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不想阶层固化?就得多读书、学习。学习颠覆式成长,实现人生跃迁
avatar

不想阶层固化?就得多读书、学习。学习颠覆式成长,实现人生跃迁

李院士
1楼
巨浪席卷之际,众生皆为平等。当今社会,经济低迷、智能发展、国际社会冲突不断,当前的工作和生活很郁闷,将来的岁月和道路如何走;这边个税调整,那边裁员降薪,或说阶层已然固化,又云努力或可跃迁,纷繁复杂,让我们都陷入无穷的焦虑和彷徨中。
读了惠特尼•约翰逊的《颠覆式成长》一书,对未来社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焦虑有所减轻,从书中学到一些具体的实操方法,读到一些具体案例,对如何鼓起勇气、面对生活,如何匹配自身优势、发掘自己潜能、发现潜在机遇,同时克服资源不足、巧妙将“制约因素”转为自身优势,戒除过去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骄傲情绪,把握好进步成长的时机,重新定义自己对成功设定的标准,以退为进,坦然面对失败,并用科学的方法寻找失败的根源,开启探索驱动式计划的步骤,战胜孤独和恐惧,从而真正实现S型曲线增长,开启颠覆式成长之旅,实现人生、事业、生活的跃升和提高!
这里根据读《颠覆式成长》的心得,结合近期阅读的《穷查理宝典》、《跃迁》等书,在失望、希望之间,于方向、方法之中,有所感悟,跟大家分享一下。
《颠覆式成长》的作者惠特尼•约翰逊理性地做出决定,从华尔街著名的美林证券公司辞职,开始创业之旅,当时,她正处于自己努力缔造的事业的顶峰,前首富卡洛斯-斯利姆非常认可其研究成果,究其根本,就在于作者通过丰田、美洲电信公司的发展,看到了颠覆性发展的巨大能量,通过Facebook的指数级增长,重新定义了“颠覆式”S型曲线模型,并细致地找出了7个变量,逐个分析,助力广大“颠覆者”把握机会,实现爆发式增长。
7个变量依次为:做勇敢的拓荒者、正确匹配自身优势与潜在机遇、让制约创造价值、自恃扼杀创新、多维度生长、坦然面对失败,以及,探索精神、驱动未来。下面我就个人阅读,结合自身经历和体会,分享如下:
第一:勇敢拓荒
这一章首先吸引我的是作者对工作属性的定义:功能性和情感性,这正契合了我的年龄阶段和工作经历,我个人今年40岁,从事国际贸易工作近20年,常年、长时间工作,积累了一定经验,但是逐渐失去了开发新市场、继续磨合团队的激情,而且由于出差、应酬,很少陪伴家人,在生育二胎后逐渐体会到家庭的重要性,也明白作为一个父亲、丈夫、儿子的职责;同时,对于工作发展前景、个人前途、薪酬待遇等方面,对比行业标准、对照朋友同学,感觉并没有完全对应个人的需求,因此,对于《颠覆式成长》中对工作情感性的表述非常认同。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无论是工作多年的职场中坚力量,还是刚参加工作的热血青年,都应该认真分析所从事的工作的回报,这个回报不仅仅是薪酬待遇方面的,还包括自我成长和发展的空间、自我感情的寄托和归宿,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等。
作者重点介绍了两种风险,对创业、创新者分析市场、做好定位,大有裨益,分别是:竞争风险和市场风险,竞争风险就是我们常说的红海市场,这就意味着给我们两个选择,即,做大家都在做的,以价格、技术升级等手段来竞争,还是,做大家没有做过的、潜在的需求,只能估算未来的市场?或者说,假如你现在处于15世纪的欧洲,你是在欧洲大陆争抢领地,还是投入大航海时代、去未知领域去开发殖民地?如果是个人择业,你是要选择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一般地去考公务员,利用各种资源、证书进国企、银保、地产行业,还是选择大数据、AI智能、智能终端、在线教育等新行业?当然,我举的例子已然有倾向性,而作者也是从磁盘驱动器的行业竞争数据、新兴的教育模式,以及NBA社交媒体宣传的案例,结合人的生理、心理特点,阐明了市场风险反而更小于竞争风险的立场,三个案例非常有代表性,推新产品、创造新市场的磁盘驱动器公司,推广社交媒体的、菲尼克斯太阳队的数字媒体主管艾米,已经拥有100万Twitter粉丝,我个人印象更深刻的是南新罕布什尔大学,以在线学位课程教育,10年内,就使学生数量从2000名增长为34000名,目前该校已跨入新的成长曲线,通过测定学生能力而非学分来降低获得大学学位的成本,被视为“教育界的亚马逊”。中国教育改革方兴未艾,有兴趣、有资源、有创业想法者,可借鉴SNHU大学的经验。
作者以11岁的三胞胎卖柠檬水、对社会公益组织的志愿者的专业技能进行分类的案例结束第一章内容,提醒读者:开创全心领域时,首先要明确自己期望的回报,寻觅少有人涉足的领域,有望独享该领域的收益,甚至成长为瞪羚或独角兽。
avatar
李院士
2楼
谢谢大家关注,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avatar
李院士
3楼
第二:匹配优势与机遇
这一章,与我2018年阅读的《跃迁》一书有异曲同工之妙,而惠特尼•约翰逊更是以案例说明,以及明确的问题,让我们对自己所具备的优势、特点有了更明晰的认识:
1、用问题来清晰自己的优势:
哪些是你赖以生存的技能?(案例说明交流沟通、解决冲突、说服协调方面的独特能力,高超的销售技能,等)
哪些事能激发你强烈的情感?(唤起强烈的情绪以引起注意力是一个确切的信号,做这些事时感到精力充沛、心无旁骛)
你会在哪些方面激怒别人?(天赋会使你觉得每个人都应该轻而易举地处理这类事情)
孩童时期,是什么让你显得与众不同、甚至有些另类?(作者举了幼时被称为“百科布朗”的发明家的例子,其超凡的白日梦,以及难能可贵的自学能力使她功成名就)
有哪些赞誉之词是我们不屑理会的?(我们的很多优势被广泛赞誉,以至于我们已经无动于衷了,这种让我们习以为常的优势很容易被我们忽略;兴许,这些你认为微不足道的雕虫小技,对他人而言却是非常难的事情)
你有哪些来之不易的技能?(付出巨大代价培养的能力)
上面这六个问题,使我陷入深思,以前我们分析自身优势时,都是片面地总结,自视过高、过于谦虚,都会失去对自己优势评价的客观性。只有结合这六个问题——生存技能、能全情投入做的事情、很轻松可超过身边人的优点、童年时的诸多优点、自认为不重要的优点,以及耗费心血磨炼成的能力,才能理性、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势。大家也可以通过盖洛普优势测试、亲友剖析等方式,来明晰自身优势。
明确了自身优势后,才能找出分析出哪些优势和资源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你在S型曲线上的强力支撑点。
作者举了《米其林情缘》中哈桑的成长曲线,哈桑出身的卡达姆家族在印度受挫,到欧洲寻求庇护,哈桑在印度烹饪方面很有天赋,但他掌握了法国传统菜的手艺,并在其中注入了印度菜肴的特色风味,于是,法式风味的印度菜使之成为其独门秘籍,使他赢得厨师行业的最高荣誉——米其林之星。
在这里,我突然想到了王思聪,以前大家对这个“娱乐圈纪委书记”的了解和认识,估计都停留在他怼各路明星的印象中,实际上,他出身豪门,自己也说过“人要懂得利用自身优势,我的优势就是有钱”,2018年他的IG电竞俱乐部夺得全球总冠军,既是他个人的兴趣所在,又迎合了电竞行业爆发式增长的趋势;2018年11月3日IG获奖后,有很多自媒体传出王思聪的一些不为人所知的事情,包括其少年即海外留学、成立普思投资,4年用5亿投入赚了55亿,除了有显赫家室的支持之外,或许,对自身优势和资源的明确定位,对自己兴趣和擅长领域的趋势把握,也是“王校长”快速成长、阶段性成功的一个因素吧。
2、完美地匹配优势与机遇
理清自身的优势和强项、并充满自信之后,就要寻找发挥的空间和舞台了,最佳匹配会让你挥洒自如、无往不胜。作者列举了两个案例,懂社交媒体应用的女律师,以及擅长交流沟通的医学教授,前者跻身高薪女性律师合伙人之列,后者则成为西门子北美医疗事业部CEO,两人都获得了超常规的发展,也获得充分展示自身才能的机会。
3、承受S型曲线最初的困难阶段
即使有很多优势和资源,你也可能在最初阶段遇到大量的困难,这个时候,要耐心孕育时机,不断调整资源和优势,从不同角度去尝试;有时,我们会错误分析自己的优势,形成强项与机遇的不匹配,那样,我们就会比较难受,借用港台影视剧台词,就是“做得很辛苦”,却效果不好;作者举了畅销书作家巴勒斯的例子,他梦想成为伟大的演员,而自己的表现并不被认可,最终他走向写作之路,用他的话说就是,“我并未放弃梦想,而是舍弃了实现梦想所使用的工具”。
本书作者说,世界上不缺需要开拓的工作或等待破解的难题,而你是独一无二的!
