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五毛党维基百科#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l*u
1
网络评论员(即网评员,或网民所指的五毛、五毛党或网评猿)是中国大陆特有的一种
指称,一般指受中国大陆的行政机关、高校、网站雇佣或指导,全职或兼职在各种网站
、讨论版等处发表有利于政府的评论的人员。通常以冒充普通网民身份,发表拥护中国
大陆政府(或各级行政机关)的内容,或采取其他网络传播策略,来试图达到影响、引
导和制造网络舆论的目的[1][2][3]。
“五毛党”是对网评员的一种别称,一般是为了象征性地讽刺网络评论员每发一贴能挣
五毛钱[4]。
历史
2004年10月,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网站一篇考察报告中提及长沙市委外宣办雇佣网络评
论员,这是最早报导的网络评论员的出现之一[5][6]。
另一早期“网络评论员”大规模出现和被揭露事件是在南京大学官方BBS——南京大学
BBS上。2005年3月,教育部对全国高校的讨论版进行了整治行动。在小百合BBS拒绝按
照命令进行整改,宣布关站之后,南京大学校方在原有域名上开设官方版本的南京大学
BBS,指派学生会干部及部分学生为“网评员”,“纳入学校勤工助学体系,根据每月
的考评结果发给适当的勤工助学补助”。这些网评员将通过发帖与跟帖,来发布对学校
与政府正面的信息,抵制负面信息,同时对校内外网站上有关学校的重要信息及时上报
学校网络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7]
随后,各个学校[8]和地方政府,如中国江苏省宿迁市[9]、浙江省台州市[10]、四川省
巴中市[11]等等省市,也纷纷开始招聘网络评论员,用于在网上对政府进行正面宣传引
导。
2007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8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
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掌握网上舆论主导权,提高网上引导水平,讲求引导艺术
,积极运用新技术,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形成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12]。政府也要求
各网站将此讲话播放一周。其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要求选拔“政
治素质过硬,网络技术水平高的同志,组成网络评论员队伍,他们要能用网民可以接受
的方法和语言,积极引导网上舆论”。[13]之后,各网站、学校与地方政府雇佣网络评
论员的活动进一步加强,网评员也会定期向上级作相关报告。[7]
如今,中央官方媒体人民网与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的官方论坛七一社区也会统一实名登记
来自全国各地的“反腐频道网评员”[14][15],投票评选“优秀”网评员[16],或开展
一些征文活动。人民日报也设有“人民日报社网络中心舆情监测室”[17]、“人民网舆
情频道”、“中文报刊监测系统”等,监测大陆境内所有和境外五家报刊的舆论情况[
18],定期发布“帮领导干部读网”的《网络舆情》内部参考杂志和网络舆情监测报告
等,参与中国社科院年度《社会蓝皮书》网络舆情课题、国家科技部“科技舆情监测与
形象传播研究”等项目,长期为国务院新闻办网络局提供“网络舆情分析信息”[17]。
现在很多突发的时事之后,均有网评员参与到网络的讨论中来。如2009年,上海市级机
关网评员参与莲花河畔景苑房屋倒塌事故、强制安装“绿坝”网络过滤软件、普陀区城
管打人事件、甲型H1N1流感防控、钓鱼执法事件、闵行区潘蓉自焚事件、地铁事故频发
等事件的舆论引导工作,在人民网、新华网、东方网及新浪、天涯社区等网发帖、跟帖
、转帖200余篇,东方网评论频道录用文章20余篇,因而得到了上海市网宣办的肯定[19
]。
招聘与规模
根据《中国中共高校工委的招聘意见(暂定)》,各高校网络评论员主要从高校共产党
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网络中心、招生就业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和
