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崇祯——人性弱点的子集(1) zt# WaterWorld - 未名水世界
b*n
1 楼
阅读崇祯——人性弱点
阅读崇祯——人性弱点的子集(1)
历史是一门非常注重功利的学科。普及的史书就是要突出对抗中的矛盾,以求消
耗最小的资源,阐发最大的教益,简单快速的以古为鉴,古为今用。但是,认识一个人
的过程却不应如此,因为他/她之所以为他/她,自有贯穿其一生的特质,而经过提炼的
人类社会一般化矛盾(冲突)中的代号,恰恰无法说明这一点。以崇祯为例:
1。好面子(委过于人。。。)
譬如,你和一群人做一件事情。你满怀责任心,并且因了种种的厉害关系,所以
在这群人中你无疑是最想干好、做得最卖力、思到寝食俱废、想到睡里梦里的一个。当
然,可能你做事的方法并不正确,但是我敢说你肯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你的本心
是那么想把这件事情干好,怎么会是蓄意破坏呢???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然也包括你的原因),事情还是失败了。换作任何一个人
,在所有的努力和热望化为一次次失望的时刻,他是否就能理智的认清自己的错误,把
合作者们的效率和态度忽略不计,甘心情愿的向全天下人表示自己应该对这失败负责?
??
2。疑心(猜忌。。。)
崇祯有时候会对人生出疑心,包括对自己的亲人。比如,田贵妃弹一手好琴,他
在周皇后的提示下就会去想:田贵妃是哪里学来的琴?又如,有人提议太子南迁,在光
时亨的提示下,他又会想:我是不是会变成另一个唐明皇?至于对大臣,我并不认为该
列于此处,我将在“妖魔化”篇分析所谓的“崇祯对大臣的猜忌”。
我认为,这疑心可以说尚在合理的自我保护意识范围之内。难道今天的人与人之
间都那么信任无猜吗?都可以掏心掏肺吗?说着崇祯多疑的时候,就从不扪心自问吗?
什么叫多疑?多和不多的界限何在?
1。田贵妃的琴艺:《三垣笔记》笔记
2。光时亨的提示:《烈皇小识》
阅读崇祯——人性弱点的子集(2)
3。痛恨文臣
都说崇祯50相,谁曾花心思研究一下这50相,给我说清楚这50相的始末?我敢说
很多人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来自于一个最广泛的说法:崇祯有言:君非亡国之君,臣
是亡国之臣。普遍的印象是,崇祯对大臣有浓厚的成见和敌意。
我所知,崇祯发表类似言论有三次:
第一次是在崇祯17年三月初四崇祯最后一次提到“南迁”,在被逼出了一句“国
君死社稷,朕想往哪里去!”后,他恨恨地说了句“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尔
!”拂袖而去。
第二次是三月十七日早朝,崇祯懒得再说任何的废话,看着哭天抹泪的诸臣,只
是用手指在桌案上写下“文臣个个可杀”,让身边的司礼太监看了看,随手抹去。
第三次是三月十九日凌晨,崇祯在上吊前的血书里,写到“朕误听文官言,致失
天下”。
我特别注意的是,崇祯有两次提到“文官(文臣)”,一次也是在自己痛下殉国决
心时对在朝诸臣愤愤而发。崇祯并没有特别说起在外征战、给自己带来无数战败消息的
督师武将。哪怕是对朝廷拿着架子的左良玉、吴三桂等军阀,他也并没有痛恨到死。崇
祯为什么独独对文臣到死都还恨恨不已???
“明末士大夫,问钱谷不知,问甲兵不知”,他们所经营的是程朱是八股。而晚
明任用官员的传统,要职非进士出身者不用,内阁非翰林进身者不用。但是,这些进士
翰林们对国政到底有多少建设性的建议呢?为了应付日益紧迫的局面,皇帝不得不一再
破格提拔,而随之而来的肯定就会有一场风波。
对清贵身份的矜持之外,还有结党。清军入塞,农民军攻城,但是因为战果关系
着党的利益,战场上的将军牵动着朝堂上的党,所以本来已经焦头烂额了的皇帝还要处
理顺应形势发展而随时出现的一大堆弹劾本章。朝臣们对党的兴趣超过一切,举个例子
,即使在死到临头的崇祯17年正月里,言官们没有给崇祯任何一点救亡的建议,却上了
这样一道本章:将十六年来误国诸奸,详开姓名,钦定一案,诏告中外,使天下知晓祸
乱的来由,“诸奸之罪案明,而陛下之圣德益彰”。国事已如此不堪,朝臣们还有兴趣
再掀大案!!!!这里我就要问了,据说那么热衷委过于诸臣的崇祯皇帝却为什么没有
采纳?言官们这里的“诸奸”是否包括袁崇焕?后来反复的强调袁崇焕之冤就可以说明
崇祯只会一味的委过于人、猜忌大臣吗?这些言官除了名誉、私利、党争、大案,他们
的人心可还在?他们真的没有误国不可恨吗?????
