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汉语拼音的困惑#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a*r
1
海外姓王的炎黄子孙们大概都常常遭遇到这样的尴尬:
自我介绍姓WANG的时候,母语不是汉语的那些家伙们无论如何也没法把WANG读出正确读
音。
想想也没法全怪罪他们。因为无论按英文发音或按汉语拼音发音,W 都发不出浊音来。
汉语拼音把发音不同的非浊音和浊音都混在一起了。其中的区别只是靠口语传授,
无法用书写方式来准确表达。
以两组汉字为例:
1.汉字“乌,吴,舞,雾,。。。” 这些汉字, 拼音是Wu, 一声至四声。
2. 汉字“汪,王,网,望,。。。”这些汉字,拼音是 Wang, 一声至四声。
根据普通话的标准,这两组汉字的发音,在声母部分是完全不同的。
根据汉语拼音的标准,第一组汉字的拼音可以发出标准普通话的音来。而第二组就发不
出标准普通话的音来。不但不标准,连正确都算不上。
因为现行的拼音系统里面,缺少浊音开头的生母 – V。
如果加入浊音声母 V, 第二组汉字拼音的困境就解决了。
比如,第二组汉字的拼音是: VANG, 一声至四声。
avatar
c*n
2
早就注意到了,vw声母确实都算在w下了
avatar
a*r
3
孔子学院在海外开了一大堆,汉语拼音的砖家们要是能
把汉语拼音改进改进,该多好。
现在天朝一天比一天抖起来了,再也不用忙时吃干的,闲时吃稀的。
越来越多的老外都想跟天朝拉关系,套近乎,取汉名。要是汉语拼音再给力点儿多好。
你看,温家宝来来去去多少趟了,老外楞是连个姓氏都没学会发音。
看把这些个笨老外给憋地。

【在 c**n 的大作中提到】
: 早就注意到了,vw声母确实都算在w下了
avatar
c*n
4

咳对老外要求就别太高了,学会声调就行了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孔子学院在海外开了一大堆,汉语拼音的砖家们要是能
: 把汉语拼音改进改进,该多好。
: 现在天朝一天比一天抖起来了,再也不用忙时吃干的,闲时吃稀的。
: 越来越多的老外都想跟天朝拉关系,套近乎,取汉名。要是汉语拼音再给力点儿多好。
: 你看,温家宝来来去去多少趟了,老外楞是连个姓氏都没学会发音。
: 看把这些个笨老外给憋地。

avatar
c*a
5
这个我早就发现了,汉语拼音很多都不能拼,只能整体认读。日里面的r和蕊里面的r发
音也不一样。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海外姓王的炎黄子孙们大概都常常遭遇到这样的尴尬:
: 自我介绍姓WANG的时候,母语不是汉语的那些家伙们无论如何也没法把WANG读出正确读
: 音。
: 想想也没法全怪罪他们。因为无论按英文发音或按汉语拼音发音,W 都发不出浊音来。
: 汉语拼音把发音不同的非浊音和浊音都混在一起了。其中的区别只是靠口语传授,
: 无法用书写方式来准确表达。
: 以两组汉字为例:
: 1.汉字“乌,吴,舞,雾,。。。” 这些汉字, 拼音是Wu, 一声至四声。
: 2. 汉字“汪,王,网,望,。。。”这些汉字,拼音是 Wang, 一声至四声。
: 根据普通话的标准,这两组汉字的发音,在声母部分是完全不同的。

avatar
t*t
6
原来王读vang,看来我这辈子30几年都读错了?难道汉语中没有wang这个音?还是你在
扯蛋?我没觉得“王”和“吴”里面的W发音有区别。
另外,蕊里的r和日里的r我也没觉得有区别。它们韵母不同。难道你想把汉语里的r发
成像含了一口痰的英语里的r?ABC都发不好汉语里的r,因为他们都按英语里的r发。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海外姓王的炎黄子孙们大概都常常遭遇到这样的尴尬:
: 自我介绍姓WANG的时候,母语不是汉语的那些家伙们无论如何也没法把WANG读出正确读
: 音。
: 想想也没法全怪罪他们。因为无论按英文发音或按汉语拼音发音,W 都发不出浊音来。
: 汉语拼音把发音不同的非浊音和浊音都混在一起了。其中的区别只是靠口语传授,
: 无法用书写方式来准确表达。
: 以两组汉字为例:
: 1.汉字“乌,吴,舞,雾,。。。” 这些汉字, 拼音是Wu, 一声至四声。
: 2. 汉字“汪,王,网,望,。。。”这些汉字,拼音是 Wang, 一声至四声。
: 根据普通话的标准,这两组汉字的发音,在声母部分是完全不同的。

avatar
c*p
7
发V是要咬嘴唇的。标准普通话没这个音,多数人发成w
这个和国人发不好th一样,因为普通话也用不着咬舌尖,所以多数人发成s/z
但是好像有些国人在发s的时候会咬舌尖变成th,我有个初中同学就这样,挺奇怪的。
avatar
l*e
8
最后一句说的就是我。。。

【在 c****p 的大作中提到】
: 发V是要咬嘴唇的。标准普通话没这个音,多数人发成w
: 这个和国人发不好th一样,因为普通话也用不着咬舌尖,所以多数人发成s/z
: 但是好像有些国人在发s的时候会咬舌尖变成th,我有个初中同学就这样,挺奇怪的。

avatar
T*H
9
其實以前的wade碼做漢字的拉丁讀音是非常好的
avatar
l*o
10
还好吧 我每次接到不认识的美国人电话都读得八九不离十 虽然听起来很奇怪
欧洲很多国家人的名字英文转写 比如西班牙人名字里的X 美国人都很难读出来 也没见
什么大影响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海外姓王的炎黄子孙们大概都常常遭遇到这样的尴尬:
: 自我介绍姓WANG的时候,母语不是汉语的那些家伙们无论如何也没法把WANG读出正确读
: 音。
: 想想也没法全怪罪他们。因为无论按英文发音或按汉语拼音发音,W 都发不出浊音来。
: 汉语拼音把发音不同的非浊音和浊音都混在一起了。其中的区别只是靠口语传授,
: 无法用书写方式来准确表达。
: 以两组汉字为例:
: 1.汉字“乌,吴,舞,雾,。。。” 这些汉字, 拼音是Wu, 一声至四声。
: 2. 汉字“汪,王,网,望,。。。”这些汉字,拼音是 Wang, 一声至四声。
: 根据普通话的标准,这两组汉字的发音,在声母部分是完全不同的。

