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住处不让养宠物,室友坚持要在房里养猫
avatar
住处不让养宠物,室友坚持要在房里养猫#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x*0
1
本人不是专业人士,因喜欢中国古典文学,到美国后留意了一下古典文学的英译,这里
说说个人体会,请各位批评指正。
说到中国古典文学英译,不能不从Arthur Waley (亚瑟•韦利,1889-1966)开始
。 他是英国人,1918年出版了《中国古诗一百七十首》,这本书是中诗英译的里程碑
。韦利本身就是诗人,语言造诣很高,他的译文非常优美,朗朗上口,很多大诗人,比
如Ezra Pound, WB Yeats都是从他的译诗里接触到中国古典文化的。
这本”A Hundred and Seventy Chinese Poems”在网上可读:
http://www.gutenberg.org/files/42290/42290-h/42290-h.htm
这本诗经是Stephen Owen写的序(下面会提到):
http://www.amazon.com/Book-Songs-Ancient-Chinese-Classic/dp/080
这本西游记的节译本是胡适作的序:
http://www.amazon.com/Monkey-Novel-China-Wu-Ch%C3%AAng-%C3%AAn/
韦利一生生活在古典中国和日本的世界里,从来没来过东亚。有人问为什么不去看看,
他说不想破坏他心里理想的中国和日本。
另外一位中国古典文学英译的大师是David Hawkes (大卫·霍克斯, 1923-2009)。他也
是英国人,早年研究楚辞:
http://www.amazon.com/Songs-South-Anthology-Ancient-Classics/dp
他这本书”The Songs of the South”,在中国的影响不了解,但在西方汉学影响很大
。曾听过Stephen Owen讲楚辞,出口是David Hawkes怎么说,然后才是他自己怎么想。
后来他用十年工夫翻译了红楼梦的前80章:
http://www.amazon.com/Story-Stone-Dream-Chamber-Vol/dp/01404429
http://www.amazon.com/Story-Stone-Vol-Crab-Flower-Club/dp/01404
http://www.amazon.com/Story-Stone-Dream-Chamber-Warning/dp/0140
这十年之间,因为翻译,他辞去了牛津大学的教授职位。这三本书,由企鹅出版,被公
认为中文作品英译的最高成就。在第一本书的前言里,他说:
“My one abiding principle has been to translate everything—even puns. For
although this is, in the sense I have already indicated, an ‘unfinished’
novel, it was written (and rewritten) by a great artist with his very
lifeblood. I have therefore assumed that whatever I find in it is there for
a purpose and must be dealt with somehow or other. I cannot pretend always
to have done so successfully, but if I can convey to the reader even a
fraction of the pleasure this Chinese novel has given me, I shall not have
lived in vain.”
一个老外,呕心沥血翻译中国名著,还以此“死而无憾.” Admire!
有趣的是,中文红楼是曹雪芹的80回和高鹗的40回,英文翻译也是David Hawkes 翻80
回,他女婿John Minford,40回.
另外,这个John Minford是个金庸粉丝,后来还翻了《鹿鼎记》。(不知他老丈人有何
评价。)
还有个值得一提的,David Hawkes虽然是闻名世界的汉学家,他也能拿绣花针。他有一
本小书,叫《A Little Primer of Tu Fu》:
http://www.amazon.com/Little-Primer-Tu-Fu/dp/962996659X
在这本书里他选了唐诗三百首中的35首杜甫的诗,按时间顺序排列,每个字注拼音,翻
译成英文,再每句翻译,再全诗评论。他的目的是让读者从最细微的地方感受到中国的
古诗。
再说一位大师,Stephen Owen。最早读他的作品是在大学,在古代诗歌课上,老师发了
一篇几页纸的复印文章,没有作者。讲的是杜甫这首诗: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作者翻译了这首诗后,问,这首看起来很平淡的诗,为什么是”major poetry”? 文章
接下来就回答了这个问题,文笔非常优美。后来才知道这篇文章是Stephen Owen的书
Remembrances The Experience of Past i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的前言。
http://www.amazon.com/Remembrances-Experience-Classical-Chinese
再就到处找他的书读,又读了Readings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
http://www.amazon.com/Readings-Literary-Harvard-Yenching-Instit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about/Readings_in_Chinese_Literary_Thought.
html?id=fRDwupcvvesC
在这本书里,他翻译了中国古代文学评论的名篇,如文心雕龙,二十四诗品。。。每段
都是先翻译,再仔细分析,阐述自己的见解。他的翻译准确流畅,见解清晰,文笔优美
,读起来满嘴留香。当时想象他应该是一个像赵明诚之类的才子吧。后来听他课看到真
人,大跌眼镜。他那时胖胖的,满脸络腮胡子,当李逵都不过。正在寻思之时,他开始
说话了,口音非常有磁性,出口成章,听他的课非常享受。而且他那时早是哈佛的
University Professor (哈佛有一般教授,讲座教授,然后全校有University
Professor,可以在各学院开课) 但他非常平易近人,课堂上学生说话,他都仔细听,
再仔细说出自己观点,不打断别人。
这里可以看到一些他的视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sVS532aZXM
一般汉学家的名字都文绉绉的,有人问Stephen Owen的中文名字,宇文所安,他说他是
洋人,宇文是异族名,他觉得挺合适。
其它还有不少个人喜好的讲中国文学的和中翻英作品,比如:
Herbert Giles的 A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Herbert Giles的聊斋
Cyril Birch的牡丹亭
Stephen West的西厢记
Patrick Hanan的肉蒲团
还有Burton Watson的几本史记选:
。。。
说到中国古典文学英译,不能忘记杨宪益,戴乃迭伉俪,填补了好多翻译空白。他们的
经历,一时半会儿说不完。。。
就说这么多吧。大家指正补充。
avatar
s*l
2
怎么办?说了也不愿意听。。。
avatar
s*l
3
好文!! 谢谢介绍.

