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重庆追寻"后来居上"的改革与发展逻辑(四)#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s*e
1 楼
http://cq.ifeng.com/zhongqingxinwen/detail_2011_07/19/59451_3.s
公租房:百姓不做“房奴”也是增加收入
让全市30%左右的中低收入城市居民置于保障性住房的覆盖之下。“住有所居”点燃走
向富裕的希望
“长安居,大不易”。当这则关于白居易的文坛轶闻,成为现实生活中的尴尬,高房价
对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排斥和拒绝,已无需笔墨描摹。
如果,生活在城市最底层的人们,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在本就不高的生活水准与安居
梦想之间获得平衡,会带给社会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我们是人民的政府,当然要为人民群众把基本住房解决好。”薄熙来说。
重庆解开“住有所居”的钥匙是提出了“市场+保障”的双轨制住房供应模式,按照“
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原则,3年建设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将全市
30%左右的中低收入城市居民置于保障性住房的覆盖之下。去年春天,重庆抛出这项庞
大的民生住房计划。
“政府建公租房,本来的‘房奴’变成了被解放的消费者,一户居民一年住房省一万元
,就可多消费一万元”,黄奇帆这样解读公租房的增收账。
公租房计划在重庆的出台,恰逢房价在全国成为众矢之的。
中国城市住房制度以上世纪90年代为分水岭,之前主要实行公房配置,出现住房供应严
重短缺。之后通过商品化、市场化改革,部分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但房价过快上涨
,导致相当部分中低收入群众无力购房。
黄奇帆说,房产具有保障性和商品性的双重属性,完全由政府保障或完全由市场供给的
“单轨制”都存在制度设计上的不足。他认为,住房供给体系的合理结构,应该是30%
为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70%是市场主导的商品房。
重庆的公租房,约一半配租给农民工,此举打消了农民进城后的一大隐忧;一到两成配
租给毕业不久的大中专学生;剩下三成左右配租给城市中低收入原住民;五年后可自愿
购买。
“打开大门,堵死后门。”重庆市公租房管理局局长郭唐勇形象概括了公租房申请的原
则。
“打开大门”即申请不设户口门槛,打破城乡和市内外差别,只要是无住房者和住房困
难户均可申请,让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住房困难户、包括外省来渝工作人员都能安
居。因数量充足,供需基本平衡。前不久的一次摇号有2万人参与,可提供的房源达1.5
万套。这样的高满足率,令公租房的保障功能不再因“一房难求”而陷入“仅供观赏”
的尴尬。
“堵死后门”即公租房永远姓“公”,封闭运行。租金仅为市场价的一半左右,承租人
住满5年后可以成本价购买自住,但不得上市交易,确需转让的由政府以原价加银行利
息回购,使公租房始终在保障性住房系统内循环,避免因利益输送引发腐败。
已建成的小区,也打消了此前对公租房会否成为“贫民窟”的怀疑。本刊记者在探访首
个公租房小区民心佳园时看到,这里有运动场地、超市、水体、小学、幼儿园及中心景
观绿地,配套设施较为齐全,在主城区算得上是中等偏上的楼盘,并由专业物业公司实
施现代化管理。小区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鸳鸯组团,距轻轨500米左右,交通方便。
对中低收入群体来说,公租房带给他们的不单单是“住有所居”,还有对社会的信任和
对未来走向富裕的希望。
只要孩子能成才,就有了希望
“教育的不平等造成了就业的不平等,就业的不平等造成了生活的不平等,生活的不平
等造成下一代不平等”
教育是国家的基石,教育公平是衡量社会公平的重要指标。“学有所教”,保证人生的
初始公平,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备要素。
一般说来,决定个人的职业道路、事业发展进而影响个人收入最重要的因素是个人禀赋
,而培养后天禀赋主要就依靠教育。教育的缺失,最严重的后果,将是贫困的代际传递
