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我们为什么害怕药家鑫不死?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老愚
avatar
我们为什么害怕药家鑫不死?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 老愚#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r*u
1
药家鑫在落网那一刻,已经死了。
如此残忍,他已经丧失了作为人活下去的可能。
奇怪的是,他竟然一直活着,尽管他由于恐惧死亡而不堪一击,但他的家庭背景
表现出强悍的姿态:我们有能力让自己的后代活下去。
“药家鑫”,这个名字含义明晰:他是家里的贵人,药家命脉所在,他将继承无
尽的财富,光耀祖宗。药家人怎么能眼看着自己的香火,就这样断在太平盛世里?
在我的感觉上,似乎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但他还活着。七年前,连杀四人的大
学生马加爵,从被捕到赴死也就三个来月。马加爵决绝,主流舆论也很决绝。我知道药
家鑫不想死,他就是想死,家人也不会让他去死。而死者张妙女士已经不可能复活了,
她是多么愿意再活过来,照顾丈夫和年仅两岁的儿子。在好多语境里,她不再是一个生
命,只是一枚讨价还价的筹码罢了。
在某些热心媒体眼里,她的家人和药家人只是两个可用的道具,他们要齐心协力
完成和谐这出大戏。这些机敏的媒体于此轻车熟路,他们知道怎样揭开受害者的伤口赚
眼球,又怎样抚顺施害者的心绪,以此赢得自己的影响力;他们知道怎样把一出没有悬
念的事情,演绎成精妙的连续剧,从而获得持续的关注,并巧妙变现。他们揣摩出一套
抹平仇恨和痛苦的万能秘方,通过皮条客式的老练经营,使当事双方相逢一笑泯恩仇。
宣泄,讨价还价,握手言欢。
说穿了,让双方笑的就是钱。施害者多数几张印有毛泽东头像的钞票,做几个尽
量诚恳的道歉仪式——苦肉计是常用手段,受害人即可放弃责任追究,在极难实现的正
义与伸手可及的利益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
忍气吞声的受害者,见利忘义的受害者,辜负了“网络正义”的受害者。
围观者或许不知道,作为受害者没有别的选择。在被告知不能实现他们所要的正
义之后,他们只能选择侮辱性的“积极补偿”——明知是诱饵,也只能张嘴去含。这是
一出规定情节,你不配合,将什么也得不到。
人民币在飞扬,那是扇向他们的坚硬的耳光。
药家鑫故意杀人一案,比原先的演出更精彩。
这次的导演已经从冯小刚式的煽情大片里获得了应有的启发。
他们预先已经预备了纸巾,不是让你为受害者落泪,而是让你为杀人者而伤悲。
先把被抓改为“自首”,顺便安排一场药家鑫母亲的真情专访,将不屑与受害者
家属打交道的药家,魔术般塑造为心怀愧疚的积极筹款者。请注意,男主人一直蒙面隐
身,不时释放出一丝含糊而低调的信息,但我们知道他绝非等闲之辈。
药家“家境一般”,“尽力而赔”,张家便显得得理不饶人,既要钱又要命。这
种转换不经意间便完成了。
然后才是审判大戏开锣。
出示各种证明药家鑫是好孩子的证据:十三张奖状,同学及邻居的褒奖陈述。总
之,药家鑫是一个比正常人还要优秀的好青年,前途无量,他仅仅是意外撞了受害者,
恰恰受害者又要记车号,他由于害怕农民受害者纠缠起来没完没了,才用弹钢琴的手,
强迫性地连续刺杀,捅死了一个比自己大三岁的女人。
法院破天荒地进行现场问卷测试,在凶手母校——西安音乐学院学生占绝对优势
的旁听人群中咨询民意,结果还用问吗?
与此同时,央视在自己王牌节目中把药家鑫推向前台,他口述自己上进的过去,
特意穿插一段父母强迫弹钢琴的讲述,被心理学专家李玫瑾锐利地发现:这孩子原来是
教育不当,心里委屈,把人当钢琴一样刺杀了。
“这孩子——”“唉,这孩子!”