avatar
s*n
11
不明白你这说的都是什么。
W就是发“乌”的音。你举的几个汉字例子里W发音没有区别。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海外姓王的炎黄子孙们大概都常常遭遇到这样的尴尬:
: 自我介绍姓WANG的时候,母语不是汉语的那些家伙们无论如何也没法把WANG读出正确读
: 音。
: 想想也没法全怪罪他们。因为无论按英文发音或按汉语拼音发音,W 都发不出浊音来。
: 汉语拼音把发音不同的非浊音和浊音都混在一起了。其中的区别只是靠口语传授,
: 无法用书写方式来准确表达。
: 以两组汉字为例:
: 1.汉字“乌,吴,舞,雾,。。。” 这些汉字, 拼音是Wu, 一声至四声。
: 2. 汉字“汪,王,网,望,。。。”这些汉字,拼音是 Wang, 一声至四声。
: 根据普通话的标准,这两组汉字的发音,在声母部分是完全不同的。

avatar
G*m
12
翁 weng 是不是应该读 veng?
还有 文 是不是 读 ven?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海外姓王的炎黄子孙们大概都常常遭遇到这样的尴尬:
: 自我介绍姓WANG的时候,母语不是汉语的那些家伙们无论如何也没法把WANG读出正确读
: 音。
: 想想也没法全怪罪他们。因为无论按英文发音或按汉语拼音发音,W 都发不出浊音来。
: 汉语拼音把发音不同的非浊音和浊音都混在一起了。其中的区别只是靠口语传授,
: 无法用书写方式来准确表达。
: 以两组汉字为例:
: 1.汉字“乌,吴,舞,雾,。。。” 这些汉字, 拼音是Wu, 一声至四声。
: 2. 汉字“汪,王,网,望,。。。”这些汉字,拼音是 Wang, 一声至四声。
: 根据普通话的标准,这两组汉字的发音,在声母部分是完全不同的。

avatar
w*a
13
不用困惑,因为现在的普通话, 本来就是满洲人讲的中文。
难怪汉人的后代困惑。
wang, 我们那里都读 wang.
电视里面的,很多都vang。
电影音乐之声中的那个雪绒花的英文,某些国人都也读不出来。
avatar
gw
14
取汉名就用汉字,别拼音化了
真抖起来老外就学汉字,
四级简体,六级繁体,8级古文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孔子学院在海外开了一大堆,汉语拼音的砖家们要是能
: 把汉语拼音改进改进,该多好。
: 现在天朝一天比一天抖起来了,再也不用忙时吃干的,闲时吃稀的。
: 越来越多的老外都想跟天朝拉关系,套近乎,取汉名。要是汉语拼音再给力点儿多好。
: 你看,温家宝来来去去多少趟了,老外楞是连个姓氏都没学会发音。
: 看把这些个笨老外给憋地。

avatar
a*r
15
好多地方连 "黄" "王" 也不分。
说的是普通话,不是方言式样的"普通话"。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明白你这说的都是什么。
: W就是发“乌”的音。你举的几个汉字例子里W发音没有区别。

avatar
a*r
16
曾经遇到过好几个河南朋友,多数还是以教书育人为生的。都声称:"安贺难哗必悲井
哗梗借进扑通哗。"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w**a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用困惑,因为现在的普通话, 本来就是满洲人讲的中文。
: 难怪汉人的后代困惑。
: wang, 我们那里都读 wang.
: 电视里面的,很多都vang。
: 电影音乐之声中的那个雪绒花的英文,某些国人都也读不出来。

avatar
s*n
17
还是不明白。
这和你说的汉语拼音方案的问题没啥关系吧?有些人发不好某些音如何就归咎到拼音上?
“黄王”不分的人发某些英语单词应该也有困难,是不是英语拼写也就要改?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好多地方连 "黄" "王" 也不分。
: 说的是普通话,不是方言式样的"普通话"。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avatar
s*n
18
商朝时是这样的。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曾经遇到过好几个河南朋友,多数还是以教书育人为生的。都声称:"安贺难哗必悲井
: 哗梗借进扑通哗。"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avatar
a*r
19
我查了一下,确定:商朝已经过去三千多年了。而且那会儿既没有"普通话",也没有
"北京"啊。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商朝时是这样的。
avatar
a*r
20
对说不好普通话的中国人,的确不是因为拼音。可是这也不能证明拼音作为汉字注音的
标准没有意义呀。
比方说,有人学不好交通规则,能说交通规则和所有人如何开车没关系吗?

上?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s*****n 的大作中提到】
: 还是不明白。
: 这和你说的汉语拼音方案的问题没啥关系吧?有些人发不好某些音如何就归咎到拼音上?
: “黄王”不分的人发某些英语单词应该也有困难,是不是英语拼写也就要改?

avatar
a*r
21
楼上有回答的。汉语普通话里面,没有一个音是需要上牙顶住下嘴唇的,也就是V的音。
有一个特例,就是“嗡”这个拟声词,有时候为了发音像真实的“嗡”声音,可能会特
意上牙去咬下嘴唇,其它一概都是W的音。
孤舟蓑笠翁,老翁,不倒翁,都是读作weng的。因为读作Veng需要更用力,只有那些平
常说话就很费力的方言(比如粤语等等)才有可能读成veng,普通话以北京音为标准,
北京方言本来就是能轻就轻的。
文也是读作wen,没人读成ven。
另外,W和v在汉语里没有任何区别,所以即使混读,也不会造成麻烦。

【在 G*****m 的大作中提到】
: 翁 weng 是不是应该读 veng?
: 还有 文 是不是 读 ven?

