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中国人“变矮了”:为什么平均身高不敌日韩zz
avatar
中国人“变矮了”:为什么平均身高不敌日韩zz#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S*4
1
6月3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今日表示,全国18岁及
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和57
.3kg,与2002年相比,居民身高、体重均有所增长。
我们细细品读这份报告,还是可以体会到,它比较客观的反映了当下中国青少年健康状
况,由居民膳食能量供给充足,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总体改善。不难看出总体水平是好
的,但是他不足以让中国人扬眉吐气,因为“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
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这组统计数据让我们堵心。为什么呢?
人们没有忘记,在2014年的两会上,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吴正宪列举的世
界男性平均身高排名,引起了很多媒体和网友关注。这份报告显示,中国男性平均身高
矮于日韩,世界排名仅列第32位。当时吴代表引用了这样一组数据:“近几年世界男性
平均身高排名中,韩国排第18位,平均身高1.74米;日本第29位,平均身高1.707米
;中国男性排名第32位,1.697米。7岁到17岁的中国男孩平均身高比日本同龄男孩矮2
.54厘米。”我们看出他当初所提供的数据与今天国家卫生计生委提供的统计数据存在
差距,官方的提供的身高更有些“矮化”,不过人们认同了这一数据的客观性,因为,
在同龄断的比较中我们的确比日韩两国矮了一截。
不服气也没有办法这笔仅是事实,即便没有这样的数据,我们喜欢出国游或到日本购马
桶盖、抢大米和到韩国购买化妆品的中国游客,已经体会到身高方面的差距。我们长期
以来的“小日本”已经被彻底颠覆,我们在身高上,很知趣从不与蓝眼睛黄头发欧洲人
比较,因为人种不同没有可比性,就如同我们与非洲人比谁白一些不讲理一样,所以我
们只能横向与我国的周边国家去比,再远了就没有太多的意义了,因为身高的比较横线
越宽就越没有可比性,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常常与日本和韩国相比较。
比较的结果让我们很不爽,结果发现,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儿童身高高于日本儿童
,但之后日本儿童身高开始高于中国儿童,20世纪70年代两国儿童身 高差值最大。到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中国城乡居民的
营养状况都有所改善,两国儿童的身高差距也开始逐渐缩小,但直到2000年,中国儿童
平均身高依然比日本低1.73cm(男)、0.78cm(女)。相比韩国我们的身高就差得更
多了,虽然后来有不少“爱国人士”批评这种身高比,“不科学、不确凿”但是事实就
摆在眼前,批评声自然而然退去。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身高,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遗传、饮食、运动、睡眠等,也就是说
,除遗传因素之外,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生活方式对身高也有重要的影响。既然我们在生
活条件很差的一段时间都曾比日本人要高,我们身高的遗传基因很可能就不比他们差,
那么,如果想在身高上赶超日韩,生活方式还有那些需要改进的呢?那么就要找出问题
所在,相比日本、韩国我们的饮食不合理不均衡。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就建议每人每天饮奶300克(300毫升左右)。而事实上,中国
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却显示,城乡居民平均每人每日奶类摄入量只有26.5克,其
中城市为65.8克,农村只有11.4克。摄入量均远远低于膳食指南推荐的300克。而二
战后,日本就曾提出“为了我们的民族,请每天喝一杯牛奶”的口号。且一直对学生营
养餐非常重视,在1952年起就开始推行小学免费午餐,1954年将初中生纳入。在1954年