avatar
李院士
4楼
第三:把制约转为优势,以制约形成的反作用力来创造价值
读到这一章时,开始我是不太理解,作者说约束、制约之类的词汇是美国人不喜欢的,其实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中国人更是重视字面含义,一般都不会将“制约、限制”之类的词汇用在正面的语境里。但实际上,S型曲线成长之初,不管是新创企业,还是新的部门,抑或是个人的职业、事业变迁,一开始都必定会受到各种“制约”因素,比如资金、知识、时间,以及一些无形的制约,比如生理缺陷、恐惧、抑郁及各类疾病,这些都形成了对我们的各种束缚和约束。但是,通过对人类心理和生理的积极反馈,通过研究“制约”带来专注度的提高和激励组织或个体的反作用力,通过“制约”转换为优势的技巧和方法,我们反而是从适当的限制和制约中受益。下面就根据作者的描述,结合自身体会,分享如下:
1、 制约的好处
作者还是先从人脑的构造、功能方面,阐述适当的制约带来的积极反馈,人确实需要快速、准确的结果反馈,这就需要我们聚焦于有所限制的情境,反之,如果毫无限制和制约,完全地自由发挥,将会有无数种可能性,会使我们失去方向感。而加以适当限制、缩小范围,市场或外界会给我们快速的反馈,促进我们把事情做好。
通过一些制约条件,我们会进行清晰的思考,把一个一个制约条件、作为不同的变量,就像我们在校期间学到的“排除法”。
通过制约,提高专注度,也是在讲同一个道理:设置限制条件,会使我们更加聚焦,并找出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作者列举了财捷集团(Intuit)派出三位工程师,以三周时间,到印度去做一项“改变12亿人生活状况”的宏大事件,而三位工程师,利用手工方式将农产品价格、收购者信息散发给当地农民,并由此开始迭代、快速获取反馈,收集积累数据,最终推出基于手机短信平台、后台匹配算法帮助农民卖出高价的FASAL应用,在印度获得200万活跃用户,并协助使用者提高了20%的收入,通过有效的制约,赢得了不俗的经济回报和社会效应。
2、 制约的分类
根据客观情景和主观条件,可将资金、时间、技术、市场认同等归为客观的制约,将知识、自身生理缺陷、恐惧抑郁、各类疾病等归为主观条件。
客观制约主要是资金和时间的制约,作者列举了多个美国企业的例子,揭示了美国初创企业资金之匮乏,不亚于中国众多中小企业,但众多企业精打细算、不敢在商业模式上有任何偏差,反而获得成功;而有的房地产企业却因资金充裕忽略创新,盲目改变商业模式,改变了创业初心,真是“成由勤俭败由奢”;时间是一个更大的制约因素,对于多数人来说,时间都是不够用,作者举了自己的例子,因个人时间受限,无法及时更新博客,作者便邀人在其博客发言、交流,后来汇集成了其第一本著作。对于时间管理,网上有很多技巧和方法,个人近期很欣赏的一篇英文文章《碎片化时间的骗局》,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不管如何,每天排出一个多小时、每周7-10个小时,是完全可以挤出来的。
主观制约主要是知识、个人身体状况,作者着墨于如何通过勤劳、智慧,调节身心、克服痛苦,等方式,来培养行业知识,磨砺自身心性。作者举了Shabby Apple的例子,创始人勒叙厄尔以极简的设计、高效的委托加工生产过程,绕开了批发、繁琐设计的行业潜规则,赢得成功。我对身体、精神上的制约更是感同身受,越是在疾病缠身、精神压抑的时候,越能激发构思和创意,当然,身心的调节是首要的、必须的,只不过如果有些身心的无形制约,也大可不必放弃人生和梦想,完全可以通过制约的反作用力,激发斗志、获取属于自我的成功。
3、 制约转为优势的6个技巧
转变消极状态,积极看待制约,
打破路径依赖,
审时度势,
转变成“可以,假如……”的思维模式,
开辟新的资源池,
保持情感的投入。
这些技巧,是作者从《美丽的限制》一书中提到的小品牌逆袭的做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找原书深挖。
总起来说,对于制约和限制,我本人是有了新的认识,回想起20年前自己在山东西部的一个小县城开始从事国际贸易业务时,就是受到了很多限制,诸如资金短缺、发展时间紧迫,以及个人对行业知识的欠缺、个人性格内向偏激等因素,但正是这些限制,才让我加强学习,聚焦于本行业的出口业务,从单项产品、单个市场开始,迅速摸透了相关的行业知识,专注于一穷二白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在不断积累中,获得了自己想要、能抓的机遇,在现阶段国家倡导“一带一路”战略时,提前占位,有了下一步发展的基础。正如这本《颠覆式成长》书中所说,我们要改变的、也许只是追逐梦想的速度。
avatar
李院士
5楼
第四:破除各种“蜜汁自信”,先于他人改变自己
骄傲是我们从小就反对的字眼,但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带有不同程度的骄傲,《颠覆式成长》作者惠特尼•约翰逊用“自恃”来表示,并按照文化自恃、情绪自恃、智力自恃分别解释,并给出“解药”。
近几年,我们网络上出现一个说法,“蜜汁自信”,来源于“迷之自信”,自信过了头可能就是自负,就是自恃了,而各种自恃就是某种程度的偏执,这回扼杀我们的创新和发展。作者列举了文化、情绪及智力自恃,以及解决方案,如下:
1、 扩大社交网络,融入新的文化,来破解管中窥豹的文化自恃
简单的归属感会让我们逐步产生文化的自恃,从而故步自封、恃才傲物,在外界“伟大”“非凡”“卓越”等阿谀吹捧下,我们会对外界的变化置若罔闻。这时,我们需要拓宽社交网络的覆盖面,接受开放的网络,度过开始的不习惯、不适应之后,你就会对外部世界有更精准的认识。
作者列举了杨森制药关注罗马尼亚等新兴市场,美国硅谷中52%的初创企业由移民创立,以及贝宝(PayPal)创始人强调的创造新事物、从0到1的去改变世界的创新精神,阐述了接受新文化、继续创新的必要性。
2、 对梦想心怀感恩,来破解自怨自艾的情绪自恃
情绪自恃,从字面理解比较困难,而作者列举的各种案例却很生动地说明了这些自怨自艾的情绪自恃:糖尿病病人不理智地要吃糖,妒忌同事获得更好的机会,公司或组织的领导不信赖下属、亲力亲为,而导致浪费资源、作茧自缚,看待金钱时对己宽、对人严的态度,等等,都是各种形式的情绪自恃,这些情绪的害处不言而喻,都会导致业务及财务资源受损、个人成长发展受限。
作者针对情绪自恃开出的解药,就是对梦想心怀感恩:请每天列出三件值得感恩的事情和感恩的原因,通过自我反思,我们应认识到,我们的成功之路上需要不断借助他人的力量,时刻提醒自己——世界并不以我们为中心;不论梦想是否可以实现,不要怨恨,不要沮丧,清点我们自己的祝福和幸福,如狄更斯所说:“福祉,每个人都有很多;不幸,每个人都有一些。”
3、 接受不同意见者、与异议结盟,助力颠覆式成长
智力自恃更难察觉,但损害更大。书中列举了各种智力自恃者的对立:混社会的、学究,财务总监、普通工人,数码原住民、传统媒介,等,更列举了引发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一次智力自恃:格林斯潘、罗伯特鲁宾、拉里萨默斯“三巨头”阻止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 伯恩女士的监管措施,就是抵触异议的一次巨大失败教训。
假如你发现正在为某人或某想法感到困惑、抵触甚至恼怒时,其实这时你面对的是原本理论无法诠释的异常现象,但也是你进步的一个阶梯。与异议结盟是一个不错的策略,就像作者列举了《圣经》中大卫与歌利亚的传说,而她提议却是歌利亚应该与大卫结盟,就像身高1.67米的博格斯与身高2.08米的莫宁曾效力于同一支球队,结盟可弥补我们的“想当然”,使我们善于倾听、正确回应,从而获得理想效果。
先于他人改变自己,是作者提出的解决各种自恃的终极方案,我们大多数人都有改变世界的信心和能力,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要虚怀若谷、要谦卑,要先改变自己。读到这里,我又想起查理芒格所强调的理性思维,要做到十足的理性,尤其是理性地看待自己,确实非常重要,正如查理芒格经常引用的一句话:“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我们要戒除这些偏见和自恃,兼收并蓄,改变自己、与时俱进。
avatar
李院士
6楼
第五:重新定义成功标准,以退为进,多维度生长,突破成长的天花板