顶
0
* 2007-3-26 11:14
* 回复
58.17.142.*
2楼
所以在中国公众心目中,凡成功人士特别是商人与政客,他的道德形象必定不嘉
,因为既然他能成功那么他肯定会搞阴谋。久而久之,自认不怎么精通阴谋的人离那些
圈圈就越来越远,那些个圈圈里也就从此乐阴谋而不疲。
按此逻辑,成功学就是阴谋学,阴谋且只有阴谋才能带来成功。大家,书店里铺
满的***九九方略为什么卖得特别火??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不希望满街的书摊上全
部是曾国藩那张深沉到吓人的老脸,本来内容不错已流传几千年的书上非要印个“***
一生研究的书”,平民百姓家里少展示些陈**风格的阴沉沉的屏幕。。。我讨厌“妖魔
化”,我害怕“妖魔化”!!!
阅读崇祯——系住风筝的线
在我的观念里,怎样才能算真正认识了一个人呢?
举个题外的例子说明——被很多人“妖魔化”过的韦昌辉。我总结韦昌辉的一生
有以下几次起伏:因韦家本来还算富户,但是因为是外来户,所以就长期受到欺负,于
是韦昌辉的一生就在这样的背景中拉幕——
1。默默憋气->咬牙花钱买功名->挂出违反规矩的牌子->挨告挨砸->
2。默默憋气->咬牙花血本参军->受封北王更积极钻营->叫人瞧不起->
3。默默憋气->被授予除奸重任->更夸张的大屠杀表演->挨刀被人吃了!!
所以我看这个韦昌辉,他一生的线索就是
默默憋气->为出气舍得本钱发狠->出了气就瞎猖狂->挨收拾的命!!!
而有人非要说他这样的人能策划什么大阴谋,是个地道的阴谋家,我就不能同意
,他不是阴谋家,这样的人倒可以做饿狗用,当枪使唤,怎么是阴谋家样儿!!真正的
阴谋家在哪儿?只要抛开“天京事变”的种种表象,是谁瞅准时机发动的起义?是谁从
一无所有上升到崇高的地位?是谁山南海北的拉起了各色人等组织了庞大的队伍?是谁
一眼就看准了韦昌辉这条饿狗???
拒绝“妖魔化”,用心和兴趣通过自己的思想去找。可能我找到一个人很多的故
事,对此也可以有很多种的解释,从中我得到了几个有着明显独特之处的完全不同的线
索。我要把这全部的线索和特点放入这个人一生中的大部分阶段大部分故事中解释——
之所以说“大部分”,是因为我不可能连主角的童年都考虑,而只能从他一生主要事业
的出发站开始。如果在最终,我能够发现其中一个线索可以胜任这探索的全过程,我就
认为我已经抓住了放飞这一生命的那根线。
我得出的贯穿崇祯一生的线索其实非常简单:
决心振作->充满希望的积极努力->令人失望的失败->愤怒的总结大会->再次振作-
>。。。
说明:
1。“充满希望的积极努力”中有不少是错误的努力;
2。这循环的最后一次,最末一个环节需要修改成:彻底的绝望。
为什么我不认为崇祯“有城府”?如果崇祯十几岁时与魏忠贤斗时就很有城府,
为什么反而在年纪更大经验更多了后,却没了一点城府?
与大臣们发生矛盾时,他不顾体面的与黄道周们吵架,导致自己不仅在士林中的
评价不佳,而且当堂就真没了体面——黄道周理学大儒四处讲学,不管有理没理,是他
一个黄口小儿所能辩倒的人物么?
他不懂得利用党争,反而参与到大臣中间打群架生干气;他对张献忠辈的出尔反
尔毫无对策;他的脾气规律已被大臣们摸透——比如,大臣们知道皇帝痛恨朝臣结党,
无论是互相打击还是互相包庇都会引起崇祯明显的逆反,所以每次刑部定案,判重了皇
帝必会下调几级,判轻了皇帝又肯定会上调几级,于是大臣们抓住规律,每欲为某人求
情,必定故意重判,判得越是离奇的重,皇帝的回批越是离奇的轻。崇祯的城府呢?到
哪里去了????
所以我就认为,崇祯并不是一个有城府的皇帝。
再说“猜忌”。从崇祯与三位督师:处理袁崇焕->处理杨嗣昌->处理洪承畴。
袁崇焕这次失误,崇祯的处理手段却非常残酷。
* 2007-3-26 11:14
* 回复
58.17.142.*
3楼
换到杨嗣昌,围剿李闯是在杨嗣昌的直接指挥下进行的,而崇祯投给杨嗣昌的金
钱、权利、感情、信任都要比给袁崇焕的更多,结果却“失陷封藩”,崇祯又为什么不
治罪,仅仅是因为杨嗣昌已经死了吗?
再看洪承畴,崇祯对于洪承畴付出的也并不少,而且最妙的是在给洪承畴开了一
次全国性的追悼大会以后,居然传来了洪承畴已降清的消息。大臣们力主杀掉洪承畴一
家,而崇祯只是苦笑着摇摇头:我是希望洪承畴做王猛似的人物啊!
是崇祯忽然就变的不猜忌,变的仁慈了吗?不大可能。因为经验上讲,皇帝这个
位置从来都是越坐越冷血的。那么又是为什么呢?
