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美国贸易谈判代表:美国与中国对话应以礼相待
近日,美中两国重新开启沟通渠道,高层互访频繁,双边关系有望降温。美国经济战略研究所(Economic Strategy Institute)所长、曾担任美国贸易谈判代表、里根政府商务部长顾问的克莱德·普雷斯托维茨(Clyde Prestowitz)6日在《华盛顿邮报》发表评论文章,称赞美财长访华为外交典范,呼吁美中两国以礼相待,对话沟通。
财长耶伦7月9日在位于北京的美国驻华大使馆举行新闻发布会,总结此次访华之行。(图片来源:中新社)
普雷斯托维茨写道,时事评论家、CNN知名主持人法里德·扎卡利亚(Fareed
Zakaria)在他7月31日的专栏文章《孤掌难鸣中国会配合吗?》中称,由于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铁产品加征关税,全美钢铁消费者正在付出高昂的代价。扎卡利亚断言,拜登政府一直在与中国进行“不必要地对抗”,并就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L.Yellen)的访华之旅发表了见解。在普雷斯托维茨看来,耶伦访华的确堪称外交典范。
文章写道:“即便美中双方都承认两国在许多方面存在分歧,无论这些分歧有多大,我们都应该把中国的‘礼’字运用于美中对话和双边关系处理上。‘礼’字有很多含义,有些是复杂的、形而上的,但其中一个含义是礼仪、尊重、得体——简而言之,就是耶伦所表现出的良好举止。她在访华期间称赞中国‘让数亿人摆脱了贫困’。虽然她并未提及中国自2014年以来在减少空气污染方面所做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努力,但无伤大雅,她对中国保持着礼貌和肯定的态度,同时对两国存在严重分歧的议题直言不讳。”
文章称:“可以肯定的是,我理解人们对中国的担忧。但我们也应该谦卑地反思我们自己的历史——天定命运论(manifest destiny)和门罗主义(Monroe Doctrine)就是美国霸权风格的体现。”天定命运论是19世纪美国的一种信念,即美国有神圣的使命将其领土扩展到北美洲的整个大陆;门罗主义则是一种美国外交政策,即通过采取行动维护其在南、北美洲的利益。
普雷斯托维茨最后写道:“虽然我们可能无法认同中国的历史、观点和预期达成的目标,但我们一定会在了解这些方面后有所收获。国务院的一些学者就是这么做的。是时候倾听他们和扎卡利亚的洞见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