avatar
D*r
22
王念成vang的仅限于华北、东北地区
标准普通话也规定为wang而不是vang
戏曲、歌曲里一般都念wang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海外姓王的炎黄子孙们大概都常常遭遇到这样的尴尬:
: 自我介绍姓WANG的时候,母语不是汉语的那些家伙们无论如何也没法把WANG读出正确读
: 音。
: 想想也没法全怪罪他们。因为无论按英文发音或按汉语拼音发音,W 都发不出浊音来。
: 汉语拼音把发音不同的非浊音和浊音都混在一起了。其中的区别只是靠口语传授,
: 无法用书写方式来准确表达。
: 以两组汉字为例:
: 1.汉字“乌,吴,舞,雾,。。。” 这些汉字, 拼音是Wu, 一声至四声。
: 2. 汉字“汪,王,网,望,。。。”这些汉字,拼音是 Wang, 一声至四声。
: 根据普通话的标准,这两组汉字的发音,在声母部分是完全不同的。

avatar
a*r
23
"汉语普通话里面,没有一个音是需要上牙顶住下嘴唇的,也就是V的音。"
这个也错得太离谱了吧。

音。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楼上有回答的。汉语普通话里面,没有一个音是需要上牙顶住下嘴唇的,也就是V的音。
: 有一个特例,就是“嗡”这个拟声词,有时候为了发音像真实的“嗡”声音,可能会特
: 意上牙去咬下嘴唇,其它一概都是W的音。
: 孤舟蓑笠翁,老翁,不倒翁,都是读作weng的。因为读作Veng需要更用力,只有那些平
: 常说话就很费力的方言(比如粤语等等)才有可能读成veng,普通话以北京音为标准,
: 北京方言本来就是能轻就轻的。
: 文也是读作wen,没人读成ven。
: 另外,W和v在汉语里没有任何区别,所以即使混读,也不会造成麻烦。

avatar
a*r
24
"王"字发浊音,是普通话的标准规定而已,和地区差别没关系呀。
推广普通话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克服方言造成的交流障碍。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王念成vang的仅限于华北、东北地区
: 标准普通话也规定为wang而不是vang
: 戏曲、歌曲里一般都念wang

avatar
D*r
25
不知道你什么意思
我要说的是,只有东北、华北地区的人说普通话的时候
会把“王”的声母念成和“窝”的声母不同(不过也不具有区分意义)
其他地域的人都念成一样的
普通话实际不区分w和v
但是很多方言是要分的
比如上海话 王=wang 房=vang
西安话 碗=wan 万=van
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王"字发浊音,是普通话的标准规定而已,和地区差别没关系呀。
: 推广普通话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克服方言造成的交流障碍。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avatar
g*e
26
我认识的人河北的大多数都是发v的音,南方人说的普通话基本都是w的音,我们当地的
方言从没有听过发v的音。
avatar
a*r
27
我指的是 - "普-通-话"。
方言读音不标准当然不奇怪。
"王"字的发音,看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持人们的发音,听听中央广播电台的播音
都是浊音。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D***r 的大作中提到】
: 不知道你什么意思
: 我要说的是,只有东北、华北地区的人说普通话的时候
: 会把“王”的声母念成和“窝”的声母不同(不过也不具有区分意义)
: 其他地域的人都念成一样的
: 普通话实际不区分w和v
: 但是很多方言是要分的
: 比如上海话 王=wang 房=vang
: 西安话 碗=wan 万=van
: 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avatar
D*r
28
我不是告诉你了吗,普通话不分w,v
怎么念都可以
人家念w也是对的
但是只有东北和华北的人习惯念v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我指的是 - "普-通-话"。
: 方言读音不标准当然不奇怪。
: "王"字的发音,看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持人们的发音,听听中央广播电台的播音
: 都是浊音。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avatar
h*y
29
W老美至少还会念,X就惨了。台湾对此的翻译更科学XIAO用HSIAO, I.E. X->HS。老美
至少能念出来。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海外姓王的炎黄子孙们大概都常常遭遇到这样的尴尬:
: 自我介绍姓WANG的时候,母语不是汉语的那些家伙们无论如何也没法把WANG读出正确读
: 音。
: 想想也没法全怪罪他们。因为无论按英文发音或按汉语拼音发音,W 都发不出浊音来。
: 汉语拼音把发音不同的非浊音和浊音都混在一起了。其中的区别只是靠口语传授,
: 无法用书写方式来准确表达。
: 以两组汉字为例:
: 1.汉字“乌,吴,舞,雾,。。。” 这些汉字, 拼音是Wu, 一声至四声。
: 2. 汉字“汪,王,网,望,。。。”这些汉字,拼音是 Wang, 一声至四声。
: 根据普通话的标准,这两组汉字的发音,在声母部分是完全不同的。

avatar
b*n
30
北京人吧?普通话发音这么不标准。
去看看新闻联播主持人是说新wen还是新ven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海外姓王的炎黄子孙们大概都常常遭遇到这样的尴尬:
: 自我介绍姓WANG的时候,母语不是汉语的那些家伙们无论如何也没法把WANG读出正确读
: 音。
: 想想也没法全怪罪他们。因为无论按英文发音或按汉语拼音发音,W 都发不出浊音来。
: 汉语拼音把发音不同的非浊音和浊音都混在一起了。其中的区别只是靠口语传授,
: 无法用书写方式来准确表达。
: 以两组汉字为例:
: 1.汉字“乌,吴,舞,雾,。。。” 这些汉字, 拼音是Wu, 一声至四声。
: 2. 汉字“汪,王,网,望,。。。”这些汉字,拼音是 Wang, 一声至四声。
: 根据普通话的标准,这两组汉字的发音,在声母部分是完全不同的。

avatar
b*n
31
呆湾用的是韦氏拼音吧,老外发明的,经常有歧义。要不也不会有常凯申的笑话了。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W老美至少还会念,X就惨了。台湾对此的翻译更科学XIAO用HSIAO, I.E. X->HS。老美
: 至少能念出来。

avatar
h*y
32
说的就是X,也没说全改。X老美就是不会念。要不也不会有复兴->FUXING的笑话了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呆湾用的是韦氏拼音吧,老外发明的,经常有歧义。要不也不会有常凯申的笑话了。
avatar
b*n
33
fuxing有什么笑话的?翻译就是翻译,精确是最重要的,刚好碰到人家俚语里面的脏字
是没办法。一味迎合对方也不见得就多文雅,chew shit fun还记得吗?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说的就是X,也没说全改。X老美就是不会念。要不也不会有复兴->FUXING的笑话了
avatar
a*r
34
"王“,你怎么发音?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北京人吧?普通话发音这么不标准。
: 去看看新闻联播主持人是说新wen还是新ven

avatar
h*y
35
FUXING->FUCKING. 北京有个复兴门。老外见了地址都要笑
既然用英文字母翻译给外国人看,就要考虑是否好念,是否容易产生歧义。要是人家连
念都不知如何念,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本来不就是方便他们正确发音的吗
你的例子根本是两回事,老外会念chew shit fun, 但不会念FUXING.说明X作为拼音并
不合适。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fuxing有什么笑话的?翻译就是翻译,精确是最重要的,刚好碰到人家俚语里面的脏字
: 是没办法。一味迎合对方也不见得就多文雅,chew shit fun还记得吗?

