~~~~~~~~~~~~~~~~~
【新闻焦点】 next column or back to TOC
以色列、伊斯兰、伊拉克和一厢情愿
·于时语·
以四个起首拼音全是YI的词组作为本文题目,并不是要模仿许多英语作者喜
欢使用的alliteration,而是强调这四者之间的联系。
以色列、伊斯兰、伊拉克之间的关系不言自明;最后一词则是因为读到西向东
先生的评论《哈马斯执政利大于弊》(见《华夏文摘》第七七五期)。我无意纠缠
于西先生“绝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相继承认以色列”断语的事实准确性,仅仅有感于
其主题:哈马斯上台是桩“坏事变好事”。以笔者之见,西先生因此的结论,正如
布什总统要向“大中东地区”输出美式民主的宏伟计划,只能以“一厢情愿”形容

讲到伊斯兰,无法回避欧洲与穆斯林世界之间的“漫画”冲突。以笔者之见,
欧洲朝野自诩的“宽容”精神,以及有关的宗教和言论自由,渗满了文化和道德优
越感,其实却是最健忘的傲慢甚至风凉话。
仅仅60余年前,在有如此“宽容”传统的欧洲大陆,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最不
宽容的基于宗教和文化的种族灭绝。这一血腥大屠杀,又成为今天西方与伊斯兰之
间的“文明冲突”的重要动因。
犹太人在欧洲遭到的种族灭绝,是以色列立国的道义基础。在犹太民族如此惨
烈的遭遇之后,任何人都无法拒绝劫后余烬的阿伯拉罕子民建立自己的家园。
问题是在广大阿拉伯人和穆斯林眼中,基督教欧洲的这一现代罪孽,却要无辜
的巴勒斯坦人来“埋单”。尤其是回顾千年来,当Ashkenazim犹太人在
基督教世界遭到无情的歧视和迫害的同时,他们在穆斯林世界的同胞(以Seph
ardim犹太人为主),却作为回教徒眼目中所谓“圣书上的民族”而受到宽待
。曾经在今天伊拉克和伊朗境内绵延两千多年的众多犹太社区,是这一对比的明证

穆斯林与犹太人的长期和平共处(包括十字军攻陷耶路撒冷时一同遭到不分妇
孺的屠杀而血流漂杵),在以色列作为欧洲现代种族灭绝的产物出现后戛然而止,
并在短短半个世纪中演化为两方之间的血海深仇。
今天为穆斯林和其他“邪恶”势力专享的“恐怖主义”和“民族清洗”等帽子
,其实也是以色列建国过程的有机部分。今天已经增殖到数百万之众的所谓“巴勒
斯坦难民”,是其明证。只要google一下Deir Yassin和安理会
第101号决议,便可以领略这一历史。
美国传媒出于“政治正确”而避免报导的,还有被日内瓦公约等国际法明文禁
止的刑求和“集体惩罚”。这都是以色列对付巴勒斯坦人的家常便饭。这些事实与
西先生雄文不断指责的阿拉伯恐怖主义之间,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关系。
“集体惩罚”是株连九族和“连环保甲”的现代版,尝过“出身不好”和扫地
出门之类“专政”苦头的人都不会感到陌生。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世仇分子”的株
连惩罚尤其严厉,而且由于阿拉伯人的大家庭传统,这一“集体惩罚”经常殃及整
个村镇。近两年前,在摧毁大片“黑五类”分子的家庭住房后,在废墟堆中匍匐寻
找自己药物的一位巴勒斯坦老媪,引起当时以色列司法部长Lapid天良发现,
回想起自己死于纳粹集中营的祖母,是这一从受害者到迫害者过程的缩影。
巴勒斯坦的激进主义和“恐怖主义”却因此愈演愈烈,终于导致哈马斯的选举
胜利。西向东先生一厢情愿地预言哈马斯未来的“软化”,笔者却看到极为不祥的
巴勒斯坦世俗民族主义的终结。
巴解原来是穆斯林和基督徒共同组织的世俗抵抗运动,从阿拉法特之妻,到“
民阵”和“人阵”的领袖,基督教人士比比皆是,巴解甚至还聘用过个别犹太干部
。曾几何时,这一世俗传统安在?这才是哈马斯崛起的历史性意义或曰噩兆。
由此将视线扩大到正在经历“民主改造”的伊拉克。同样的噩兆,是这一阿拉
伯世界原先最世俗的国家在美国占领之后的迅速宗教化。以色列在这一过程中也扮
演了重要角色。
一个众所周知的“秘密”,是布什政府在对付伊拉克星火燎原的造反武装时,
采纳了以色列对付巴勒斯坦人的各种策略,除了刑求和“集体惩罚”,还有拘留妇
孺作为“人质”。其中刑求问题因为Abu Ghraib监狱丑闻而广为人知,
“集体惩罚”则以费卢杰战役为典型,特别是大量摧毁当地居民房屋,完全照搬以
色列株连“恐怖分子”家属的手段。
与以色列在巴勒斯坦种豆得豆一模一样,美国在伊拉克收获的,也是世俗传统
的式微和宗教势力的暴涨,原来混杂通婚的逊尼与什叶两派之间的关系史无前例地
迅速恶化,是这一过程的自然副产品。再夹杂“反恐”战争以来形成的“文明冲突
”布局和伊朗的核计划,整个世界未来将为布什总统的一厢情愿付出不知何种昂贵
代价。
然而北京至今却是华盛顿的一厢情愿伊斯兰政策的最大获益者。这是另外的题
目了。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