教学系院等单位工作的干部和部分学生干部中选任[20]。
而对于招聘规模,则没有具体数据,各个高校、地方政府、网站数量不一。比如淮安市
清河区法院,就组建了12人的互联网网评工作队。[21]甘肃将建650人网络评论员队伍
,形成以50名网络评论“高手”为核心层、100名网络评论“好手”为紧密层、500名网
络评论“写手”为外围层的网评队伍体系。[22][23]
2005年4月,《扬子晚报》报道宿迁市委宣传部在全市招聘了第一批26名网络评论员[9]。
据《环球时报》英文版报道,曾当过网评员的网络写手温云超称广东省大概有20个新闻
网站专职评论员;湖北省某县级纪委网评员表示该县有100多名业余写稿的通讯员,而
这个县人口不到100万;北京大学互联网专家胡泳认为“舆情管理人员已经深入中国的
毛细血管”,他发现每个旅游城市的机场都设有“网络舆情管理处”以快速处理网上负
面消息,而其朋友说县级中学都有这种设置。[6]
法新社北京分社社長Pascale Trouillaud援引一位博主认为政府雇佣兵至少有几万人。
[24]
大陆的大型网站都得到信息办指示,必须建立网站内部受过政府训练的网络评论员队伍
[7]。
任务与要求
网络评论员一般由一些隶属当地政府宣传部门领导[25],一些隶属于当地检察院[26],
但大部分工作通过与当地政府各部门协调完成。
中国各地网络评论员的主要职责任务,一般都是引导网络舆论,消除当地各种事件对政
府形象造成的负面影响[27][28][29][9]。光明日报、新华网等中国官方媒体、中共的
一些招聘意见文件以及一些政府官员均认为,网评员要拥护中共,在政治上与中共保持
“高度一致”,要掌握社会热点动态,发挥和提高引导网上舆论的能力,以维护中国共
产党与政府的执政安全,并对网评员的知识涉猎、“政策理论水平”、心理素质、网络
基本操作、网络语言、文字功底和说服力等能力有或多或少的要求,也要“及时”在网
站、BBS、博客上发帖跟帖等[30][22][31][20]。
另一方面,为了应对上级行政部门检查,制造当地团结的网络氛围,并为每周需要递送
中央的参考舆情信息准备相应的材料,应对官员考核评定,许多地方政府也建立了有关
“基层舆情信息收集”的制度[32]。
高校网络评论员的主要职责一般是:主动介入一些网上论坛和留言板等,就关注的热点
问题进行对政府和学校正面的评论。特别是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要“及时”引导网上舆
论,维护中共的正面形象,尽可能消除各种对政府和学校负面的影响[33][34]。
网络评论员一般要根据发帖量进行阶段的考核测评,并据此予以奖励[34][10]。不少地
方对其网评员的文章和帖子的数量也有固定的下限。[35]
网评员的评论有“明”也有“暗”。有些网评员在媒体上撰写的评论文章,会以“评论
员文章”形式公开出现,他们的文章明显为官方腔调,也会受到公开的奖励。如新华网
2007年度“优秀网评人”亦菲[36]的“喝彩”系列网评以喝彩而闻名,大多发表于“中
国共产党新闻网”上,以评论员文章形式出现。[37][38]
而大多数在论坛、BBS评论的网评员,则严格保守自己的身份。他们需要在论坛上对于
某些关键词进行搜索,找到不利于政府或自己学校领导的帖子与新闻,跟帖进行反驳和
正面宣传。对于“紧急任务”,也需要注册许多个新ID来进行跟帖,ID名字的形式也要
多种多样。网评员还需避免用官方口气,要以普通网民的语气来写,不要让其他网民产
生反感。[39]
薪水与奖励
对于表现突出,引导得力的网评员,会给予额外奖励。例如新华网2007年度优秀网评人
评选,共有10名评论员获奖。[36]其中一名获奖人、“喝彩”系列网评作者亦菲表示,
发一篇文章可从其发表的网站上拿四五十元的稿酬。[38]
根据2006年5月中共合肥市委宣传部网站上公开的《关于南昌、长沙、郑州宣传文化工
作的考察报告》,湖南省长沙市的网评员底薪为600元[5]。
2010年湖南省衡阳市市委党校的网评员补贴则为0.1元/篇,每月奖励不超过100元,每
半年计发一次[40][41][42]。
湖南省某县级纪委网评员向《环球时报》英文版表示,一篇500字文章,在地方新闻网
站发表可得40元,在中央级网站发表可得200元[6]。
“五毛党”称呼
网络评论员的别称“五毛党”(或“五毛”)通常带有明显的负面和讽刺意味。中国大
陆和香港的网民使用该词来讽刺这些受雇的网络评论员。
在一份官方檔案中提到,2004年10月开始,中共湖南省長沙市委宣傳部的網評員每月底
薪600元,每帖按5角錢加薪。此说法也被普遍认为是“五毛”一词的由来[6]。
北京师范大学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张胜军在《环球时报》中文版上发表《“五
