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天花板:亚裔在美国受偏见 高科技领域做苦力 (转载)#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c*g
1 楼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hotgun1984 (喷子),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竹子天花板:亚裔在美国受偏见 高科技领域做苦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21 09:48:38 2014, 美东)
竹子天花板:亚裔在美国受偏见 高科技领域做苦力(图)
文章来源: 时代周刊 于 2014-10-20 15:10:4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
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43440 次)
9
《时代》记者Jack Linshi 发表文章题为“The Real Problem When It Comes to
Diversity and Asian-Americans”,文章阐述了多年来亚裔在美国社会所受的偏见,
探讨了当今亚裔在高科技领域只做苦力,很少有晋升的机会的不公平现状。经原作者
Jack同意,全文翻译如下:
高科技领域缺乏亚裔领导人显示了一个重要问题:亚洲人被多元化排除在外
“多年前......他们认为你是傅满洲或陈查理。然后,他们认为你一定有一家洗衣店或
餐馆。现在,他们认为我们只知道怎样坐在电脑前。”
Asian-American Whiz Kids | Aug. 31, 1987
Ted Thai
这是1987年,55岁的Virginia Kee,一个纽约唐人街的高中老师,就当时《时代》封面
文章“那些亚裔美国神童”,谈了她的种族意识。这篇文章引起了部分亚裔对该杂志的
小规模抵制,他们认为用戴着眼镜,与教科书为伍的孩子做封面照片是一种冒犯。对他
们来说,这个照片强调了一个伤人的理念:亚裔美国人的思维是一维的,他们是成功的
机器人,字母A的崇拜者和学习的书呆子。
今天,82岁的Kee,还记得当年对‹‹时代››讲的话,认为这
三十年来没有什么变化。“从人性的角度去看,作为黄种人,这种刻板的印象还存在在
人们的脑海中。我们没有机会打破它。”Kee 说,“我们限制住了我们自己。”
“亚裔人只知道怎样坐在电脑前”的观念在最近几家顶级科技公司首次发布的多元化报
告中很突出。那些报告和媒体集中讨论女性,黑人,西班牙裔和印第安人在科技领域的
不足,几乎没有人提到高比例的亚裔技术员工和不成比例的极少的亚裔领导者的问题。
例如,LinkedIn, 60%技术人员是亚裔, 但亚裔只占领导层的28%; 雅虎,亚裔占57%
的技术人员,只占17%的领导人员,等等。
“这说明了谁最充分利用了教育和经济的机会, 但同时,也要看到亚裔美国人不足的
领域。” 耶鲁大学从事亚裔研究的教授,Mary Lui说。
但普遍认为的是:亚洲人和亚裔美国人是聪明的,成功的,所以雇用或提升他们不能算
鼓励多元化;亚裔美国人不足的领域是不存在的。这种信念的存在,历史学家和倡导者
认为,不仅掩盖了亚裔美国人群体中真正的行业划分,也排除了他们以多元化进入领导
层和非技术部门的可能性。
这种排除不是新现象。历史学家认为,从1965年移民法以来,多元化就对亚裔视而不见
了。二战结束后,许多前殖民地的亚洲国家,如菲律宾,韩国和印度等都强调用技术教
育来实现国家经济的现代化和工业化。该移民法允许那些高学历的亚州移民成为美国在
冷战期间科学,技术或工程专家方面的人力资源。
在1965年以前的半个世纪中,美国一直在阻止亚洲移民,先是利用种族排除法不允许亚
洲移民进入,后来用年度配额来限制亚洲移民。但在1965年的法案通过几年后,亚裔人
口大幅度增长。到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亚裔美国人的形象不再是淘金热期间从加
州冲上岸的入侵者,铺设横贯北美铁路的穷单身汉,或抢占土地和窃取工作的移民。新
一代亚州移民是科学家,医生,程序员和工程师,他们在社会中蓬勃发展。
到了80年代中后期,亚裔美国人更是成为普遍成功的代表。各大新闻机构称赞他们为“
模范少数族裔” - 一个在1966年打造的术语,起源于<>和<界报>>刊登的故事,暗示亚裔美国人通过他们的钢铁般的工作热情和顽强的毅力,战胜
偏见而取得普遍的成功。这种说法在当时就引起不满,即这个普遍成功的定义遮掩了一