我依照我的线索猜测:是因为随着国事日坏,崇祯皇帝已经->希望->失望->日渐
绝望。
果然,经过了洪承畴降清后的最后一轮挣扎,崇祯17年正月元旦,也不知是因为
钟慢了还是宫里的钟快了,反正全体大臣上早朝迟到,皇帝和太子等了好久,只来了一
个踉踉跄跄奔进来的大学士李建泰。崇祯说什么了?什么也没说!处理谁了?谁也没处
理!这一刻的崇祯已经感觉到了命运之线的尽头:疲惫的崇祯已经从刚即位时的充满希
望走到了彻底绝望的尽头,他不再想振作,不再想努力的挣扎,也不再想要求他的大臣
们怎样怎样了!!!
阅读崇祯——揭开多面人之谜
崇祯是一个非常多面的皇帝。对家人,他非常有责任心非常有人情味儿,对大臣
他则冷酷无情,而对百姓乃至“流寇”,他一直是一种无可无不可的态度,决没有勃然
大怒。为什么?你相信世界上有多面人的存在吗?
其实崇祯的规律是非常明显的:只要一离开治国——这个时刻驱使他走上那令他
疲惫不堪的循环的责任,他的脾气是非常不错的。这个循环是什么?
决心振作->充满希望的积极努力->令人失望的失败->愤怒的总结大会->再次振作-
>。。。
崇祯一直把家人照顾的很好,妻妾的小纠纷,子女的教育,他都要亲自过问。哪
怕在读本章这种他最烦的时刻,他也能不带丝毫火气的给带在身边的太子,细心地讲解
字里行间的大意和道理。少有帝王的孩子能享受到这种父爱的,即使平常人家,正当家
长烦难的时候,小孩子招来的即使不是一通呵斥,最客气 “大人的事,小孩子管什么
”也就打发走了. 比如周皇后可以在没心思跟崇祯玩笑的时候给皇帝一巴掌,结果也没
见崇祯怎么样,无非是互相道歉了事;再如田贵妃见崇祯去观赏苏州来的女乐很不高兴
,写了张便条告诫了皇帝一顿,崇祯阅读后还饶有兴致地于其上批复道:“久不见卿,
学问大进。但先朝有之,并非朕始,卿何虑焉。”
对下人他关心他们的冷暖,鼓励他们学习,有各种特长的,他会封他们一个小官.
对于并不被计算在这个循环链条上的百姓,崇祯也没有任何要求。反而是那个走
不出去的财政窘境让他更加为之深深苦恼。因为这个窘境造成了一个他无法跳出的怪圈
:一面拿钱招抚、安民,一面就必须加派更多的税,然后就造就了另一批“流寇”。他
也清楚:“陕西屡报饥荒,小民失业,甚至被迫而从贼,自罹锋刃。”这就让他好象对
“流寇”多了一点略带理亏的宽容态度。
我的结论:因为崇祯不肯放弃他的责任,所以他一直也无法挣脱系住他命运的那
根线。他在这根线的牵引下不断的努力挣扎着,但偶尔的松弛也会使他得到暂时的休闲
。总之,崇祯并不是一个多么复杂的多面人。
阅读崇祯——理想抱负大崩盘
崇祯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且决心要为这事业做出点什么的人。举例说明:
皇帝因为内外交困,有次与辅臣周延儒私谈时,感叹内外诸臣没有能任事的人。
周延儒说:当年的诸葛武侯倒是奇才,还说过“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
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见也。”况且今天我们还没有一个能赶得上诸葛先生得人才呢
?
崇祯回击道:先生知道武侯的《出师表》里还有“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
话吗?当年的诸葛武侯只是在偏安一方的蜀国里,犹存灭贼的志向呢!
* 2007-3-26 11:14
* 回复
58.17.142.*
4楼
崇祯这一不肯妥协的性格,注定了他的一生都必然被系在“决心振作->充满希望
的积极努力->令人失望的失败->愤怒的总结大会->再次振作->。。。”的绝望循环中不
肯放手。这不放手还因为崇祯是个太有责任心的人——这还可以体现在他对家人的感情
上,而且并不使人感到这个家中的崇祯和那个治国的皇帝相较有任何的矛盾。
崇祯的态度太积极了,太想做好了,也太投入了。他的心情就象一个已经得了绝
症的病人:本来若是不上手术台,他也许还能多活上3、5个月。但他因受着彻底医好病
痛这一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选择了手术。他不知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还是根本就在自
欺欺人,独独忽略了他那虚弱的病体已经受不住任何的折腾了。
崇祯这一执着到荒唐的积极确实可能将虚弱的大明带到的加速死亡的结局。荒唐
的积极也为他带来了死亡的命运。其实早在崇祯安稳的坐在王位上的时候,他的积极就
已经引起那群明智到消极的人们忍不住的打击和嘲笑。比如:
有一回受不住打击的皇帝偶然在宫里玩了一回扶乩请神的游戏,安慰一下朝中无
将引起的心烦,也有一点问问天命的意思。所以皇帝自然地问起:天上的天将有没有要
下凡的呢?乩盘停了好久,答批:诸天将都已经下凡了,只有武圣人关羽,因为受大明
重恩,不肯下凡。崇祯再问什么,乩盘却一动不动了。其实,关羽感念大明重恩不肯下
凡,那些下凡的天将都是干什么去了,还用说吗?
