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其实零食咸甜之分主要在于吃的多少和多频繁
avatar
其实零食咸甜之分主要在于吃的多少和多频繁#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b*y
1
中国很多东西都有咸甜之分且各地不同,无论是习惯咸的还是甜,突然看到相反的做法
都会觉得很恶心,难以想象,但是会长期抗拒决不接受的一般都是心态或是性格有问题
的人,多数人经过几次尝试之后基本都能接受。
之所以不同的地方会有咸甜口味的差异,主要是看对一样东西制作食用的有多频繁,食
用量是大还是小。因为中国人普遍嗜咸不嗜甜。甜的东西,作为零食,偶尔吃一些足以
,经常吃就会受不了。反之咸的东西即使一开始会觉得恶心,一旦突破心理障碍,却很
容易上瘾,让人感觉百吃不厌。
所以一样点心,如果某个地方的人始终保持着终年只会偶而吃一两次的习惯的话,则往
往会是甜的,反之,如果这个地方的人对某样东西特别钟爱以至于把它从特俗的节庆食
品转变成为了日常消费的食品的话,就必然会转变成咸的。
粽子在北方除了端午节前后,平常一般不会有人去做,所以始终保持着甜味的做法。南
方一些地方,长年累月都做粽子,比方嘉兴一带,粽子变成地方特产,长年制作销售被
人食用,有时候中午无聊不想吃饭了,有人会跑去买个肉粽当饭吃,自然而然的就会变
成咸味。汤圆也是一样,甜味的一般只在元宵节食用,放肉的就能当饭吃,有人专门开
汤圆店,生意要想天天做的话,那必须得卖咸的。月饼也是,典型的广式月饼,除了中
秋节,平常根本买不到。但是放了肉馅的苏式越饼,上海几个百年老字号门口天天都排
长龙,每天卖几万个,去晚了的还买不着。
基本上习惯吃甜,说明这样东西吃的少,有些时候是因为物资缺乏导致无法长年制作的
缘故。如果吃的多也吃的频繁,就必然演化成咸的。
avatar
c*p
2
不对,
我们的西红柿炒蛋就是甜的。可不是零食哦。
avatar
h*u
3
隔壁有人说北方人的饺子是闲的,是因为穷,只有过年才吃~~~按这频率,饺子该做成
甜的啊
avatar
b*y
4
西红柿炒蛋当然也是咸的,不过略带甜而已。

【在 c*********p 的大作中提到】
: 不对,
: 我们的西红柿炒蛋就是甜的。可不是零食哦。

avatar
b*y
5
饺子当然是北方吃的频率高,自然是咸的。南方还真有甜的饺子,不过很少吃。

【在 h*******u 的大作中提到】
: 隔壁有人说北方人的饺子是闲的,是因为穷,只有过年才吃~~~按这频率,饺子该做成
: 甜的啊

avatar
h*u
6
有次和朋友一起过年,人说要包玉米粒馅的饺子,我顿时表示自己实在是孤陋寡闻。。。

【在 b***y 的大作中提到】
: 饺子当然是北方吃的频率高,自然是咸的。南方还真有甜的饺子,不过很少吃。
avatar
c*a
7
有道理。
avatar
o*y
8
不是,我们家的西红柿炒鸡蛋是甜的,用很多很多糖,最多只能说鸡蛋略带咸

【在 b***y 的大作中提到】
: 西红柿炒蛋当然也是咸的,不过略带甜而已。
avatar
c*p
9
这样的饺子::----薯粉的皮,黑而略透明,内陷有花生,和什么我都已经忘记了。。
十几年没吃了。。。

。。

【在 h*******u 的大作中提到】
: 有次和朋友一起过年,人说要包玉米粒馅的饺子,我顿时表示自己实在是孤陋寡闻。。。
avatar
b*y
10
那你家是个例,不能普遍推广。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o*******y 的大作中提到】
: 不是,我们家的西红柿炒鸡蛋是甜的,用很多很多糖,最多只能说鸡蛋略带咸
avatar
n*n
11


【在 b***y 的大作中提到】
: 中国很多东西都有咸甜之分且各地不同,无论是习惯咸的还是甜,突然看到相反的做法
: 都会觉得很恶心,难以想象,但是会长期抗拒决不接受的一般都是心态或是性格有问题
: 的人,多数人经过几次尝试之后基本都能接受。
: 之所以不同的地方会有咸甜口味的差异,主要是看对一样东西制作食用的有多频繁,食
: 用量是大还是小。因为中国人普遍嗜咸不嗜甜。甜的东西,作为零食,偶尔吃一些足以
: ,经常吃就会受不了。反之咸的东西即使一开始会觉得恶心,一旦突破心理障碍,却很
: 容易上瘾,让人感觉百吃不厌。
: 所以一样点心,如果某个地方的人始终保持着终年只会偶而吃一两次的习惯的话,则往
: 往会是甜的,反之,如果这个地方的人对某样东西特别钟爱以至于把它从特俗的节庆食
: 品转变成为了日常消费的食品的话,就必然会转变成咸的。

avatar
j*i
12
说的不错。
avatar
c*a
13
很显然粽子是南方的食品,北方既不产糯米,也不产粽叶。
北方农村很多人根本没吃过粽子,也没有端午吃粽子的风俗。
想来是粽子传到北方后,北方人想做得跟平时吃的不太一样,就做成了甜的。
或者是甜的咸的都传过去,北方人只保留了甜的。
avatar
j*i
14
苏州菜多数是甜的。
小笼包多数是甜的。
我吃惯了甜的,去天津慕名吃狗不理,天啊,真心吃不下。
avatar
b*y
15
苏州菜小笼包虽然带有甜味,但其实还是咸食,那和纯甜味的甜食是两马事。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8

