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919纽交所的意义 (转载)# Stock
g*y
1 楼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houghts 讨论区 】
发信人: gnomeisway (因小而大), 信区: Thoughts
标 题: 阿里巴巴919纽交所的意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Sep 26 18:52:15 2014, 美东)
阿里巴巴919纽交所的意义
上周阿里在纽交所重新上市,一阵喧嚣,众说纷纭,大概有这么些。
1. 史上最大IPO
2. 励志奋斗故事,社会底层到首富,15年可以完成如此跨度,资本市场神话的现实
见证。
3. 这个时代机会均等,瓦片都有翻身的时候,“明天让你高攀不起“
4. 马云厚黑大师,香港上市,下市,和高盛合伙圈钱,与中共高层有这个那个关系。
5. 马云不讲信誉,口口声声讲信誉,淘宝上满眼假货。
6. 马云终究不可能做大,。。。
虽然盲人摸象,但也并非一无是处。毫无疑问,全都在理。
本人认为阿里这个行为的意义可能远远超出这些世俗的数据。这个事件本身是中国古文
化生生不息的再次体现。老夫在此绝不是有意一定要咳世惊俗,独树一帜。
但这个话题实在是太大,想到哪,写到哪,抛砖引玉,哪怕只能得到一个有意义的反馈
,也不虚此次码字。
(一) 香港下市
(二) 重回纽约
(三) 纸币资本
(四) 再回纽约
(五) 浙江
(一) 香港下市
阿里在香港的下市标志着香港的所谓先行优势走到了尽头。那些所谓的法治传统在香港
不过是表面现象,他们没法真正的跟上时代的发展。阿里想要的公司治理和股权的进一
步分离不是什么新东西。决定权和股权如何挂钩这个问题在公司作为社会认可的一个结
构的第一天就存在。 随着时代的发展,具体的法律细则应该与时俱进,帮助公司的发
展,为社会创造福利,而不是只有所谓的传统,而缺乏变革的内在力量。
上星期economist里的一篇文章有较为完整的概括。事实上阿里想要的东西,在美国早
就解决了,1988年的SEC立法完全可以满足阿里的要求。换一句话说,香港今天所谓的
法治,至少落后于美国的1988年对公司的认识。
关于为什么美国SEC在1988年对相关的法律做一些调整呢?大家可以了解一些那个年代
的事件。一个好的出发点是”barbarian at the gate”,道格拉斯主演的“华尔街”。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件就是Steve Jobs被开除出苹果。八十年代是一个神奇的年代,不
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
。
了解这些之后,就会看到香港实际是腐水一瑭,已经没什么所谓的真正的,实质上的优
势了。那个地方实际上并不比被殖民三百年的印度有多少真正的法治传统。
那么,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今天大陆和外面世界的“接轨”,需要通过香港走吗?香港
有什么“接轨”的经验值得借鉴呢?
由此,就又引出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大陆人认为他们和外面世界“接轨”的过程中,香
港是一个非常自然的中间阶段?
这当然和香港的历史有关,49年后大陆和外面做生意,好多时候要借道香港,那只不过
是生意的往来。
香港有什么文化的优势?年纪稍大一点的人记得,78年后,香港对大陆输出的大多是武
侠,夹杂着民族自豪,台湾向大陆输出的好多是言情,再就是非常简单纯情的校园歌曲
,等等。89年后,在清除西方影响的大环境下,西方和台湾的东西被腾空之后,香港的
东西自然做大。大陆自己的东西还基本上什么都没有(本来在八十年代积累的一些东西
,随着89后的社会环境恶化,也基本流逝了。)记得在九十年代初期,诺大的中国只有
王朔一人在调侃。这满遗也为后来的,充斥大陆的满眼,铺天盖地的辫子戏划下地盘。
扯远了,回到香港。92年邓小平深圳南巡,94年金庸在北大被授予名誉博士,97年初邓
小平去世,年中,香港回归。时代的高潮。这中间有一个小插曲,也开启了另一段故事
。就是宋平主导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在北大启动。几年以后,从那片土地上来的人,
都自称有五千年的历史。那是后话,按下不表。
那么,从这个角度,香港作为中间阶段是那个时代的选择,因为香港是那个时代要解决