作者提出的多维度生长的概念,个人理解,实际上就是在颠覆式成长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期望值以外的事情或情景,如何以退为进,从侧面去继续寻求成长;或者提前做好准备,如何选择合适的时机,将自己从原来的自我中分离出来,以新的评价体系,去定义、界定新的成功标准,去实现新的、颠覆式的成长。
1、 以退为进,才能突破成长的天花板,也是突破的最佳契机
对已经熟悉的业务,我们都可以应对自如,但其后续的收益增长乏力,后退一步意味着居安思危,探索发展的后续动力。作者举了两个案例,雅虎横幅广告日渐失势,以及波兰BRE银行成功转型为mBANK互联网银行,都说明了未雨绸缪、跨入新增长曲线的重要性;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主动后退要强于被动撤退,惠特尼•约翰逊列举的美国Tractor Supply Company瞬间打动了我,因为我正处于农业机械等产品的国际贸易业务中,该美国公司以前主要向600万美国农民销售拖拉机零件,后来随着拖拉机更加坚固耐用,美国农民数量锐减至300万人,该公司业绩大幅下滑,此时公司新主人开始主动“后退”,在维持原有业务基础上,向农艺爱好者这一新的消费群体转型,经过大胆尝试、正确运作,取得了不俗效果——转型后的公司已经拥有1400家门店、营业额超过50亿美元。对这个公司,我个人是了解的,因为我所从事的农机贸易业务主要是面对发展中国家,面对的是真正的农民,跟这家美国公司当前经营的客户群体不同,所以没有建立起业务合作,但是对其这个发展方向,是非常赞同的,用我们行业内的说法,发展中国家的农民是“专业/职业农民”(professional or career farmer),而美国、北美更多的是“农艺爱好者”(hobby farmer),该美国公司经营小马力、易操作的拖拉机,既是主动迎合、开发了潜在需求,也是在美国农民规模缩小的情况下、不得不为之的一个战略。
对于个人而言,不论是被辞退,还是跳槽,或者病休,调整工作岗位,后退一步都是一次痛苦抉择的过程。作者列举了三个不同的案例,有被解聘的知名银行的法律顾问,有放弃自己工程师专业的机械工程硕士,也有历经多次辞职、兼并重组、病休的网络信息方面的专家,这三个人都以坚强、主动的态度,通过调整个人心理和身体状态,通过发掘个人的潜能和优势,通过以退为进、屈尊降级的方式,焕发了传说中的“第二春”,重新取得了职场上的巨大成功,同时,还收获了家庭、身心的和谐、平静。
用书中一句话说,“放弃手头现有的利益,来赢得未来更大的回报。”
2、 把握好后退的时机
以退为进战略可能会带来转机、希望甚至财富,但不代表这个策略放之四海而皆准,作者建议大家计划后退一步时,应把握好时机,并用四个因素来考量:
你是否需要转移竞争的方向?后退时意味着你在技术和能力方面已经遥遥领先,但此时你的风险已然陡增,没有人是无法代替和超越的,而且还有大把的新人窥视着你的位置,所以,要转移竞争方向时,可准备后退一步;
颠覆是否会给你带来巨大的回报?企业可以用投入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个人则需要衡量,这种后退是否会降低你的社会价值,有些颠覆式创新的回报不仅体现在收入,也体现在心理和社会、家庭等因素上;
必须考虑你所处的职业阶段:职业发展的早期和晚期,都不会带来巨大损失,而位居中间时就比较复杂,颠覆式创新可能断送仕途、损失既得利益,需要认真分析各种变量;
后退必须是有计划和策略的,而非盲目进行。为降低风险,必须确保在即将跨入的成长曲线里你所面对的是合理的风险,并能够发挥你特有的优势。作者列举了自己的一位客户的实际案例,此人是精于营销的老手,曾经为总统竞选募资,现在希望进入私募基金领域,直观上感觉这种跨行是非常之难,但其在居住地旁边有众多私募基金公司,同时他有着广泛的关系网络,因此,此人通过编织关系网打造了适合自己的个人生态系统,尽最大可能地排除了风险、实现了跨越。
3、 提前做好后退的准备
正如前面所说,后退之前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这些准备包括资金、人脉资源、个人心理等多方面的。作者列举的在英特尔资本风投基金工作的斯科特的心路历程及实操做法,个人觉得十分可行:工作虽然称心如意,但斯科特想花更多时间陪伴孩子,但他没有马上辞职,而是先花了两个月时间实施梦想中的计划:带着8岁儿子骑单车环游日本,67天骑行4000多千米,过程中他以发布关联博文为由、说服公司资助自己的计划,同时还通过为植树活动募款,被联合国授予其父子“环境英雄”称号,通过这个休假尝试应对财务风险的能力,确保自己能经受得起失去工作的影响,之后他便认真规划并储蓄了两年的资金,最终推出了家庭冒险计划(Family Adventure Guy)——一项让他可以带着孩子为慈善从事耐力挑战的事业,同时以自己亲身经历为素材,用写作和演讲继续寻求赞助与支持。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刺激了多少都市男女,怀揣梦想的大家,却都局限于鱼与熊掌的两难选择中,本人也是苦于没时间陪伴孩子,对所从事的工作也失去了激情,惠特尼•约翰逊通过《颠覆式成长》的心理研究、众多案例素材,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方法;作者在本书中引用的散文句子同样优美而触动心灵:“你所放下的是你的甲胄,还是你的束缚;是彰显你的尊贵,还是蒙蔽你看向未来的双眼?如蛇蜕去外皮那样,让新生的机体丢弃珍贵的外衣,在通向远方的道路上轻装上阵。”
4、 重新定义成功的标准
我们退一步之后,会对周边事物不适应,自身也会有挫败感,在成王败寇为导向的传统观念中(中国尤其如此),即使是短期的地位下降也会令人难受,这是我们会自问:“我这样做对吗?”在某些文化中,“耻辱与丢脸比任务失败更令人难以接受。”这时,我们需要重新定义成功,以更适合的标准来衡量,甚至需要引入全新的指标。
对于客观衡量自己,作者按照职业和生活,罗列了不同的衡量指标。职场需要前瞻性的指标,作者直接引用了迈兰制药对经理人绩效评估的参数,包括人才挖掘(一位经理人所带的团队中有多少成员进入企业其他部门)、改革创新(经理人是否营造了适合新思想、新观点的环境,以团队成员的创意数量进行衡量)、价值集成(经理人分析整合有价值的信息,并使之成为企业竞争力),这些指标也可适用于个人;设定指标时,不仅要考虑职业发展,同样要兼顾个人生活的各项指标,比如与父母孩子相处的时间,自己的感受、身心的健康及修复程度等。
在颠覆式成长过程中,保持积极的“参与”至关重要,作者通过加州戴维斯分校对于论文成功的研究和反馈、俄勒冈天使基金投资回报率的追踪记录,切实证明了,只要不断努力、不言放弃,他们就会取得成功,无论是写论文、创业,还是进行颠覆式的成功成长,简单的达标原则就是——做,且不断地做,用中国网络流行语就是“干就完了”!
作者还对中国当前比较流行的“中年危机”做了解释,看来在美国同样存在“油腻中年人”,而作者惠特尼•约翰逊的解释是客观而理性的,多数人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都会审视自己走过的路,思索是否该做出转变,开始自问:“我应该做哪些让生活更有意义的事?”然后,我们衡量成功的指标就开始转变,由早期的金钱、名誉,到现在需要更广阔的天地,更自主、灵活地与人们交融连接,这就是重新定义,而且也不要指望全世界来判定你的价值,只有你自己,才能为自己的命运定价!
avatar
李院士
7楼
第六:找到失败的根源,坦然面对失败,“学会”失败,有效利用经验,迈向成功
失败又是一个我们不愿意面对的字眼,记得有次坐高铁,看了一本杂志,有篇文章标题是《快速失败》,引起了邻座一位高知女性的低声惊呼,实际上那位作者也跟本书作者一样,想让大家正确认识挫折、理性对待失败,来获得经验,赢得成功。
惠特尼•约翰逊用三部分阐述了失败的根源、失败的意义,以及如何“学会”失败,从失败中崛起,踏上成功之路:
1、 “五问法”找失败根源
作者试图用五个相继迭代的问题,来解决我们遇到的困扰、挫折或者失败:
问题1:接下来该做什么?
问题2:我到底喜欢的是什么?
问题3:难道我不是一直在做这个吗?
问题4:我是不是留恋目前非常熟悉、非常适应的环境?
问题5:如果改变,会不会动摇我的身份地位?
作者讲述了乔布斯、罗琳、麦克卢尔的故事,这三人都是在极大失败下,调整了自我感觉、重构了生活基础,再次实现了巨大的成功。
2、 为什么我们厌恶失败?