女专家和女主持人的母性大放光辉。观众在媒体充溢的人性之河面前,绝望地呻
吟。
在这样的煽情面前,死者一家背负沉重的道德包袱:你能忍心让这么一个心理受
害者,因教育和社会失职而犯错误的孩子去死吗?
舆论又杀死了一次张妙。这次是在道德上——你的死让刺死你的人难堪。
媒体和法院对同情心的运用令人叹为观止。一方面诱导人们忘记死者的苦难,尽
快把生命和精神损失转化为看得见的人民币;另一方面,苦心引导大众同情行凶者,忘
记他是一个残忍的罪犯,要把他作为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加以体谅。“错误”“孩子”
,一个二十三岁的刽子手摇身一变成了无辜的弱者。
当下的心理学分析,已经成为和谐社会的得力助手,由于它的频繁参与,人们迷
糊了,不知道该同情罪犯,还是该同情可怜的死者。“有种感觉,所有的犯罪,沾了心
理学,就都是有道理的了。”网友“着急的妈咪”说,“关键是,这个很少被弱势群体
用,却更多的为强势群体服务。”
这些霹雳手段本来是有效果的。自“杭州七十码”以降,人们已经原谅了多少暴
虐的凶手。但这一次,大家不想再滥用同情心了,并非是因为有药家鑫同窗女生李颖为
之辩护的无耻之词:“我要是他,我也捅……怎么没想着受害人当时不要脸来着,记车
牌?”而是大家从心底感到恐惧,觉得那把匕首就将捅向自己,强势人群一旦觉你不顺
眼,刺死你时,更加没有顾忌,还有那更加可怕的黑手,越过法律的挡箭牌,直接把“
特立独行”的你弄走。
他们害怕这个社会真的被丛林法则主宰,弱者彻底丧失了法律的庇护。他们是良
民,在还不想或不敢做暴民的时候,难以自保。
不能退了!这已经成为不是底线的底线。药家鑫不死,法律、正义全死。
所以,那些主张宽容的学者,惊愕于自己的碰壁:我们是不主张以暴易暴的啊!
废除死刑促进社会和谐。
人们斩钉截铁地回答:即使废除死刑,也不应自药家鑫始!
药家鑫在法庭上痛苦流涕,一副怕死求生的可怜样。对此,我只有鄙夷,并不愿
使用我所剩无多的怜悯心。在你连续刺向张妙时,你怀着一丝侥幸,正是那丝侥幸,促
使你无视受害人求生的恳求:别杀我,我有孩子!在那一刻,你已经不可饶恕。上帝已
经判了你死刑。
你背后的势力再大,也大不过民心。这一次,法院将被迫站在正义一边,那是他
们本应履行的神圣职责。
唯一的出路是,做一次好汉,承受你该承受的命运:别人能死,你也死得。
avatar
S*E
2
看了这个文章,我越发的感觉国内和国外的人思维有很大的不同
我跟我哥哥通电话的时候聊起药家鑫,我哥的观点是,药家鑫死不死跟法律公正一点关
系都没有,药死了,是被网络逼死的,药不死,是正常的,合乎社会现实的,现在的社
会就这样。
avatar
j*3
3
国内的人已经对社会的黑暗麻木了..
你们不会明白,这中间有多少黑暗的东西是你看不到的!
avatar
I*t
4
死了是依据社会上的草根正义,不死是依据名义上的法律程序,这都不是重点,就算他
不死过了几年放出来了也没好下场。重点是这个案子把以南方系为代表的一群成天宣传
“宽恕”“同情”“人性”“普世”“正义”的社会精英放到了聚光灯下,让普通人看
清楚了他们的面目。有意思的是,在这件事上,毛左孔庆东和普右李承鹏观点相当一致
avatar
i*e
5
南方系由为药辩护的吗? 请给个连接让我看看,
avatar
I*t
6
从法律层面上的辩护倒没有多少,只是求情啊,好学生啊,童年啊,不要以暴制暴啊,
就是这些而已
http://www.infzm.com/content/53459
http://www.infzm.com/content/53187
当然还有那个占据了腾讯新闻专版的李教授的“弹琴杀人论”

【在 i**********e 的大作中提到】
: 南方系由为药辩护的吗? 请给个连接让我看看,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