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林银行 (Merrill Lynch) 工作的体验和经历# Stock
m*h
1 楼
很多人都看过Will Smith演的《当幸福来敲门》吧?电影里面他做的那份工作,就是现
在我所做的工作几十年前的原型,很巧的是,我现在就在他当时拍摄点 555
CALIFORNIA ST. 这栋美国银行大楼现在也还是旧金山投行的集中地,摩根,高盛还有
一些boutique banks都在里面。
我和威哥一样,做过实习,打过cold call, 考过series 7(证券从业人员执照),也
是在实习的时候把尾巴都忙到掉了以后才正式加入美林. 除了没带着个小孩流浪街头以
外,那部电影其它的部分在我看来都挺有feel的。
我所在的部门叫做Global Wealth & Investment Management. 具体做什么呢?简而言
之,就是替“人”赚钱。跟讨论度很高的投行里面为企业做收购并购,IPO的同事不一
样的是,我们几乎不面向企业,而是面向非常有钱的家族或个人。与高盛爱做
underwriting生意的侧重点不同,美林,包括摩根的核心业务其实也正是我们这一块--
-Wealth Management. Financial Advisor 就是我们的正式抬头。那这样说大家可能会
有些惊讶,咿?好像常常听到做金融的都是在analyzing, trading这些职位,为什么很
少有人提到financial
advisor呢?我想原因有几个,
第一,数理化是中国人强项,所以我们能在北美欧洲占据非常多的需要金融分析职位,
所以大部分金融励志类故事都是来自于他们;
第二,由于国内金融市场不成熟,中国客户对理财投资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买房的单一手
段,虽说如今大家也明白了房价并不是只涨不跌,于是开始大规模海外投资,可,到了
海外也还是买房。。。美国人相比之下选择就多元化了,他们倾向避开高税收的房地产
投资,而选择证券市场来资产增值和规避高昂的个人所得税。比如投资到529教育计划
,或者IRA退休计划。既然客户基本都是本地人生意,所以只有极少中国人进入这一行
业也是正常的。
第三,如果真有中国人(裔)在做这行,估计他们中文不会好到能上知乎来谈谈体验,
我是个异类,因为。。。我英文没他们好。
当一个成功financial advisor 日子可谓是相当滋润的,拿着100万美金的收入,下班
时间完全灵活自由安排,几乎每天下午3点左右办公室就走空了,工作内容就是和客户
打打高尔夫,听听歌剧,吃吃米其林餐厅什么的。当然,时不时也可以甩个亲密的鸡尾
酒派对,在某个城中新开的画廊或者艺术沙龙。由于我们对开户有高额的入门门槛,所
以能达到门槛并成为客户的这类群体,“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可谓是此写照,但
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顺利通过3年的培训期, 3年的淘汰率是97%,100个人进来,最后
大概3个留下来,我现在只是刚开头菜鸟而已,刚才我讲的这是对外;
对内的话,既然能被美林招进来,想必都是由于一些被公司看中的共性,比如码农都会
编码,VC都会看项目, Financial Advisor 也有很多共通性。不管男女,一定是长得
顺眼的,EQ不能比IQ低的,能忽悠,举手投足最好带点儿鸡精味,哦不,精英味的,出
身于富甲一方大家族更好,这样才有一大帮子有钱亲戚老表。总之来说一句话,在这里
混出头的个个都是人精。
我进到公司完全是误打误撞。小时候是学渣,曲线救国去了英国念大学,毕业后到上海
在两家外资干过两年以后总感觉不对,在拷问过自己灵魂后,觉得还是再来美国念个书
吧,于是就到了加州读金融,后来早我毕业的一个学姐先进了美林的PE&VC,我现在的老
板是她的朋友,当时正想找个实习生,所以学姐就好心推荐了我进去(进这行基本靠推
荐,我几乎没看到过什么通过海投面试进来的),我当时也不知道来这里是干嘛的,只
是我做人比较一根筋,干一行爱一行,再加上自尊心高不允许自己做得烂让推荐人难看
,所以也是埋头做事,没想太多。后来老板喜欢我,她自己本来也是在公司非常成功,
极有影响力的一个financial advisor,在Director那里好言几句,于是我顺利就留下
来了。我为了工作(加班)方便,搬到了离办公室走路只需几分钟的地方住,由于之前
毫无金融从业经验,所以跟其他同事不一样,面临的挑战很多,记得我有好长一段时间
都没看到过太阳,因为早上出门时刚才日出,晚上回家已经时深夜。话说回来,美林的
training program 设计真的是非常精心全面,再加上感激我老板/mentor很愿意教我
,这样的一个良性成长环境,就算精神压力身体压力再大,还是能抗过来的。
但是当紧张学习阶段结束,开始见客户时,我反而有些犹豫了。我从小就是个同情心泛
滥的人,我对比我环境好的人没什么感觉,但是看到过得比较辛苦的人,尤其是年幼或
长者,就整颗心都软了,就想怎么能帮上点忙呢?但现在干的这个,说白了就是帮助有
钱人变的更有钱,而平常我也必须带着双“势利眼”去发现目标客户人群,这种完全和
我价值观相悖而行的做法,恐怕就是我在这个工作里目前最大的struggle 了。