avatar
b*n
36
Wang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王“,你怎么发音?
avatar
a*r
37
等于没说。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Wang
avatar
b*n
38
总之没有V的发音
发V音的是少数普通话不标准的北方人的习惯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等于没说。
avatar
b*n
40
x老外用的少,用来解决老外无法发出的辅音问题,是个很好的思路
这已经非常方便老外了,他们只需要学几个发音
偶尔一个例子不必太介意,否则那些叫dick,Johnson的老外都别活了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FUXING->FUCKING. 北京有个复兴门。老外见了地址都要笑
: 既然用英文字母翻译给外国人看,就要考虑是否好念,是否容易产生歧义。要是人家连
: 念都不知如何念,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本来不就是方便他们正确发音的吗
: 你的例子根本是两回事,老外会念chew shit fun, 但不会念FUXING.说明X作为拼音并
: 不合适。

avatar
h*y
43
you still don't get the point.
拼音就是给老外念中文名用的,现在老外不会念,就说明有问题。现成的解决办法就有
而且很简单,就是台湾人用的HS,比如XI拼成HSI,马上就解决了。我认识工作的老中凡
是FIRSTNAME带X的,全用英文名,NO EXCEPTION,他们应该是吃尽苦头了。
反倒是台湾来的,有的还用中文名,这也是我为什么发现了他们用HS代表X的原因。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x老外用的少,用来解决老外无法发出的辅音问题,是个很好的思路
: 这已经非常方便老外了,他们只需要学几个发音
: 偶尔一个例子不必太介意,否则那些叫dick,Johnson的老外都别活了

avatar
b*n
44
hs才是奇怪的,h在前一般静音,结果只有s发音。理论上sh更接近,只是因为sh还是略
有不同,于是就发明了hs。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you still don't get the point.
: 拼音就是给老外念中文名用的,现在老外不会念,就说明有问题。现成的解决办法就有
: 而且很简单,就是台湾人用的HS,比如XI拼成HSI,马上就解决了。我认识工作的老中凡
: 是FIRSTNAME带X的,全用英文名,NO EXCEPTION,他们应该是吃尽苦头了。
: 反倒是台湾来的,有的还用中文名,这也是我为什么发现了他们用HS代表X的原因。

avatar
h*y
46
你用惯了X 和 SH, 当然会觉得HS 奇怪。但对于不了解拼音的老美,XI比HSI还要奇怪。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hs才是奇怪的,h在前一般静音,结果只有s发音。理论上sh更接近,只是因为sh还是略
: 有不同,于是就发明了hs。

avatar
I*e
47
people in taiwan also use wang.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海外姓王的炎黄子孙们大概都常常遭遇到这样的尴尬:
: 自我介绍姓WANG的时候,母语不是汉语的那些家伙们无论如何也没法把WANG读出正确读
: 音。
: 想想也没法全怪罪他们。因为无论按英文发音或按汉语拼音发音,W 都发不出浊音来。
: 汉语拼音把发音不同的非浊音和浊音都混在一起了。其中的区别只是靠口语传授,
: 无法用书写方式来准确表达。
: 以两组汉字为例:
: 1.汉字“乌,吴,舞,雾,。。。” 这些汉字, 拼音是Wu, 一声至四声。
: 2. 汉字“汪,王,网,望,。。。”这些汉字,拼音是 Wang, 一声至四声。
: 根据普通话的标准,这两组汉字的发音,在声母部分是完全不同的。

avatar
b*n
48
对于不懂的老外,hs跟s发音上没有任何不同。就像x和z的发音相同一样。
我就不明白hs比x高明在什么地方。

怪。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你用惯了X 和 SH, 当然会觉得HS 奇怪。但对于不了解拼音的老美,XI比HSI还要奇怪。
avatar
h*y
49
高明在HSI,很多老美会念成又象丝又像习,至少差的不远。
但XI很多念成KEY,甚至是艾克西。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对于不懂的老外,hs跟s发音上没有任何不同。就像x和z的发音相同一样。
: 我就不明白hs比x高明在什么地方。
:
: 怪。

avatar
b*n
50
xi老外读的是zi,差的不远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高明在HSI,很多老美会念成又象丝又像习,至少差的不远。
: 但XI很多念成KEY,甚至是艾克西。

avatar
a*r
51
除了f的音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汉语普通话里面,没有一个音是需要上牙顶住下嘴唇的,也就是V的音。"
: 这个也错得太离谱了吧。
:
: 音。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avatar
h*y
52
zi or key, not as good as hsi. when they pronounce hsi, they don't pronounce
it as si, or shi, they pronounce it quite close to our xi.
and if x is not first letter, there are too many ways to pronounce. that's
why when they saw 'fuxing', they first reaction was 'fucking'.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xi老外读的是zi,差的不远
avatar
p*d
53
這個話題真歡樂。漢語拼音的jun比威氏拼音的chun更接近俊。但是威氏的hs、ts、chi
比漢語拼音的x、c、q要好用得多。
avatar
a*r
54
汉语原来并没有拼音字母。
汉字形成后,最早使用过的注音方法是用一些汉字给另一些汉字注音。
具体点说,就是“直音”注音和“反切”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给另一个字注音
。比如 用 “汉”来给“澣”注音。“反切”是用两个汉字给一个汉字注音。分别取第
一个字的声母和第二个字的韵母。
麻烦的是当注音字和被注音字都很冷僻的情况下,这种注音法就爱莫能助了。《中华字
海》(94版)共收入87019 个汉字。还有别的字库收入超过9万个汉字。现在常用的汉
字公认有3500个左右。
设想一下在如此浩大的字库中,用一部分字给另外一部分字注音,该有多不方便。比如
:不同的人给同一个汉字注音,写出来很可能完全不一样。 而且没法保证读的人能读
出来,因为注音的人也只能根据猜测选择注音字。同时还受到注音者自身学识的限制。
显然,如果注音用的符号能够简化,数量减少,并且这些符号的读音固定,对汉字注音
才有更好效果。所以,注音符号字母化就提供了出路。
看过电影《列宁在1918》的人都记得“瓦西里”安慰妻子说:“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
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可曾有人知道,就在瓦西里和他的伙伴们为了他们的理想战
斗的时候,俄国南面的邻国中国,发生了一件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事件:汉字历史上第一
套严格意义上的“注音字母”正式发布。发布者:北洋政府教育部。
这套“注音字母”虽然不是采用拉丁字母,而是取自汉字元素,毕竟,汉字注音首次成
了政
府高度的集体行为。
资料显示,因为汉字注音体系的欠缺,制约了汉字的使用价值的更充分发挥。毛泽东统
一大陆后,在西藏尚未平定,匪患处处,硝烟甫定的1951年就提出来改革文字:“文字必
须改革,必须走世界文字共同的拼音方向“。
现在的汉语拼音是1958 年由大陆政府发布。同年秋季,成为全国小学生必修课程。从此
,汉字注音走上了康庄大道。
1971年,大陆取代台湾,在联合国代表中国行使权力。1977年,联合国决定采用《汉语
拼音方案》作为拼写中国地名的国际标准。至此,现代汉语拼音在中国大陆,以及全世
界正式场合确立了统治地位。
但是,现在的汉语拼音存在缺陷。而且自发布至今,没有大的改进。汉语拼音落在了实
际生活中汉语使用的后面。令人扼腕。
一会儿回来再切磋如何改的话题。
avatar
a*r
55
作为声母,必须有清楚的发音标准,并且这个发音标准的可适用范围越广越好。
比如英语是最广泛使用的语言之一,“汉语拼音”和英语的适配性比“威氏拼音”要好。
因为 hs, ts 在英语里都没有明确的读音规则来规范。而是靠人们的发音习惯的倾向
来读。即使读得接近一些,也不是理想的解决办法。