值得注意的倒是:那个操纵扶乩的人又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
其实这种心理也很正常,当你瞧着有人在为一件你打心里就瞧不上的事情整天奔
忙,你会不会去忍不住泼盆冷水、甚至暗中希望着一个失败的结局呢?
其实到了结局的边缘,崇祯已经是性情大变了。他曾经笑着听由徐光启拆除宫里
大多数的神像和木偶,但是到了崇祯末年,皇帝什么都会相信:他扶乩请神;他请回一
堆偶像;甚至听说哪里有一个小小的兆头,他都要偷偷摸摸的去一个隐秘之所祈祷上一
番。
甚至,对于自己十七年来的种种努力,崇祯也开始发生怀疑了。在崇祯17年二月
的“罪己诏”中,皇帝突然说,自己从今以后“要惜人才以培元气,守旧制以息纷嚣”
,对多年来的苛求大臣,以及那些没有取得任何实效的改革全部开始反省。理想抱负大
崩盘的崇祯,终于可以考虑一下妥协考虑一下臣服于天命,但这一切已经来的太晚了。
而最后,崇祯还是不肯放开那条把自己系在悲剧命运上的致命的线,毕竟那上面还有一
样东西他不肯放弃东西——“国君死社稷”。
阅读崇祯——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我的心里,崇祯并不是一个复杂难懂的人,如果可以脱离皇帝的责任,崇祯会是
一个什么样的人?
崇祯很敏感,并且有一点自卑,因此轻微的小聪明最为他所不齿。一方面是因为
他瞧出了对方心里的一点脏东西;另一方面,他又怀疑对方是有意愚弄自己。
崇祯很怀旧。他怀念自己的生母,尽管其实他已记不起她的样子;他对着天启的
木匠活儿感伤,尽管多年来与这个哥哥的交往已经被繁琐的礼仪数不清的叩头所限制;
他甚至对福王的被杀非常悲伤,特地找来一个老宫女询问当年这位叔叔在宫中生活的情
况。当听到万历皇帝临终前犹念念不忘洛阳时,崇祯忍不住当着并不知晓福王死讯的老
宫女唏嘘不已。
崇祯偏爱古朴、雅致、悠远、淡淡的东西。比如魏晋的书法,比如古琴,比如茉
莉,比如藕片,比如素衣。他对宫中盛行的浓妆非常反感,曾经对浓妆的宫女们笑说:
“浑似庙中鬼脸”。
崇祯性格倔强不肯妥协。从他的书法人们也可以得出这个虽为挣扎却依然飞扬的
印象。如果抛开皇帝不谈,他就是一个行走在末路上,却要用满心的热望,拼尽一切用
尽所有努力抓住也决不肯放弃,而最后终于还是失败了的人。在绝望的一刻,崇祯是无
比迷茫和痛苦的,他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努力的自己最终会失败呢?所以姚雪垠的书中会
引用“南柯一梦”。
崇祯为什么会选择到煤山上去上吊,并且执意要留下一具狼狈的尸体?最终被命
运压倒而还是不甘心的人都会升出爬到高处一看究竟的幻想。
就在上山前,崇祯亲手杀死了最亲的家人,他丢掉了祖父、父亲、哥哥的基业。
那么敏感、自卑又死拉着那致命的循环不肯撒手的崇祯,他愿意在地下与亲人相见吗?
况且,在崇祯的33年中,除了其中短短10个月,他都是生活在紫禁城里的。但是
,当太阳再次照亮这金碧辉煌的九重宫阙时,这里已经不再是自己的家了。那么怀旧的
崇祯,就不想再好好看一眼自己的家园吗?
我的常识告诉我,当一个人就要死了的时候,他所能想到的最一般的事物,是亲
人,是故乡。
我不信崇祯简朴,我也不特别欣赏他勤政,作为末世帝王,不简朴不勤政行吗?
