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两千岁:自秦至清
avatar

两千岁:自秦至清

卢江子
1楼

“我的五千年”第五部
《 大风起:西汉兴亡》
第一章 秦始皇的求仙之旅
公元前220年,灭六国、一统天下,给自己起了“始皇帝”名号的嬴政,踌躇满志地巡视万里江山。这没什么出格的,此前所有的帝王都这么干,谓之“巡狩”。我儿子周游世界的范围比秦始皇大得多,但只能叫“旅游”。
“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史记•秦始皇本纪》),这四个地方面积相当大,涉及现在的甘肃、陕西和内蒙古。陇西在甘肃,陇是甘肃的代称,自秦至唐,陇西在历史上是个非常重要的地理与政治名词,没有陇西集团,隋朝也许就不存在了。没有隋朝,唐朝也便没了出处。
秦始皇出差回来后,令人在渭水南岸建造信宫,信宫也叫咸阳宫,这两个名字都被语义学专家嬴政给否了,嫌口感不够好,更名为极庙,象征天极星。古人将天分为五个区域,天极星是中宫的当家星座。接着修了一条从极庙通往骊山(陕西临潼,周幽王葬身处)的路,又给太后居住的甘泉宫建造了前殿,并且配备通往咸阳的甬道。秦始皇的“基建”远未完成,又大手笔地以咸阳为中心修建“驰道”。“驰道”顾名思义就是供车马奔驰的道路,相当于高速公路。现在的高速公路有时会堵车,但驰道不会,不是驰道有啥高科技,而是因为它属于皇家专用,自然不会出现堵车这么窝火的事。
这一系列工程都很浩大,需要大量的人力、无力。秦始皇登基一直到死,各样建设工程就没停过,这让他看上去像是一个建筑包工头。秦始皇与包工头的唯一区别是,包公头需要给工人付工资,秦始皇觉得谈钱伤感情,给一些精神奖励就OK了。(001)
avatar
卢江子
2楼
@梦落笙箫 2020-06-04 12:37:00
拜见两千岁,千岁千岁千千岁。。。
-----------------------------
谢谢笙箫:-)
avatar
卢江子
3楼
@逆风飞雨 2020-06-04 18:16:58
楼主开新贴了,继续追
-----------------------------
谢谢飞雨:-)
avatar
卢江子
4楼
@梦落笙箫 2020-06-04 12:37:20
确认过 眼神,是基建狂魔的祖宗
-----------------------------
“基建狂魔”概括得好
avatar
卢江子
5楼
秦始皇给全国人民都赐爵一级,看起来出手大方,其实完全是空头支票。秦征战年年征战,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国家千疮百孔,哪来的财物赏给国人?所谓赐爵是非物质性的,再说所有人都升一级,跟没升甚至降一级都没有任何区别。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齐鲁大地,目的很不一般:为了封禅。封禅大典在以前只是传说,据《史记•五帝本纪》黄帝是第一个正儿八经举行过封禅仪式的,因为他看见了“祥云”,所以必须得封禅。《史记•封禅书》称舜和大禹也搞过封禅。封禅非常高大上,相当于天地诸神给帝王们颁发的合格证书,故而所有的帝王都想去封禅。这个逻辑有点像“所有的天才都是疯子”,于是疯子们都设法证明自己是天才。当年齐桓公恬着脸皮想去封禅,被管仲毫不客气地怼回去,说整个周朝只有周成王举行过封禅,因为有“嘉禾”之瑞,齐桓公啥都没有,还要封禅,发疯差不多。齐桓公对仲父管仲言听计从,虽然不高兴,也只能瘪着嘴躺在大车上喝闷酒去了。
