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警卫给路人免费赠书 欲重回“那个时代”#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t*1
1 楼
星岛环球网消息:仅仅给毛主席做了三年警卫的李丙需似乎一辈子也没走出毛主席的“
磁场”。
《齐鲁晚报》报道,5月19日,郑州市国贸大厦前广场,人来人往中,一位身穿旧
军装、胸前挂满勋章的老军人正在免费赠书——他自己所著的《中南海警卫》。
仅仅是给毛主席做了三年警卫,可57岁的李丙需似乎一辈子也没走出毛主席的“磁
场”。
为什么?为什么李丙需以及与他生活于同一时代的很多人,总是走不出那个烙上特
殊印记的时代?他们在寻找什么?
重新回到那个时代
自从李丙需坐在郑州国贸大厦前广场的第一天起,他就与周围高楼林立的环境显得
格格不入。
57岁的李丙需,曾是毛泽东主席的一名普通卫兵。他顶着烈日端坐街头,只为把自
己所著的《中南海警卫》免费赠与过往行人。
赠书活动已经进行了一年多,这也是他带领几位志愿者进行的“爱国教育万里行”
活动的一部分。从1995年辞去平顶山一家煤矿治安科职务之后,他就开始重新追寻毛泽
东的足迹,至今已经17年。
在这17年里,李丙需到处搜集毛主席生前使用过的物品,并从平顶山返京探访自己
的老首长,在河南组织爱国主义展览,到全国十几个省市作报告……
每当有人夸奖他“忠诚”,李丙需都很开心。“忠诚”二字,李丙需看作是对自己
的肯定,也是最大的荣耀。也恰恰是这两个字,成为压在李丙需身上,丢不掉也舍不得
丢掉的重担。
为了这两个字,李丙需撇下父母、妻女,孤身一人重新回到“那个时代”。回忆,
不停地回忆,成为他一生追求的“事业”。
“父母问我为啥一年才回家一次,妻子骂我神经病、不务正业,朋友也不理解,问
我是不是傻了。”
可李丙需不在乎。在他眼中,多写一本书、多作一场报告、多办一次展览、多做一
件好事,就是向社会多投入一份奉献,而这也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每当说到这里,李丙需都会拍打着桌子,异常激昂。
确实,时代变了
可选择重新回到那个记忆深刻的世界,却未必能找回记忆中的感觉。
5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郑州市农业路国际企业中心11楼,一间光线颇暗的屋子里
,一盏灯都没开,只能模糊看见到处堆满了与毛主席有关的各种物品——可这里不是“
毛主席纪念馆”,而是李丙需目前工作和生活的地方——“红色教育展览馆”。
李丙需穿着一条军裤,正蹲在地上整理毛主席影像资料,他对记者的到来十分吃惊
——与见诸报端的报道不同,李丙需的“红色展览馆”里并无其他访客。
李丙需说,无论是展览馆还是自己的报告团体,还有赠书活动,在一些地方都备受
冷落。
为了自己写的《中南海警卫》一书,李丙需跑遍了全国大大小小的出版社,“鞋都
磨破了,也找不到一家愿意为我出书的。我求爷爷告奶奶,说尽了好话。”
在寻找出版社的过程中,李丙需意识到,自己写的东西政治性太强,经济价值太小。
确实,时代变了,出版社不愿意承担风险。最后,李丙需通过找关系送礼,书才在
河南汝州的一家出版社出版。
记者翻开2000年出版的《中南海警卫》,粗糙的印本上并没有标明印刷册数,出版
社已将成本降至最低。2011年2月,现代出版社再次印刷此书,印数1000册。
《中南海警卫》出版后,李丙需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他一丝不苟地在封皮上盖上
毛主席头像、“中南海警卫”和“毛泽东卫士李丙需著”的印章,并题词签字。他太想
找到共鸣了。
回归毛主席时代后,李丙需的生活变得异常节俭。他很坦然地说,“我没钱。”5
元一份的鸡蛋捞面、1元两个的蒸包和一碗免费的青菜鸡蛋汤,这是老李的午饭,几乎
天天如此。
李丙需说,自己组织各种活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家中的积蓄、售卖书法作品以及
好心人的赞助。从1998年开始,李丙需时而见诸报端。李丙需说,也有企业邀请他去工
作,但他拒绝了,因为“我做爱国主义宣传,不是为了名利,只是牢记毛主席的教导,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说到这里时,李丙需嘴角露出了笑意。
在很久以来的宣传活动中,能理解李丙需的,大多是些老年人,或者与他拥有相似
回忆的老兵。
大多数年轻人不理解李丙需。
“但我永远都不会动摇。”李丙需说。
“我不孤独,我很忙碌”
不止一个人问过李丙需,为什么时代在不断前进,而他却把回忆和宣传过去当成了
主业?