我所喜欢他的,是面对绝望的热望,面对天命的挣扎,面对责任的勇气,尽管他的热望
和挣扎有不少盲目和错误的地方。其实,李煜和隋炀帝也是末世的君主,他们却享受到
了眠花问柳、沉湎温柔富贵乡的帝王生活,但这生活掩盖不了一个事实——他们的选择
其实就是逃避做一个帝王,逃避自己的责任。他们是被人逼死的,如果有可能,他们宁
可不死,因为当初的选择就已经说明了,他们是怯懦的,他们早就向命运乞怜投降了。
如果崇祯不是皇帝,他作什么合适?我以为是——诗人。虽然我知道崇祯的诗词
并不是他的强项,但是当我看着他忍受着孤独努力要攀上生命那锐利的峰顶,当我看到
那阳光照耀的冰峰中他所走过的路上布满斑斑的鲜血,我还是坚持认为,崇祯如果不是
皇帝,他应该去做一个诗人。
阅读崇祯——人性弱点的子集(1)
历史是一门非常注重功利的学科。普及的史书就是要突出对抗中的矛盾,以求消
耗最小的资源,阐发最大的教益,简单快速的以古为鉴,古为今用。但是,认识一个人
的过程却不应如此,因为他/她之所以为他/她,自有贯穿其一生的特质,而经过提炼的
人类社会一般化矛盾(冲突)中的代号,恰恰无法说明这一点。以崇祯为例:
1。好面子(委过于人。。。)
譬如,你和一群人做一件事情。你满怀责任心,并且因了种种的厉害关系,所以
在这群人中你无疑是最想干好、做得最卖力、思到寝食俱废、想到睡里梦里的一个。当
然,可能你做事的方法并不正确,但是我敢说你肯定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因为你的本心
是那么想把这件事情干好,怎么会是蓄意破坏呢???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当然也包括你的原因),事情还是失败了。换作任何一个人
,在所有的努力和热望化为一次次失望的时刻,他是否就能理智的认清自己的错误,把
合作者们的效率和态度忽略不计,甘心情愿的向全天下人表示自己应该对这失败负责?
??
2。疑心(猜忌。。。)
崇祯有时候会对人生出疑心,包括对自己的亲人。比如,田贵妃弹一手好琴,他
在周皇后的提示下就会去想:田贵妃是哪里学来的琴?又如,有人提议太子南迁,在光
时亨的提示下,他又会想:我是不是会变成另一个唐明皇?至于对大臣,我并不认为该
列于此处,我将在“妖魔化”篇分析所谓的“崇祯对大臣的猜忌”。
我认为,这疑心可以说尚在合理的自我保护意识范围之内。难道今天的人与人之
间都那么信任无猜吗?都可以掏心掏肺吗?说着崇祯多疑的时候,就从不扪心自问吗?
什么叫多疑?多和不多的界限何在?
1。田贵妃的琴艺:《三垣笔记》笔记
2。光时亨的提示:《烈皇小识》
阅读崇祯——人性弱点的子集(2)
3。痛恨文臣
都说崇祯50相,谁曾花心思研究一下这50相,给我说清楚这50相的始末?我敢说
很多人对于这个问题的认识,来自于一个最广泛的说法:崇祯有言:君非亡国之君,臣
是亡国之臣。普遍的印象是,崇祯对大臣有浓厚的成见和敌意。
我所知,崇祯发表类似言论有三次:
第一次是在崇祯17年三月初四崇祯最后一次提到“南迁”,在被逼出了一句“国
君死社稷,朕想往哪里去!”后,他恨恨地说了句“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尔
!”拂袖而去。
第二次是三月十七日早朝,崇祯懒得再说任何的废话,看着哭天抹泪的诸臣,只
是用手指在桌案上写下“文臣个个可杀”,让身边的司礼太监看了看,随手抹去。
第三次是三月十九日凌晨,崇祯在上吊前的血书里,写到“朕误听文官言,致失
天下”。
我特别注意的是,崇祯有两次提到“文官(文臣)”,一次也是在自己痛下殉国决
心时对在朝诸臣愤愤而发。崇祯并没有特别说起在外征战、给自己带来无数战败消息的
督师武将。哪怕是对朝廷拿着架子的左良玉、吴三桂等军阀,他也并没有痛恨到死。崇
祯为什么独独对文臣到死都还恨恨不已???
“明末士大夫,问钱谷不知,问甲兵不知”,他们所经营的是程朱是八股。而晚
明任用官员的传统,要职非进士出身者不用,内阁非翰林进身者不用。但是,这些进士
翰林们对国政到底有多少建设性的建议呢?为了应付日益紧迫的局面,皇帝不得不一再
破格提拔,而随之而来的肯定就会有一场风波。
对清贵身份的矜持之外,还有结党。清军入塞,农民军攻城,但是因为战果关系
着党的利益,战场上的将军牵动着朝堂上的党,所以本来已经焦头烂额了的皇帝还要处
理顺应形势发展而随时出现的一大堆弹劾本章。朝臣们对党的兴趣超过一切,举个例子
,即使在死到临头的崇祯17年正月里,言官们没有给崇祯任何一点救亡的建议,却上了
这样一道本章:将十六年来误国诸奸,详开姓名,钦定一案,诏告中外,使天下知晓祸
乱的来由,“诸奸之罪案明,而陛下之圣德益彰”。国事已如此不堪,朝臣们还有兴趣
再掀大案!!!!这里我就要问了,据说那么热衷委过于诸臣的崇祯皇帝却为什么没有
采纳?言官们这里的“诸奸”是否包括袁崇焕?后来反复的强调袁崇焕之冤就可以说明
崇祯只会一味的委过于人、猜忌大臣吗?这些言官除了名誉、私利、党争、大案,他们
的人心可还在?他们真的没有误国不可恨吗?????