秦始皇要做的事绝对没有人敢发表不同意见。丞相李斯是个马屁精,中车府令赵高更是个马屁精,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让老板舒服,自己活得自在。
到秦始皇时代,封禅已经停止超过七百年,没人说得清封禅仪式有什么讲究。因为鲁国对周礼保存的嘴完整,所谓“周礼尽在鲁”,因此秦始皇来鲁地邀请七十个儒生来泰山脚下商议封禅的具体事宜。
那些儒生其实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七百多年前的事,谁能说得清?更何况封禅本身就是传说,只不过为帝王喜闻乐见,于是“经典永流传”。(002)
avatar
卢江子
6楼
儒生们七嘴八舌地发起言来,充分显示了鲁国的文化底蕴。他们有人说古时候的君王封禅,都是用蒲草裹住车轮,为了不伤害山上的土石草木(我对此表示怀疑,车子上山本就不易,轮子上裹上蒲草,是想玩滑车吗?);祭祀用的席子是草编的。还有其他不同意见,谁都觉得自己的话靠谱。秦始皇搞不清到底谁的话靠谱,干脆谁的话都不听,让那些博学的儒生哪来回哪去,差旅费都不给报销。
秦始皇只想多快好省地上山,什么蒲草、什么草席见鬼去吧。他下令从山下开出一条通往山顶的车道,这个工程不仅耗时而且难度大,反正秦始皇等得起,车道没修成之前,他可以打高尔夫先。山道修好之后,秦始皇还是没有上山,他又让人在车道两旁竖立石碑,上面刻着歌颂他的文字。这些文字需要文采,于是只得再把儒生们请回来。那些儒生们确有才华,基本全是四字一句,很是公正,把马屁拍得才华横溢。全文约一百五十字,我就不抄引文了,不是怕被人骂骗稿费,而是觉得恶心,有兴趣的可以去《秦始皇本纪》看个究竟。
车道修成、石碑立正,秦始皇这才很有派头地从泰山南麓登上顶峰祭天,谓之“封”;再从泰山北面顺坡而下,到山脚下的梁父山祭地,谓之“禅”。秦始皇的封禅大典采用的是秦国特色的“土方子”——由太祝令主持祭祀。秦始皇的脑筋确实相当活络——既然鲁国的儒生们说不出个所以然来,那就“土法炼钢”。秦始皇有专利意识,生怕别人把他的“土法”学了去,不许记录,后人也就无从得知他的泰山游细节。(003)
avatar
卢江子
7楼
@梦落笙箫 2020-06-06 11:11:48
反正一个国封一次禅就够了呗,反正他是万万代永垂不朽的呗。那确实不用记录了,后代用不上啊。
-----------------------------
胡亥若非亡得早,以他的性情大概也要封个禅啥的~~
avatar
卢江子
8楼
秦始皇的聪明属于小心眼式的,而且没什么用——你能“土法炼钢”,别人就行不得吗?后来汉武帝封禅时,排场大得尘土飞扬,那时秦始皇都不好意思爬出来抗议。
完成封禅之后的秦始皇意犹未尽,紧接着又来了场说走就走的巡视,向东出游沿海各地,看见名山大川就拜一拜,后来南登琅琊山——越国曾立都于此。秦始皇对琅琊山情有独钟,流连忘返,竟然逗留了三个月。后果非常严重,他在此立了更多的碑为自己立传。泰山上的碑文不到一百五,琅琊山上的碑文超过二百五,不外乎吹嘘自己是全宇宙第一强人,详见《秦始皇本纪》。
嬴政成为始皇帝后,有两大爱好,一是体会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的快感,二是对寿与天齐的追求。此二者相辅相成,普通人尚且求长寿之道,何况秦始皇?他求的是长生之术。长寿是可能的,而且方式有多种,最经济实惠的是就是勤锻炼,没事走几步,少吃地沟油。长生之术只有一种,在术士们天花乱坠的唇间,相信此术者一定是受害者:被骗。虽然秦始皇牛炸了,但术士比他还牛,因为秦始皇上当了。某种意义上,秦始皇不过是个笑话,自以为天下尽在其掌中,而他在术士们的手中,则像一个巨婴。