毛党”帽子能吓住谁?》一文,称其不知“五毛党”一词是谁编造出来的,但是该词的
流行,应系西方媒体引导,该词不利于中国网络的言论自由[43]。
北京大学互联网专家胡泳向《环球时报》英文版表示,这种称呼只是一种标签,由于网
民认为网评员仅仅是为了钱而做评论的,网评员在网民眼中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光彩、不
道德的现象[6]。
“五毛”或“五毛党”一词也被不少大陆网站当做敏感词进行过滤审查处理,禁止使用
与讨论[44]。
书籍
此外,中国大陆地区还出版有不少书籍,以研究如何引导网络舆论,叙说地方网络评论
宣传的历史,讲述网络评论的正面意义等,其多由地方政府宣传部、党校等政治组织人
员编写。如《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45]、《网络舆情研究概论》[46]、《引
导舆论与舆论引导的艺术》[47]、《我们这个家——2006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家书》[
48]等等。
在《我们这个家——2006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家书》[48]一书中透露有很多中共湖南省
委宣传部网络监控的信息。例如在《在宣传部的日子里》等文章里透露了他们在网上搜
集到涉及湖南的言论,与相关网站交涉,删除涉及到的文章,“引导”网上舆论;在《
忙碌让我充实》文章里透露报送中宣部的信息,临时发展和聘用网评员。
評價
正面评价
不少中国政府官员和中国官方媒体均认为,网络评论员在维护中国社会稳定,封锁或反
驳不利于政府的网络言论,维护政府形象,促进政府与民众沟通,建设和谐社会方面起
到积极作用。例如河南焦作一网民因为不服交通警察的处理,於是在网络上批評交警,
当地公安发现后组织120名[49]网评员发帖评论反驳,事后新华网引焦作市公安局的文
章,正面评价了网评员的作用[50]。
有评论家认为,各大论坛的舆论引导工作说明,网络时代的中国政府愿意遵从论坛的规
则,与意见不同的网友进行辩论,而不是使用惯用的言论管制,说明中国政府的执政方
式已经发生了变革,意识形态控制力弱化,朝进步的方向发展[6][7]。如中共海口市委
党校的王天意在《网络舆论引导与和谐论坛建设》书中认为,网络评论员对网络言论开
放的态度和对网民心理的了解,与一些对互联网不了解且顽固不化的官员、学者形成了
对照[45]。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互联网专家胡泳在批评网络评论员的同时也指出,网
络评论员的虚假舆论反而能让网民提高警惕与分辨真假信息的能力[6]。
负面评价
许多互联网用户认为,无论出于什么理由,都不应当为了金钱利益而发表自己原本支持
或者反对的观点。《南都周刊》评论则指出政府领导和网评员之间的这种关系,非简单
的拍马,而更像是互利的“合作性互骗”。[39](但也有网评员指出,自己的评论并非
简单的歌功颂德,而确实出于认同政府的施政措施。[37])
在每次重大社会事件背后,很多网络讨论中都会存在着互相猜疑、甚至暴力言论的现象
。[51]有网友认为,这正是政府部门雇用与放任网络评论员所造成的恶果,并认为这种
相互猜忌妨害正常讨论所造成的社会破坏,已经远远超过了网络舆论引导策略潜在歪曲
事实可能的威胁,网评员不正当的讨论方式给普通网民树立了很坏的模仿榜样。[52]新
加坡学者郑永年也警告,中国基层社会的基本社会信任将有解体的危机。[53] 也有网
友指,限制网民谈论“网络评论员”现象,则是因为惧怕引发更加敏感的议题。正如其
他丑闻,“网络评论员”的议题本身在中国大陆的论坛被限制讨论,在任何论坛,造成
影响力的讨论主题将会被删除,或禁止回复[3]。许多民众亦认为其控制并不一定能够
达到审查机构的初衷[34]。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互联网专家胡泳在接受《环球时报》英文版(中文版
否认“五毛党”的存在[43])采访时认为,这种网评员成不了气候,只会成为笑柄,他
们的弱点是无法积累名誉,获得信任。网络写手温云超也称Twitter上的一些中文用户
不会轻信网评员的话[6]。
中国网络企业家及大众媒体专家毛向辉认为,这也算一种审查制度,既监督公众,又削
弱了网络上其他声音,增大了噪音。[7]
中国官方媒体人民网也曾撰文指出,组织网络评论员制造舆论压制对方与职业道德不符
,不应利用公权力来制造虚假的舆论[54]。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