惠特尼•约翰逊还是从心理和生理的角度,阐述我们拒绝失败、厌恶失败的根源,实际上,这从我们孩童时期就已经种下了害怕失败的种子,作者说,“无论性别,假如你讲机智、聪慧以及伴随而来的成功视为与生俱来的一部分,那么当遭遇挫折时,失败就会完全压垮你。”书中列举了大量的神经学、心理学研究成果,而我们中国人熟悉的《伤仲永》,以及某些大学少年班的天才儿童失败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
自以为是会让我们无法以谦卑之心来探究真相,难以最终取得改进和成长,最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学会如何面对失败,而非采取逃避、直接战斗的手段,完美主义是克服这些挫折的最大障碍,它会束缚我们的创造力,引发拖延症。
作者讲述的众多美国、西方的案例,实际上在中国也大量存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大幅变革,我们居于其中的每个人,都像处于巨大的漩涡之中,即便再超脱,也难免陷入整个社会的巨大洪流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挫败感,无论是工作、职场、事业、金钱、婚姻、家庭、生活等等,不一而足。我个人近两年多次病倒,通过艰难的调整,鼓起勇气直面那些似乎不属于自己的失败,克服自己的完美主义,从心底原谅自己、唤醒初衷,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喜悦,这个历程很艰难,但却需要自己走进去、走出来,大家可以慢慢体会、调适,在这里,推荐大家在遇到问题时,阅读张德芬《遇见未知的自己》、《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和《活出全新的自己》系列丛书,或者寻求亲朋好友、心理医生的辅导。无论如何,要主动面对,学会失败。
3、 学会失败,更要学会成功
颠覆式成长是一条未知的崎岖之路,犯错是无法避免的,我们需要找到方法来减轻失败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而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在这里,作者列举了各种应对的办法,包括:承认失败肯定会有,要重新定义成功,寻求他人分担自己的苦楚,抛开羞耻感、不要将失败视为大众的判决,真正从失败中认识到对自己的启迪、总结并获取经验和新知识,最后,就是如果发现自己真的选错了方向,那就适时退出,追逐新的梦想。
作者讲述了很多小故事,都是教人如何减轻压力、学会失败、轻装上阵、继续迈向成功,阅读之后,我非常赞同,同时,我也在阅读《穷查理宝典》时看到收款机发明者帕特森的故事,他曾经开过一个小商店,店里员工经常趁他不注意时偷钱,他的小店也从来没有赚钱,后来有人卖给他两台收款机,他的商店马上开始盈利,他很快就关了商店,进入收款机行业,后来取得了巨大成功;同样经历的刘强东,也是把开饭店失败的经历进行认真总结,组建了执行力超强的电商团队,还有马云、褚时健等,都是学会了从失败中总结,甚至是多次转换赛道,都成了某种意义上的“人生赢家”。
记得有一部美国电影《愤怒管理》,大家有兴趣可以找时间看看,看一个普通的油腻中年男,如何通过打破童年的梦魇、突破自己的忍耐极限,通过勇敢面对完整的自己,积极行动,破解了自己工作和生活的困境,收获了勇气、主动、喜悦和平和。
avatar
李院士
8楼
第七:战胜孤独与恐惧,以“大航海时代”的探索精神,驱动指数级的成长
即便下定决心勇敢去冒险,匹配了自身优势和潜在的机遇,克服了制约条件、战胜了自恃骄傲的情绪,并且以退为进,直面失败,在颠覆式成长这条无人涉足过的道路上,仍然是失落与焦虑并存、孤独共恐惧同在,我们需要的,是摈弃按图索骥的传统计划,发扬探索开发的“航海精神”,使用科学的手段,实现指数级、复利式、颠覆式成长。
1、 按图索骥的传统计划不适应颠覆式成长
时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就拿当前的国际局势来说,两年多前,很少有人预测特朗普会当选美国总统,而即便是最大胆的预测者,也不会想到特朗普对如今美国政治、社会的改变之大,对国际关系的改变之大。我们很多创业者、创新者,试图用传统的、固有的方法实现颠覆式成长,实际上就是刻舟求剑、缘木求鱼了,很多人都知道马云“18罗汉”的创业故事、柳传志“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的起家格言,但时过境迁,要想在所产长的领域大展宏图,就需要马上进入赛道、随时调整航标,探索驱动发展的新计划。
2、 开启探索驱动式计划的4个步骤
作者列举了与传统计划类型不同的规划步骤,重点是:不要确定“我最终期望怎样的结果”,而是认定“计划中有哪些是切实可行的”,4个步骤如下:
使用逆向利润/收益评估表;
计算成本;
拟定假设清单;
罗列出关键事件。
这4个步骤清晰明了,从字面上就可以参透:
逆向评估就是根据目标反向推算要达到的营业额,需要完成什么、放弃什么;
预估成本,就是各种生产、销售、交付流程的成本总和,对个体就是需要花费多少时间、掌握哪些技能、投入多少资金、购买什么设备装备,这些成本是否可承担得起、你是否心甘情愿?
假设清单就是各项工作的进展状况清单,比如销量、售价、销售的拜访程序、雇佣多少销售人员?个体就是假设需要多少客户、每天提供几小时的服务、每小时收费多少、是否喜欢这个工作、情感上是否满足?
罗列清单就是列出可能遇到的各项关键事件,细化出如何以此检验自己的发展轨迹并吸取教训,在这些关键点上如何重新审视、调整和聚焦?
3、 不预测、不设限,战胜孤独与恐惧,保持探索的耐心和决心
现实生活中,当我们跨入全新的增长曲线时,各种未知的资讯和难以预测的困难都会迎面而来,这时,个人能力是你脱颖而出的前提条件,但要想取得更大成就,取决于永无止境的好奇心和探索发现的意愿。不对自己的将来进行单调的预测,不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单一的设限,保持探索发现,你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就。
作者列举了千禧制药、高朋团购、奈飞公司的发展历程,这些新兴业务和公司最终取得成功时,都和最初的设定相去甚远,作者自己离开华尔街后的种种经历,也是她当初难以预料的。
同样,颠覆式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孤独和恐惧,也是起初难以完全预料到的。孤独与恐惧是否暗示着你该放弃这种颠覆式成长呢?恰恰相反,这意味着你已经步入正确的轨道了,今年罗振宇的跨年演讲分享了一个概念“非共识”,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时候,我们要坚定自己的成长曲线,明确自己的梦想,不管这个梦想是为了职场升迁、获取财富、做自己喜欢的事,还是追求女神、多陪伴家人,甚至兼而有之,都要坚守这份梦想的力量,保持不断探索的耐心和永不言弃的决心,以强大的意志和勇气,在属于你的S型曲线的攀登中持续进步!
这基本就是惠特尼•约翰逊这本《颠覆式成长》的全部内容,书的后记中,作者还说,如果你已经取得了一个颠覆式曲线的成功,就要继续重塑自我、颠覆自我,而颠覆自我次数越多,你越会精于此道,如冲浪者、如表演高空飞人的杂技演员,超越普通的线性增长,实现跨越的、指数级的、颠覆式的成长!!!
avatar
李院士
9楼
谢谢大家捧场,这就是《颠覆式成长》这本书的基本内容,大家可以找这本书看看;我的笔记里也写了一些自己的亲身经历、感受,希望对大家有启发。
avatar
李院士
10楼
大家如果感兴趣,我们后续可以继续交流。
就像鸡汤文章里说过的,读书,是成本最低的投资,成本最低的自我提升方式。
在这篇笔记里,我也提到读关于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的一些感悟,大家感兴趣的话,我们可以再交流。
avatar
李院士
11楼
@XH2009 2019-02-18 19:39:17
期待 穷查理宝典的心得
-----------------------------
好,努力整理中。
avatar
李院士
12楼
《穷查理宝典》内容庞杂、丰富,看到这本书,我就想起周星驰版《鹿鼎记》里,陈近南为了让他防身,要求他学一本厚厚的武功秘籍,韦小宝说:“这么厚的一本,我什么时候能看完?”陈近南说:“这本只是目录,真正的武功秘籍在这里……”,画面一切,是满满一屋子书。
查理芒格阅读量之巨、涉猎之杂,是我辈目前无法比拟的,也许只有爱读书的万维钢老师才可望之项背。
不仅仅是读书多、涉猎广,查理芒格还形成了自己的思维体系,这样,按照自己的体系去读书,去吸收知识,去提高认知,既是高效的,也是实用的。
先谈两个最大感受:
1、综合各种知识,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
通过阅读历史、物理、生物、经济、财税、法律等书籍,查理芒格对其多年来操作的股票交易,形成了自己的洞见,以绝对理性、绝对客观,去分析每只股票;据巴菲特说,查理芒格是“说不先生”,很多投资都是芒格拒绝的,而这些形成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独特优势、护城河,促成了两人凭借证券股票行业、就跻身世界富豪之列。
己亥春节之后,受中美贸易协议有望达成、两会减税降费、中央政府对财税政策适度宽松、MSCI将A股列入投资范畴等消息的刺激,中国股市迎来了开门红、小牛市;最近,查理芒格也通过网络发声:“全世界,目前只有中国具备有利的投资价值”、“要到有鱼的池塘去钓鱼”,应该也是这位“穷查理”通过大量阅读总结的投资理念吧。毕竟,相比国内风生水起的瑞达利欧,巴菲特和芒格来中国的次数应该较少些,过去也罕见对大陆的投资。
不管是美国,还是将来对A股的投资,都有着巴菲特、芒格的鲜明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是靠长期的积累、试验、实践,阅读、从别人的身上吸取教训,以及跟随美国近几十年的发展趋势,而形成的系统的、理性的、有效的思维体系,这个体系,按照瑞达利欧的说法,也算是某种巴菲特、芒格似的“原则”吧。
2、如果想得到某样东西,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自己配得上她。
这话听起来有点“鸡汤”,不过细琢磨,也真是这么回事:你要是看中一个女神,想追求她,也必须让自己各方面都得优秀起来,女神也都不傻;你要想当公司高管、领导者,必须得具备超强的业务能力、对下属的管理能力、对上级的沟通能力、对平级各部门的协调能力,与客户、政府管理部门的圆融交流,了解你所在的行业的平均薪资、来界定自己的价值,有时候还需要根据领导或“市场”的需求,调整自己的个性,提高自己的“演技”,必要时,还得厚黑一点,而牺牲与家人的时间,牺牲自己的时间;你要想主政一方,也必须得通过考试、关系等方式,进入公务员序列,得会组织、懂协调、改稿子、能喝酒,更得会说话、巧办事,该甩锅时甩得连自己都佩服,该背锅时背得让领导都心疼,等等。总之,用我们家乡话说:“好难好难,要想好,必须难”,有得到某样东西,必须让自己具备拥有这样东西的能力、素质、条件。
还是拿查理芒格的本行----既能发家致富、又能提高自己的股票交易来看,要想选准好股票,首先得自己懂证券业的专业知识,懂这里面渗透的、复杂的人性,懂这个股票涉及的行业,懂市盈率、懂大盘的位置,懂总市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关系和比例,看这个价格是否合适,有的价格虽然已经很高了,但还是有升值的空间,有的价格虽然已经很低了,但还是会不断下跌;要想选准股票,就想选择结婚的对象一样,必须下苦功夫,研究透她,才能在交易中获利。
2003、04年之后,山西等地的煤矿主一夜暴富,有很大的偶然成分,但也离不开他们前期的投入,对这个行业的坚守;而目前的中国,像煤老板这样的瞬间发达的机会,已经很少了,即便是煤老板,也需要“配得上”他的财富,如果个人阅历、德行,对金钱的掌控不合理,最终,这些白白得来的财富,也会白白的失去,有很多煤老板陨落的案例,就不多讲了,总之,加强自身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强化思维模式、认知的升级,以真正成功的人为榜样,树立一个较高的目标,使自己配得上她,你就会成为值得拥有一切的人!