术士们除了舌灿如花外(比纵横家还会扯),还都是心理学家和投资分析家。他们知道谁才最在乎长生而且不差钱,我到现在也没有等到哪个术士向我推销长生之术。(004)
avatar
卢江子
9楼
术士之术有明显的进化趋势。燕国人宋毋忌、羡门子高是初级术士,他们没有办法让人长命百岁,但声称可以让人的尸骨升天成仙。他们的“高科技”吸引了一大批追随者,燕、齐两国的术士纷纷开培训班。齐威王、齐宣王和燕昭王对“高科技”喜闻乐见,不惜斥巨资派人寻觅蓬莱、方丈和瀛洲三座仙山。据说此三仙山就在渤海的某处,离人间并不遥远,但就是够不着,所以信徒齐威王、宣王和燕昭王都死了。
“高科技”术士们给出解释:凡人的船只要一接近仙山,一股莫名的大风就把风吹走了,非常无助、无奈。齐国著名术士徐市(念福),即徐福声称有人曾幸运地看见那三座神山,目睹众神仙和长生不老的仙药,而徐福有幸认识曾接近国神山的奇葩,他有把握找到神仙们,为始皇帝求得不死之药。秦朝将不会有万世,一世就够了,一世顶万世。
徐福善于自我推销,成功地说服财大气粗的秦始皇给他钱、给他船、给他人。秦始皇果然气度不凡,光是人就给了数千名童男童女,可想而知那船该有多大?建造那么的船该要多少钱?
众所周知,所有的术士都是骗子,徐福自然也是。徐福从秦始皇那里骗来钱、人,还有用于逃亡的超级大船。徐福“感激”秦始皇的“慷慨”与“周全”,托人给秦始皇带信“安慰”道:“虽没能登上仙山,但看见了”(“未能至,望见之焉”《资治通鉴•秦纪二•是皇帝下》)。(005)
avatar
卢江子
10楼
徐福滑头得狠,他让人传话是为了稳住秦始皇,免得他派舰队追来。秦始皇确实被稳住了,徐福这个古今第一老千带着数千童男童女逍遥而去,消失在历史的长河。有人说他去了日本,教会日本人农耕与医药,日本人拿徐福当神祭祀一直到明治维新才停止,自那时日本人已经瞧不起中国,决定向西方学习,刻意摆脱中国的影响,充分体现了白眼狼的气质。日本人的死敌韩国人是另一只白眼狼。也有人认为徐福漂流到了美洲,这个说法比较小众,若属实,那么“让生命去等候,等候下一次漂流”这句歌词就是献给徐福的。
徐福究竟去了哪儿,我并不关心,但秦始皇非常关心。关心则乱,秦始皇那样的人一旦乱起来就可怕了。逍遥而去的徐福没有意识到自己为同行们刨了一个多么巨大的坑。
秦始皇暂时还没怀疑徐福在骗他,自琅琊回国时,路过彭城(江苏徐州)时,突然变得低调起来,有时斋戒又是祷告,为的是飞入泗水中的一鼎。据说秦昭王从周室索取了九鼎,运回咸阳途中,其中一只不翼而飞,落入泗水。秦始皇派一千名潜水员入水搜寻,结果无功而返,秦始皇整个人都不好了,没心思回咸阳,没头没脑地游荡起来。
秦始皇向西南渡过淮水,经过衡山和南郡,又泛舟长江,抵达湘山,祭祀湘君。然而资格很老的湘君似乎一点都不给始皇帝面子,兴风作浪,搞得秦始皇在湘水差点喂鱼。(006)
avatar
卢江子
11楼
始皇帝哪里受得了这个气?他认为天地山川都应该配合并且以他的到来为幸,怒气冲冲地问身边的博士(不是学位,但比现在的大多数博士有学问)湘君是什么神仙。秦始皇很明显没有看过《上古迷思》之类的书,否则也不至于显得如此无知。博士说湘君帝尧的女儿,帝舜的妻子,死后葬于此地。
五帝中的尧、舜并未被秦始皇放在眼里,他自认早就超越了他们。湘君让他不爽,他就拿湘山上的树木出气。湘君看不见摸不着,湘水滔滔不可断绝,只有山上的树木逃无可逃。秦始皇命令三千名刑徒将山上的树木砍伐殆尽,露出丑陋的赤红土壤和石头,他觉得解了气,这才经武关返回咸阳。