再写下去我怕离题了,以上就是在美林Wealth management department 工作的个人体
验,我非常乐意与大家分享。
谢琳,资产管理/美银美林/登山者/独立电影制片
在我所做的工作几十年前的原型,很巧的是,我现在就在他当时拍摄点 555
CALIFORNIA ST. 这栋美国银行大楼现在也还是旧金山投行的集中地,摩根,高盛还有
一些boutique banks都在里面。
我和威哥一样,做过实习,打过cold call, 考过series 7(证券从业人员执照),也
是在实习的时候把尾巴都忙到掉了以后才正式加入美林. 除了没带着个小孩流浪街头以
外,那部电影其它的部分在我看来都挺有feel的。
我所在的部门叫做Global Wealth & Investment Management. 具体做什么呢?简而言
之,就是替“人”赚钱。跟讨论度很高的投行里面为企业做收购并购,IPO的同事不一
样的是,我们几乎不面向企业,而是面向非常有钱的家族或个人。与高盛爱做
underwriting生意的侧重点不同,美林,包括摩根的核心业务其实也正是我们这一块--
-Wealth Management. Financial Advisor 就是我们的正式抬头。那这样说大家可能会
有些惊讶,咿?好像常常听到做金融的都是在analyzing, trading这些职位,为什么很
少有人提到financial
advisor呢?我想原因有几个,
第一,数理化是中国人强项,所以我们能在北美欧洲占据非常多的需要金融分析职位,
所以大部分金融励志类故事都是来自于他们;
第二,由于国内金融市场不成熟,中国客户对理财投资基本上还是停留在买房的单一手
段,虽说如今大家也明白了房价并不是只涨不跌,于是开始大规模海外投资,可,到了
海外也还是买房。。。美国人相比之下选择就多元化了,他们倾向避开高税收的房地产
投资,而选择证券市场来资产增值和规避高昂的个人所得税。比如投资到529教育计划
,或者IRA退休计划。既然客户基本都是本地人生意,所以只有极少中国人进入这一行
业也是正常的。
第三,如果真有中国人(裔)在做这行,估计他们中文不会好到能上知乎来谈谈体验,
我是个异类,因为。。。我英文没他们好。
当一个成功financial advisor 日子可谓是相当滋润的,拿着100万美金的收入,下班
时间完全灵活自由安排,几乎每天下午3点左右办公室就走空了,工作内容就是和客户
打打高尔夫,听听歌剧,吃吃米其林餐厅什么的。当然,时不时也可以甩个亲密的鸡尾
酒派对,在某个城中新开的画廊或者艺术沙龙。由于我们对开户有高额的入门门槛,所
以能达到门槛并成为客户的这类群体,“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可谓是此写照,但
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顺利通过3年的培训期, 3年的淘汰率是97%,100个人进来,最后
大概3个留下来,我现在只是刚开头菜鸟而已,刚才我讲的这是对外;
对内的话,既然能被美林招进来,想必都是由于一些被公司看中的共性,比如码农都会
编码,VC都会看项目, Financial Advisor 也有很多共通性。不管男女,一定是长得
顺眼的,EQ不能比IQ低的,能忽悠,举手投足最好带点儿鸡精味,哦不,精英味的,出
身于富甲一方大家族更好,这样才有一大帮子有钱亲戚老表。总之来说一句话,在这里
混出头的个个都是人精。
我进到公司完全是误打误撞。小时候是学渣,曲线救国去了英国念大学,毕业后到上海
在两家外资干过两年以后总感觉不对,在拷问过自己灵魂后,觉得还是再来美国念个书
吧,于是就到了加州读金融,后来早我毕业的一个学姐先进了美林的PE&VC,我现在的老
板是她的朋友,当时正想找个实习生,所以学姐就好心推荐了我进去(进这行基本靠推
荐,我几乎没看到过什么通过海投面试进来的),我当时也不知道来这里是干嘛的,只
是我做人比较一根筋,干一行爱一行,再加上自尊心高不允许自己做得烂让推荐人难看
,所以也是埋头做事,没想太多。后来老板喜欢我,她自己本来也是在公司非常成功,
极有影响力的一个financial advisor,在Director那里好言几句,于是我顺利就留下
来了。我为了工作(加班)方便,搬到了离办公室走路只需几分钟的地方住,由于之前
毫无金融从业经验,所以跟其他同事不一样,面临的挑战很多,记得我有好长一段时间
都没看到过太阳,因为早上出门时刚才日出,晚上回家已经时深夜。话说回来,美林的
training program 设计真的是非常精心全面,再加上感激我老板/mentor很愿意教我
,这样的一个良性成长环境,就算精神压力身体压力再大,还是能抗过来的。
但是当紧张学习阶段结束,开始见客户时,我反而有些犹豫了。我从小就是个同情心泛
滥的人,我对比我环境好的人没什么感觉,但是看到过得比较辛苦的人,尤其是年幼或
长者,就整颗心都软了,就想怎么能帮上点忙呢?但现在干的这个,说白了就是帮助有
钱人变的更有钱,而平常我也必须带着双“势利眼”去发现目标客户人群,这种完全和
我价值观相悖而行的做法,恐怕就是我在这个工作里目前最大的struggle 了。
再写下去我怕离题了,以上就是在美林Wealth management department 工作的个人体
验,我非常乐意与大家分享。
谢琳,资产管理/美银美林/登山者/独立电影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