【在 x****0 的大作中提到】
: 本人不是专业人士,因喜欢中国古典文学,到美国后留意了一下古典文学的英译,这里
: 说说个人体会,请各位批评指正。
: 说到中国古典文学英译,不能不从Arthur Waley (亚瑟•韦利,1889-1966)开始
: 。 他是英国人,1918年出版了《中国古诗一百七十首》,这本书是中诗英译的里程碑
: 。韦利本身就是诗人,语言造诣很高,他的译文非常优美,朗朗上口,很多大诗人,比
: 如Ezra Pound, WB Yeats都是从他的译诗里接触到中国古典文化的。
: 这本”A Hundred and Seventy Chinese Poems”在网上可读:
: http://www.gutenberg.org/files/42290/42290-h/42290-h.htm
: 这本诗经是Stephen Owen写的序(下面会提到):
: http://www.amazon.com/Book-Songs-Ancient-Chinese-Classic/dp/080

avatar
s*l
4
唉,全是孙维的贴子。。。要淹没了

【在 s**********l 的大作中提到】
: 怎么办?说了也不愿意听。。。
avatar
R*k
5
大赞!
avatar
l*Q
6
告诉landlord呗

【在 s**********l 的大作中提到】
: 怎么办?说了也不愿意听。。。
avatar
S*s
7
一本英文也没看过。。。这个聊斋的英文名翻译,真诡异。
avatar
R*k
8
应该翻译成 Strange Tales from a Talkative WSN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一本英文也没看过。。。这个聊斋的英文名翻译,真诡异。
avatar
S*s
9
WSN, 太不敬了。这聊斋不是脱胎于路边茶叶摊的龙门阵吗,来个streetside stories?

【在 R******k 的大作中提到】
: 应该翻译成 Strange Tales from a Talkative WSN
avatar
x*0
10

中翻英怪名很多,比如赛珍珠的水浒传叫All Men Are Brothers.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一本英文也没看过。。。这个聊斋的英文名翻译,真诡异。
avatar
S*s
11
这个还好理解点,说的是结义。

【在 x****0 的大作中提到】
:
: 中翻英怪名很多,比如赛珍珠的水浒传叫All Men Are Brothers.

avatar
x*0
12
斋,书斋,直译就是studio

【在 S****s 的大作中提到】
: 一本英文也没看过。。。这个聊斋的英文名翻译,真诡异。
avatar
g*e
13
读过这么多呀,哈,补充(?)两个
Ezra Pound的小册子,不知道哪里搞来几首古诗的译作,不知道是不是从这个waley而
来,觉得翻译不错,很有Pound本人创作的味道,原作还是不去想了,像那位不去访问
远东的绅士一样,我怕破坏汉诗英译的印象。
再有今人作品《laughing lost in the mountain》,翻译评论王维的,译诗不分,我
愉快的拿它们当做decent的英诗再创作读;评论基本略过,主要在其中的佛理讨论,大
概是我韩愈一系的缘故,无福消受西人臆想中对远东的『禅佛』审美。
我的草率看法,葛兆光说(海外)汉学本质上说是外国学,我读诗经验是汉诗英译本质
上是英诗。