些特殊的亚裔团体的问题:越战流离失所的老挝和柬埔寨难民,以及那些年老的菲律宾
人在市区重建中争取保留他们廉价的I-Hotel酒店。
《时代》也赶了这个“模范少数族裔”的时髦。 1985年,也就是在刊登那个有争议的
封面故事的前两年,《时代》发表了题为“带着技术去美国:来自远东的移民浪潮丰富
了美国的人才库”的文章。文章讲述了亚裔美国人大量涌入高薪职业和精英大学,但有
意回避了那些边缘群体,如贫困的中国洗衣房,无助的越南难民和低收入的南亚出租车
司机。
亚裔美国人可以用数字来证明的成功,开始意味着他们应该被排除在类似“平权行动”
的多元化运动之外。更严重的,亚裔美国人被视为多元化的阻碍。在一个案例中,高三
学生Yat-Pang Au 和他在香港出生的父母向美国司法部正式投诉加州大学招生制度歧视
亚裔美国人。Au的情况被多家媒体报道,包括《时代》的1987年的“神童”封面故事:
“一个全A学生,Yat-Pang,18岁,获得越野跑奖牌,被选为学校最高法院司法,去年6
月以第一名的成绩在圣何塞的冈德森高中毕业,伯克利(Berkeley)拒绝了他。Watson
M. Laetsch,伯克利分校的本科副校长,坚持Yat-Pang只是被一个“竞争激烈”的工
程科目拒绝的。”
Au现在45岁,他还记得当初他父母坚持要他“争取自己的权利”,最后由校长的道歉做
结束的斗争。后来,他在德安扎学院,旧金山湾区一所社区学院学了两年后,在1989年
,大学三年级转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如今,他是Veritas投资公司的CEO和联合创始
人。Au排除障碍,取得成功 - 经典“模范少数族裔”的故事 - 他说,尽管社会认为成
功是亚裔种族的副产品,他选择了自己创业来取得成功。
“说实话,当时我很不好意思我没被录取,很尴尬地期待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来说色盲
的社会,”Au说。
今天,亚裔美国人仍然对多元化构成威胁,只是现在连他们自己也接受了这个观念。在
2012年,一个流行的《纽约时报》专栏发表“亚洲人:太聪明反而对自己不好?”描述
了亚裔大学生自我感觉是“一群不露面的贤人和怪才”。2011年,《美联社》报道,为
了规避顶尖大学的潜配额,许多亚裔美国人在大学申请表上不再填写“亚裔”这一栏。
亚裔美国人对多元化构成如此大的威胁,以至于他们无意识地为自己的聪明而道歉。
从高科技公司多元化的调查报告可以看出,和技术工作人员相比,亚裔美国人在领导层
的比例严重不足,但这个现象被忽略了。沉默只是这个具有历史渊源的问题的一部分。
这不单纯是一个第一世界的投诉或上层中产阶级的问题,它具有着发人深省的后果。
“身为模范少数民族,你被期望会做的很好,你不应该有任何问题。” Helen Zia,亚
裔美国人活动家,记者和历史学家说。
这种对亚裔美国人的单一定义在科技领域表现尤其突出。
“如果公司高管认为自己的亚裔科技员工属于模范少数族裔”,Helen Zia继续说,“
随之而来的概念是,他们是很好的高科技的苦力,他们会竭尽全力工作,熬夜24小时研
磨代码 – 但[高管]可从来不用考虑提升他们到管理或领导层。”
然而,近几年推动亚裔美国人寻求多元化的势头渐渐减弱。历史学家认为,亚美运动的
高峰是在1982年两名谋杀华裔美国人Vincent Chin的白人男子逃脱起诉时,产生了“联
盟对抗反亚裔暴力”等新生团体,要求在法律上和社会上平等对待亚裔美国人。今天,
亚裔美国人要求平等的斗争可能不太激烈,但它仍然存在。
“我想说,今天的亚洲人虽然已经开始进入高科技公司的梯队,但并没有进入公司的高
层管理。这主要还是公司不加重视的原因。” 韩裔美国人策略顾问Jane Hyun说,他的
书<度。
Jane Hyun说,要改变这个现象,不仅只是社会和企业的责任,也在于亚裔美国人自己
。他们必须设法排解那些阻碍他们在领导,电影和政治等领域成长的文化,历史和社会
因素。 JD Hokoyama,国家亚太地区教育领导非营利组织(LEAP)的前总裁,补充说,
“[问题]不只是在上层。我们自己的社区也太沉默了。”
发信人: Shotgun1984 (喷子),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竹子天花板:亚裔在美国受偏见 高科技领域做苦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21 09:48:38 2014, 美东)
竹子天花板:亚裔在美国受偏见 高科技领域做苦力(图)
文章来源: 时代周刊 于 2014-10-20 15:10:44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
不代表本网立场!