chi

【在 p**********d 的大作中提到】
: 這個話題真歡樂。漢語拼音的jun比威氏拼音的chun更接近俊。但是威氏的hs、ts、chi
: 比漢語拼音的x、c、q要好用得多。

avatar
g*s
56
"拼音就是给老外念中文名用的"
这个论据是如何来的?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you still don't get the point.
: 拼音就是给老外念中文名用的,现在老外不会念,就说明有问题。现成的解决办法就有
: 而且很简单,就是台湾人用的HS,比如XI拼成HSI,马上就解决了。我认识工作的老中凡
: 是FIRSTNAME带X的,全用英文名,NO EXCEPTION,他们应该是吃尽苦头了。
: 反倒是台湾来的,有的还用中文名,这也是我为什么发现了他们用HS代表X的原因。

avatar
a*r
57
注意到你使用繁体字(台湾称正体字)。
大陆推广简化字以后,主张“用简识繁”,并且基本实现了这个目标。
作为大陆人,我个人不支持简化汉字。因为繁体汉字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演化。
每一个字都蕴涵着不少历史和故事。
新中国成立后的迅猛并且剧烈的简化汉字行动,导致了历史的丢失。
破坏了汉字的美丽。可惜!
然而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就是可以有效地推进它认为与国有益的政策。利害相权,也只有
留给历史
来评说。当年秦始皇灭了六国,马上“书同文,车同轨”,六国遗民也只是敢怒而不敢
言。
找谁说理去?
“用简识繁”其实也只是权宜之计。一种文字只有“用”,才可能得以保存。常期不用
,“识”也
就成了问题。完全丢掉也就是个时间问题了。
啊,美丽的汉字!

chi

【在 p**********d 的大作中提到】
: 這個話題真歡樂。漢語拼音的jun比威氏拼音的chun更接近俊。但是威氏的hs、ts、chi
: 比漢語拼音的x、c、q要好用得多。

avatar
a*r
58
到底哪一小片儿呢?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全中国只有华北一小片地方有ven这种发音
avatar
a*r
59
转一个繁体字简化的调侃:
"親不见,愛丢心,產没生,厰里空,麵非麦,運无车,兒无头"
然而不管怎么简化,下面这些东西传承得极好,一点儿没变:
"魔仍是魔,鬼还是鬼,偷还是偷,骗还是骗,贪还是贪,毒还是毒,淫还是淫!"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W老美至少还会念,X就惨了。台湾对此的翻译更科学XIAO用HSIAO, I.E. X->HS。老美
: 至少能念出来。

avatar
s*a
60
瞎扯啥呢
Wu 里面的声母W压根就不发音,其实吴就是u
avatar
p*d
61
呵呵。其實我倒不是完全反對當初簡化的決定,只是現在回頭看起來,真的很沒有必要
。尤其是有了電腦之後,筆畫多少不會影響打字快慢。反而筆畫少的字容易搞混。
像你下面舉的這幾個例子,純粹是瞎搞。還有幾個不同的字,乾、幹、干,都改成干,
也是蠻幹。前後的後變成皇后的后,更是欠缺邏輯。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转一个繁体字简化的调侃:
: "親不见,愛丢心,產没生,厰里空,麵非麦,運无车,兒无头"
: 然而不管怎么简化,下面这些东西传承得极好,一点儿没变:
: "魔仍是魔,鬼还是鬼,偷还是偷,骗还是骗,贪还是贪,毒还是毒,淫还是淫!"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avatar
O*d
62
怎么拼软? 日完俺软

【在 c***a 的大作中提到】
: 这个我早就发现了,汉语拼音很多都不能拼,只能整体认读。日里面的r和蕊里面的r发
: 音也不一样。

avatar
R*n
63
这完全是没有文化的人想当然编出来的段子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转一个繁体字简化的调侃:
: "親不见,愛丢心,產没生,厰里空,麵非麦,運无车,兒无头"
: 然而不管怎么简化,下面这些东西传承得极好,一点儿没变:
: "魔仍是魔,鬼还是鬼,偷还是偷,骗还是骗,贪还是贪,毒还是毒,淫还是淫!"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avatar
a*r
64
"你太有才了!" -- 宋丹丹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O*******d 的大作中提到】
: 怎么拼软? 日完俺软
avatar
w*g
65
汉语拼音源自拉丁,和英语这种土话发音自然不同
avatar
a*r
66
没文化的人恐怕连这些繁体字都不认识,怎么编这么俏皮的段子?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R****n 的大作中提到】
: 这完全是没有文化的人想当然编出来的段子
avatar
a*r
67
"这家伙真是人才呀, 这 '扯蛋,扯蛋' 是不就是搁这儿来的呵?" -- 赵本山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O*******d 的大作中提到】
: 怎么拼软? 日完俺软
avatar
a*r
68
扁 - 剥衣俺扁。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O*******d 的大作中提到】
: 怎么拼软? 日完俺软
avatar
a*r
69
汉语真奇妙。
第二句里的"俺"是主语还是宾语?
太不纯洁了,我反省去了。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O*******d 的大作中提到】
: 怎么拼软? 日完俺软
avatar
u*s
70