avatar
李院士
13楼
根据“销售-新开工-施工”周期的观察,徐小庆对房地产的短期、尤其是一二线的短期内,还是看稳的,但是长期看,房地产属于一个大的下降周期,当然,因为刚性需求的存在,不否定一二线继续缓慢增长的可能。
大宗商品方面,跟2014年有很大不同,虽然宏观面都是不利于大宗商品,但实际上供需关系并没有出现大的变化,大宗商品价格的韧性更强了,也就是说2014年大宗商品属于低谷期,2018年11月份虽然受全球风险资产打压、下降了一波,但很快回调。结论是:2019年大宗商品不宜看空。
avatar
李院士
14楼
2、股票市场。
通过学习徐小庆的文章,学到了一个新概念:M2与GPD的增速差值,也就是货币投放和经济增长的关系。如果央行持续投放货币,而同时实体经济很差,这时就有了股市的套利空间,股市就会大幅度增长,正如徐小庆所分析总结的2014年的情形。
引用部分原文:
牛市的演绎一般三个基本条件(盈利好、估值低、流动性好)至少要满足其中两个。2005-2007 年和2016-2017 年牛市是低估值和盈利好的组合。2009年和2014-2015 年牛市是低估值和流动性好的组合,今年的走势也是这个逻辑。盈利方面,今年A 股盈利会比市场预期的要好。经济二次探底的特征是价格会比第一次探底有韧性。因为微观供需结构在经历了第一次经济下滑之后,供需关系相对有所改善。相比于第一次经济下滑,第二次经济下滑在总量上可能会创新低,但价格韧性相对较强。所以名义GDP 增速可能不会创新低。
avatar
李院士
15楼
2019年的情形是:上市公司盈利状况得到了改善,同时,国家为了稳就业、稳消费、稳房产,推出了减税降费,对企业经营更加有利,所以GPD增速不会低于6%,而目前M2增速在8%,差值很小,流动性不是太宽裕,所以,股市处于慢牛的格局,用徐小庆的话说:2019年后面的9个月,都将是横盘的;不过在这种状况下,在大小盘不同的对比中,还是有“波动和折腾”的空间的:流动性好的时候、小票有利,流动性不好、靠海外资金推动时,大票比较有利。
avatar
李院士
16楼
回到这个帖子的主题:不想阶层固化、就得不断学习,而且要学习颠覆式的方法。
通过学习徐小庆这篇长文《2019年,又一个2014年?》,加上近期个人的一些思考,做一些工作和投资的规划和预测:
1、股票方面,坚持持有之前的投资,并积极聚拢资金,短期操作大票、小票各一支,先持有到5月份,观望,宏观政策关注点:中国减税降费的政策的利好刺激时效、G20大阪峰会6月中下旬的讨论(尤其是中美、中欧)、中国一带一路高峰会、美联储加息动向、中东局势、英国脱欧,以及新兴国家的大选:印度、印尼、乌克兰、土耳其地方选举,德拉吉、容克卸任、日本提高消费税、欧洲央行议息会议等。2019年10月可能会有一些变化,李稻葵说过,金秋季节,既是收获季,也有肃杀的意味。
长远看,2020美国大选,美国股市会有起伏,从而影响全球,尤其影响A股,2019年实现一定量的资金增值、聚拢,等待21世界第三个年代的机遇。
用好M2-GDP增速差值、价值投资、股市市值、市盈率等工具。
2、工作方面:个人从事的外贸行业,要积极寻找新兴市场开发“大年”的机遇,对东南亚、南亚、非洲、拉美全力开发,做好主业;同时,开发新产品,学习新行业知识,使用新的跨境电商手段,力争取得“市场撇脂”的占位,争取更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
3、身心方面:通过三年多的阅历、观察,感到国人生活压力之大,不仅是外在的房贷、竞争、教育、医疗、环境,还有内心的焦虑、彷徨、恐惧、分裂,缺爱感。看了一些心理书籍,《遇见未知的自己》等系列、《身体知道答案》等,剖析内心、去寻找原生家庭种下的阴影,接受自己、臣服于当下,同时,用良好的预期、潜意识来带动自己正面思考,追求“平和”;身体方面,如果有了心理的平和,加上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用心理疏导、戒掉一些欲望引发的“瘾”,疏松筋骨,不需要壮硕、不需要腹肌和马甲线,只需要身心健康、精力充沛、待人平和友善。
avatar
李院士
17楼
今天查询才发现,昨天在帖子上直接码的字,结果没发出来,自己也没有保存,看来必须得涨姿势,得提前做好草稿留存。
昨天看到了徐小庆先生在国金闭门经济会上的一份演讲报告,《地产、商品、股市,2019年,又是一个2014年?》读后很有感触,将文章内容和自己近期的感想发一下,与大家共享:
1、2019年是否与2014年很相像?徐小庆的分析是:宏观上很相似,微观上大不同。
相似之处:房产销售负增长、出口下滑、PMI下降、货币政策转向宽松。
不同点:大宗商品方面,当前的大宗商品,包括原油、矿石、材料等,在2018年下调之后,又再次回涨,与2014年单边下降不同;究其原因,是社会融资的来源问题,2014、15年是居民和企业都在去杠杆,之后几年企业还是持续去杠杆,居民的杠杆已经加到无以复加了,到了当前,宽财政的政策开始发力,今天--2019年4月1日,主要针对工业企业的增值税全面下调,拉开减税降费的大幕,同时,上游的央企因为2017年以来的环保风暴,在供给侧把上游资源抓在手中,积累了大量的现金流。所以,大宗商品目前是非常有韧性的,加上美国控制原油、页岩气等全球资源的主观意愿,美联储停止加息,都对大宗商品保持稳定、或者上涨,有着基础的保障。
地产方面,徐小庆说房地产处于大的下降周期,但在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域,有刚性需求,个人也认为,国人对地产的厚爱,也有基于“守土重迁”数千年文化的传承,总体来看,房地产是稳定、或者是慢熊的过程。
avatar
李院士
18楼
个人而言,还是运用自己20年的工作经历,专注外贸行业,专注一带一路国家,专注股票投资,专注外汇市场;再通过不断地向各方面学习,力争建立像查理芒格一样的多元思维模型。
今天卖出部分美元,买入澳元,1:1.4,看澳元在近几年的升值空间。
avatar
李院士
19楼
陆续记录一些学到的英文单词:
Monumental,非凡的。
美国时间4月4日,特朗普会见刘鹤副总理,提到双方应尽快达成协议,达成一个“重大的”、“非凡的”协议--Monumental Deal。
相信这个会见、这轮谈判,会对双方股市的稳定上涨,起到压舱石、助推器的作用。
特朗普说要会见习 ,目前看,是否会在G20峰会、2019年6月份、日本大阪,各界拭目以待。
avatar
李院士
20楼
这次重回天涯,对天涯有了新认识,有心去见识各界高手,今天又见到一位大V:一语成谶_扬州,有个观点,很符合我们“读书人”的口味,摘录如下:
最近新结识一位朋友邝先生,好读书,真性情,耿介而微狷,书斋“三闲斋”从地面到房顶堆满了书。三月下旬相遇的几日,他所持股票连续涨停,今天又发朋友圈——
“现在读书人还是有两个发财的渠道:一是将自己的知识转化为经济效能……二是以阅读砥砺心性,锻造出对投机市场狗一样的嗅觉、鳄鱼一样的耐心、狼一样的狠劲、豹一样的突出能力,并形成自己的操作体系。现代金融工具愈来愈发达,如果孔子复活,也会加入到炒股大军的。当然,老子、庄子这种装逼货不会。”
avatar
李院士
21楼
了解巴菲特,就得了解芒格;了解芒格,就得了解其列举的25种心理倾向(查理芒格的25种人类误判心理学)。今天对第一条——奖励和惩罚超级反应心理倾向,有所感触,分享如下:
通过正面或负面的激励,来引导自己和别人的心理倾向,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只要激励用得上,就不要用其他的东西;要用利益、而不是道理,来说服别人。
个人在家里带孩子的体会:家里老二生下来一直不省心,长达两三年睡眠不好,不长个,按中医说有点脾胃失和,按西医说是对多种食物过敏,我们当父母的投入巨大精力,随着年龄增长,确实感觉力有不逮。孩子这几年慢慢长大,身体越来越健康,但还是在睡眠方面有些小障碍;看到这25种心理倾向,我就想是否能通过某种激励,来调整孩子的睡眠,让他的生活习惯更加健康?