的问题。邓小平做了许多事,一国两制是他的故事。
那个时代结束了,时代的高潮,也正是下一个时代的开始。97的亚洲金融危机开启了全
球范围内资本主义危机的击鼓传花。
发信人: gnomeisway (因小而大), 信区: Thoughts
标 题: 阿里巴巴919纽交所的意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Sep 26 18:52:15 2014, 美东)
阿里巴巴919纽交所的意义
上周阿里在纽交所重新上市,一阵喧嚣,众说纷纭,大概有这么些。
1. 史上最大IPO
2. 励志奋斗故事,社会底层到首富,15年可以完成如此跨度,资本市场神话的现实
见证。
3. 这个时代机会均等,瓦片都有翻身的时候,“明天让你高攀不起“
4. 马云厚黑大师,香港上市,下市,和高盛合伙圈钱,与中共高层有这个那个关系。
5. 马云不讲信誉,口口声声讲信誉,淘宝上满眼假货。
6. 马云终究不可能做大,。。。
虽然盲人摸象,但也并非一无是处。毫无疑问,全都在理。
本人认为阿里这个行为的意义可能远远超出这些世俗的数据。这个事件本身是中国古文
化生生不息的再次体现。老夫在此绝不是有意一定要咳世惊俗,独树一帜。
但这个话题实在是太大,想到哪,写到哪,抛砖引玉,哪怕只能得到一个有意义的反馈
,也不虚此次码字。
(一) 香港下市
(二) 重回纽约
(三) 纸币资本
(四) 再回纽约
(五) 浙江
(一) 香港下市
阿里在香港的下市标志着香港的所谓先行优势走到了尽头。那些所谓的法治传统在香港
不过是表面现象,他们没法真正的跟上时代的发展。阿里想要的公司治理和股权的进一
步分离不是什么新东西。决定权和股权如何挂钩这个问题在公司作为社会认可的一个结
构的第一天就存在。 随着时代的发展,具体的法律细则应该与时俱进,帮助公司的发
展,为社会创造福利,而不是只有所谓的传统,而缺乏变革的内在力量。
上星期economist里的一篇文章有较为完整的概括。事实上阿里想要的东西,在美国早
就解决了,1988年的SEC立法完全可以满足阿里的要求。换一句话说,香港今天所谓的
法治,至少落后于美国的1988年对公司的认识。
关于为什么美国SEC在1988年对相关的法律做一些调整呢?大家可以了解一些那个年代
的事件。一个好的出发点是”barbarian at the gate”,道格拉斯主演的“华尔街”。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事件就是Steve Jobs被开除出苹果。八十年代是一个神奇的年代,不
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
。
了解这些之后,就会看到香港实际是腐水一瑭,已经没什么所谓的真正的,实质上的优
势了。那个地方实际上并不比被殖民三百年的印度有多少真正的法治传统。
那么,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今天大陆和外面世界的“接轨”,需要通过香港走吗?香港
有什么“接轨”的经验值得借鉴呢?
由此,就又引出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大陆人认为他们和外面世界“接轨”的过程中,香
港是一个非常自然的中间阶段?
这当然和香港的历史有关,49年后大陆和外面做生意,好多时候要借道香港,那只不过
是生意的往来。
香港有什么文化的优势?年纪稍大一点的人记得,78年后,香港对大陆输出的大多是武
侠,夹杂着民族自豪,台湾向大陆输出的好多是言情,再就是非常简单纯情的校园歌曲
,等等。89年后,在清除西方影响的大环境下,西方和台湾的东西被腾空之后,香港的
东西自然做大。大陆自己的东西还基本上什么都没有(本来在八十年代积累的一些东西
,随着89后的社会环境恶化,也基本流逝了。)记得在九十年代初期,诺大的中国只有
王朔一人在调侃。这满遗也为后来的,充斥大陆的满眼,铺天盖地的辫子戏划下地盘。
扯远了,回到香港。92年邓小平深圳南巡,94年金庸在北大被授予名誉博士,97年初邓
小平去世,年中,香港回归。时代的高潮。这中间有一个小插曲,也开启了另一段故事
。就是宋平主导的“夏商周断代工程”在北大启动。几年以后,从那片土地上来的人,
都自称有五千年的历史。那是后话,按下不表。
那么,从这个角度,香港作为中间阶段是那个时代的选择,因为香港是那个时代要解决
的问题。邓小平做了许多事,一国两制是他的故事。
那个时代结束了,时代的高潮,也正是下一个时代的开始。97的亚洲金融危机开启了全
球范围内资本主义危机的击鼓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