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韩寒到底有多神?——韩寒的“三重神”
avatar
韩寒到底有多神?——韩寒的“三重神”#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m*1
1
转自天涯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2369512.shtml
+++++++++++++++++++++++++++++++++++++++++++++++++++++++++++++++++++++++++++
这个年底最有嚼头的新闻莫过于“人造韩寒”事件了。以前人家都说韩寒很神,我
反应迟钝,一直没这样觉得。但看了麦田的《人造韩寒》后,觉得有些事情真的挺神的
,后还花了几十大洋,买了《儿子韩寒》和《三重门》,一口气将其看完,哇塞,真的
挺神的。我无意质疑韩寒,更无意要左右韩粉的立场。我希望韩粉们能尊重自己的崇拜
,因为只有经得起考验的崇拜才是值得崇拜的。如果别人一质疑你的崇拜对象,你就急
了,你怕偶像倒掉,证明你对偶像还不是很有底气。如果我崇拜一个人,我欣喜于看到
有人质疑甚至攻击我的偶像,如果被扳倒了,那证明我的崇拜是盲目的。如果扳不倒,
那证明我的崇拜还是有点价值。
麦田质疑韩寒有团队,有人代笔。说真的,这个年头,你说有个炒作团队,有个人
代笔有什么啊?你还以为生在阳春白雪的年代啊?就说‘代’吧,有代孕的代罪的代驾
的代哭的代言的代表的,为什么就不能代笔啊?再说这年头,无知可以代替有趣,谎言
可以代替真相,助理教授可以代替副教授的职称,三聚氰胺可以代替牛奶,画中老虎可
以代替真老虎,小三可以代替老婆。‘代’的产业,在我华夏人的心中茂盛开花。而韩
寒再多也就是代个笔,况且现在还没有定论。换了我,我就大声地对麦田玩命地喊:我
就是代了,怎么了?有本事你也找人代去,或者别人代你。没有价值的人,代不了人,
也没人代你呢!这样反倒不用辩解,我该玩车我就玩车,该和范冰冰打情骂俏我就打情
骂俏,该在电视上读稿子我就读稿子。管你们吹的东南西北风,我在十里洋场岿然不动。
好了,不说废话了。以下是我看了《三重门》后,按照其书里的顺序摘抄下来的书
名和人名,全部都是出现在《三重门》里的。
书名如下:
《三字经》 《走出魔镜的钱钟书》 《李敖快意恩仇录》 《舌华录》 《尚书》
《论语》 《左传》 《红楼梦》 《水浒传》 《四世同堂》 《史记》《战国策》 《江
南的水》 《贺拉斯》 《流浪的人生》 《铁轨边的风》 《教学园地》 《镜花缘》 《
佳人》 《美女赋》 《西厢记》 《中国文学史》《万历野获编》 《永州八记》 《至
小丘西小石潭记》 《孙子兵法》 《说文解字》 《变形记》 《中国作家传》 《广阳
杂记》 《康河里的诗灵》 《数字化生存》 《闲情偶寄》 《孟子.滕文公上》 《会通
派如是说》 《本.琼森与德拉蒙德的谈话录》 《心理结构及其心灵状态》 《论大卫.
休谟的死》 《包法利夫人》 《西游记》 《聊斋志异》 《西学与晚清思想的裂变》
《管锥编》 《出师表》 《从混浊到有序》 《形式逻辑学》 《搜神记》 《长恨歌》
《肉蒲团》 《淮南子》 《羊脂球》
人名如下:
鲁迅 列子 曹植 杜甫 老子 钱钟书 吴宓、叶公超 李敖 胡适 韩非子 荀子 庄子
朱光潜 狄德罗 徐志摩 竺道生 柳永 毛泽东 宋玉 韩愈 柳宗元 刘墉 海德格尔 叔本
华 孔德 墨子 林徽因 雅典娜 唐寅 曹聚仁 陈寅格 魏尔伦 李煜 尼采 郭沫若 卡夫卡
格里高尔.萨姆沙 墨索里尼 马里内蒂 拿破仑 希特勒 居里夫人 瓦特 爱迪生 张海迪
奥特加 范德萨 苏格拉底 孔子 彭祖 伯玉 柏原崇 江口洋介 董桥 梁实秋 戴望舒 柳
亚子 孟德斯鸠 曾国藩 李百川 孔祥熙 慈禧 肖复兴 赫鲁晓夫 栗良平 左拉 莫泊桑
福楼拜 李渔 杜牧 张俊 欧.亨利 托尔勒为普里戈金 莎士比亚 江青 罗曼.罗兰 王尔
德 奥登曾 亚波拉德 爱绿绮思 苏东坡 杨万里 邵稼轩
一:看了以上的书名和人名后,我们再来看看韩父在《儿子韩寒》书里的一些的描
述:
1:从韩寒初识汉字后,就开始像模像样地看起《故事大王》等刊物
2:我们不限制他看电视,。韩寒小时候非常喜欢看《唐老鸭和米老鼠》和《成长