这两三个月,我推掉各种应酬,专门拿出时间,每晚陪孩子玩,定一些规定,比如:如果晚上九点上床睡觉,就会得到奖励,奖励方式分各种各样,有他喜欢的玩具、他喜欢的游戏,等等,如果晚上睡觉不闹,再有特殊的奖励,比如陪他画画、去某个地方玩,等;相反地,如果过点不睡,或者没有原因地瞎闹、折腾,就会给予小小的惩罚,比如全家人一分钟不理他,等。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明显的看到了孩子的变化,深睡眠时间变长了,吃饭规律了,玩游戏的情绪也稳定了,我近期在反思,究竟是激励的心理导向起了作用,还是“树大自然直”?毕竟,小孩子的心理还不成熟,还有待观察;不过,回想起自己小时候,也有很多经历是跟相关的激励措施息息相关的。
另外一个案例,是我观察一家中大型企业的兴衰过程受到的启发,这家企业有过相当的辉煌,在2018、19这几年大的经济低迷环境下,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我主要从该企业激励导向的角度去分析,可能有点“以结果推导过程”之嫌,不过,目前很多事尚未有定论,仍然是观察、总结。
个人感觉,这家公司在激励方面存在两大问题:1、激励的导向不明确,似乎只是与企业领导的个人好恶相关;2、激励的措施不合理,权责利脱钩。
1、激励导向:一方面,企业推崇扁平化管理、减少层级,提倡基层员工越级汇报,也破格提拔了很多人员,另一方面,又对中层与基层产生的矛盾采取过激、公开的处理方式,潜藏了很多矛盾,在推进扁平化管理的过程中,却形成了基层盲动、中层不动的情形;
2、选人用人制度:提拔、奖惩,是企业、组织的激励制度最突出的表现,诸葛亮所谓的“陟罚臧否”,选人用人,有很强的指导作用。这个企业,20年前在进行新老交接时,做了很多突击提拔,总体还是说得过去,用人以“能干、朴实”为指标,十多年前,创一代、二代之间算是正式交接,这时候,提拔重用的,就有很多“能说”、“爱干巧活”的干部了,当然,在企业发展的某个阶段,就需要某些特定的人才,这也无可厚非,不过在这种导向下,人心浮动,想进步的、想提拔的,都是向着维护与上级关系、干一些形象工程的方向去努力了,没有形成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激励制度。目前,这个企业经营已经相当困难了,陷入了奥格尔维现象,即“套娃”现象,企业负责人最大,越往里越小,企业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走向困难。
实际上,与这家企业同行的另一家国有企业,也有同样的现象,本来招聘了一个能力很强的总经理,靠着敢闯敢干、接着国家政策的机遇,抓住了趋势、风口,成长为该领域的领先企业;前几年,该企业强行架空该总经理,明升暗降,导致这个总经理离职,带走了众多的技术、供应、营销人才,到了内地某省,生产、研制、销售与之前企业完全相同的产品,两家企业恶性竞争,最终是两败俱伤,成为业内笑话,客观上,也为外资竞争者借机抢占市场份额创造了机会。
企业兴衰常有事,在经营过程中,总会有很多问题,而搞好管理,抓住人性的心理规律,运用好激励工具,是非常重要的。
avatar
李院士
22楼
英语词汇:Inevitably,不可避免地。
百人会“大辩论”:中国势必成为第一经济体?
具体内容可见,FT中文网 专栏作家 刘裘蒂 文章。
avatar
李院士
23楼
特朗普开辟第二战线,宣称将对欧盟产品加征关税。
这是否意味着中美之间的协议将要达成?
不过,根据特朗普《交易的艺术》描述的,他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一般有6个方案(半打方案),很擅长声东击西,特别热衷于反击,前一段时间,波音飞机出事故,空客大肆攻击并抢夺波音订单,特朗普现在摆脱了“通俄门”调查,开始对欧盟反击;
但也要提防其对中国的恶意讹诈。
avatar
李院士
24楼
关于学习的价值和方法:
1、学习确实很重要,圈圈课程里说的,我们过于急迫地想在几天内看到学习、锻炼的变化,却忽略几个月、几年下来积累的变化,网络佳句也说:“对于我们的努力和学习,我们过高估计了它一年内的变化,而忽略了它十年后的变化”,持之以恒地学习,才能见效果;对个人而言,十多年一直坚持学习企业经营、管理、行业、宏观经济等,不见得短期有限,但通过长期的学习、观察,确实形成了自己对宏观大势、行业企业、个人工作的认识,对自己下一步的工作、生活,大有裨益;
2、学习方法很重要。当前我们处于知识爆炸、信息量空前的时代,如果还是按部就班地、填鸭式的学习,其实起不到太大作用,必须进行“系统的、结构性地”学习,带着“实用主义”的态度去学习,需要哪种知识、欠缺哪种能力,就去学习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让天下的书籍、知识为我所用,学以致用;
3、稀缺技能可迁移能力:这一条也非常重要,一个人不可能对各个行业都能精通,每个行业的知识都需要一两年、甚至三五年的时间积淀,但同时,每个行业都有生命周期,如果一直守在一个行业,到了行业衰退期,就会非常难受了;所以,在一个行业内,要把相关的环节尽量吃透,在某一方面做精,比如营销、技术,或者管理、财务、人力资源,同时,积极关注自己感兴趣、国家主导,或者各种机缘带来的其他行业的机会(比如朋友见你在这行做营销做得很好,会提起让你帮他那个行业做营销方面的支持),加强学习,将自己的这方面能力“迁移”过去,这样,通过以往知识、阅历和能力的积累,再学习新行业的专业知识,进行“跨界”整合,相信必将会有一番新的作为;即便做不成业务,也可能通过其他行业,反过来对自己正在从事的行业有新的认识,形成更好的思路。
总体来说,要终生学习、要会学习,要把知识和技能进行“迁移”,学会跨界,就会有很大收获的。
avatar
李院士
25楼
最重要的是不放弃,如果你一直专注于那个目标,你就能够朝着那个方向塑造你的人生。
--------安妮·麦克莱恩,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宇航员,女。
The biggest thing is not to give up. If you stay focused on that goal, you can shape your life in that direction.
avatar
李院士
26楼
Portfolio, 投资组合。
今天早晨看到新闻,深圳12人被党纪政务立案:因工作时间淘宝、炒股等。一方面说明党政的监察、监管在加强,从一个侧面也反应了,目前股市的火热,很多人在尝试入股、或者复入了。正如擦鞋童理论,如果股票市场门口的擦鞋童都津津乐道股票的术语时,是不是就是该阶段性回撤的时候了?
今天学这个英语单词,Portfolio,投资组合,有鉴于近期网络上流传的桥水基金创始人 瑞达利欧的《债务危机》,以及对欧美股市的超级看空,身处中国的我们,确实应该有“价值投资”的理念,但同时,也要研读国际国内宏观大势,昨天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我们树立对经济发展的信心,确保就业,这就是稳就业、稳增长、稳预期;股市在获得一定收益的同时,要做“贵入如珠玉、贱出如粪土”的第二阶段的准备。
同时,房产、保险、存款、创投,都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去设定,做一个好的投资组合,重中之重:不要受短期影响,着眼于中长期,但不要看得太早、太长。
avatar
李院士
27楼
全球最受赞赏公司的榜单:
1.苹果Apple
2.亚马逊Amazon
3.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
4.华特迪士尼Walt Disney
5.星巴克 Starbucks
6.微软 Microsoft
7.Alphabet
8.Netflix
9.摩根大通 JP Morgan Chase
10.联邦快递 FedEx
11.西南航空 Southwest Airlines
12.好市多 Costco Wholesale
13.耐克 Nike
14.Salesforce
15.可口可乐 Coca-cola
16.美国运通 American Express
17.强生 Johnson & Johnson
18.新加坡航空 Singapore Airlines
19.波音 Boeing
20.诺德斯特龙 Nordstrom
21.家得宝 Home Depot
22.贝莱德 BlackRock
23.万豪国际 Marriott International
24.USAA
25.沃尔玛 Walmart
26.高盛集团 Goldman Sachs Group
27.3M
28.达美航空 Dleta Air Lines
29.宝马 BMW
30.丰田汽车 Toyota Motor
31.宝洁 Procter & Gamble
32.塔吉特 Target
33.UPS
34.阿里巴巴集团 Alibaba Group Holding
35.CVS Health
36.埃森哲 Accenture
37.麦当劳 McDonald’s
38.阿迪达斯 Adidas
39.联合利华 Unilever
40.IBM
41.百事 PepsiCo
42.Visa
43.卡特彼勒 Caterpillar
44.Facebook
45.大众超级市场公司 Publix Super Markets
46.联合健康集团 United Health Group
47.雀巢 Nestle
48.万事达卡 Mastercard
49.嘉信理财 Charles Schwab
50.埃克斯-美孚 Exxon Mobil
50.三星电子 Samsung Electronics
avatar
李院士
28楼
上面这位朋友说是鸡汤,有时候,鸡汤也是有用的哈。
近期,又读了《原则》这本书,也是很受益,而且直接用来指导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确实很有效,最近,整理一下,跟大家分享。