这时李丙需就会谈起他转业后的工作和想法。
1983年,李丙需转业至河南平顶山一家煤矿做治安保卫工作。李丙需说,自己是“
退伍不褪色”,从不居功自傲,也不讲自己在中南海的事迹,而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
地工作。
虽然收获了不少荣誉,但步入社会的他,也渐渐看到了社会的另一面。他越来越觉
得,自己的辛勤劳动并没有换来与之相配的回报,反而是那些善于逢迎拍马的小人最后
盗取了他的劳动成果。贪污腐败、尔虞我诈等种种“恶”,让李丙需强烈不适应,只有
在回忆那段中南海生活时,他才感觉找到了精神寄托。
1973年12月20日,在训练中腿部受伤的李丙需,在日记中曾这样写道:“今天,我
怎么也没有想到,我这个普通一兵,在有病时,一位中央办公厅的主任、老红军(汪东
兴——笔者注),那么大的干部会来看望我。让我吃中南海的苹果,送我《毛泽东选集
》……我感到太幸福了。”
李丙需经常回忆的另一件事是,他曾在中南海执勤不久后的一个冬天,与毛主席于
一棵红梅树下偶遇,并说了几句关于红梅的话。
这一刻对日夜感恩毛泽东的李丙需来说,不啻人生的顶峰。他与毛泽东距离越近,
也就越难走出那个高大的身影。
1976年9月,毛主席逝世,听到这个消息,李丙需晕倒在地,他实在无法接受这个
事实。
那个逝去的时代,曾经给了李丙需无数温馨的回忆——单纯、平等、执著,还有拥
有信仰的快乐。
“我不会上网”——虽然现在李丙需的展览馆内有一台电脑,但仅仅是个摆设。他
不知道日新月异的中国社会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虽然带着教育下一代的理想,但他
却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脑子里在想什么。他只能和那些与他年龄相仿的老战士相互取暖
,一起回忆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荣光。
有时,李丙需也会反思,“我对父母的孝义不足,给妻子的恩爱不多,对孩子的关
心不够。”但反思的时间太短,每当他凝视一张毛主席照片,他就感觉到愧疚,“与老
革命家、老战友相比,我的价值还是太小。”
李丙需坚持认为,他的价值,只能通过“保卫毛主席他老人家”来实现,而追寻关
于毛泽东时代的一切,也是在追寻当年自己被铭刻在那个年代的辉煌。
“我不孤独,我每天都很忙碌,因为有毛主席相伴。”他笑着告诉记者。
磁场”。
《齐鲁晚报》报道,5月19日,郑州市国贸大厦前广场,人来人往中,一位身穿旧
军装、胸前挂满勋章的老军人正在免费赠书——他自己所著的《中南海警卫》。
仅仅是给毛主席做了三年警卫,可57岁的李丙需似乎一辈子也没走出毛主席的“磁
场”。
为什么?为什么李丙需以及与他生活于同一时代的很多人,总是走不出那个烙上特
殊印记的时代?他们在寻找什么?
重新回到那个时代
自从李丙需坐在郑州国贸大厦前广场的第一天起,他就与周围高楼林立的环境显得
格格不入。
57岁的李丙需,曾是毛泽东主席的一名普通卫兵。他顶着烈日端坐街头,只为把自
己所著的《中南海警卫》免费赠与过往行人。
赠书活动已经进行了一年多,这也是他带领几位志愿者进行的“爱国教育万里行”
活动的一部分。从1995年辞去平顶山一家煤矿治安科职务之后,他就开始重新追寻毛泽
东的足迹,至今已经17年。
在这17年里,李丙需到处搜集毛主席生前使用过的物品,并从平顶山返京探访自己
的老首长,在河南组织爱国主义展览,到全国十几个省市作报告……
每当有人夸奖他“忠诚”,李丙需都很开心。“忠诚”二字,李丙需看作是对自己
的肯定,也是最大的荣耀。也恰恰是这两个字,成为压在李丙需身上,丢不掉也舍不得
丢掉的重担。
为了这两个字,李丙需撇下父母、妻女,孤身一人重新回到“那个时代”。回忆,
不停地回忆,成为他一生追求的“事业”。
“父母问我为啥一年才回家一次,妻子骂我神经病、不务正业,朋友也不理解,问
我是不是傻了。”
可李丙需不在乎。在他眼中,多写一本书、多作一场报告、多办一次展览、多做一
件好事,就是向社会多投入一份奉献,而这也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每当说到这里,李丙需都会拍打着桌子,异常激昂。
确实,时代变了
可选择重新回到那个记忆深刻的世界,却未必能找回记忆中的感觉。
5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郑州市农业路国际企业中心11楼,一间光线颇暗的屋子里
,一盏灯都没开,只能模糊看见到处堆满了与毛主席有关的各种物品——可这里不是“