打印本新闻 (被阅读 43440 次)
9
《时代》记者Jack Linshi 发表文章题为“The Real Problem When It Comes to
Diversity and Asian-Americans”,文章阐述了多年来亚裔在美国社会所受的偏见,
探讨了当今亚裔在高科技领域只做苦力,很少有晋升的机会的不公平现状。经原作者
Jack同意,全文翻译如下:
高科技领域缺乏亚裔领导人显示了一个重要问题:亚洲人被多元化排除在外
“多年前......他们认为你是傅满洲或陈查理。然后,他们认为你一定有一家洗衣店或
餐馆。现在,他们认为我们只知道怎样坐在电脑前。”
Asian-American Whiz Kids | Aug. 31, 1987
Ted Thai
这是1987年,55岁的Virginia Kee,一个纽约唐人街的高中老师,就当时《时代》封面
文章“那些亚裔美国神童”,谈了她的种族意识。这篇文章引起了部分亚裔对该杂志的
小规模抵制,他们认为用戴着眼镜,与教科书为伍的孩子做封面照片是一种冒犯。对他
们来说,这个照片强调了一个伤人的理念:亚裔美国人的思维是一维的,他们是成功的
机器人,字母A的崇拜者和学习的书呆子。
今天,82岁的Kee,还记得当年对‹‹时代››讲的话,认为这
三十年来没有什么变化。“从人性的角度去看,作为黄种人,这种刻板的印象还存在在
人们的脑海中。我们没有机会打破它。”Kee 说,“我们限制住了我们自己。”
“亚裔人只知道怎样坐在电脑前”的观念在最近几家顶级科技公司首次发布的多元化报
告中很突出。那些报告和媒体集中讨论女性,黑人,西班牙裔和印第安人在科技领域的
不足,几乎没有人提到高比例的亚裔技术员工和不成比例的极少的亚裔领导者的问题。
例如,LinkedIn, 60%技术人员是亚裔, 但亚裔只占领导层的28%; 雅虎,亚裔占57%
的技术人员,只占17%的领导人员,等等。
“这说明了谁最充分利用了教育和经济的机会, 但同时,也要看到亚裔美国人不足的
领域。” 耶鲁大学从事亚裔研究的教授,Mary Lui说。
但普遍认为的是:亚洲人和亚裔美国人是聪明的,成功的,所以雇用或提升他们不能算
鼓励多元化;亚裔美国人不足的领域是不存在的。这种信念的存在,历史学家和倡导者
认为,不仅掩盖了亚裔美国人群体中真正的行业划分,也排除了他们以多元化进入领导
层和非技术部门的可能性。
这种排除不是新现象。历史学家认为,从1965年移民法以来,多元化就对亚裔视而不见
了。二战结束后,许多前殖民地的亚洲国家,如菲律宾,韩国和印度等都强调用技术教
育来实现国家经济的现代化和工业化。该移民法允许那些高学历的亚州移民成为美国在
冷战期间科学,技术或工程专家方面的人力资源。
在1965年以前的半个世纪中,美国一直在阻止亚洲移民,先是利用种族排除法不允许亚
洲移民进入,后来用年度配额来限制亚洲移民。但在1965年的法案通过几年后,亚裔人
口大幅度增长。到了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亚裔美国人的形象不再是淘金热期间从加
州冲上岸的入侵者,铺设横贯北美铁路的穷单身汉,或抢占土地和窃取工作的移民。新
一代亚州移民是科学家,医生,程序员和工程师,他们在社会中蓬勃发展。
到了80年代中后期,亚裔美国人更是成为普遍成功的代表。各大新闻机构称赞他们为“
模范少数族裔” - 一个在1966年打造的术语,起源于<>和<界报>>刊登的故事,暗示亚裔美国人通过他们的钢铁般的工作热情和顽强的毅力,战胜
偏见而取得普遍的成功。这种说法在当时就引起不满,即这个普遍成功的定义遮掩了一
些特殊的亚裔团体的问题:越战流离失所的老挝和柬埔寨难民,以及那些年老的菲律宾
人在市区重建中争取保留他们廉价的I-Hotel酒店。
《时代》也赶了这个“模范少数族裔”的时髦。 1985年,也就是在刊登那个有争议的