我个人的理解、一直坚持的原则是:对社会上的热点很敏感,很了解,但是不跟风,先是了解、但冷处理,等过了一段时间再去检验,如果真的是有料的、有价值的,就继续学习、跟进;就像《原则》这本书,去年逻辑思维、得到重点推广,国内众多知名人士推介,我先买了几本,自己读、送给几个老板读,大家都反映不错,有个大老板居然说,这本书是他读过的最好的、最有价值的书,近期再读一遍,结合自己的生活、工作经历,去感受,确实不错。
avatar
李院士
29楼

《原则》这本书里讲的观点,跟《穷查理宝典》里的概念,有些异曲同工之妙,重点都有一条,即:客观、理性地分析自己,正如前几天看到的查理芒格采访录中提到的,巴菲特和芒格对中国市场非常看好,芒格对中国人本身具备的儒家文化优势不予否认,但同时,也对中国人相信运气、官僚主义表示担忧。
从全民追捧巴菲特,到所谓的高知分子、精英阶层热议瑞达利欧、查理芒格,一方面说明了中国人求知、求财的欲望,另一方面,从这些美国智慧中,也可以反衬出我们民族对于理性、跨学科认知的缺乏。国人多数倾向于相信风水、笃信神灵(有时会偏执地认为神灵只看到虔诚、忏悔,看不到信仰的脆弱、作恶),国人处事更加情绪化,整个社会的氛围还比较浮躁、急躁,急于发财、急于成名、急于实现所谓的财务自由,各种名词不断被生造出来,“车厘子自由”、“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等等。
也许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国民所必经的一段“心路历程”,从吃糠咽菜,到骤然衣食无忧,一部分人已经“先富起来”,国内囤积各种资产,国外疯狂“买买买”,基尼系数有所扩大;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很多社会问题。
个人就很有感触,农村出身,依靠上大学,进入了一家大企业工作,拜各种天时、地利、贵人所赐,有了稳定的生活;近几年,随着所从事的国际贸易行业的波动,随着二胎孩子的出生,年届中年,确实有了很多的感悟,有挫败感、有失落感,有无助感、无力感,去年读台湾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联想起前几年看的一部台湾电影,名字忘了,只是感到整部片子灰色色调,严重压抑,这两天跟几个台湾客商交流,他们也说,台湾年轻人压力很大,台湾经济发展不好,收入不算高,在台北根本无法买房;包括来自日本的“佛系”、“无欲”、“宅”,都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自然产生的现象,这时,一方面,需要社会、需要政府、需要民众,共同想办法、找出路,探索发展路径,是北欧模式、美国模式、德国模式、日本模式,还是我们自己的模式?另一方面,需要我们自己学会调整,学会适应,尤其是70、80后,到了调适心理的阶段了,既不能头脑发热、投资创业,又不能退隐江湖、不问世事,也不能人云亦云、毫无主张,所以需要学习先进的思维方式,跳出当下,站到更高的位置上,鸟瞰自己的生活、工作、现状,谦卑地学习、谦虚地请教,以“痛苦”来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更多人可以学到“头脑极度开放,实现有效决策,制定科学计划,实现多元化思维”的方法,使更多国人更加理性、客观、富足、平和。
avatar
李院士
30楼
不要情绪化
我读《原则》、《穷查理宝典》,包括前几天读的《规模》,能感受到的、对自己最有价值的内容,第一条,就是:不要情绪化。
中学时,学鲁迅先生的文章,感受到先生对国人劣根性的鞭挞,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旧时代国人的麻木、愚昧、自私、冷漠的深刻的揭露,在那样的旧社会中,真正如鲁迅先生那样的勇士,才会抛下手术刀,拿起手中笔,来拯救兆亿民众的“心病”,“我以我血荐轩辕”。
对比西方、日本,当今的我们在高楼大厦、桥梁机场等基础设施方面,在衣食住行等生活方面,丝毫不落后于他们;但正如新晋暴发户与“陈年”老贵族之间有差别一样,我们似乎还欠缺点什么。
是文化吗?不是,我们五千年的文明,浩如烟海,林语堂先生久居美国,深谙中西文化之奥秘,提出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是美国、欧洲、日本、印度等各个文化都不及的;
是信仰吗?也不像,虽然社会上众说纷纭,说我们国民没有信仰,但实际上,儒家文化的浸淫,对家庭的重视,全民追求上进、突破阶层的精神,集体主义的思维方式,“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载舟覆舟的民本思想,历史上的分封、郡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等政策博弈的国家治理模式,“举头三尺有神明”、因果轮回、“一命二运三风水”等人与自然的理解,都说明了国民对真理、集体、善良、发展、进步的绝对的信仰;
是战略、是教育,我觉得都不是,论战略,我们古代典籍非常之多,《孙子兵法》就讲了很多国家兴衰的基础要义,近几年挖出来的“管仲治国兴邦”的战略,包括网络上经常传出来的鬼谷子智慧,论起战略来,我们可以说是人类的鼻祖,比起马汉的《海权论》、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比起布热津斯基、基辛格的地缘政治战略,中国的战略,既早,又高明很多;论教育,一般而言,现在多推崇西方教育,中国的精英也多到国外留学,对近代历史的研究,世人多推崇犹太人的教育,蜂蜜抹书、逃难也要带着书籍、拉比胜于富商、《塔木德》等,20世纪以色列中东复国更是使犹太人的教育、犹太人的聪明才智见闻于全世界,其实,中国历史多次面临异族入侵,又多次延续、恢复、继而发展中华文明,这种生命力更加顽强,从“书中自有颜如玉”、孟母三迁、论语的传世、科举选才的教育制度,到今天的学区房、毛坦厂、山东富豪为女留学耗资数千万的极端案例,都从各个层面说明国人对教育的重视;
是团结吗?一直以来,国人的团结精神令人诟病,像足球赛事等团体项目,国人一直限于团队文化缺失,也有很多人非议中国历史上“汉奸”众多,在外族入侵时,内部一盘散沙。事实上,体育比赛方面,有其规律性,也有人种、体质、教学理论、技战术、商业化体制等多种差异,在抵御外侮时,确实有不少“汉奸”,但历数中外历史、各个国家,都有很多投敌现象,在这里,我肯定不是为投敌者、叛徒翻案,但在力量对比悬殊之时,保留有生力量,应该是人类共同的天性使然;即便在历史最危难的时刻,像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之际,也有冉闵带领北方人民驱逐强敌,在靖康国难之后,也有精忠岳飞抗金退敌,在满清入关势不可挡的情势下,也有史可法坚守扬州;按照近期的一些理论分析,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概念的形成,也是在日本全面侵华之后,通过一系列事件,像东三省沦陷、绥远抗战、国共合作抗日、台儿庄战役、淞沪会战等抗战前期的全国性的动员、宣传,中国的国民才逐渐从满清统治、军阀混战的乱象中清醒过来,逐渐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概念,才有了五族共和、一致对外的局面。而目前看世界各国,欧美政体及文化性格决定其始终处于国内博弈的局面,日韩受益于儒家文化影响,结合了西方政体的特点,但也都是在处理单一民族的内部关系,印度最能说明问题,同样13亿人口,不同的宗教、种族、文化、语言,甚至还有“封建遗毒”的种姓制度,虽然早就应用了西方的选举模式,但社会治理却是举步不前,俄罗斯虽然在文化、宗教、人种方面与西方接近,但经济结构单一,发展受限,幅员辽阔在某些方面成了国家治理的负担;这些国家、民族都很难用“团结”来归纳、总结吧。
......
既然这些因素都不是制约,那到底什么限制我们发展,或者限制我们追求幸福呢?
个人认为,还是对科学、对理性的敬畏不够,或者说重视程度不够,爱因斯坦说过,世界上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源于自然法则,同时,科学家也要进一步认识和探索至高精神的力量,真正的虔诚是通过努力获得理性知识达成的。
实际上,解释了这么多,只是要说明,当前的中国、现今的我们,什么都不缺,需要的,就是沉下身子,用符合逻辑、理性的思维方式,用科学的步骤,设定目标、做好规划,去检验各种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进而坚定而长期地执行,达成目标。
比如创业,首先设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年内实现市场销量**、现金流**、利润**,规模**;制定明确的规划,时间、责任人、地点、任务;发现存在的问题,是缺钱、缺人,还是市场调研有误、目标受众太少;剖析问题的根源,缺钱是因为一开始筹资不够、还是花得太快,缺人是没有招聘到人,还是缺乏招聘的具体标准;尝试各种方法,对各种方法进行汇总、记录,摈弃错的,坚持对的,长期执行下去。
如此这般,必定会有所收获。
而进行这样的设计、规划、剖析、执行,首先体现在控制情绪。这里说的“控制情绪”,不只是控制脾气,还要不事先对人设定框架、而是科学地对人进行“记分卡”式的评价,不以静止观点观察人和事,不只是用一种方式去调研市场、而是以多元思维/多视角去考察,等等,近期,个人尝试对自己身边的员工进行科学评价,把人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配置以合适的激励手段,并将这些过程、方法,都进行记录,形成评价原则,进而更加理性、客观地进行经营和管理。
生活中,也可以对伴侣、父母、孩子、亲友,进行科学分析,结合社会通行的价值观,平衡自己的心态,一定可以管理好自己和家人、亲友的关系,达成平和、幸福的生活。
avatar
李院士
31楼
中国企业最缺的商业人才是什么?