顶
0
* 2007-3-26 11:14
* 回复
58.17.142.*
2楼
所以在中国公众心目中,凡成功人士特别是商人与政客,他的道德形象必定不嘉
,因为既然他能成功那么他肯定会搞阴谋。久而久之,自认不怎么精通阴谋的人离那些
圈圈就越来越远,那些个圈圈里也就从此乐阴谋而不疲。
按此逻辑,成功学就是阴谋学,阴谋且只有阴谋才能带来成功。大家,书店里铺
满的***九九方略为什么卖得特别火??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不希望满街的书摊上全
部是曾国藩那张深沉到吓人的老脸,本来内容不错已流传几千年的书上非要印个“***
一生研究的书”,平民百姓家里少展示些陈**风格的阴沉沉的屏幕。。。我讨厌“妖魔
化”,我害怕“妖魔化”!!!
阅读崇祯——系住风筝的线
在我的观念里,怎样才能算真正认识了一个人呢?
举个题外的例子说明——被很多人“妖魔化”过的韦昌辉。我总结韦昌辉的一生
有以下几次起伏:因韦家本来还算富户,但是因为是外来户,所以就长期受到欺负,于
是韦昌辉的一生就在这样的背景中拉幕——
1。默默憋气->咬牙花钱买功名->挂出违反规矩的牌子->挨告挨砸->
2。默默憋气->咬牙花血本参军->受封北王更积极钻营->叫人瞧不起->
3。默默憋气->被授予除奸重任->更夸张的大屠杀表演->挨刀被人吃了!!
所以我看这个韦昌辉,他一生的线索就是
默默憋气->为出气舍得本钱发狠->出了气就瞎猖狂->挨收拾的命!!!
而有人非要说他这样的人能策划什么大阴谋,是个地道的阴谋家,我就不能同意
,他不是阴谋家,这样的人倒可以做饿狗用,当枪使唤,怎么是阴谋家样儿!!真正的
阴谋家在哪儿?只要抛开“天京事变”的种种表象,是谁瞅准时机发动的起义?是谁从
一无所有上升到崇高的地位?是谁山南海北的拉起了各色人等组织了庞大的队伍?是谁
一眼就看准了韦昌辉这条饿狗???
拒绝“妖魔化”,用心和兴趣通过自己的思想去找。可能我找到一个人很多的故
事,对此也可以有很多种的解释,从中我得到了几个有着明显独特之处的完全不同的线
索。我要把这全部的线索和特点放入这个人一生中的大部分阶段大部分故事中解释——
之所以说“大部分”,是因为我不可能连主角的童年都考虑,而只能从他一生主要事业
的出发站开始。如果在最终,我能够发现其中一个线索可以胜任这探索的全过程,我就
认为我已经抓住了放飞这一生命的那根线。
我得出的贯穿崇祯一生的线索其实非常简单:
决心振作->充满希望的积极努力->令人失望的失败->愤怒的总结大会->再次振作-
>。。。
说明:
1。“充满希望的积极努力”中有不少是错误的努力;
2。这循环的最后一次,最末一个环节需要修改成:彻底的绝望。
为什么我不认为崇祯“有城府”?如果崇祯十几岁时与魏忠贤斗时就很有城府,
为什么反而在年纪更大经验更多了后,却没了一点城府?
与大臣们发生矛盾时,他不顾体面的与黄道周们吵架,导致自己不仅在士林中的
评价不佳,而且当堂就真没了体面——黄道周理学大儒四处讲学,不管有理没理,是他
一个黄口小儿所能辩倒的人物么?
他不懂得利用党争,反而参与到大臣中间打群架生干气;他对张献忠辈的出尔反
尔毫无对策;他的脾气规律已被大臣们摸透——比如,大臣们知道皇帝痛恨朝臣结党,
无论是互相打击还是互相包庇都会引起崇祯明显的逆反,所以每次刑部定案,判重了皇
帝必会下调几级,判轻了皇帝又肯定会上调几级,于是大臣们抓住规律,每欲为某人求
情,必定故意重判,判得越是离奇的重,皇帝的回批越是离奇的轻。崇祯的城府呢?到
哪里去了????
所以我就认为,崇祯并不是一个有城府的皇帝。
再说“猜忌”。从崇祯与三位督师:处理袁崇焕->处理杨嗣昌->处理洪承畴。
袁崇焕这次失误,崇祯的处理手段却非常残酷。
* 2007-3-26 11:14
* 回复
58.17.142.*
3楼
换到杨嗣昌,围剿李闯是在杨嗣昌的直接指挥下进行的,而崇祯投给杨嗣昌的金
钱、权利、感情、信任都要比给袁崇焕的更多,结果却“失陷封藩”,崇祯又为什么不
治罪,仅仅是因为杨嗣昌已经死了吗?
再看洪承畴,崇祯对于洪承畴付出的也并不少,而且最妙的是在给洪承畴开了一
次全国性的追悼大会以后,居然传来了洪承畴已降清的消息。大臣们力主杀掉洪承畴一
家,而崇祯只是苦笑着摇摇头:我是希望洪承畴做王猛似的人物啊!
是崇祯忽然就变的不猜忌,变的仁慈了吗?不大可能。因为经验上讲,皇帝这个
位置从来都是越坐越冷血的。那么又是为什么呢?