。机会的不公是最大的不公,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几乎就意味着丧失了社会竞争力,丧
失了获得发展、改变命运的可能。
从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起,国家便多次在有关规划中提出财政性教育经
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4%,但这一目标迟迟未能达成,被一再延宕。而近几年重庆用
在教育上的财政支出均达到GDP的4%。
薄熙来到任重庆后,提出他当“教育书记”,后来又让黄奇帆当“教育市长”。这位“
教育书记”说:“科学发展观的四大要义里,以人为本是核心,面向未来,提高人的素
质就要抓教育。”“教育扶贫是解决贫困一条十分重要、行之有效的路,一个家庭再困
难,只要孩子能成才,就有了希望。”
“教育的不平等造成了就业的不平等,就业的不平等造成了生活的不平等,生活的不平
等造成下一代不平等。”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说。
2010年,重庆制定《重庆市教育系统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方案》,决定在全市实施教育
领域内的“改善民生十大计划”,包括教育经费投入增长计划,并向农村倾斜。
重庆市教委副主任钟燕介绍,2012年,重庆下辖的40区县义务教育可达到初步均衡,
2020年将做到基本均衡。
重中之重,在130万农村留守儿童。重庆是农民工重要输出地,为了不让孩子们输在起
跑线上,并解除外出务工者的后顾之忧,重庆市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多方联动,以
求切实解决好农民外出务工带来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2010年即新增农村寄宿制学校
400所,建立针对留守儿童特点的培养模式,采取代理家长、亲情室、托管中心等措施
,让重庆留守儿童健康茁壮成长。还新建115所中小学,基本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
和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
黄奇帆对本刊记者表示,包括教育在内,人一生之中有八件大事:“衣食住行”的生存
需求,“教育、卫生、就业、养老”的发展需求,这些方面的公共服务要做到大体均衡
、公平,这是走向共同富裕的一条基本原则。
公平要从起点出发。
关注留守儿童,只是重庆戮力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的一个指标性事件,但其指向的,却
是事关缩小贫富差距成败的大课题。
公租房:百姓不做“房奴”也是增加收入
让全市30%左右的中低收入城市居民置于保障性住房的覆盖之下。“住有所居”点燃走
向富裕的希望
“长安居,大不易”。当这则关于白居易的文坛轶闻,成为现实生活中的尴尬,高房价
对城市低收入群体的排斥和拒绝,已无需笔墨描摹。
如果,生活在城市最底层的人们,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在本就不高的生活水准与安居
梦想之间获得平衡,会带给社会什么就不言而喻了。
“我们是人民的政府,当然要为人民群众把基本住房解决好。”薄熙来说。
重庆解开“住有所居”的钥匙是提出了“市场+保障”的双轨制住房供应模式,按照“
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场、高端有约束”原则,3年建设4000万平方米公租房,将全市
30%左右的中低收入城市居民置于保障性住房的覆盖之下。去年春天,重庆抛出这项庞
大的民生住房计划。
“政府建公租房,本来的‘房奴’变成了被解放的消费者,一户居民一年住房省一万元
,就可多消费一万元”,黄奇帆这样解读公租房的增收账。
公租房计划在重庆的出台,恰逢房价在全国成为众矢之的。
中国城市住房制度以上世纪90年代为分水岭,之前主要实行公房配置,出现住房供应严
重短缺。之后通过商品化、市场化改革,部分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但房价过快上涨
,导致相当部分中低收入群众无力购房。
黄奇帆说,房产具有保障性和商品性的双重属性,完全由政府保障或完全由市场供给的
“单轨制”都存在制度设计上的不足。他认为,住房供给体系的合理结构,应该是30%
为政府提供的保障性住房,70%是市场主导的商品房。
重庆的公租房,约一半配租给农民工,此举打消了农民进城后的一大隐忧;一到两成配