【在 x****0 的大作中提到】
: 本人不是专业人士,因喜欢中国古典文学,到美国后留意了一下古典文学的英译,这里
: 说说个人体会,请各位批评指正。
: 说到中国古典文学英译,不能不从Arthur Waley (亚瑟•韦利,1889-1966)开始
: 。 他是英国人,1918年出版了《中国古诗一百七十首》,这本书是中诗英译的里程碑
: 。韦利本身就是诗人,语言造诣很高,他的译文非常优美,朗朗上口,很多大诗人,比
: 如Ezra Pound, WB Yeats都是从他的译诗里接触到中国古典文化的。
: 这本”A Hundred and Seventy Chinese Poems”在网上可读:
: http://www.gutenberg.org/files/42290/42290-h/42290-h.htm
: 这本诗经是Stephen Owen写的序(下面会提到):
: http://www.amazon.com/Book-Songs-Ancient-Chinese-Classic/dp/080

avatar
wh
14
赞美!看来宇文所安和田晓菲气质相近,写文章都很娓娓道来。
李欧梵有一次看到john minford的一张david hawkes和杨宪益的合影,很仰慕两位红楼
翻译家有缘相聚。他借这张照片写了篇杂忆文,不知道你看过没有: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Translation/31132851.html
我们版以前还讨论过hawkes译本和杨戴译本的优劣。我的感觉是杨本质朴,hawkes本更
文学。以前还听说ronald egan也翻译了红楼全本,但网上没查到,不知道是不是我听
错了。
另外David Tod Roy花了十年时间翻的金瓶梅(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5
volumes)也很漂亮,有时原文看不懂意思,看英文更明白……

【在 x****0 的大作中提到】
: 本人不是专业人士,因喜欢中国古典文学,到美国后留意了一下古典文学的英译,这里
: 说说个人体会,请各位批评指正。
: 说到中国古典文学英译,不能不从Arthur Waley (亚瑟•韦利,1889-1966)开始
: 。 他是英国人,1918年出版了《中国古诗一百七十首》,这本书是中诗英译的里程碑
: 。韦利本身就是诗人,语言造诣很高,他的译文非常优美,朗朗上口,很多大诗人,比
: 如Ezra Pound, WB Yeats都是从他的译诗里接触到中国古典文化的。
: 这本”A Hundred and Seventy Chinese Poems”在网上可读:
: http://www.gutenberg.org/files/42290/42290-h/42290-h.htm
: 这本诗经是Stephen Owen写的序(下面会提到):
: http://www.amazon.com/Book-Songs-Ancient-Chinese-Classic/dp/080

avatar
x*0
15
汉诗英译还是不能真正和英诗比。
比如杜甫是中国一千年出一个的诗人,在英国文学里恐怕要比Milton,
但翻译杜甫的哪能有Milton的文采?
从另一方面想,比如Stephen Owen翻译杜甫,注重原文;
Arthur Waley更诗意;
Ezra Pound就更英诗化了;
这些译者就好像盲人摸象,结合着看就有点儿杜诗的意思了。

【在 g***e 的大作中提到】
: 读过这么多呀,哈,补充(?)两个
: Ezra Pound的小册子,不知道哪里搞来几首古诗的译作,不知道是不是从这个waley而
: 来,觉得翻译不错,很有Pound本人创作的味道,原作还是不去想了,像那位不去访问
: 远东的绅士一样,我怕破坏汉诗英译的印象。
: 再有今人作品《laughing lost in the mountain》,翻译评论王维的,译诗不分,我
: 愉快的拿它们当做decent的英诗再创作读;评论基本略过,主要在其中的佛理讨论,大
: 概是我韩愈一系的缘故,无福消受西人臆想中对远东的『禅佛』审美。
: 我的草率看法,葛兆光说(海外)汉学本质上说是外国学,我读诗经验是汉诗英译本质
: 上是英诗。