【在 j*****i 的大作中提到】
: 苏州菜多数是甜的。
: 小笼包多数是甜的。
: 我吃惯了甜的,去天津慕名吃狗不理,天啊,真心吃不下。

avatar
j*i
16
楼上有没有去采芝斋买点纯甜食。
avatar
w*p
17
首先南方粽子是甜得这就是一个伪命题。。
湖南不是南方,湖南那边过去粽子主流是吃甜的?难道只有江浙才是南方?
avatar
z*n
18
楼主本来就说北方粽子甜啊?

【在 w**p 的大作中提到】
: 首先南方粽子是甜得这就是一个伪命题。。
: 湖南不是南方,湖南那边过去粽子主流是吃甜的?难道只有江浙才是南方?

avatar
c*l
19
makes sense
收藏

【在 b***y 的大作中提到】
: 中国很多东西都有咸甜之分且各地不同,无论是习惯咸的还是甜,突然看到相反的做法
: 都会觉得很恶心,难以想象,但是会长期抗拒决不接受的一般都是心态或是性格有问题
: 的人,多数人经过几次尝试之后基本都能接受。
: 之所以不同的地方会有咸甜口味的差异,主要是看对一样东西制作食用的有多频繁,食
: 用量是大还是小。因为中国人普遍嗜咸不嗜甜。甜的东西,作为零食,偶尔吃一些足以
: ,经常吃就会受不了。反之咸的东西即使一开始会觉得恶心,一旦突破心理障碍,却很
: 容易上瘾,让人感觉百吃不厌。
: 所以一样点心,如果某个地方的人始终保持着终年只会偶而吃一两次的习惯的话,则往
: 往会是甜的,反之,如果这个地方的人对某样东西特别钟爱以至于把它从特俗的节庆食
: 品转变成为了日常消费的食品的话,就必然会转变成咸的。

avatar
c*i
20
这个很常见吧?国内超市几乎每个牌子的冷冻水饺都有这种口味。

。。

【在 h*******u 的大作中提到】
: 有次和朋友一起过年,人说要包玉米粒馅的饺子,我顿时表示自己实在是孤陋寡闻。。。
avatar
c*i
21
很有道理,楼主分析得精辟。我从小在北京吃过的粽子居然比不上来美国守着88超市吃
得多。

【在 b***y 的大作中提到】
: 中国很多东西都有咸甜之分且各地不同,无论是习惯咸的还是甜,突然看到相反的做法
: 都会觉得很恶心,难以想象,但是会长期抗拒决不接受的一般都是心态或是性格有问题
: 的人,多数人经过几次尝试之后基本都能接受。
: 之所以不同的地方会有咸甜口味的差异,主要是看对一样东西制作食用的有多频繁,食
: 用量是大还是小。因为中国人普遍嗜咸不嗜甜。甜的东西,作为零食,偶尔吃一些足以
: ,经常吃就会受不了。反之咸的东西即使一开始会觉得恶心,一旦突破心理障碍,却很
: 容易上瘾,让人感觉百吃不厌。
: 所以一样点心,如果某个地方的人始终保持着终年只会偶而吃一两次的习惯的话,则往
: 往会是甜的,反之,如果这个地方的人对某样东西特别钟爱以至于把它从特俗的节庆食
: 品转变成为了日常消费的食品的话,就必然会转变成咸的。

avatar
f*4
22
lz没吃过无锡排骨吧?
那是甜的,人家本地的家常菜

【在 b***y 的大作中提到】
: 中国很多东西都有咸甜之分且各地不同,无论是习惯咸的还是甜,突然看到相反的做法
: 都会觉得很恶心,难以想象,但是会长期抗拒决不接受的一般都是心态或是性格有问题
: 的人,多数人经过几次尝试之后基本都能接受。
: 之所以不同的地方会有咸甜口味的差异,主要是看对一样东西制作食用的有多频繁,食
: 用量是大还是小。因为中国人普遍嗜咸不嗜甜。甜的东西,作为零食,偶尔吃一些足以
: ,经常吃就会受不了。反之咸的东西即使一开始会觉得恶心,一旦突破心理障碍,却很
: 容易上瘾,让人感觉百吃不厌。
: 所以一样点心,如果某个地方的人始终保持着终年只会偶而吃一两次的习惯的话,则往
: 往会是甜的,反之,如果这个地方的人对某样东西特别钟爱以至于把它从特俗的节庆食
: 品转变成为了日常消费的食品的话,就必然会转变成咸的。

avatar
y*s
23
88超市是99的哥哥吗?

【在 c****i 的大作中提到】
: 很有道理,楼主分析得精辟。我从小在北京吃过的粽子居然比不上来美国守着88超市吃
: 得多。

avatar
c*i
24
東海岸 vs. 西海岸

【在 y*s 的大作中提到】
: 88超市是99的哥哥吗?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