2007年,我出差伊朗,当地有贸易伙伴,在经销我出口的机械产品,当时,该公司已经与我方合作三年多,业务发展很迅速,但这家公司的人员流动非常大,这在相对闭塞的伊朗、尤其是伊朗偏远的小城市,不太正常,当时,我跟这个公司的老板、以及他的正在商学院读书的儿子交流,问他们:企业最重要的是什么?他们说了质量、技术、资源、原材料、销售等等,我当时是有感而发,对他们说,个人认为,人才是对企业、对公司最重要的。两父子不以为意。
再往后,伊朗受到制裁,相关业务发展受挫;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这家伊朗公司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或者说对人才的管理、培养、经营不够。
2018年,广州,我再次遇到该伊朗公司,儿子已经接班,相约晚餐,聊起往事,这个年轻人对我当年的问题还记忆犹新,提起他们当年所培养、用到的一些人才,现在有的移民,有的在他们的城市自主创业,成为了当地的知名人士;这个年轻老板对自己公司人才的匮乏,不胜唏嘘,让我提一些建议。时过境迁,伊朗当今的现状,我也提不出太多的建议了,只是勉励他鼓足信心,分散风险,踏实经营,关注行业里发生的事件,聚焦自己的资源,先稳住现状,做好管理,再慢慢寻找机遇。
这两天,看到《中外管理》2019第四期的文章《中国企业最缺的商业人才是什么?》,想起了这些往事,又感到姚荣君对企业人才的看法,比较认同几个观点:
1、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人才困境”。改革开放之初,缺乏产品型人才;产品丰富之后,竞争加剧,销售型人才崛起;后来,外资品牌涌入,广告型人才盛行;再往后,学习日本精益生产、美国通用电气“数一数二”、“六西格玛”,中国又进入管理型人才阶段;当前,企业最缺的是“企业家型人才”。
因为很多人目前做的工作普遍是“感动自己”,而不是“创造顾客”,唯有企业家型人才的着眼点是解决企业“创造顾客”的问题。
2、企业家型人才的方向感。传统人才承担的是一个组织管理和保证内部资源有效性的角色,但企业家型人才的每个动作都是对外的。他要充分挖掘顾客的隐性需求或者常识,所有的动作都是为企业创造顾客的有效性负责的。
3、怎样训练企业亟需的企业家型人才?
培训和实践。
培训,就是宣传、灌输、贯彻,讲解战略为什么这么设计,战略与顾客认知和竞争的关系。
如何实践?必须去训练人才决策和实践的勇气,要把团队天天泡在市场上,获得顾客反馈,日日沟通、周周总结、月月复盘,通过市场数据的变化、认知的变化来不断调整和创新。
共勉。
avatar
李院士
32楼
终局者思维:从任务的最后开始入手
摘自中外管理2019第四期(笔记侠)、并修改
如果开始一个任务,但不知道从哪里开始,那么你可以从人物的最后开始入手:
这个方法需要你发挥向想象力,同时需要一本日历。
在任务截止那一天日历上写上“任务完成”,然后仔细查看你的任务,分析每个阶段的所需要的资源,以及所需要作出哪些努力。
这个方法有助于克服焦虑、从零开始努力,同时有助于坚持自己设定的时间表,这种逆向计算,更容易通过障碍。
俞敏洪的话是很好的注解:人这辈子到底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一定要知道。另外,这件事最核心的点到底是什么?必须牢记、反复以终局者思维去核查,否则,就会出现各种欺骗性行为,最后让你忘了核心点。
avatar
李院士
33楼
网易创始人丁磊说,创业初期、有段时间(估计是世纪之交的互联网泡沫破灭期间吧),他感到压力很大,经营业绩及公司发展前景都不好,合伙人、员工都不让他满意,所以他很郁闷,有次,他跟自己的朋友聊,说想把公司卖掉,朋友问卖掉公司之后干什么,丁磊说,卖掉之后,再开一家公司,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经营、管理;朋友很惊讶,说,既然你还是想做公司,那为什么不把这家公司做好呢?
丁磊顿悟,如果自己的内心没有调适到位,即便是换了行业、换了合伙人和员工,不也是一样吗?之后,他下定决心,坚决落实、贯彻自己的经营和管理理念,不再有撤出或卖掉公司的想法,后来的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网易、丁磊都很好。
这几天,突然想到丁磊的这个案例,想起自己和几个弟兄草创的一点小事业,中间也是遇到诸多困难,也有合伙人之间付出与回报之间的不平衡,更有各种动摇的心理,但一直能坚持下来,就是在追寻自己内心的声音:想做好一件事,想好好做一件事,既然想做好,就要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坚决地去实施自己的计划,向着未知前进,谋定而动、行且坚毅!
avatar
李院士
34楼
一个人是否厉害,看他在任何条件下的稳定输出能力;构建知识体系,是为了稳定高效地解决问题。
情绪要温,发挥要稳。
avatar
李院士
35楼
无惧经济下行,这四大朝阳产业正值好时光
摘自《中外管理》2019第五期
朝阳产业一:不可小瞧的新农业
健康、放心的食品,逐渐成为主流家庭的追求,这是新农业的新希望。
湖北洪湖80后杨晶通过互联网销售莲藕,除了电商销售,还通过直播挖藕过程、塘埂上洗藕切藕,吸引网友围观,把洪湖青泥巴藕卖火了全国,年销售额达400万!
荷兰、以色列的花卉、瓜果、蔬菜,以标准化车间的模式进行农业种植,靠高科技、低成本、商业化,虽然土地资源稀少、土地状况不良,但却成为世界农业产值位居前列的国家。
美国也有Plenty这样的室内农场公司,以LED灯照环境利用高科技设备种植有机蔬菜,占地1.2-4公顷的农场,产量是普通户外农场的150-350倍,而且专门向有机餐厅、会员客户供应,获得知名企业和人士的亿级融资。
中国农业保险的市场也在十年间由51.8亿元猛增到417.2亿元,据估计,2020年中国农业服务市场容量将会超过8000亿元。
朝阳产业二:为巨头服务
按照中国的说法,就是“傍大款”,靠着大型公司、独角兽企业的需求,搭上顺风车,实现快速发展:
为Uber提供支付工具的软件程序公司;
为大企业提供用工背景调研的Checkr;
这两家公司借鉴的是:当初美国西部淘金梦中爆发起来的Levi’s牛仔裤。
有的是“隐形冠军”,有的甚至可以借机发展到很大规模。
朝阳产业三:为千禧一代女性服务
国际上对1982-2000年出生的人群,命名为“千禧一代”,而这一代中的女性(19-37岁),已经成为消费的主力军,她们的需求,就是“钱袋子”、“取款机”:亲子、母婴、女性娱乐、情感需求:
比如宝宝树这样的母婴平台,去年实现利润2亿元,增长29.7%。
艾瑞咨询预测,截止2018年底,欧内母婴家庭群体规模将达到2.9亿人,行业市场规模将超过3万亿元,而且每年以新增300亿元的规模高速推进。
朝阳产业四:新奇好玩的情感服务
喵星人、汪星人带动的宠物消费需求,从宠物食品到衣物玩具,从宠物医疗到宠物美容,等,在大城市、江浙沪、粤港澳等发达地区尤其显著;
同时,新奇好玩的服务,比如测测星座APP,占星、风水、心理服务等平台,也满足了人民的生活需求、心理需求、情感服务需求。
avatar
李院士
36楼
为什么贾跃亭多次失败甚至失信,却仍然有大佬投资他?
从融创的孙宏斌到恒大的许家印,再到九城的朱骏,为什么这些大佬对屡屡失败、“下周回国”的贾跃亭如此“厚爱”?
首先是,各取所需。贾跃亭要钱,九城要转型故事、要“壳”。
可能,大佬们认为贾跃亭会成为第二个王兴,连续创业失败后、终获成功,对贾寄予了期望,但王兴初期项目影响都不大,执行力很强,又一直在“消费互联网”这个能力圈之内,而贾跃亭号称构建“七大系统”,号称“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估计连模仿也没人敢模仿吧。
贾跃亭表现出的“不守规则”,是投资人所喜欢、欣赏的,但这决不是“违反契约精神”。
我个人感受,能从这里学到的,要成功就要有挑战原有规则、质疑规则不合理性的勇气,能对监管的趋势和市场的走向做出预判,具备快速行动、干掉竞争对手的执行力,这是投资人、公众所欣赏的,要有“讲故事”的能力,但不能仅仅是个“故事大王”“PPT高手”。
avatar
李院士
37楼
“加杠杆”投资同龄人,积累有价值的人脉
“人情债”的说法,就说明了人情、人脉也是一种投资,我们应该把这种投资投在哪个方向呢?
很多年轻人,一心结识大牛,以为这样可以平步青云,殊不知,大佬阅人无数,你在他眼中的青涩、价值都太小,不值得他用心维系,也很难触动他的内心,把有价值的资源给你。
反而我们身边充满了成长潜力的同龄人,大家交往起来,没有太大的阶层、地位差异,世界观、人生观大致相同,很容易谈得来;这些潜力股,需要真诚相待,“加杠杆”维护,即便有时帮他做出一些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也要努力去做,十之八九,他会在将来有所成就之后对你铭记在心的。这样的关系,远胜于靠开会、喝酒、发名片、加微信蹭来的大牛的关系。
当然,不排除有的年轻人能量很大,可以用一些办法、借一些机缘,获得某些大佬垂青,但大部分我辈中人,还是“加杠杆”投资同龄人中的优秀者,比较靠谱一些。
avatar
李院士
38楼
突然间,这么多朋友支持,感谢大家!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