的烦恼》。
3:小学的时候,韩寒经常“创作”一些笑话,并在《故事会》和《故事大王》上
发表几则小幽默和笑话。
关于韩寒的小学时光,韩父只用了4页不到的文字来描述,后面接下来都只是描述
韩寒的性格,发生的车祸,还要养狗的故事,一直到30页,讲到了韩寒的初中时光。
看了《儿子韩寒》前30页对韩寒的描述,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从韩寒小时候发表的
小幽默,以及看的书和看的电视,韩寒小时候还算正常,不是特别神,因为他看的书也
是他那个年龄应该看的,基本上都是少儿读物。《儿子韩寒》前30页描写韩寒初中以前
的文字里,基本没有涉及到我以上从《三重门》里列出的书名和人名。我个人理解,如
果韩寒小时候喜欢看那些书,韩父应该会说到的。既然没说,传递给读者的信息就是韩
寒小时候基本不看那些书,就是看,也可能看得不多,不值一说。
二:我们再来看看韩父的描述
1:1995年韩寒升中学时,我就在朋友的帮助下,让韩寒到了罗星中学读书。
2:读初中以后,韩寒对课外书籍的涉猎越来越广,我们的这点工资远远满足不了
他买书的要求。
3:1997年的整个三月份,放学以后,晚上做好作业,韩寒都着了魔似的开始写作,
写的文稿基本上都是一次定型的。
4:当然,韩寒不接着再写东西,一方面可能是进入初三后要迎接中考,课业繁忙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在酝酿写长篇小说《三重门》。我们从他初二以后真正看到他的
文章,是参加"首届新概念作文比赛"的文章《求医》、《书店》、《杯中窥人》。写这
些文章时,其实他的《三重门》已将完稿了。后来有人以为韩寒是借"新概念"获奖的名
气然后再写长篇小说《三重门》的,这是一种不了解情况的误会。
5:一部《三重门》,20多万字,也真是难为了一个高一学生。试想,就是认真地
抄一遍也得多少时间?更何况要构思,要"偷偷摸摸"地写。
我后来问他:"你是用什么时间写的?是不是熄灯后钻在被窝里打着手电写的?"他
说:"不是。你试试,在被窝里连稿纸都摊不开,能写东西吗?我是在上课时写的。"我
问:"你上什么课写的?"
他说:"上什么课都写,只要灵感一来。"
三:韩寒“一重神”:韩寒在95年下半年是初中一年级,96年上半年是初一第二学
期,96下半年是初二第一学期,97年三月份,韩寒应该是初二的第二学期,那时候就是
着了魔似的写文章,进入初三后因为学业忙,韩寒基本上不写作。99年上半年是韩寒刚
刚进入高二时光,而这时候《三重门》已经完稿。也就是说韩寒在初一和初二的第一学
期(因为第二学期着魔写作了)的一年半时间阅读了至少我以上列出的书名,还知道了
那么多古今中外的名人。如果我们将以上的书籍总字数(韩寒还远远不止不止读那些书
)全部加起来,除以一年半时间,韩寒每天得看多少字?而且很多还是古文。当然,我
不是说做不到,可能性还是有的。但我认为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做到,挺神的。
韩寒“二重神”:韩寒用高一4个月时间,在家长不知道,老师不知道,同学不知
道的情况下,利用上课时间完成了一部22万字的著作,还熟练地运用了那么多的典故。
可能是我的主观臆测,我觉得这样的事情一般人做不到,在韩父的笔下,而韩寒做到了
,所以韩寒很神。
当然,韩粉可能会说,在《三重门》里出现的书名,韩寒未必就一定读了才能运用
。是的,韩寒是在上课时秘密写就《三重门》的,那些典故和人名,若是不熟练,是很
难灵活运用的。如果没有读,就能那么熟练地运用,那岂不是更神啊?
韩寒“三重神”:我查了网上资料,《萌芽》新概念全国作文大赛特别复赛是很严
格的,复赛题是在临考前一刻时通知考生题目的。此也侧面证明了《萌芽》作文赛是很
严肃的,是很有纪律的。而韩寒没收到复赛通知,过了复赛时间居然还可以参加复赛;
第二是临时出题,此题居然还不是经过全体评委会通过的;第三是韩寒在考试时,居然
全场只剩一个人,等其考好了,评委们全回来了。
很多事情太巧,所以感觉很神。
2012年1月21日
红水西三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