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中国人“微博打拐”带给人们的深思是什么?
avatar
中国人“微博打拐”带给人们的深思是什么?#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z*0
1
中国人“微博打拐”带给人们的深思是什么?
“微博打拐”的壮丽激动了无数中国人,以至于当执法部门证明很多“疑似被拐儿童”
跟踪的就是他们自己的父母时,很难用一两个词形容网民的复杂感受。本需要非常专业
、执着的打拐行动,却被搞成中国人似曾相识的大规模群众运动,结果是个别人出名了
,但自微博打拐运动形成以来,一个新的被救儿童没有得到证实,很多流浪家庭反而受
到伤害,这能算是中国微博的骄傲吗?
我们相信参与微博打拐的网民几乎都是善良的人,俚有某种力量催化善良的行动在叠加
、互动的过程中变形。重要的是,这本是警察们做的事,但无数网民同时做了“警察志
愿者”,他们的愿望都是好的,但没有受过任何训练,就匆匆在城市有儿童乞丐出没的
地点“执法”,结果是可以想象的。
尽管这样,善良的打拐个人和网站不应被指责,应当近观到指责的,是那些意识到这场
运动可能出格,却利用自己的话语权极力鼓动它的人。他们追求对自己号召力的制造和
展示,他们根本没准备为这场运动的实际后果负责。
每个失出孩子的家庭都值得全社会同情和帮助,但只有有序的帮助才会是有效的。微博
打拐出现的时候,恰恰是中国政府打拐力度最大、拐卖儿童现象受到空前压制的时候,
但这个信息被轰轰烈烈的微博打拐运动淹没了。
微博打拐后来的针对者转向流浪儿童。儿童行乞对任何社会都是污点,但根除这一现象
需要全社会大量艰苦的付出,决不是喊个口号,网民们拿起手机拍照就能做到的。中国
经济不能“大跃进”,社会进步同样就幻想“大跃进”,社会演进的这一真相再痛苦我
们也需要面对。
一个重要的疑问是:微博打拐的问题是露得很快,但为什么得不到及时纠正?一些著名
的公共知识分子向私下表示他们反对这一看法?还有媒体的报道几乎都是鼓励,极少有
质疑,这正常吗?这是一个健康的舆论场应有的表现吗?
互联网及微博对推动民主政治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但这不是代表网络舆论场没有短
处。网络舆论的过于一致阻止了对微博打拐的质疑。长期以来,一些网络活跃分子不容
忍不同声音,动不动就围攻“特不同意见者”,给意见的自由表达施加了巨大压力。可
以不夸张地说,这种压力正形成特殊的“网络舆论审查”.中国互联网、包括微博要健
康发展,就应形成理性、宽容的舆论氛围,不能让情绪化的口号为网络表达压轴,自以
为是和唯我尊应受到谴责,谦虚、豁达这些现实社会的美德,在互联网世界应同样得到
张扬。
网络民主的要义之一就是话语权的平等,是拒绝少数人主导大多数人的情绪。网络舆论
应有自我纠正错功能,网上舆论领袖同样应接受“舆论监督”,因为他们的话语权就像
现实社会的任何权力一样,同样不能被滥用。
中国现实社会出现过很多有关意识形态的悲剧,以及群众运动的悲剧,希望赃官样的悲
剧永远都不在互联网上换一种形式上演。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