秦始皇的滥砍滥伐在大历史的镜头里似乎不值一提,但在我看来这是个极其重要的细节:它具象地显示了秦始皇唯我独尊的人格,人挡杀人,仙挡杀仙。他后来干出“焚书坑儒”的疯狂之举,水到渠成。
秦始皇在湘江上差点翻船的那年,有个无名小辈浮出水面,他叫张良。张良是韩国贵族,父亲和祖父做过五代韩国丞相。韩国灭亡后,张良当韩相的梦想也破灭了。国仇家恨让这个韩国官二代不甘心做秦朝的良民,该待业青年的理想是杀死嬴政,为故国和先人复仇。至于他在桥下碰到老神仙黄石公义务授兵书的传说,如果你相信,说明你童心未泯,挺好的,坐等圣诞老人送你礼物吧。司马迁说此事甚怪:“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史记•留侯世家》)
张良虽然失势,但祖上留下的家产不少。他是个有梦想的人,没有花钱去吃喝嫖赌抽,而是聘请各种型号的猛士,借机刺杀万恶的始皇帝。(007)
avatar
卢江子
12楼
@福建杨子 2020-06-10 12:39:17
风趣幽默,不失真实。
-----------------------------
谢谢鼓励:-)
avatar
卢江子
13楼
@黄龙12011 2020-06-10 22:57:41
秦始皇的基因也太活跃,和后来的杨广一样,二代而亡。
-----------------------------
是滴:-)
avatar
卢江子
14楼
@梦落笙箫 2020-06-10 11:58:12
这是一份很有前途的事业。。
-----------------------------
嗯,赶紧报个学习班吧:-)
avatar
卢江子
15楼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再次巡视东方,估计是想看看徐福从仙山回来没有。他没有看见心心念念的徐福——毕竟投资了那么多钱,却等来了不期而至的杀手。
秦始皇车驾经过阳武(河南原阳县)的博浪(狼)沙时,忽然听得一声巨响,前面的副车被一只从天而降的大铁锥砸得稀巴烂。能把一辆车砸烂的铁锥重量可想而知,而且伏击处离车道相距甚远才不会被发现,张良找的那位无名大力士力气真的大得不可思议,准头也惊人,可惜车里的人是秦始皇的替身。
侥幸逃生的秦始皇惊恐万状,更让他恼火的是,刺客也逃生了,卫队连刺客的影子都没追到。秦始皇下令在全国实行大搜捕,折腾了十天毫无结果。秦朝官方却闪烁其词,不提皇帝遇刺,而是声称搜捕盗匪(“二十九年,始皇东游。至杨武博狼沙中,为盗所惊。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史记•秦始皇本纪》)。
博浪沙事件很有名,但史册中的记载语焉不详,只能说那位刺客简直是绝世高手,不仅力大无穷,在秦始皇精锐卫队的眼皮底下还能全身而退,轻功也好得不要不要的。这样的高手,后来为什么不再为张良效力?这个疑问只能永远是疑问了,比较适合写小说。
秦始皇硬着头皮继续东巡,登上之罘山(山东境内),照例刻碑留念。可能是因为饱受惊吓的缘故,秦始皇让人把歌功颂德的碑文写得像裹脚布一样长,依旧四字一句,气宇轩昂,比以前的碑文要长得多。这种漫长的意淫文字对惊吓有止痛良效,所有的暴君都对甲亢一样“昂扬”的歌颂情有独钟。(008)
avatar
卢江子
16楼
@黄龙12011 2020-06-11 10:16:19
这是秦始皇第三次出巡,应该还有两次。