封面故事的前两年,《时代》发表了题为“带着技术去美国:来自远东的移民浪潮丰富
了美国的人才库”的文章。文章讲述了亚裔美国人大量涌入高薪职业和精英大学,但有
意回避了那些边缘群体,如贫困的中国洗衣房,无助的越南难民和低收入的南亚出租车
司机。
亚裔美国人可以用数字来证明的成功,开始意味着他们应该被排除在类似“平权行动”
的多元化运动之外。更严重的,亚裔美国人被视为多元化的阻碍。在一个案例中,高三
学生Yat-Pang Au 和他在香港出生的父母向美国司法部正式投诉加州大学招生制度歧视
亚裔美国人。Au的情况被多家媒体报道,包括《时代》的1987年的“神童”封面故事:
“一个全A学生,Yat-Pang,18岁,获得越野跑奖牌,被选为学校最高法院司法,去年6
月以第一名的成绩在圣何塞的冈德森高中毕业,伯克利(Berkeley)拒绝了他。Watson
M. Laetsch,伯克利分校的本科副校长,坚持Yat-Pang只是被一个“竞争激烈”的工
程科目拒绝的。”
Au现在45岁,他还记得当初他父母坚持要他“争取自己的权利”,最后由校长的道歉做
结束的斗争。后来,他在德安扎学院,旧金山湾区一所社区学院学了两年后,在1989年
,大学三年级转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如今,他是Veritas投资公司的CEO和联合创始
人。Au排除障碍,取得成功 - 经典“模范少数族裔”的故事 - 他说,尽管社会认为成
功是亚裔种族的副产品,他选择了自己创业来取得成功。
“说实话,当时我很不好意思我没被录取,很尴尬地期待我们生活在一个相对来说色盲
的社会,”Au说。
今天,亚裔美国人仍然对多元化构成威胁,只是现在连他们自己也接受了这个观念。在
2012年,一个流行的《纽约时报》专栏发表“亚洲人:太聪明反而对自己不好?”描述
了亚裔大学生自我感觉是“一群不露面的贤人和怪才”。2011年,《美联社》报道,为
了规避顶尖大学的潜配额,许多亚裔美国人在大学申请表上不再填写“亚裔”这一栏。
亚裔美国人对多元化构成如此大的威胁,以至于他们无意识地为自己的聪明而道歉。
从高科技公司多元化的调查报告可以看出,和技术工作人员相比,亚裔美国人在领导层
的比例严重不足,但这个现象被忽略了。沉默只是这个具有历史渊源的问题的一部分。
这不单纯是一个第一世界的投诉或上层中产阶级的问题,它具有着发人深省的后果。
“身为模范少数民族,你被期望会做的很好,你不应该有任何问题。” Helen Zia,亚
裔美国人活动家,记者和历史学家说。
这种对亚裔美国人的单一定义在科技领域表现尤其突出。
“如果公司高管认为自己的亚裔科技员工属于模范少数族裔”,Helen Zia继续说,“
随之而来的概念是,他们是很好的高科技的苦力,他们会竭尽全力工作,熬夜24小时研
磨代码 – 但[高管]可从来不用考虑提升他们到管理或领导层。”
然而,近几年推动亚裔美国人寻求多元化的势头渐渐减弱。历史学家认为,亚美运动的
高峰是在1982年两名谋杀华裔美国人Vincent Chin的白人男子逃脱起诉时,产生了“联
盟对抗反亚裔暴力”等新生团体,要求在法律上和社会上平等对待亚裔美国人。今天,
亚裔美国人要求平等的斗争可能不太激烈,但它仍然存在。
“我想说,今天的亚洲人虽然已经开始进入高科技公司的梯队,但并没有进入公司的高
层管理。这主要还是公司不加重视的原因。” 韩裔美国人策略顾问Jane Hyun说,他的
书<度。
Jane Hyun说,要改变这个现象,不仅只是社会和企业的责任,也在于亚裔美国人自己
。他们必须设法排解那些阻碍他们在领导,电影和政治等领域成长的文化,历史和社会
因素。 JD Hokoyama,国家亚太地区教育领导非营利组织(LEAP)的前总裁,补充说,
“[问题]不只是在上层。我们自己的社区也太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