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演习震慑东突 新疆汉人拒绝与维人做生意#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l*r
1 楼
我读村上的作品也不算少了,间或有些感想,但是也聚不到一处。前段看了《1Q84》就
散乱的想点我对村上的感觉。
1.风格的度
村上无疑是很有个人风格的作家,但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不由得想,他的风格是不是
反过来束缚了他的发展?对于作家来说,该怎么把握风格的度?
有些作家写谁像谁。往著名里说,曹雪芹,鲁迅,巴尔扎克,契诃夫;往流行了说,也
有金庸和六六。有些作家写谁都是自己,比如安妮宝贝和古龙。其实应该还可以举出很
多更出名的作家,但是我觉得有点不保险,比如博尔赫斯,杜拉斯,塞林格,卡夫卡,
张爱玲,但是他们虽然在作品里留下了很重的个人痕迹,但是还是可以给和多种类型的
人画像的。
那么村上也许就是我知道的“著名作家”里最明显的写谁都是写自己的人了。
具体到《1q84》这本书,写天吾改小说的过程,感觉是他的写作经验谈;青豆如何训练
肌肉,参照作者的另一本非小说:《我谈跑步时谈些什么》;就连那个强悍果敢的职业
保镖t,说起话来居然也左一个故事右一个典故,这完全是村上自己的说话风格嘛!一个
杀手型的保镖这么多废话,还要不要命了!
这是在人物塑造上。语言上,我更拿不准风格的度在哪里。记得看过一次安妮宝贝的博
客,里面有读者来信。妈妈呀,那个读者,是位男性,说话跟安妮本人一模一样,幽怨
扭捏得,如果安妮发誓说不是她自己,那么我最多相信该读者有颗女人心。但是我不得
不承认安妮那样的文字也有值得羡慕的地方,有辨识度,美感,易读,可以轻易的制造
一种氛围感染读者。那么这样的作家应该一直这么说话吗?这就好像说,如果一个人很
容易使剑,他还要不要换别的兵器?
老实说,我看到《1Q84》里第128个“大概”的时候,有点崩溃了。村上修改时,就没
有产生一次冲动删掉一个大概吗?还是说书里本来有2800个,他已经删掉不少了?
btw,村上以文字中充满了奇思妙想的比喻著名。其实他这种奇思妙想,我觉得还不如朱
文来得顺畅。有空可以摘抄比较下。另外,王朔如果每本书都一路贫,我也没意见,因
为他这么说话我不觉得做作。所以我的初步结论是,语言的风格也分好的,无用的,和
坏的。坏的固然不能提倡,无用的风格也要适可而止。
2.一篇侦探小说。
1q84简直是篇侦探小说。虽然侦探内容也许远不是小说的主流,但是写作方式,小说的
整个架构完全是顺着侦探的路子来:由悬念来操控节奏,主宰读者。
读book 1感觉很好,迷雾重重,但是不过分,能够诱发读者产生很多猜测,使读者也参
与到创作中来;book 2解开一部分谜语,又抛出更多,读者欲罢不能,步步紧跟,似乎
就等着book 3里达到高潮了;book 3呢,结构变了一点,多出一个牛河来,节奏有些放
慢,不过直到最后一章以前,我都没太失望。可惜到了最后一章,只能感叹一声,1q84
和大多数悬念太多的侦探小说一样,不能真正满足读者啊。
每当这时候我就会觉得,作者恐怕数学不够好。数学不好的人逻辑不好,所以总有漏洞
留下。不知道我这种猜测有道理不。其实也可能是写长篇小说太辛苦,写到最后坐不住
了,难免收束不完美。
3.文学与音乐
我看《约翰克里斯多夫》的时候太早,没看出那本小说除了主人公是音乐家还和音乐有
多少关系,只记得一开头讲到约翰听见音乐的时候文字就很吸引人。
村上是个发烧友,他的小说场景里不停出现某段音乐。对我这样不听音乐,尤其不懂爵
士的人来说,那些文字的信息量几乎是零。不过在1q84里,我总算发现了一个比单纯的
歌曲名字有趣的现象——村上在用乐曲的结构写小说。
用乐曲的结构写小说这种说法并不新鲜(sasa也说过巴赫比数学家还逻辑强大之类的话
),不过我以前没留心过。这次我总算看出来了,小说结构非常讲究,复调,大小主题
逐渐升华,同一元素的多次出现(汗,我的音乐词汇太少)等等。
不过这一点,在最后被作者打乱了。在我不多的耐心的把交响乐从头听到尾的经历里,
最后部分都该是最辉煌最宏大最响亮的,可惜能这样收束的长篇小说真的不多。
