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把那段最初引发我感慨地文章片断截过来
avatar
把那段最初引发我感慨地文章片断截过来# Thoughts - 思考者
r*g
1
摘自:王蒙: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文化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还有一个新的忧虑,就是文化越来越大众化、批量化。由此
便产生一个问题,就是那种有一点小众的,毛主席讲的“小众”、“阳春白雪”,一些
高雅的东西,感觉有被冲击的危险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还有一个新的忧虑,就是文化越来越大众化、批量化。这
种大众化、批量化有很大的好处,是一种文化的民主,有利于实现文化的共享、文化的
平等———你看得懂,他也看得懂。比如,电视里赵本山出来了,你学问高的人可以看
,文盲也可以看。大众化,批量化,可以大量地生产,CD、VCD、DVD,最近还有什么新
的叫做EVD,可以批量地生产。由此便产生一个问题,文化中高精尖的东西,并不是人
人都有条件去生产、去创造、去制作的,甚至于不是人人都能看得懂、看得明白的。就
是那种有一点小众的,毛主席讲的“小众”、“阳春白雪”,一些高雅的东西,感觉有
被冲击的危险。
我有时候也自己跟自己闹别扭。春节联欢晚会,电视小品已经在担纲了,因为它的
效果非常好,让人笑,香港叫做“搞笑”。这样的节目,我也喜欢看,但有时候会想,
除了这种通俗的娱乐节目之外,我们是否还需要一些能提高文化品
avatar
r*g
2
先说明,俺没什么文化,各位高手手下留情。
俺不过就是觉得当大家忧虑文化堕落的时候,
可否换个角度,认为这也是新一轮救赎的开始?
回顾历史:
比如,当印刷术使得人人可以在家里读圣经,不用去听神父讲解的时候,
那也被认为是对优秀文化的曲解,甚至侮辱的开始。
比如,当莎士比亚把庸俗的凶杀,暴力,色情大段大段搬上舞台
迎合大众"低级趣味"的时候,也不知被多少人骂过。
可是,这种文化的大众化,庸俗化,是否也是为未来的新文化产生
赢得了更肥沃的土壤呢?文化的生命力是否真得那么拘泥于外在形式呢?

?: 高雅的东西,感觉有被冲击的危险

【在 r*********g 的大作中提到】
: 摘自:王蒙: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文化
: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还有一个新的忧虑,就是文化越来越大众化、批量化。由此
: 便产生一个问题,就是那种有一点小众的,毛主席讲的“小众”、“阳春白雪”,一些
: 高雅的东西,感觉有被冲击的危险
: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我们还有一个新的忧虑,就是文化越来越大众化、批量化。这
: 种大众化、批量化有很大的好处,是一种文化的民主,有利于实现文化的共享、文化的
: 平等———你看得懂,他也看得懂。比如,电视里赵本山出来了,你学问高的人可以看
: ,文盲也可以看。大众化,批量化,可以大量地生产,CD、VCD、DVD,最近还有什么新
: 的叫做EVD,可以批量地生产。由此便产生一个问题,文化中高精尖的东西,并不是人
: 人都有条件去生产、去创造、去制作的,甚至于不是人人都能看得懂、看得明白的。就

avatar
d*u
3
我也不完全同意前文化部长的观点,他似乎的确有点自视清高。当然人家有那个资本,
从社会地位和文化修养角度来讲,人家都不是普通人吧。所以我们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
来看问题,大概还是会折衷一些的。太高雅不好,太俗也不好。
我不知道我是否正确的理解了你的观点,高雅文化的确是一个变动着的历史范畴,大概
没有亘古不变的高雅,也没有亘古不变的通俗。如果我们就现在的文化来看,还是有一
个雅和俗的区分的吧。当然,某些现在很俗的东西可以经过很多人的努力进行艺术化而
变成将来的雅的东西。比如中国的京剧,最初大概不是很雅的文化,但是经过多少京剧
艺术家的努力和创造,以及现代化的措施,京剧无疑比最初的时候要雅了很多。再说莎
士比亚的戏剧,一开始的演出和现在的舞台戏剧大概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吧。