我依照我的线索猜测:是因为随着国事日坏,崇祯皇帝已经->希望->失望->日渐
绝望。
果然,经过了洪承畴降清后的最后一轮挣扎,崇祯17年正月元旦,也不知是因为
钟慢了还是宫里的钟快了,反正全体大臣上早朝迟到,皇帝和太子等了好久,只来了一
个踉踉跄跄奔进来的大学士李建泰。崇祯说什么了?什么也没说!处理谁了?谁也没处
理!这一刻的崇祯已经感觉到了命运之线的尽头:疲惫的崇祯已经从刚即位时的充满希
望走到了彻底绝望的尽头,他不再想振作,不再想努力的挣扎,也不再想要求他的大臣
们怎样怎样了!!!
阅读崇祯——揭开多面人之谜
崇祯是一个非常多面的皇帝。对家人,他非常有责任心非常有人情味儿,对大臣
他则冷酷无情,而对百姓乃至“流寇”,他一直是一种无可无不可的态度,决没有勃然
大怒。为什么?你相信世界上有多面人的存在吗?
其实崇祯的规律是非常明显的:只要一离开治国——这个时刻驱使他走上那令他
疲惫不堪的循环的责任,他的脾气是非常不错的。这个循环是什么?
决心振作->充满希望的积极努力->令人失望的失败->愤怒的总结大会->再次振作-
>。。。
崇祯一直把家人照顾的很好,妻妾的小纠纷,子女的教育,他都要亲自过问。哪
怕在读本章这种他最烦的时刻,他也能不带丝毫火气的给带在身边的太子,细心地讲解
字里行间的大意和道理。少有帝王的孩子能享受到这种父爱的,即使平常人家,正当家
长烦难的时候,小孩子招来的即使不是一通呵斥,最客气 “大人的事,小孩子管什么
”也就打发走了. 比如周皇后可以在没心思跟崇祯玩笑的时候给皇帝一巴掌,结果也没
见崇祯怎么样,无非是互相道歉了事;再如田贵妃见崇祯去观赏苏州来的女乐很不高兴
,写了张便条告诫了皇帝一顿,崇祯阅读后还饶有兴致地于其上批复道:“久不见卿,
学问大进。但先朝有之,并非朕始,卿何虑焉。”
对下人他关心他们的冷暖,鼓励他们学习,有各种特长的,他会封他们一个小官.
对于并不被计算在这个循环链条上的百姓,崇祯也没有任何要求。反而是那个走
不出去的财政窘境让他更加为之深深苦恼。因为这个窘境造成了一个他无法跳出的怪圈
:一面拿钱招抚、安民,一面就必须加派更多的税,然后就造就了另一批“流寇”。他
也清楚:“陕西屡报饥荒,小民失业,甚至被迫而从贼,自罹锋刃。”这就让他好象对
“流寇”多了一点略带理亏的宽容态度。
我的结论:因为崇祯不肯放弃他的责任,所以他一直也无法挣脱系住他命运的那
根线。他在这根线的牵引下不断的努力挣扎着,但偶尔的松弛也会使他得到暂时的休闲
。总之,崇祯并不是一个多么复杂的多面人。
阅读崇祯——理想抱负大崩盘
崇祯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且决心要为这事业做出点什么的人。举例说明:
皇帝因为内外交困,有次与辅臣周延儒私谈时,感叹内外诸臣没有能任事的人。
周延儒说:当年的诸葛武侯倒是奇才,还说过“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
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见也。”况且今天我们还没有一个能赶得上诸葛先生得人才呢
?
崇祯回击道:先生知道武侯的《出师表》里还有“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
话吗?当年的诸葛武侯只是在偏安一方的蜀国里,犹存灭贼的志向呢!
* 2007-3-26 11:14
* 回复
58.17.142.*
4楼
崇祯这一不肯妥协的性格,注定了他的一生都必然被系在“决心振作->充满希望
的积极努力->令人失望的失败->愤怒的总结大会->再次振作->。。。”的绝望循环中不
肯放手。这不放手还因为崇祯是个太有责任心的人——这还可以体现在他对家人的感情
上,而且并不使人感到这个家中的崇祯和那个治国的皇帝相较有任何的矛盾。
崇祯的态度太积极了,太想做好了,也太投入了。他的心情就象一个已经得了绝
症的病人:本来若是不上手术台,他也许还能多活上3、5个月。但他因受着彻底医好病
痛这一不切实际的幻想,所以选择了手术。他不知是因为没有意识到,还是根本就在自
欺欺人,独独忽略了他那虚弱的病体已经受不住任何的折腾了。
崇祯这一执着到荒唐的积极确实可能将虚弱的大明带到的加速死亡的结局。荒唐
的积极也为他带来了死亡的命运。其实早在崇祯安稳的坐在王位上的时候,他的积极就
已经引起那群明智到消极的人们忍不住的打击和嘲笑。比如:
有一回受不住打击的皇帝偶然在宫里玩了一回扶乩请神的游戏,安慰一下朝中无
将引起的心烦,也有一点问问天命的意思。所以皇帝自然地问起:天上的天将有没有要
下凡的呢?乩盘停了好久,答批:诸天将都已经下凡了,只有武圣人关羽,因为受大明
重恩,不肯下凡。崇祯再问什么,乩盘却一动不动了。其实,关羽感念大明重恩不肯下
凡,那些下凡的天将都是干什么去了,还用说吗?
