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消防员回忆东航事故救援:在半山腰挖到的结婚证!
我们全副武装,戴着帽子、口罩和护目镜,穿着速干衣、救援服和防护服,手上是抢险救援手套,防割刺的,很厚。除此之外,包里还装着救援装备,绳索、挂钩、照明灯等。
因为穿着防护服,不方便上厕所,队里还准备了成人纸尿裤。这是我第一次穿成人纸尿裤,有点尴尬和不舒服,但为了救人,管不了那么多了。
第一天的任务主要是搜救幸存者。
现场指挥部下达命令后,救援区域被划成网格,各个小组采取拉网式搜救。我所在的是绳索专业队,与其他五位队员负责在陡峭的坡地上搜救。山上的路很陡,有些坡地跟地面几乎垂直。草又密又高,挡住了路,一不小心就踩入土坑里。我们用铁锹把草拨开,开辟出一条小路,一寸一寸地扩大搜救区域。
在半山腰的草丛里,我们找到了飞机的残片,白色的,一大块。但这一天没有太大的搜救收获,感觉很遗憾。
黑夜降临,我们拿着强光照明灯继续搜救。撤离时,现场还有很多忙忙碌碌的身影,整个山头被星星点点的灯光照亮。
那晚,我在手机备忘录写道,“这个世界上没有超级英雄,但每个人都是黑夜里的一点光。希望这点点萤火汇成星河,为逝者照亮回家的路。”
“哪怕只有一点点希望,也要搜救到最后”
3月23日,雷声轰鸣,大雨一夜未停。
雨水没有冲淡空气中的焦煳味,却让山路变得泥泞不堪。雨后降温,有人穿上了保暖衣,有人身上系着防滑的安全绳,用于保护自己。
3月26日,我在山底搜索第二个黑匣子,脚下的泥土变得松软,大腿一不小心陷入泥潭中。我本想用力把腿拔出来,但我越用力,陷得越深。我拿起手边的锄头,想把土挖走,没想到挖出了一个小水坑。后来,队长拽住我的安全绳,跟其他队员合力把我拉出了泥潭,其间,我一只鞋子还落在其中。
大雨只带来了短暂的清凉,梧州的闷热很快再次袭来,最高气温在28℃左右。此时即便不工作,我们穿着防护服也会出特别多的汗。
穿在里面的衣服湿透了,头发也是黏糊糊的,把消防救援靴脱下来,还能从里面倒出水来。有几名队友甚至出现了中暑的症状,队长让大家分组轮流作业,保持体能。
一到轮换休息的时间,我就会拿起一大瓶矿泉水,咕噜咕噜灌下去,喝到饱才放下。
晚上回到驻地,做完核酸,身体乏乏的。慢慢卸下全副武装,绳索沾满泥水,护目镜上全是水雾,脸上留下了口罩的勒痕。我躺在床上,毫无食欲,但又不得不吃,只有保障充足的体能,才能继续救援。
队里还有心理医生,如果有需要,他们会给我们提供专业的帮助。每次搜救结束,队长会召开总结会,我记下了其中的几句:“绝不抛弃,绝不放弃!哪怕只有一点点希望,也要搜救到最后。”
“如果起风了,就跟着风回家”
3月26日晚,“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国家应急处置指挥部确认,东方航空公司MU5735航班上人员已全部遇难。
听到这个消息时,我十分难过。之前我们都抱着“哪怕有一点希望,也会尽全力搜救”的想法,但希望突然间就没了。我想起那本在半山腰挖到的结婚证,应该是没机会还回去了。
救援人员在事故现场开展挖掘搜寻工作。受访者供图
空难现场的搜寻跟其他不大一样,我们是用铁锹、铲子等工具一层一层浅浅地挖,如果发现飞机残骸和遗物等,要用手小心取出,再放进特定的袋子和箱子里,还要报告具体地点,并仔细保存好遇难者的遗物。
那天,我在用锄头挖地时,看到一抹红色,仔细一看,发现是一本结婚证。我没有翻开,觉得要尊重逝者的隐私,但心头像被什么扎了一下。我小心翼翼地把它装进物证袋里,交给了现场的刑侦人员。
3月27日上午,我正在驻地休整,听说找到了第二个黑匣子。当时就感觉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我们能给遇难者家属一个交代了。
那天是遇难者的“头七”,消防员驻地收到了很多群众送来的鲜花,一大束一大束的白菊,还有黄菊。有的卡片上写着,“麻烦消防员哥哥把这些花带到现场,是群众的一点心意。”还有的卡片上写着,“如果起风了,就跟着风回家。”
我们尽量把这些花带去祭奠现场,但是太多了,根本带不完。在路上碰到了遇难者家属,大家集体给他们让路,立正、摘帽、低头,有的家属低声道了一句“谢谢”。在祭奠现场,全场鸣笛,所有人为遇难者默哀鞠躬。
3月28日,我跟其他消防员一起撤离现场。回到南宁后,我给妈妈打电话报平安,让她不用总是担心我了。妈妈问我,现场有没有找到幸存者?我遗憾地答,没有。如果让我用一个词形容这次救援,我觉得是“遗憾”——很遗憾没能找到幸存者。
截至3月30日,此次应急处置工作集结各方力量,累计出动5万余人次,共投入消防车216辆、无人机16架、施工机械30台、地质检测设备9台、现场勘察设备近100台套、现场防护服装和装备1000多套、消防救援器材2万余件套,搜集到飞机残骸及碎片4万多件。
我只是救援人员中的普通一员,但能参与其中并尽一份力,在这一点上,我感到没有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