【在 r*********g 的大作中提到】
: 先说明,俺没什么文化,各位高手手下留情。
: 俺不过就是觉得当大家忧虑文化堕落的时候,
: 可否换个角度,认为这也是新一轮救赎的开始?
: 回顾历史:
: 比如,当印刷术使得人人可以在家里读圣经,不用去听神父讲解的时候,
: 那也被认为是对优秀文化的曲解,甚至侮辱的开始。
: 比如,当莎士比亚把庸俗的凶杀,暴力,色情大段大段搬上舞台
: 迎合大众"低级趣味"的时候,也不知被多少人骂过。
: 可是,这种文化的大众化,庸俗化,是否也是为未来的新文化产生
: 赢得了更肥沃的土壤呢?文化的生命力是否真得那么拘泥于外在形式呢?

avatar
r*g
4
你说得没错,我也同意你的说法,雅和俗是同时存在的,也是有区别的。
不过,在现在大家都叫喊文化堕落的时候,我认为堕落消失的只是过去
的一些文化的表现形式。
当一个古老的东西向获得再生的时候,仅仅靠了解传统的遗老遗少的力量是不行的。
我觉得,先被庸俗化之后,在从这个土壤里被提炼出新的文化,才是
可行之道。你不能否认,现在大家面对的文化资讯,
比几十年前多得多,当然,大家能见到的声色犬马也多得多。
我宁愿用一个积极的观点来看待这种转变。
因为任何事物发展都是曲折前进的。
因为在浮躁和喧嚣之后,接下来,必然要面临选择和沉淀。
我认为,传统文化并不会消失,只不过需要一种新的载体,新的表现形式
重新登上历史舞台。

【在 d*****u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也不完全同意前文化部长的观点,他似乎的确有点自视清高。当然人家有那个资本,
: 从社会地位和文化修养角度来讲,人家都不是普通人吧。所以我们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
: 来看问题,大概还是会折衷一些的。太高雅不好,太俗也不好。
: 我不知道我是否正确的理解了你的观点,高雅文化的确是一个变动着的历史范畴,大概
: 没有亘古不变的高雅,也没有亘古不变的通俗。如果我们就现在的文化来看,还是有一
: 个雅和俗的区分的吧。当然,某些现在很俗的东西可以经过很多人的努力进行艺术化而
: 变成将来的雅的东西。比如中国的京剧,最初大概不是很雅的文化,但是经过多少京剧
: 艺术家的努力和创造,以及现代化的措施,京剧无疑比最初的时候要雅了很多。再说莎
: 士比亚的戏剧,一开始的演出和现在的舞台戏剧大概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吧。

avatar
s*s
5
王蒙?这个人是中国最下流知识分子的典型人物,
无能,无耻,自我标榜清高却是不甘寂寞

【在 d*****u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也不完全同意前文化部长的观点,他似乎的确有点自视清高。当然人家有那个资本,
: 从社会地位和文化修养角度来讲,人家都不是普通人吧。所以我们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
: 来看问题,大概还是会折衷一些的。太高雅不好,太俗也不好。
: 我不知道我是否正确的理解了你的观点,高雅文化的确是一个变动着的历史范畴,大概
: 没有亘古不变的高雅,也没有亘古不变的通俗。如果我们就现在的文化来看,还是有一
: 个雅和俗的区分的吧。当然,某些现在很俗的东西可以经过很多人的努力进行艺术化而
: 变成将来的雅的东西。比如中国的京剧,最初大概不是很雅的文化,但是经过多少京剧
: 艺术家的努力和创造,以及现代化的措施,京剧无疑比最初的时候要雅了很多。再说莎
: 士比亚的戏剧,一开始的演出和现在的舞台戏剧大概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吧。