(所以我一直觉得,搞文学的也许是人才,搞音乐的才是天才)
4.长跑者村上
对村上感兴趣的人真该看看《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本书不仅仅是村上作为
跑者的经历,更可以看出他作为作家的性格、心态甚至人生观世界观。
我最感兴趣的是,村上说作家总被认为是个不健康的职业,事实也往往如此;写作时心
灵总被“恶”包围,因此更需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对抗(大意)。由此可看出村上不同
于很多作家的地方:他为人理性且意志坚韧。
而看1q84等小说,我常常觉得村上过于理性。他写书如烹饪,需要什么原料,什么样的
火候,加入佐料的顺序,全都布置得一丝不苟。这样的好处,自然是质量有保证;却也
因此即便情节奇幻,对我却没有多少surprise可言。更没有激情,热血等等。。。
大江健三郎曾批评村上是个浅薄的作家。我觉得浅薄倒也未必(事实上在人民受教育如
此之高的时代,作家真能做出比普通人深刻得多的思考吗?),而是他进行思考时,始
终在一种不温不火的热度,使他思考的成果缺乏力度和锐度。同样的话题,如果一位作
家用热血和生命写就,一位坚持长跑数十年如一日的写就,也许前者更容易被记住和怀
念。在某种意义上,我觉得作家和演员一样,在做到极致,就是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
我这样说不是说村上不好。事实上他凭借思考、学习、毅力来写作,非常令人敬佩,也
比很多作家写得更久,跑得更远。
5.小说主题
1q84初看是讲宗教,也有家庭暴力,女权,最后却成了一个爱情故事。我不知道这是否
是村上一开始落笔时的初衷,也不知道关于宗教的部分他是了解不够深入(他不是做过
东京地铁中毒事件的长期采访吗?),还是本来就打算避实就虚,但我觉得这是1q84最
令人失望之处。
1q84里的爱情主题在他很多主题里都已经表达过,例如《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不知
村上何以对儿童时代开始的贯穿一生的爱情情有独钟。并且居然让这种爱情大圆满的结
局了,也许他想写一个童话。我好像说过好的爱情故事都是童话。但是他想表达的东西
太多,达不到《树上的男爵》那样纯净美好的效果。
我对《1Q84》总的感觉是,写作中,村上把很多问题想得非常清楚,包括许多微小的细
节,整体结构,人物背景等等,却没有对主题有个完全清晰的预想。不知道他本人是否
有别的解释。
散乱的想点我对村上的感觉。
1.风格的度
村上无疑是很有个人风格的作家,但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不由得想,他的风格是不是
反过来束缚了他的发展?对于作家来说,该怎么把握风格的度?
有些作家写谁像谁。往著名里说,曹雪芹,鲁迅,巴尔扎克,契诃夫;往流行了说,也
有金庸和六六。有些作家写谁都是自己,比如安妮宝贝和古龙。其实应该还可以举出很
多更出名的作家,但是我觉得有点不保险,比如博尔赫斯,杜拉斯,塞林格,卡夫卡,
张爱玲,但是他们虽然在作品里留下了很重的个人痕迹,但是还是可以给和多种类型的
人画像的。
那么村上也许就是我知道的“著名作家”里最明显的写谁都是写自己的人了。
具体到《1q84》这本书,写天吾改小说的过程,感觉是他的写作经验谈;青豆如何训练
肌肉,参照作者的另一本非小说:《我谈跑步时谈些什么》;就连那个强悍果敢的职业
保镖t,说起话来居然也左一个故事右一个典故,这完全是村上自己的说话风格嘛!一个
杀手型的保镖这么多废话,还要不要命了!
这是在人物塑造上。语言上,我更拿不准风格的度在哪里。记得看过一次安妮宝贝的博
客,里面有读者来信。妈妈呀,那个读者,是位男性,说话跟安妮本人一模一样,幽怨
扭捏得,如果安妮发誓说不是她自己,那么我最多相信该读者有颗女人心。但是我不得
不承认安妮那样的文字也有值得羡慕的地方,有辨识度,美感,易读,可以轻易的制造
一种氛围感染读者。那么这样的作家应该一直这么说话吗?这就好像说,如果一个人很
容易使剑,他还要不要换别的兵器?