这种网上段子是玩文字游戏罢了,要多少有多呃
汉字简化后,党内无黑,团中有才,国含宝玉,爱因友存,美还是美,善还是善,虽丑
无鬼,只不过台无吉,湾无言
或者
穷不躬,权不佳,党不黑,巩不革。车不行田,坚不称臣。无鹿亦能丽,无巫亦能灵,
无水亦能灭,无火亦能劳,无曲亦能礼,无手亦能击。办事左右不辛苦,垦荒何必靠豺
狼。心中无鬼不称丑,以人为本可生财。天时岂能囚山寺,人杰不可作夏桀。不做白日
飞升梦,手中粮多不用量。
第一个,汉字简化在国民政府在位的时候就开始推行了,这个板子是打不到TG身上的,
TG只是执行的比较贯彻罢了
第二个,大部分现在在网上打繁体的人都是叶公好龙罢了,你让他们手写个“忧郁”或
者“龟”这种都写不出来,既然写字都写不来,号称什么“保留传统文化”?
第三个,繁体有许多笔画繁复的部分在字体比较小的场合(在网上看文章这个问题凸显
)都挤在一起,非常没有美感
第四个,书法艺术其实是凌驾在字体之上的,沈尹默有简体字帖的,一样写的很好看,
不要说很多草体书法里面其实就是简体
当然还有些陈词滥调比如繁体不如甲骨文保留文化多之类的,就不一一赘述了。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文化的人恐怕连这些繁体字都不认识,怎么编这么俏皮的段子?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avatar
a*r
71
新中国的急风暴雨式的大规模简化,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国府的那种简化的努力,从有
甲骨文时就自然存在着。
第二个,不能这么假定大部分网友吧。
第三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已。
第四个基本同意。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u*****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网上段子是玩文字游戏罢了,要多少有多呃
: 汉字简化后,党内无黑,团中有才,国含宝玉,爱因友存,美还是美,善还是善,虽丑
: 无鬼,只不过台无吉,湾无言
: 或者
: 穷不躬,权不佳,党不黑,巩不革。车不行田,坚不称臣。无鹿亦能丽,无巫亦能灵,
: 无水亦能灭,无火亦能劳,无曲亦能礼,无手亦能击。办事左右不辛苦,垦荒何必靠豺
: 狼。心中无鬼不称丑,以人为本可生财。天时岂能囚山寺,人杰不可作夏桀。不做白日
: 飞升梦,手中粮多不用量。
: 第一个,汉字简化在国民政府在位的时候就开始推行了,这个板子是打不到TG身上的,

avatar
p*d
72
你舉的段子也太低竿了。敢問黨應該無黑嗎,團應該有才嗎?國為什麼要有玉?實在是
狗屁不通啊。好好研習一下中文吧,文字遊戲也不是這麼好做的。

【在 u*****s 的大作中提到】
:
: 这种网上段子是玩文字游戏罢了,要多少有多呃
: 汉字简化后,党内无黑,团中有才,国含宝玉,爱因友存,美还是美,善还是善,虽丑
: 无鬼,只不过台无吉,湾无言
: 或者
: 穷不躬,权不佳,党不黑,巩不革。车不行田,坚不称臣。无鹿亦能丽,无巫亦能灵,
: 无水亦能灭,无火亦能劳,无曲亦能礼,无手亦能击。办事左右不辛苦,垦荒何必靠豺
: 狼。心中无鬼不称丑,以人为本可生财。天时岂能囚山寺,人杰不可作夏桀。不做白日
: 飞升梦,手中粮多不用量。
: 第一个,汉字简化在国民政府在位的时候就开始推行了,这个板子是打不到TG身上的,

avatar
e*t
73
那同理前面那个黑简化的段子也不咋地啊

【在 p**********d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舉的段子也太低竿了。敢問黨應該無黑嗎,團應該有才嗎?國為什麼要有玉?實在是
: 狗屁不通啊。好好研習一下中文吧,文字遊戲也不是這麼好做的。

avatar
p*d
74
是還好,不過作者至少對漢語文化了解比第二個段子的作者強多了。
團、國簡化後,小朋友學漢字要多記一個聲旁。用這個舉例子實在是腦子壞掉了。

【在 e***t 的大作中提到】
: 那同理前面那个黑简化的段子也不咋地啊
avatar
O*d
75
可以是主语,也可以是宾语。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汉语真奇妙。
: 第二句里的"俺"是主语还是宾语?
: 太不纯洁了,我反省去了。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avatar
e*t
76
从pedagogical的角度来看
学这种常用字并不需要依赖声旁
而且这俩声旁声母不同,反而容易造成混淆

【在 p**********d 的大作中提到】
: 是還好,不過作者至少對漢語文化了解比第二個段子的作者強多了。
: 團、國簡化後,小朋友學漢字要多記一個聲旁。用這個舉例子實在是腦子壞掉了。

avatar
q*8
77
不同意为了易读,拼音给国人用的,老外需求是衍生需求,优先级靠后。地名人名多忠
原文,要不老外来玩,哪去找fuhsing门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FUXING->FUCKING. 北京有个复兴门。老外见了地址都要笑
: 既然用英文字母翻译给外国人看,就要考虑是否好念,是否容易产生歧义。要是人家连
: 念都不知如何念,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本来不就是方便他们正确发音的吗
: 你的例子根本是两回事,老外会念chew shit fun, 但不会念FUXING.说明X作为拼音并
: 不合适。

avatar
q*8
78
我觉得还是拼音比台湾注音好。汉字基于文字,音只是辅助。老外能很快上手拉丁字母
的拼音并且便识人名地名就很好了,难道非得学注音中汉字不成。台湾拼音而不是注音
好倒是值得商榷。但是俩套系统,文字和拼音绝对比外加个注音三套系统来的简单。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汉语原来并没有拼音字母。
: 汉字形成后,最早使用过的注音方法是用一些汉字给另一些汉字注音。
: 具体点说,就是“直音”注音和“反切”注音。“直音”就是用同音字给另一个字注音
: 。比如 用 “汉”来给“澣”注音。“反切”是用两个汉字给一个汉字注音。分别取第
: 一个字的声母和第二个字的韵母。
: 麻烦的是当注音字和被注音字都很冷僻的情况下,这种注音法就爱莫能助了。《中华字
: 海》(94版)共收入87019 个汉字。还有别的字库收入超过9万个汉字。现在常用的汉
: 字公认有3500个左右。
: 设想一下在如此浩大的字库中,用一部分字给另外一部分字注音,该有多不方便。比如
: :不同的人给同一个汉字注音,写出来很可能完全不一样。 而且没法保证读的人能读