毛主席纪念馆”,而是李丙需目前工作和生活的地方——“红色教育展览馆”。
李丙需穿着一条军裤,正蹲在地上整理毛主席影像资料,他对记者的到来十分吃惊
——与见诸报端的报道不同,李丙需的“红色展览馆”里并无其他访客。
李丙需说,无论是展览馆还是自己的报告团体,还有赠书活动,在一些地方都备受
冷落。
为了自己写的《中南海警卫》一书,李丙需跑遍了全国大大小小的出版社,“鞋都
磨破了,也找不到一家愿意为我出书的。我求爷爷告奶奶,说尽了好话。”
在寻找出版社的过程中,李丙需意识到,自己写的东西政治性太强,经济价值太小。
确实,时代变了,出版社不愿意承担风险。最后,李丙需通过找关系送礼,书才在
河南汝州的一家出版社出版。
记者翻开2000年出版的《中南海警卫》,粗糙的印本上并没有标明印刷册数,出版
社已将成本降至最低。2011年2月,现代出版社再次印刷此书,印数1000册。
《中南海警卫》出版后,李丙需无论走到哪里都带着。他一丝不苟地在封皮上盖上
毛主席头像、“中南海警卫”和“毛泽东卫士李丙需著”的印章,并题词签字。他太想
找到共鸣了。
回归毛主席时代后,李丙需的生活变得异常节俭。他很坦然地说,“我没钱。”5
元一份的鸡蛋捞面、1元两个的蒸包和一碗免费的青菜鸡蛋汤,这是老李的午饭,几乎
天天如此。
李丙需说,自己组织各种活动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家中的积蓄、售卖书法作品以及
好心人的赞助。从1998年开始,李丙需时而见诸报端。李丙需说,也有企业邀请他去工
作,但他拒绝了,因为“我做爱国主义宣传,不是为了名利,只是牢记毛主席的教导,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说到这里时,李丙需嘴角露出了笑意。
在很久以来的宣传活动中,能理解李丙需的,大多是些老年人,或者与他拥有相似
回忆的老兵。
大多数年轻人不理解李丙需。
“但我永远都不会动摇。”李丙需说。
“我不孤独,我很忙碌”
不止一个人问过李丙需,为什么时代在不断前进,而他却把回忆和宣传过去当成了
主业?
这时李丙需就会谈起他转业后的工作和想法。
1983年,李丙需转业至河南平顶山一家煤矿做治安保卫工作。李丙需说,自己是“
退伍不褪色”,从不居功自傲,也不讲自己在中南海的事迹,而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
地工作。
虽然收获了不少荣誉,但步入社会的他,也渐渐看到了社会的另一面。他越来越觉
得,自己的辛勤劳动并没有换来与之相配的回报,反而是那些善于逢迎拍马的小人最后
盗取了他的劳动成果。贪污腐败、尔虞我诈等种种“恶”,让李丙需强烈不适应,只有
在回忆那段中南海生活时,他才感觉找到了精神寄托。
1973年12月20日,在训练中腿部受伤的李丙需,在日记中曾这样写道:“今天,我
怎么也没有想到,我这个普通一兵,在有病时,一位中央办公厅的主任、老红军(汪东
兴——笔者注),那么大的干部会来看望我。让我吃中南海的苹果,送我《毛泽东选集
》……我感到太幸福了。”
李丙需经常回忆的另一件事是,他曾在中南海执勤不久后的一个冬天,与毛主席于
一棵红梅树下偶遇,并说了几句关于红梅的话。
这一刻对日夜感恩毛泽东的李丙需来说,不啻人生的顶峰。他与毛泽东距离越近,
也就越难走出那个高大的身影。
1976年9月,毛主席逝世,听到这个消息,李丙需晕倒在地,他实在无法接受这个
事实。
那个逝去的时代,曾经给了李丙需无数温馨的回忆——单纯、平等、执著,还有拥
有信仰的快乐。
“我不会上网”——虽然现在李丙需的展览馆内有一台电脑,但仅仅是个摆设。他
不知道日新月异的中国社会正在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虽然带着教育下一代的理想,但他
却不知道现在的年轻人脑子里在想什么。他只能和那些与他年龄相仿的老战士相互取暖
,一起回忆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荣光。
有时,李丙需也会反思,“我对父母的孝义不足,给妻子的恩爱不多,对孩子的关
心不够。”但反思的时间太短,每当他凝视一张毛主席照片,他就感觉到愧疚,“与老
革命家、老战友相比,我的价值还是太小。”
李丙需坚持认为,他的价值,只能通过“保卫毛主席他老人家”来实现,而追寻关
于毛泽东时代的一切,也是在追寻当年自己被铭刻在那个年代的辉煌。
“我不孤独,我每天都很忙碌,因为有毛主席相伴。”他笑着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