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三个”环环相扣的电车难题
1、我同意一位我非常尊敬的老师的说法:上海问题,其实是一个“电车难题”。
2、什么是电车难题?电车难题,最初起源于英国哲学家菲利帕·富特1967年的一篇论文。经过多年迭代,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是这样的:
一辆电车在铁轨上行驶。在电车行进的方向上,有5个人被绑在了轨道上,无法动弹。电车即将压过他们的身体。你能通过扳动拉杆,来改变电车的走向,让其驶入另一条轨道。但问题是,另一条轨道上也绑着1个人。请问,这时你会怎么做?什么都不做,让电车压死这5个人;还是坂动拉杆,转而压死另1个人?
3、有人会说,这有什么难的。5>1。如果只能救一边,当然救5个人这一边啊!这,就是典型的“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很多人听名字,容易对“功利主义”有误解,以为功利主义就是自私自利。但其实不是。功利主义计算的,恰恰不是个人利益得失;功利主义计算的,是群体利益最大化。5条人命,相对于1条人命,就是群体利益最大化,就是“greater good”。
4、但是,有些“利益”是很难量化计算的。如果这“另1个人”,是个孩子,或者是个老人,甚至是个孕妇呢?如果这“另1个人”,是全球最厉害的物理学家,比如爱因斯坦呢?如果这“另1个人”,是自己的家人呢?而且,任由电车压死“那5个人”,我是旁观者;扳动轨道杀死“另1个人”,我是凶手。这个怎么算?
5、功利主义听上去很有道理。但因为功利的“不可计算性”,几千年来,人们在大量真实的“电车难题”中,为了”什么才是greater good”,吵得不可开交。
6、上海问题,就是一个电车难题。不。不是“一个”,是“三个”环环相扣的电车难题。
7、第1个电车难题,叫做:全体居家。
8、2020年初,第一波疫情来袭。1月23日,武汉封城,全体居家。为什么?因为疾病之所以能传染,就是三个字:人 · 传 · 人。所以战胜疫情,就要围绕这三个字,做三件事:A、控制源头(人);B、阻断传播(传);C、治病救人(人)。全体居家的本质,就是第二件事:阻断传播。
9、全体居家,其实是个电车难题。铁轨的一边,是当时无法计算的生命代价;铁轨的另一边,是当时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那么,哪一边才是“群体利益最大化”?因为“无法计算,难以估量”,所以无论怎么选,都有一定的概率选错。
10、今天,可以回头看了。回头看,我们还好选择了“全体居家”。那些选择不这么做,或者没有能力这么做而“被迫躺平”的国家,损失惨重。到2021年底,美国5484万人感染新冠,其中82.4万死亡(数据来源:our world in data)。按这个比率,如果中国没选“全体居家”,可能会导致352.6万人死亡。一身冷汗。同时,因防控得力,中国经济在暂停后快速复苏,成为2020年全球唯一经济增长的大国。
11、疫情得控,经济得增。双赢。值得庆幸,更值得祝贺。但是,疫情似乎没打算给我们留庆祝的时间。毒性要弱,但传播力更强的奥密克戎(Omicron)来了。第二个电车难题出现了。
12、第2个电车难题,叫做: 动态清零
13、如果说,全体居家的本质,是阻断传播(传);那么动态清零的本质,就是控制源头(人)。其核心是:以快制快。发现一人,封控一地。绝不让源头,进入社会面。只要源头控制住了,就不需要在社会面“阻断传播”,从而影响整个经济的正常运行。
14、但是,动态清零其实也是一个电车难题。铁轨的一边,是“万一”清零不够快,导致疫情扩散,而不得不回到“全体居家”所带来的经济重创、次生死亡;铁轨的另一边,是不和疫情赛跑,主动躺平,而可能带来的老人死亡,医疗系统挤兑。次生死亡,老人死亡。哪一边才是“群体利益最大化”?
15、这几乎完全要看“司机”的速度,和奥密克戎比,谁更快。
16、原始新冠的R0值(1个人能传染几个人)大约是2.5,德尔塔变种的R0值大约不到7,而奥密克戎的R0值是9.5(来源:张文宏医生)。如果我们以0号病人传播了4轮才开始控制计算,这一轮会感染39人,而奥密克戎会在这一轮感染8145人。如果我们再慢一点,传播了6轮才开始控制,原始新冠会在这一轮感染244人,而奥密克戎会感染73.5万人!所以,如果说原始新冠是短跑的校级选手,那奥密克戎就是世界冠军。
17、那怎么办呢?“深圳司机”觉得,和世界冠军比赛跑的最佳策略,就是不比。发现一楼封一城。绝不能让奥密克戎从这一轮,进入9.5倍的下一轮。一旦放出去,永远追不上。“上海司机”觉得,这可能不行。损失太大。我一步一步来,发现一楼先封一区行不行,然后呢 …… 然后还没说完,奥密克戎就已经跑遍全城。上海社会面的复杂度瞬间飙升到几乎失控。不团没得吃,团了可能奥密克戎就顺着找上门。社会面要保供,但社会面又是风险来源。一步慢,百步慢。一步错,百步错。在百步之远,已经用不了第一步的策略了。以至于深圳的作业都没法抄。那怎么办?