值得注意的倒是:那个操纵扶乩的人又是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呢?
其实这种心理也很正常,当你瞧着有人在为一件你打心里就瞧不上的事情整天奔
忙,你会不会去忍不住泼盆冷水、甚至暗中希望着一个失败的结局呢?
其实到了结局的边缘,崇祯已经是性情大变了。他曾经笑着听由徐光启拆除宫里
大多数的神像和木偶,但是到了崇祯末年,皇帝什么都会相信:他扶乩请神;他请回一
堆偶像;甚至听说哪里有一个小小的兆头,他都要偷偷摸摸的去一个隐秘之所祈祷上一
番。
甚至,对于自己十七年来的种种努力,崇祯也开始发生怀疑了。在崇祯17年二月
的“罪己诏”中,皇帝突然说,自己从今以后“要惜人才以培元气,守旧制以息纷嚣”
,对多年来的苛求大臣,以及那些没有取得任何实效的改革全部开始反省。理想抱负大
崩盘的崇祯,终于可以考虑一下妥协考虑一下臣服于天命,但这一切已经来的太晚了。
而最后,崇祯还是不肯放开那条把自己系在悲剧命运上的致命的线,毕竟那上面还有一
样东西他不肯放弃东西——“国君死社稷”。
阅读崇祯——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
我的心里,崇祯并不是一个复杂难懂的人,如果可以脱离皇帝的责任,崇祯会是
一个什么样的人?
崇祯很敏感,并且有一点自卑,因此轻微的小聪明最为他所不齿。一方面是因为
他瞧出了对方心里的一点脏东西;另一方面,他又怀疑对方是有意愚弄自己。
崇祯很怀旧。他怀念自己的生母,尽管其实他已记不起她的样子;他对着天启的
木匠活儿感伤,尽管多年来与这个哥哥的交往已经被繁琐的礼仪数不清的叩头所限制;
他甚至对福王的被杀非常悲伤,特地找来一个老宫女询问当年这位叔叔在宫中生活的情
况。当听到万历皇帝临终前犹念念不忘洛阳时,崇祯忍不住当着并不知晓福王死讯的老
宫女唏嘘不已。
崇祯偏爱古朴、雅致、悠远、淡淡的东西。比如魏晋的书法,比如古琴,比如茉
莉,比如藕片,比如素衣。他对宫中盛行的浓妆非常反感,曾经对浓妆的宫女们笑说:
“浑似庙中鬼脸”。
崇祯性格倔强不肯妥协。从他的书法人们也可以得出这个虽为挣扎却依然飞扬的
印象。如果抛开皇帝不谈,他就是一个行走在末路上,却要用满心的热望,拼尽一切用
尽所有努力抓住也决不肯放弃,而最后终于还是失败了的人。在绝望的一刻,崇祯是无
比迷茫和痛苦的,他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努力的自己最终会失败呢?所以姚雪垠的书中会
引用“南柯一梦”。
崇祯为什么会选择到煤山上去上吊,并且执意要留下一具狼狈的尸体?最终被命
运压倒而还是不甘心的人都会升出爬到高处一看究竟的幻想。
就在上山前,崇祯亲手杀死了最亲的家人,他丢掉了祖父、父亲、哥哥的基业。
那么敏感、自卑又死拉着那致命的循环不肯撒手的崇祯,他愿意在地下与亲人相见吗?
况且,在崇祯的33年中,除了其中短短10个月,他都是生活在紫禁城里的。但是
,当太阳再次照亮这金碧辉煌的九重宫阙时,这里已经不再是自己的家了。那么怀旧的
崇祯,就不想再好好看一眼自己的家园吗?
我的常识告诉我,当一个人就要死了的时候,他所能想到的最一般的事物,是亲
人,是故乡。
我不信崇祯简朴,我也不特别欣赏他勤政,作为末世帝王,不简朴不勤政行吗?
我所喜欢他的,是面对绝望的热望,面对天命的挣扎,面对责任的勇气,尽管他的热望
和挣扎有不少盲目和错误的地方。其实,李煜和隋炀帝也是末世的君主,他们却享受到
了眠花问柳、沉湎温柔富贵乡的帝王生活,但这生活掩盖不了一个事实——他们的选择
其实就是逃避做一个帝王,逃避自己的责任。他们是被人逼死的,如果有可能,他们宁
可不死,因为当初的选择就已经说明了,他们是怯懦的,他们早就向命运乞怜投降了。
如果崇祯不是皇帝,他作什么合适?我以为是——诗人。虽然我知道崇祯的诗词
并不是他的强项,但是当我看着他忍受着孤独努力要攀上生命那锐利的峰顶,当我看到
那阳光照耀的冰峰中他所走过的路上布满斑斑的鲜血,我还是坚持认为,崇祯如果不是
皇帝,他应该去做一个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