老实说,我看到《1Q84》里第128个“大概”的时候,有点崩溃了。村上修改时,就没
有产生一次冲动删掉一个大概吗?还是说书里本来有2800个,他已经删掉不少了?
btw,村上以文字中充满了奇思妙想的比喻著名。其实他这种奇思妙想,我觉得还不如朱
文来得顺畅。有空可以摘抄比较下。另外,王朔如果每本书都一路贫,我也没意见,因
为他这么说话我不觉得做作。所以我的初步结论是,语言的风格也分好的,无用的,和
坏的。坏的固然不能提倡,无用的风格也要适可而止。
2.一篇侦探小说。
1q84简直是篇侦探小说。虽然侦探内容也许远不是小说的主流,但是写作方式,小说的
整个架构完全是顺着侦探的路子来:由悬念来操控节奏,主宰读者。
读book 1感觉很好,迷雾重重,但是不过分,能够诱发读者产生很多猜测,使读者也参
与到创作中来;book 2解开一部分谜语,又抛出更多,读者欲罢不能,步步紧跟,似乎
就等着book 3里达到高潮了;book 3呢,结构变了一点,多出一个牛河来,节奏有些放
慢,不过直到最后一章以前,我都没太失望。可惜到了最后一章,只能感叹一声,1q84
和大多数悬念太多的侦探小说一样,不能真正满足读者啊。
每当这时候我就会觉得,作者恐怕数学不够好。数学不好的人逻辑不好,所以总有漏洞
留下。不知道我这种猜测有道理不。其实也可能是写长篇小说太辛苦,写到最后坐不住
了,难免收束不完美。
3.文学与音乐
我看《约翰克里斯多夫》的时候太早,没看出那本小说除了主人公是音乐家还和音乐有
多少关系,只记得一开头讲到约翰听见音乐的时候文字就很吸引人。
村上是个发烧友,他的小说场景里不停出现某段音乐。对我这样不听音乐,尤其不懂爵
士的人来说,那些文字的信息量几乎是零。不过在1q84里,我总算发现了一个比单纯的
歌曲名字有趣的现象——村上在用乐曲的结构写小说。
用乐曲的结构写小说这种说法并不新鲜(sasa也说过巴赫比数学家还逻辑强大之类的话
),不过我以前没留心过。这次我总算看出来了,小说结构非常讲究,复调,大小主题
逐渐升华,同一元素的多次出现(汗,我的音乐词汇太少)等等。
不过这一点,在最后被作者打乱了。在我不多的耐心的把交响乐从头听到尾的经历里,
最后部分都该是最辉煌最宏大最响亮的,可惜能这样收束的长篇小说真的不多。
(所以我一直觉得,搞文学的也许是人才,搞音乐的才是天才)
4.长跑者村上
对村上感兴趣的人真该看看《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这本书不仅仅是村上作为
跑者的经历,更可以看出他作为作家的性格、心态甚至人生观世界观。
我最感兴趣的是,村上说作家总被认为是个不健康的职业,事实也往往如此;写作时心
灵总被“恶”包围,因此更需要健康的生活方式来对抗(大意)。由此可看出村上不同
于很多作家的地方:他为人理性且意志坚韧。
而看1q84等小说,我常常觉得村上过于理性。他写书如烹饪,需要什么原料,什么样的
火候,加入佐料的顺序,全都布置得一丝不苟。这样的好处,自然是质量有保证;却也
因此即便情节奇幻,对我却没有多少surprise可言。更没有激情,热血等等。。。
大江健三郎曾批评村上是个浅薄的作家。我觉得浅薄倒也未必(事实上在人民受教育如
此之高的时代,作家真能做出比普通人深刻得多的思考吗?),而是他进行思考时,始
终在一种不温不火的热度,使他思考的成果缺乏力度和锐度。同样的话题,如果一位作
家用热血和生命写就,一位坚持长跑数十年如一日的写就,也许前者更容易被记住和怀
念。在某种意义上,我觉得作家和演员一样,在做到极致,就是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
我这样说不是说村上不好。事实上他凭借思考、学习、毅力来写作,非常令人敬佩,也
比很多作家写得更久,跑得更远。
5.小说主题
1q84初看是讲宗教,也有家庭暴力,女权,最后却成了一个爱情故事。我不知道这是否
是村上一开始落笔时的初衷,也不知道关于宗教的部分他是了解不够深入(他不是做过
东京地铁中毒事件的长期采访吗?),还是本来就打算避实就虚,但我觉得这是1q84最
令人失望之处。
1q84里的爱情主题在他很多主题里都已经表达过,例如《国境以南 太阳以西》。不知
村上何以对儿童时代开始的贯穿一生的爱情情有独钟。并且居然让这种爱情大圆满的结
局了,也许他想写一个童话。我好像说过好的爱情故事都是童话。但是他想表达的东西
太多,达不到《树上的男爵》那样纯净美好的效果。
我对《1Q84》总的感觉是,写作中,村上把很多问题想得非常清楚,包括许多微小的细
节,整体结构,人物背景等等,却没有对主题有个完全清晰的预想。不知道他本人是否
有别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