avatar
m*r
6
我持雅俗共存,雅俗共赏这种观点
最古老的文化形式都是通俗的,比如劳动人民的民歌,诗歌......然后才由官府的收集
整理,后来加工改良,慢慢有了上层文人的高雅文化......这两种文化依然是并存发展
的,高雅文化并没有因此取代通俗文化,当时是阶层的不同,劳动人民不可能一边种地
一边念酸文,上层文人也不可能一边赏景一边唱山歌
即使现在,我个人认为文化的差别可以被称为通俗文化和高雅文化,但任何一种文化都
不会被另外一种所代替,因为欣赏文化,创作文化的都是人,不同阶层的人创作,不同
阶层的人欣赏......通俗阶层可以去接受高雅的文化,但并不表明他就能长期的适应.
文化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高雅,也可能会变得越来越低俗,这取决于我们的社会发展的趋
势,但只要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存在,单一融合的文化形式存在的可能性就不太大......
avatar
x*i
7
我也觉得。可能雅本是源自俗,然而经过雅皮士的浓缩和升华以一种不为大众容易感悟
到的艺术方式表达。其实只要是让人们身心愉悦的,雅俗共赏才不做作。喜欢诙谐的小
品和喜欢格调的歌剧并不一定互相抵触。那为什么小品是大众的,歌剧是高雅的?

?: 不会被另外一种所代替,因为欣赏文化,创作文化的都是人,不同阶层的人创作,
不同
..

【在 m**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持雅俗共存,雅俗共赏这种观点
: 最古老的文化形式都是通俗的,比如劳动人民的民歌,诗歌......然后才由官府的收集
: 整理,后来加工改良,慢慢有了上层文人的高雅文化......这两种文化依然是并存发展
: 的,高雅文化并没有因此取代通俗文化,当时是阶层的不同,劳动人民不可能一边种地
: 一边念酸文,上层文人也不可能一边赏景一边唱山歌
: 即使现在,我个人认为文化的差别可以被称为通俗文化和高雅文化,但任何一种文化都
: 不会被另外一种所代替,因为欣赏文化,创作文化的都是人,不同阶层的人创作,不同
: 阶层的人欣赏......通俗阶层可以去接受高雅的文化,但并不表明他就能长期的适应.
: 文化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高雅,也可能会变得越来越低俗,这取决于我们的社会发展的趋
: 势,但只要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存在,单一融合的文化形式存在的可能性就不太大......

avatar
x*n
8
艺术的产生,都是大家喜闻乐见,可以带给大家愉悦的。
可能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家的口味会发生变化,原来能带给大家愉悦的,现在不行了,
那么其中有一部分就往美学上发展,往抽象上发展,往哲学里发展,靠着这个“艺术价
值”生存下来,剩下的就被淘汰了。

【在 x********i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也觉得。可能雅本是源自俗,然而经过雅皮士的浓缩和升华以一种不为大众容易感悟
: 到的艺术方式表达。其实只要是让人们身心愉悦的,雅俗共赏才不做作。喜欢诙谐的小
: 品和喜欢格调的歌剧并不一定互相抵触。那为什么小品是大众的,歌剧是高雅的?
:
: ?: 不会被另外一种所代替,因为欣赏文化,创作文化的都是人,不同阶层的人创作,
: 不同
: ..

avatar
l*d
9
re

..

【在 m**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持雅俗共存,雅俗共赏这种观点
: 最古老的文化形式都是通俗的,比如劳动人民的民歌,诗歌......然后才由官府的收集
: 整理,后来加工改良,慢慢有了上层文人的高雅文化......这两种文化依然是并存发展
: 的,高雅文化并没有因此取代通俗文化,当时是阶层的不同,劳动人民不可能一边种地
: 一边念酸文,上层文人也不可能一边赏景一边唱山歌
: 即使现在,我个人认为文化的差别可以被称为通俗文化和高雅文化,但任何一种文化都
: 不会被另外一种所代替,因为欣赏文化,创作文化的都是人,不同阶层的人创作,不同
: 阶层的人欣赏......通俗阶层可以去接受高雅的文化,但并不表明他就能长期的适应.
: 文化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高雅,也可能会变得越来越低俗,这取决于我们的社会发展的趋
: 势,但只要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存在,单一融合的文化形式存在的可能性就不太大......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