avatar
x*0
16
杨戴的语言造诣还是比Hawkes差不少。
他们译中国古典应该就是开头,
比如荷马史诗,有十几甚至几十种译本,
很多中国古典作品,杨戴是第一个英译,希望以后会有第二译,第三译。。。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赞美!看来宇文所安和田晓菲气质相近,写文章都很娓娓道来。
: 李欧梵有一次看到john minford的一张david hawkes和杨宪益的合影,很仰慕两位红楼
: 翻译家有缘相聚。他借这张照片写了篇杂忆文,不知道你看过没有: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Translation/31132851.html
: 我们版以前还讨论过hawkes译本和杨戴译本的优劣。我的感觉是杨本质朴,hawkes本更
: 文学。以前还听说ronald egan也翻译了红楼全本,但网上没查到,不知道是不是我听
: 错了。
: 另外David Tod Roy花了十年时间翻的金瓶梅(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5
: volumes)也很漂亮,有时原文看不懂意思,看英文更明白……

avatar
x*0
17
Hawkes从牛津辞职译书估计影响了李欧梵后来六十多从哈佛辞职。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赞美!看来宇文所安和田晓菲气质相近,写文章都很娓娓道来。
: 李欧梵有一次看到john minford的一张david hawkes和杨宪益的合影,很仰慕两位红楼
: 翻译家有缘相聚。他借这张照片写了篇杂忆文,不知道你看过没有:
: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Translation/31132851.html
: 我们版以前还讨论过hawkes译本和杨戴译本的优劣。我的感觉是杨本质朴,hawkes本更
: 文学。以前还听说ronald egan也翻译了红楼全本,但网上没查到,不知道是不是我听
: 错了。
: 另外David Tod Roy花了十年时间翻的金瓶梅(the plum in the golden vase,5
: volumes)也很漂亮,有时原文看不懂意思,看英文更明白……

avatar
l*f
18
可以举几个这几位翻译的例子么?杜诗应该是最难译的之一。

【在 x****0 的大作中提到】
: 汉诗英译还是不能真正和英诗比。
: 比如杜甫是中国一千年出一个的诗人,在英国文学里恐怕要比Milton,
: 但翻译杜甫的哪能有Milton的文采?
: 从另一方面想,比如Stephen Owen翻译杜甫,注重原文;
: Arthur Waley更诗意;
: Ezra Pound就更英诗化了;
: 这些译者就好像盲人摸象,结合着看就有点儿杜诗的意思了。

avatar
wh
19
我感觉王维的画面性强的诗句相对容易翻一点。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可以举几个这几位翻译的例子么?杜诗应该是最难译的之一。
avatar
wh
20
李欧梵辞了哈佛不是去香港中大教书吗?

【在 x****0 的大作中提到】
: Hawkes从牛津辞职译书估计影响了李欧梵后来六十多从哈佛辞职。
avatar
x*0
22
他是去当文化人了。下面是他说的:
我在美国做学者做了快四十年了,最后侥幸到哈佛大学任教。大概五六年之后,我的背
疼得不得了,躺在地上没办法起来,吃重量级的止痛药,神形颠倒。于是我开始想人生
里最重要的东西,第一个问题就是对我自己说,我现在对我扮演的这个角色是不是很满
足?我的回答竟然是不满足。于是背痛后我就跟自己发了一个愿:要在哈佛最早的退休
年龄——65岁退休(那时的美国已经没有退休制度,你可以教到你死掉)。我马上就跟
校方讲,校方非常奇怪:“哈佛有史以来你是第一个要提早退休的人。”但我坚持要退
出,最后就退出了。在学生为我开退休宴会时,我就发表演讲:我不要做学者,我要回
香港做一个文化人。我说,各位现在的学问都比我好,因为你们每个人都在研究高深的
文化理论。我觉得文化理论太抽象了,我要回到香港做实际的文化工作,叫做
CulturePractice。这个工作是什么?就是专栏写作。

【在 wh 的大作中提到】
: 李欧梵辞了哈佛不是去香港中大教书吗?
avatar
x*0
23
吕叔湘有一本《中诗英译比录》,是比较几位汉学大师翻译中国古典诗歌的,
很不错,就是是四十年代出的,老了点儿。现在手头找不到了。。。

【在 l*****f 的大作中提到】
: 可以举几个这几位翻译的例子么?杜诗应该是最难译的之一。
avatar
S*E
24
介些学术著作的装帧设计还能更boring一些么?编辑明显不用心啊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