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美媒:美国人抱怨邮政助中国“包邮倾销”zt (转载)
avatar
美媒:美国人抱怨邮政助中国“包邮倾销”zt (转载)# Stock
e*m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c01 (gc01),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美媒:美国人抱怨邮政助中国“包邮倾销”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15 00:22:01 2014, 美东)
美媒:美国人抱怨邮政助中国“包邮倾销”
2014-09-15 02:35:00环球时报 杰夫·郭 分享到 111参与
美国《华盛顿邮报》9月12日文章,原题:为帮你买中国廉价货,美国邮政一年亏
数千万美元 麦克格拉斯知道“eBay”存在之前是一家《财富》500强企业的管理人员。
他从批发商采购各种小古董再在网上卖出。麦克格拉斯卖的很多商品都是他认为能赚钱
的——比如遥控船就是他以14美元从长滩采购的,在亚马逊上转卖价可达34.95美元。
但几年前,没人来买麦克格拉斯的玩具了。他发现中国人在卖同一款玩具船。从中
国直接买包括邮费约18美元。他没法与这个价格竞争,光邮费就比这个高。
麦克格拉斯遇上的是一项奇怪的国际条约。按照这项条约,从香港向华盛顿发一磅
的东西,费用还不及从西雅图到华盛顿的。
随着中国公司登陆美国电商平台,他们开始利用这些货运协议直接向美国消费者卖
货。买便宜货从未如此简单,中国人把货送到你门口:一个数字闹钟4.64美元;折叠刀
2.5美元;一根iPhone数据线1.88美元——全都包邮。
2010年,美国邮政为搭电子商务热潮,与中国邮政签署一项协议,向进入美国的小
件包裹提供一种特殊服务。美国邮政以很小的溢价提供网店不可或缺的货物跟踪和送达
确认以及提速服务。
美国邮政希望借此扩大在亚洲的业务。事实证明这种叫“e邮宝”的服务颇受欢迎
。从2011到2012财年,这个项目下从中国寄送的包裹数量增加近两倍。
但美国邮政却是亏钱的。据美国邮政总检察长办公室今年2月的一份报告,2012年
,每件来自中国的e邮宝邮件,美国邮政仅得到94美分。该报告估计,每件包裹亏损约1
美元,2012年净亏损多达2940万美元。
“eBay”的论坛上充斥对e邮宝的愤怒。一个人写道:“这对美国卖家就是一场经
济灾难。”另一人抱怨:“同样一件商品,我们卖2美元,运费2.5美元,中国公司卖0.
99美元还免运费……干的活多却没钱赚。都让中国人赚吧。”▲(作者杰夫·郭,汪析
译)
avatar
d*1
2
鬼子赚不到中国奴工的血汗钱,怒了。

【在 e****m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 发信人: gc01 (gc01), 信区: Military
: 标 题: 美媒:美国人抱怨邮政助中国“包邮倾销”zt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15 00:22:01 2014, 美东)
: 美媒:美国人抱怨邮政助中国“包邮倾销”
: 2014-09-15 02:35:00环球时报 杰夫·郭 分享到 111参与
: 美国《华盛顿邮报》9月12日文章,原题:为帮你买中国廉价货,美国邮政一年亏
: 数千万美元 麦克格拉斯知道“eBay”存在之前是一家《财富》500强企业的管理人员。
: 他从批发商采购各种小古董再在网上卖出。麦克格拉斯卖的很多商品都是他认为能赚钱
: 的——比如遥控船就是他以14美元从长滩采购的,在亚马逊上转卖价可达34.95美元。

avatar
f*a
3
很好
爆了鬼子菊花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8.7

【在 d********1 的大作中提到】
: 鬼子赚不到中国奴工的血汗钱,怒了。
avatar
m*h
4
很多人不了解,这个项目就是要赔钱得到用户资料的,也就是政府补贴的间谍项目。

【在 e****m 的大作中提到】
: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 发信人: gc01 (gc01), 信区: Military
: 标 题: 美媒:美国人抱怨邮政助中国“包邮倾销”zt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15 00:22:01 2014, 美东)
: 美媒:美国人抱怨邮政助中国“包邮倾销”
: 2014-09-15 02:35:00环球时报 杰夫·郭 分享到 111参与
: 美国《华盛顿邮报》9月12日文章,原题:为帮你买中国廉价货,美国邮政一年亏
: 数千万美元 麦克格拉斯知道“eBay”存在之前是一家《财富》500强企业的管理人员。
: 他从批发商采购各种小古董再在网上卖出。麦克格拉斯卖的很多商品都是他认为能赚钱
: 的——比如遥控船就是他以14美元从长滩采购的,在亚马逊上转卖价可达34.95美元。

avatar
O*N
5
就应该这样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