租给毕业不久的大中专学生;剩下三成左右配租给城市中低收入原住民;五年后可自愿
购买。
“打开大门,堵死后门。”重庆市公租房管理局局长郭唐勇形象概括了公租房申请的原
则。
“打开大门”即申请不设户口门槛,打破城乡和市内外差别,只要是无住房者和住房困
难户均可申请,让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住房困难户、包括外省来渝工作人员都能安
居。因数量充足,供需基本平衡。前不久的一次摇号有2万人参与,可提供的房源达1.5
万套。这样的高满足率,令公租房的保障功能不再因“一房难求”而陷入“仅供观赏”
的尴尬。
“堵死后门”即公租房永远姓“公”,封闭运行。租金仅为市场价的一半左右,承租人
住满5年后可以成本价购买自住,但不得上市交易,确需转让的由政府以原价加银行利
息回购,使公租房始终在保障性住房系统内循环,避免因利益输送引发腐败。
已建成的小区,也打消了此前对公租房会否成为“贫民窟”的怀疑。本刊记者在探访首
个公租房小区民心佳园时看到,这里有运动场地、超市、水体、小学、幼儿园及中心景
观绿地,配套设施较为齐全,在主城区算得上是中等偏上的楼盘,并由专业物业公司实
施现代化管理。小区位于重庆市北部新区鸳鸯组团,距轻轨500米左右,交通方便。
对中低收入群体来说,公租房带给他们的不单单是“住有所居”,还有对社会的信任和
对未来走向富裕的希望。
只要孩子能成才,就有了希望
“教育的不平等造成了就业的不平等,就业的不平等造成了生活的不平等,生活的不平
等造成下一代不平等”
教育是国家的基石,教育公平是衡量社会公平的重要指标。“学有所教”,保证人生的
初始公平,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备要素。
一般说来,决定个人的职业道路、事业发展进而影响个人收入最重要的因素是个人禀赋
,而培养后天禀赋主要就依靠教育。教育的缺失,最严重的后果,将是贫困的代际传递
。机会的不公是最大的不公,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几乎就意味着丧失了社会竞争力,丧
失了获得发展、改变命运的可能。
从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起,国家便多次在有关规划中提出财政性教育经
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4%,但这一目标迟迟未能达成,被一再延宕。而近几年重庆用
在教育上的财政支出均达到GDP的4%。
薄熙来到任重庆后,提出他当“教育书记”,后来又让黄奇帆当“教育市长”。这位“
教育书记”说:“科学发展观的四大要义里,以人为本是核心,面向未来,提高人的素
质就要抓教育。”“教育扶贫是解决贫困一条十分重要、行之有效的路,一个家庭再困
难,只要孩子能成才,就有了希望。”
“教育的不平等造成了就业的不平等,就业的不平等造成了生活的不平等,生活的不平
等造成下一代不平等。”北京大学教授厉以宁说。
2010年,重庆制定《重庆市教育系统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方案》,决定在全市实施教育
领域内的“改善民生十大计划”,包括教育经费投入增长计划,并向农村倾斜。
重庆市教委副主任钟燕介绍,2012年,重庆下辖的40区县义务教育可达到初步均衡,
2020年将做到基本均衡。
重中之重,在130万农村留守儿童。重庆是农民工重要输出地,为了不让孩子们输在起
跑线上,并解除外出务工者的后顾之忧,重庆市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多方联动,以
求切实解决好农民外出务工带来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2010年即新增农村寄宿制学校
400所,建立针对留守儿童特点的培养模式,采取代理家长、亲情室、托管中心等措施
,让重庆留守儿童健康茁壮成长。还新建115所中小学,基本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
和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
黄奇帆对本刊记者表示,包括教育在内,人一生之中有八件大事:“衣食住行”的生存
需求,“教育、卫生、就业、养老”的发展需求,这些方面的公共服务要做到大体均衡
、公平,这是走向共同富裕的一条基本原则。
公平要从起点出发。
关注留守儿童,只是重庆戮力提供均等化公共服务的一个指标性事件,但其指向的,却
是事关缩小贫富差距成败的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