avatar
O*d
79
你打的繁体字,看着就黑糊糊的一片。

【在 p**********d 的大作中提到】
: 呵呵。其實我倒不是完全反對當初簡化的決定,只是現在回頭看起來,真的很沒有必要
: 。尤其是有了電腦之後,筆畫多少不會影響打字快慢。反而筆畫少的字容易搞混。
: 像你下面舉的這幾個例子,純粹是瞎搞。還有幾個不同的字,乾、幹、干,都改成干,
: 也是蠻幹。前後的後變成皇后的后,更是欠缺邏輯。

avatar
l*y
80
cctv都是ven

音。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楼上有回答的。汉语普通话里面,没有一个音是需要上牙顶住下嘴唇的,也就是V的音。
: 有一个特例,就是“嗡”这个拟声词,有时候为了发音像真实的“嗡”声音,可能会特
: 意上牙去咬下嘴唇,其它一概都是W的音。
: 孤舟蓑笠翁,老翁,不倒翁,都是读作weng的。因为读作Veng需要更用力,只有那些平
: 常说话就很费力的方言(比如粤语等等)才有可能读成veng,普通话以北京音为标准,
: 北京方言本来就是能轻就轻的。
: 文也是读作wen,没人读成ven。
: 另外,W和v在汉语里没有任何区别,所以即使混读,也不会造成麻烦。

avatar
B*a
81
胶东口音

【在 c****p 的大作中提到】
: 发V是要咬嘴唇的。标准普通话没这个音,多数人发成w
: 这个和国人发不好th一样,因为普通话也用不着咬舌尖,所以多数人发成s/z
: 但是好像有些国人在发s的时候会咬舌尖变成th,我有个初中同学就这样,挺奇怪的。

avatar
l*y
82
re
繁体字看起来实在是太倒胃口了

【在 O*******d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打的繁体字,看着就黑糊糊的一片。
avatar
q*8
83
你都用繁体了,说明对字型比较看重,汉字是有内涵,因为就算没有音从古字可能也猜
个大概意思。不过这正说明繁体古老或者需要改进了。不能因为光求内涵而回去甲骨文
吧。文字也在进化,需求不同了,不能光好看有内涵,还得实用不是。小学生记團國方
便还是团国,小学是估计巴不得简化呢,别说被罚抄写100遍了。而且现在有了拼音,
汉字本身字型上自我解释需求少了很多。要说拼音方式有待改进,简化方式有待商榷还
有的说

【在 p**********d 的大作中提到】
: 是還好,不過作者至少對漢語文化了解比第二個段子的作者強多了。
: 團、國簡化後,小朋友學漢字要多記一個聲旁。用這個舉例子實在是腦子壞掉了。

avatar
B*a
84
拼音是给老外用的?这是典型的精神外f吧

【在 h*****y 的大作中提到】
: you still don't get the point.
: 拼音就是给老外念中文名用的,现在老外不会念,就说明有问题。现成的解决办法就有
: 而且很简单,就是台湾人用的HS,比如XI拼成HSI,马上就解决了。我认识工作的老中凡
: 是FIRSTNAME带X的,全用英文名,NO EXCEPTION,他们应该是吃尽苦头了。
: 反倒是台湾来的,有的还用中文名,这也是我为什么发现了他们用HS代表X的原因。

avatar
a*r
85
有时候,该戴老花镜就得戴。不服老不行啊:)

【在 O*******d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打的繁体字,看着就黑糊糊的一片。
avatar
a*r
86
看了你的高见,终于明白为什么中央台随便整个南方人说普通话就
是个小品。乐死你!
怪不得有人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南方人说普通话。”

音。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楼上有回答的。汉语普通话里面,没有一个音是需要上牙顶住下嘴唇的,也就是V的音。
: 有一个特例,就是“嗡”这个拟声词,有时候为了发音像真实的“嗡”声音,可能会特
: 意上牙去咬下嘴唇,其它一概都是W的音。
: 孤舟蓑笠翁,老翁,不倒翁,都是读作weng的。因为读作Veng需要更用力,只有那些平
: 常说话就很费力的方言(比如粤语等等)才有可能读成veng,普通话以北京音为标准,
: 北京方言本来就是能轻就轻的。
: 文也是读作wen,没人读成ven。
: 另外,W和v在汉语里没有任何区别,所以即使混读,也不会造成麻烦。

avatar
I*t
87
古人也意识到字体复杂,于是文言十分简洁,最常用的字「之乎者也」笔画很少。但是
自从现代白话文出现后,靠手写会极度困难,比如「學習」,更别说「憂鬱的烏龜」了
。电脑的出现减轻了手写的负担,但是在视觉效果上,容易形成黑糊糊一片,台湾人曾
经开玩笑说每年台湾打印耗的墨都比全大陆多。事实上电脑的普及对繁体和简体的手写
都是负面影响,提笔忘字可不分简繁。
avatar
c*g
88
电脑上的繁体字一坨一坨的难看得很,何来美感?
avatar
l*y
89
re。我最烦用繁体的。如果是纸上看着还挺好的,不知道为什么电脑上就很丑。

【在 c******g 的大作中提到】
: 电脑上的繁体字一坨一坨的难看得很,何来美感?
avatar
j*g
90
电脑上的字体都要特殊设计。一套好的字体要费很多功夫,可以卖不少钱。
微软和苹果在这上面没有少花功夫。jobs本人对字体设计就很重视和并且在行。反例有
linux的gui界面以及andriod,看着就是ds风格。

【在 l*y 的大作中提到】
: re。我最烦用繁体的。如果是纸上看着还挺好的,不知道为什么电脑上就很丑。
avatar
l*y
91
我觉得以前玩的台湾的rpg里的繁体字体就还不错

