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atar
从人性本善/恶说起#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s*r
1
最近有些姜丰的新闻,想起那届大专辩论赛,也想起令他们成名的那个辩题:人性本善
/恶。
要讨论这个辩题,还是先给个明确的定义,否则按照中文的博大精深很容易各说各理。
人在这里是主体,是我们讨论的行为主体和范围,非人不予讨论; 性应该指的是人的
内核,也就是人的三观或者说是人为人处世的方式,而不是特指性格或个性;本指的是
人的源状态,也即不受外界影响的初生态;而善/恶应该说的是在正常状态下大家所认
可/反对,遵守/抗拒,褒美/贬讽的行为模式。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某些特殊情况
下,这两者并不完全固化。例如,杀人一般情况下是认为恶,但杀了正在杀人的人而救
下被杀的人又可以算作善。
如果这个定义没有问题,那么个人认为这个题目就是个伪命题。这是因为没有人能清楚
的知道自己在刚诞生时候的意识,正如庄子当年说的(大意):你不是鱼,又怎么知道
鱼快乐不快乐呢。所以,要了解自己或他人在“本”状态下的意识从而得出善或恶的结
论基本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们能讨论的也只有衍生命题:人性为善或人性为恶。从人的自然性来说,人的
生存本能高于其他本能,所以人会取得各种资源来满足自己的生存需求,如果正常途径
无法获得足够资源来支持生存,那人就会通过“作恶”的方式来保证这个基本需求。从
这点上来说,人性为恶。
但当人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那么人的更高需求就突现出来。例如,古代的一些大户会
在灾年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博得一个善人的名声。这是因为大户捐出粮食并不影响自
己的生存,而能换来更重要的名声。
所以,法治之道的精髓在于让普通人为恶的成本高于为恶的收益;治国之道的精髓除了
让想做普通人的人能做普通人之外,就是让为善的收益要高于为善的成本。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