还颁发了《学校午餐法》,为保证这一措施的正常实施,每年补助学校午餐费用200亿
日元左右,其中每份学生午餐都会配上200毫升的牛奶。这种做法对改善贫困地区孩子
的营养状况效果尤为突出。随着麦当劳的进入,牛肉、火腿、香肠、奶酪和牛奶也在两
国开始成为大众食品,也正是这种生活上的富足刺激了韩国人潜在的成长遗传基因。
我们非常清楚不是所有人群都是和某一种食物包括牛奶,有些人就是会出现不适呕吐、
泻肚等症状,于是有人就借题发挥便有了“牛奶不补钙,喝了还致癌”的说法,而关于
“喝牛奶”的话题至今也没消停。相比日本、韩国我们的运动锻炼少的可怜。
谈到体育运动,中国在亚洲的金牌霸主地位不可撼动,但这与全民健身是两回事,在西
方人眼里13亿中国人个个都是乒乓健将,其实这只是他们的误判,我们就别再自欺欺人
了。因为除了小球我们在大球方面实在拿不出手,比起日本、韩国我们说话的底气始终
就不太足,说到底是我们的体育运动普及不够,群众性体育运动更是纸上谈兵。
实践证明运动能够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这是不用科普就知道的道理,因为当我们活动
时,骨骼会承受各种运动负荷的刺激,促使骺软骨细胞的增殖,从而有利于骨的生长。
通常情况下女性到了16岁,男性20岁左右,骨骺线就闭合了,无论你再多么努力的锻炼
,用多么“神奇”的增高产品,身高都不会再长了。
因此,强调儿童青少年时期增加活动非常必要。然而生活方式改变和交通工具的普及,
使人们运动越来越少,懒得去运动了。儿童青少年正处在学习的关键时期,过重的学习
负担,也是他们缺乏运动的重要原因之一。学校应该适当地减轻学生负担,多组织一些
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许多学校由于在个别事件怕担责任的作祟下,甚至取消
了必要的体育锻炼,因为在校方能否安全来校,能否安全回家,远比孩子们是否身体健
康重要得多也现实得多。
相比日本、韩国我们的睡眠指数更低。人们都知道早晚量身高是有差别的,原因在于夜
间睡眠骨骼关节松弛,也正是骨骼生长激素能促进骨骼的生长,而生长激素的分泌高峰
是在晚上的21点到23点,因此应该让孩子尽可能早睡。而现在,这一自然界故而定的生
物钟被孩子白天学习压力大,晚上疯狂玩游戏、看电视、刷微博,熬夜等现象彻底打破
不仅会严重影响身高的增长,还会导致第二天昏昏沉沉,影响学习效率。
在睡眠指数上,韩国好于日本,在睡眠时间上日本也不及中国,但是调查显示,中国人
睡得时长并不少,但睡得并不好。有超过五成的中国公众认为工作压力对自己的睡眠造
成了较大的影响,同时56.9%的公众表示生活压力令睡眠受到影响;49.9%的
中国人起床后有疲惫感,14%的中国人凌晨12点尚未睡觉;15%的中国人入睡困
难。相反,54%的日本人表示他们的每个工作日夜晚都睡得很好。 事实上,中日韩的青
少年们都面临同样的问题,只是他们在下一代健康问题上关注和改善更求真务实。在合
理的膳食、增加运动、规律睡眠比我们更行之有效。我们目前虽然在身高上我们与相邻
的韩国、日本相比为最低,多少让人大跌眼镜。但是只要我们对此高度重视,切实的从
娃娃抓起,如果能把花在“舌尖”上的心思用在青少年的健康和身高上,下个十年或许
情况会有所改变!
avatar
h*n
2
什么傻逼记者
18岁以上总人口和18岁青少年的平均身高能比么?
中国18岁青少年的平均身高是171.6,比日本高出1cm多

57

【在 S*****4 的大作中提到】
: 6月30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今日表示,全国18岁及
: 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和57
: .3kg,与2002年相比,居民身高、体重均有所增长。
: 我们细细品读这份报告,还是可以体会到,它比较客观的反映了当下中国青少年健康状
: 况,由居民膳食能量供给充足,体格发育与营养状况总体改善。不难看出总体水平是好
: 的,但是他不足以让中国人扬眉吐气,因为“全国18岁及以上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身
: 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这组统计数据让我们堵心。为什么呢?
: 人们没有忘记,在2014年的两会上,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全国人大代表吴正宪列举的世
: 界男性平均身高排名,引起了很多媒体和网友关注。这份报告显示,中国男性平均身高
: 矮于日韩,世界排名仅列第32位。当时吴代表引用了这样一组数据:“近几年世界男性

avatar
d*o
3
皮鞋吃太多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