【在 j*********g 的大作中提到】
: 电脑上的字体都要特殊设计。一套好的字体要费很多功夫,可以卖不少钱。
: 微软和苹果在这上面没有少花功夫。jobs本人对字体设计就很重视和并且在行。反例有
: linux的gui界面以及andriod,看着就是ds风格。

avatar
a*r
92
那你耳朵有问题。
如果你眼睛没问题的话,看看主持人要下嘴唇没有,如果没有,那就不是v的音

【在 l*y 的大作中提到】
: cctv都是ven
:
: 音。

avatar
a*r
93
这正是汉语拼音缺少声母V、从而把实际生活中大量存在的V音字和W音字不合理地混为
一谈所造成的混乱。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那你耳朵有问题。
: 如果你眼睛没问题的话,看看主持人要下嘴唇没有,如果没有,那就不是v的音

avatar
b*n
94
实际生活中的汉语从来没有任何V音字。只有华北部分地区发音不标准的人才这么说。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正是汉语拼音缺少声母V、从而把实际生活中大量存在的V音字和W音字不合理地混为
: 一谈所造成的混乱。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avatar
a*r
95
王,忘,网,亡,望,往,旺,汪,妄,惘,翁,嗡,瓮,闻,文,问,稳,温,吻,
蚊,纹,紊,雯,挖,娃,瓦,蛙,。。。。。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实际生活中的汉语从来没有任何V音字。只有华北部分地区发音不标准的人才这么说。
avatar
a*r
96
不明白你想说什么。
汉语里也没有th的音,所以很多人th和s不分,但是又怎么样??对于汉语来说,没有
任何关系!
因为汉语里没有th,没有v,所以s和th不分,w和v不分没有任何关系。
举另外一个例子
qian和cian是两个不同的音,但是因为汉语普通话里面没有cian的音,所以即使京剧里
念成cian门,你照样能听懂。
你所需要明白的是,汉语普通话里根本没有v的音。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正是汉语拼音缺少声母V、从而把实际生活中大量存在的V音字和W音字不合理地混为
: 一谈所造成的混乱。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avatar
a*r
97
这些都是W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王,忘,网,亡,望,往,旺,汪,妄,惘,翁,嗡,瓮,闻,文,问,稳,温,吻,
: 蚊,纹,紊,雯,挖,娃,瓦,蛙,。。。。。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avatar
l*y
98
扯淡,新闻联播不标准?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实际生活中的汉语从来没有任何V音字。只有华北部分地区发音不标准的人才这么说。
avatar
a*r
99
汉语里没有th影响的是说英语。 这里讨论的是说普通话。
你连汉语里V音都不会发,甚至不承认存在。要不你先把广东话定为普通话?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明白你想说什么。
: 汉语里也没有th的音,所以很多人th和s不分,但是又怎么样??对于汉语来说,没有
: 任何关系!
: 因为汉语里没有th,没有v,所以s和th不分,w和v不分没有任何关系。
: 举另外一个例子
: qian和cian是两个不同的音,但是因为汉语普通话里面没有cian的音,所以即使京剧里
: 念成cian门,你照样能听懂。
: 你所需要明白的是,汉语普通话里根本没有v的音。

avatar
b*n
100
新闻联播两个河北籍的发音跟其他人不一样,你仔细去听听

【在 l*y 的大作中提到】
: 扯淡,新闻联播不标准?
avatar
b*n
101
全是W音,跟其他W音没有任何不同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王,忘,网,亡,望,往,旺,汪,妄,惘,翁,嗡,瓮,闻,文,问,稳,温,吻,
: 蚊,纹,紊,雯,挖,娃,瓦,蛙,。。。。。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avatar
m*5
102
尴尬个屁, 你教他读不就行了
印度那个更扯淡的发音系统, 人家也没读错
我朋友没一个读错我的名字, 那个比你什么Wang难多了
Wang是几乎最简单的中文发音
只能说你太自卑了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海外姓王的炎黄子孙们大概都常常遭遇到这样的尴尬:
: 自我介绍姓WANG的时候,母语不是汉语的那些家伙们无论如何也没法把WANG读出正确读
: 音。
: 想想也没法全怪罪他们。因为无论按英文发音或按汉语拼音发音,W 都发不出浊音来。
: 汉语拼音把发音不同的非浊音和浊音都混在一起了。其中的区别只是靠口语传授,
: 无法用书写方式来准确表达。
: 以两组汉字为例:
: 1.汉字“乌,吴,舞,雾,。。。” 这些汉字, 拼音是Wu, 一声至四声。
: 2. 汉字“汪,王,网,望,。。。”这些汉字,拼音是 Wang, 一声至四声。
: 根据普通话的标准,这两组汉字的发音,在声母部分是完全不同的。

avatar
f*l
103
弯弯们写作业费时间,写字费墨水,用打印机又费墨盒,实在是太浪费。
弯弯们还被写甲骨文的古人骂,把汉字都糟蹋了,当初造的字的意境都没有了。
弯弯吃力不讨好,里外不是人,也是挺憋屈的。

【在 O*******d 的大作中提到】
: 你打的繁体字,看着就黑糊糊的一片。
avatar
a*r
104
这个又象是V,又象是W。其实是在两者之间含含糊过去了。
中央台的另一个男播音员王宁(?)读"闻"时是明确的W音。
中央台有数的几个播音员,有的读W音,有的读V音。 正是现行汉语拼音
V 和W混合在W下的不合理的有一个例子。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b*****n 的大作中提到】
: 仔细听了听,没听出来。你听听这个呢,35秒。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E8gs32YzeO0

avatar
R*n
105
编出这种段子的人充其量就认识几个繁体字,根本就不懂繁体字的结构、源流,对简体
字作出的攻击完全是望文生义。
最典型的就是说什么“爱无心”。繁体的“愛”,心只是声旁的一部分,根本就不表意
。《说文解字》“愛。行皃。从夊㤅聲”,义旁是“夊”,具体什么意思可以自
己查阅《说文解字》,总之爱的本意是“舍不得”。就算一定要牵强附会说什么汉字简
化搞得“爱无心”,那也算不到土共的头上,这种简化最早在宋代书法家蔡襄的作品中
就出现过,后代也经常有人使用。
剩下的那几个同样属于牵强附会的例子我就懒得一一剥皮了。
不是说不可以黑简体字,但这种低端黑除了显示自己没啥文化,徒增笑料之外,没有什
么实质的作用。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没文化的人恐怕连这些繁体字都不认识,怎么编这么俏皮的段子?
:
: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