18、全城封闭。一场“把红豆和绿豆分开”的游戏,开始了。红豆一个筐,绿豆一个筐。但是奥密克戎太狡猾。有时候,绿豆绿着绿着就红了,红豆红着红着就绿了。有时候,分的人眼花,把绿豆当红豆了;有时候,分的人太忙,没能给绿豆补给。红豆和绿豆们,都感受到了此生从未感受过的痛苦。
19、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主动躺平吧。欧美不就躺平了吗。实在是受不了了。
20、第2个电车难题,真正困难的部分来了。铁轨的一边,是“已经”(不再是万一)清零不够快,导致疫情扩散,而不得不回到“全体居家”所带来的经济重创、次生死亡;铁轨的另一边,是不和疫情赛跑,主动躺平,而可能带来的老人死亡,医疗系统挤兑。哪一边才是“群体利益最大化”?
21、选“主动躺平”这一边,有数据。新冠以来,因为医疗资源的挤兑,或看不上医生,或吃不到药,或不能正确监测,或不能正确用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增加了21%!其中糖尿病增加了83%,心血管疾病增加了29%,自杀死亡率增加了66%。新冠以外的病,就不是病了吗?这些死亡,就不是死亡了吗?
22、选“动态清零”这一边,也有数据。医学博主kkhenry根据香港和英国数据分析,如果中国现在选择“主动躺平”,会造成1.4亿-4.6亿感染,84.6万-251.72万死亡。1-4亿人感染,这足以击穿中国并不均衡分布的医疗系统。80-250万死亡,这可能也会击溃大多数中国人的神经。
23、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作为一颗绿豆,我不敢选。因为如果在2020年,我是在选择我自己的生死;但在2022年,作为一个打了三针疫苗的年轻人(好吧,中年人),我知道就算躺平我也没事,我是在选择别人的生死。用别人的生死来换我的正常生活,我有什么资格做这样的选择?但是,这样看不到尽头的清零,如果有一天被动破防,损失不是更大吗?而且,万一,重症率和死亡率算错了呢?万一,破防没有预计中那么大损失呢?怎么选,都可能是错。太难了。
24、但是,再难,都必须有人做出选择。
25、4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表示:要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不可能主动躺平。动态清零是唯一的选择。
26、“扳道者”的选择,已经做出。必须往前开。只有往前开。现在,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司机”。因为,扳道者决定方向对不对,司机决定开得好不好。
27、司机同志们,只有拜托你们了。我知道,谁也没有开过这么难的路,但请务必小心驾驶。保护好大家,保护好自己。一定会遇到问题。物流问题,就医问题,转运问题…… 等等等等等等。这些问题,让每个具体的人都感受到切肤之痛。有的,痛到呼喊。呼喊,是因为痛。止住痛,才能止住呼喊。不要只顾开车,请给受伤者止痛。直到把车用“最小代价”,开到“社会面清零”这一站。因为,那里,才是等待我们的第3个、也是最终的电车难题。
28、第3个电车难题,叫做:逐步放开。
29、4月8日,钟南山在一次远程授课里说:完全开放是不适用的,动态清零是可取的,但要进行逐步开放的政策。
30、但是,什么时候,才能逐步开放呢?也许,是当全体人口的加强针接种率,尤其是老人的接种率大幅度提高时。也许,是当医疗系统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以及压强测试时。也许,是对“人 · 传 · 人”中间的第二个“人”,也就是易感人群/已感人群,实现全面防护,和高效救治时。这一天什么时候能到来?我不知道。但是希望早一点。
31、上海是魔都。今天做实了。每天都很魔幻。我写这篇文章,是想在这个魔幻的日子留下点什么,给几十年之后的自己看。让未来的我,记得自己今天的境遇,今天的心情,今天的人生。我也在想,如果几十年后的我对今天的自己说点什么,会怎么说呢?嗯。我知道他一定会说:做最悲观的准备,持最乐观的希望。永远要相信,这个世界会好的。
32、哎。这个世界,会好的。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