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美化战争的神剧造就热爱战争的弱智ZT
avatar
美化战争的神剧造就热爱战争的弱智ZT#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j*n
1
看了很多战争电影和电视剧,发现中外战争影响剧有非常多的不同,这些不同,差
若云泥,而其中,尤以对胜利者的描绘为最。国产影视剧的胜者,风光无限,快乐兴奋
。而国外的影视剧中的胜利者一个个灰嘴土脸,狼狈不堪。这种格局,无论是美剧、英
剧、俄剧、日剧或其他国度的剧,表现都很明显。
以“二次大战”的胜利方美国为例,他们在那场战争中,取得了货真价实的胜利,
无论对纳粹德国还是对日本,从战略到战役,都取得了无可争议的胜利,但你看到的胜
利者们的影视作品,无论是反映“诺曼底登陆”还是“北非沙漠大战”;无论是“中途
岛海战”还是“琉璜岛之役”,这些毫无争议的胜利,在他们的镜头下显示出来的却是
伤痛、血泪、鲜血四溅。胜利者们的形象,无一不是衣冠破损血汗浇融狼狈不堪,每一
场胜利,都是一刀一枪反复的血肉相搏的结果,没有哪一仗是搂草打兔子哼着小曲就搞
定了的。而面对胜利之后尸横遍野的战场,沉默多过了欢呼;后怕多过了庆贺,面对敌
人的尸体,反思战争的合理性多过对战争的狂热。有的影视作品,甚至直接展现的就是
战胜者回到家乡后长达一生的痛苦和噩梦,这些,有一部分来自于身体的伤残,而另一
部分,则来自于战争对他们心灵的杀伤。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从炼狱般的战争归来,
他的身心所受的挫伤,是可想而知的。战争其实就是将人变成兽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
,便充满了痛苦。惟一差异的是,战争本身有正义性与非正义性,但被战争裹胁其中的
个体,却因为要承担“同类相残”的痛苦和被同类所杀的恐怖,其对战争的体验和感受
应该是相近的。
我国古代著名军事家孙子所著的《孙子兵法》,是一本讲怎么打仗的书,但这本书
开宗明义,却是反对轻易言战的,它的第一段,明确告诉读者“兵者,国之大事也。死
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战争是影响千百万人生命财产的大事,不可不冷静
对待它,这种“知兵非好战”的态度,贯穿于《孙子兵法》的全书中,非不得已,决不
言战,因为他知道,胜,也是一件惨烈的事情。
这种思想,并没有被本国的影视人们接受。在他们的手中,无论是国人之间的内战
,还是抵御外侮的抗争,一例是以一种轻漫浅薄的态度对待胜利和胜利者。一场战斗下
来,无论将帅还是士兵,都幸福得像是参加了一场盛筵,衣装鲜亮,神彩奕奕。战场上
,见不到炸得破碎的尸体,见不到伤者的哭喊惨叫,见不到一个正常人在血雨之后的惊
恐,更见不到对同类相残之后的伤悲。这些看似正面的描绘,包括敌人像秋风中的落叶
一样弱不禁风,像蒙上眼睛一样的蠢笨枪法,像猪八戒一样的军事素养,像倒楣熊一样
的运气。这些,不仅没有衬托出胜者的英勇和胜利的来之不易,反倒让人觉得滑稽。虽
然,这样的意淫,也能换来弱智者廉价的掌声和追捧,就如同毒酒在入口的时候似乎也
有解渴的功能,但长远来看,就可怕了。
一位上世纪七十年代参加过越战的前辈对我说:猫耳洞里湿热难耐,蚊虫叮咬,很
多战友浑身烂得连裤子都穿不上,平时不打仗时,大家甚至连裤子都没穿。你能想象这
样的不雅镜头吗?你能从这种“不雅”中,看出的是士兵的伟大还是猥琐呢?许多人,
从猫耳洞出来半年都不敢抬头走路,怕碰头;更不敢轻易出脚往可疑的地面上走,怕遭
地雷。有的人的噩梦,一做就是几十年。这些,才是真实的战争。
刘伯承元帅一生身经百战。但远离战争的他,坚决不看战争电影,他究竟是怕勾起
痛苦的往事,还是怕智商受辱,便不得而知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作为一个胜者,他
的内心,是被伤得很深的。
把战争拍得很炫很美很夸张的,是征兵广告,它使不懂世事的年轻人,把战争当成
好玩的事情,一遇纠纷,便喊打喊杀,今天“核平”这里,明天“核平”那里;而把战
争拍得真实而残酷的,是和平主义者,他们希望人类在真实的灾难面前,保持足够的清
醒,并通过和平手段,来处理纠纷。这也许是那些拍“脑残”战争剧的人,应该反思的
事情——电影电视,是否真如他们说的,只是娱乐工具?在呼唤世界和平和传播人类和
谐相处的理念上,是否就没有必须的义务和担当?
当然,这些也不全怪影视人,因为在我们这个国度,早些年,曾经有将“和平主义
”理解成投降主义的思维方式。著名歌手苏小明在《军港之夜》中不过唱了句“让我们
的士兵好好睡觉”,险些成了脱不了手。而近些年,有关部门还发布过“抗战片不能表
现日军作战素质”的奇葩规定。这些,培养了喜欢看光鲜胜利的观众,进而刺激了新一
轮的神剧的诞生。五集连播的市场,基本是靠这些人支撑着。
也并不是我们的影视人都是只知道赚钱不尊重观众智商的猪脑壳。冯小刚和冯小宁
等人,也曾经拍过《集结号》和《紫日》等反思战争的电影,也曾经取得不错的反响。
只是,这种路数,并不是主流,也干不过手撕鬼子和裤裆里藏炸弹之类的神剧。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