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少年班为何被全民想象成“方仲永”?
avatar
少年班为何被全民想象成“方仲永”?#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s*k
1
中科大少年班出身的尹希2015年9月初当选哈佛大学最年轻华人正教授,沉寂数年
的少年班再次回到公众眼前。曾几何时,因为出身于中科大少年班的宁铂出家,被视作
当代“方仲永”,少年班模式也因此备受质疑,被讥为人才的黑洞。但日前经记者调查
,发现少年班在培养人才方面成绩卓著,少年班出来的学生除了像尹希这样学术研究的
佼佼者,其他“有的是公司董事长、行业的领头人,或是一家公司的技术负责人,平均
生活幸福指数不错,极少有生活状态非常差的”。
相比之下,之前对少年班的批评更像是一种想象。虽然根基并不牢靠,却成了全民
共同的想象,必定是符合了某种全民的心理期待。这种心理既有传统文化造成的心理暗
示,诸如“揠苗助长”和“伤仲永”的传说,又有当下的经验,诸如“高分低能”等指
责。特别是出于对教育体制种种弊端的反感,人们总是乐于接受对于教育制度批判的事
例,而不去更多关注真实程度如何。对于教育体制理性的反思,逐渐变成非理性的情绪
。于是宁铂的事情被放大,成为对中科大少年班的整体否定。
现在,事实又给人们上了一课,如果一种反思到了非理性的地步,那么就需要再反
思。少年班的少年们,成为人们抨击教育体制的炮弹,因为他们就是当下教育体制的象
征。但仔细想来,少年班这种模式,恰恰是现行教育体制的一种变通,让这些天赋超常
的孩子,不再按部就班地接受高中阶段的学习,既没有浪费他们的天赋和大好青春年华
,也避免了教育资源的浪费,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单就这一点来讲,也是值得肯定
的。
退一步来说,即便少年班代表着当今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是这个体制的佼佼者
,那么他们和这个体制一起,也应当得到理性的反思,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全面否定
。高分并不一定就代表着低能。少年班的学生在一种有着简单和平等规则的游戏中胜出
,这本身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事实证明,这种能力延续到了他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
,帮助他们在各自所在的领域,仍然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中科大少年班的成功,其实不用浪费更多笔墨加以证明,事实就在那里。更值得我
们思考的是,我们如何面对和评价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形成、延续至今的教育体制。
这一教育体制的确存在诸多弊端,但有的批评,否定之激烈,已经到了非理性的程度。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些批评和否定使用的工具或者参照物,以及提出的替代性主张,
据说来自于发达国家。但随着中西方教育交流的深入,发现所有这些在西方也是争议重
重。而“我们这儿”的教育理念,在西方也有一定的市场。有些教育问题,是中西方共
同面对的难题。我并不是一味为中国的教育体制辩护,我只是想说,解决问题,应多一
些理性的精神,客观的立场,多一些实证主义的方法。单纯地依靠想象,只会让问题变
得更糟糕。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