-----------------------------
嗯,你对他的行踪了如指掌啊,莫不是刺客?:-)
avatar
卢江子
17楼
@梦落笙箫 2020-06-11 10:37:30
这么大臂力估计也自损八百,吐血内伤而死。
-----------------------------
你的考证有理有据,估计就是酱紫滴:-))
avatar
卢江子
18楼
黄龙12011:2020-06-11 14:46:50 评论
评论 梦落笙箫:是从山顶上推下去的,这不需要多大力气,一旦砸中就完了。
梦落笙箫:2020-06-11 14:55:49 评论
评论 黄龙12011:可以作目击证人。
#呵呵呵呵~~
avatar
卢江子
19楼
秦始皇回程时,又去了趟琅琊,没见着该死的徐福,就怏怏地取道上党回到咸阳。
公元前216年,司马迁说“三十年,无事”(《秦始皇本纪》),其实是有事的,而且很重要:他下令全国百姓向朝廷申报自家拥有土地的面积(“是黔首自实田”《资治通鉴•秦纪二•始皇帝下》)。这么做的目的一方面承认百姓所占的私田,但归根结底得缴纳田赋 ,说白了就是让老百姓掏钱。秦始皇确实缺钱,长生不老太烧钱,徐福“漂流”的钱不知道要多少黔首埋单。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又出游了。这回不是东游,换了个方向,改为北巡,目的不变,依然是求仙。徐福那厮太不靠谱,那么大的船、数千人之众生生消失于烟波浩渺之中,大约是钻进仙山永垂不朽了。秦始皇恼恨之余又奈何不得, 只得另辟一条崭新的求仙之路。他在碣石(河北秦皇岛昌黎县)亲切接见了燕地的术士卢生。
卢生并不是个正经名字,相当于卢先生。秦始皇拜托卢先生为他引见两位仙人羡门、高誓(司马贞在《史记索隐》里认为是一人,名叫羡门子高,大约是因为断句之误)。卢先生满口应承,带着丰厚的盘缠,来了场说走就走的“仙人游”。
秦始皇离开碣石前,有搞了通常规操作:刻石歌功颂德。刻就刻吧,还说是在群臣怂恿之下刻的,试问那位臣子敢不“怂恿”?“群臣诵烈,请刻此石,垂著仪矩”(《史记•秦始皇本纪》),实在无耻得令人无语。(009)
avatar
卢江子
20楼
秦始皇不仅刻石,还拆毁城邑和堤坝。刻石倒不至于对民生有太大影响(只是辛苦了石匠),但毁城与堤就太过分了。秦始皇的动机是防止六国复辟,至于对民生的影响不在其考虑之列。他的心理活动非常形而上:在帝位上要坐稳,在寿命要赶超彭祖,争取飞升上仙。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基本上就是刻苦钻研这两项业务,其他的都是业余的,不值一哂。
卢生“出差”之后,秦始皇又迫不及待地会见了三位神棍:韩终、侯公和石生,只有韩终像是个正经名字,后二者与卢生一样,只有姓或氏,名字莫测高深得如同仙山不可测度。秦始皇给了他们足够的钱财,谆谆教导他们务必要找到仙人,寻到不死药。三位神棍领命(确切地说应该是领钱)而去,从此和徐福一样,人间蒸发。
卢生和其他神棍相比还算靠谱,那些家伙玩的是“仙人跳”,卢生是“仙人游”,有去有还,再去不难。秦始皇刚回咸阳不久,卢生就来汇报寻仙工作成果。
秦始皇喜出望外,这是他的大笔投资后得到的首笔汇报。遗憾的是,卢生并未得到长生不老的药方,呈上来的是图文并茂的谶语“亡秦者胡也”。
既然仙人指路,秦始皇果断采取,于是胡人遭殃了,谁让他们是“胡”人呢?“胡人”的范围很广,西、北部的戎狄都算,司马光认为那次挨揍的胡人是匈奴。从后来发生的事来看,司马光的推测正确。因为一张语焉不详的图文,匈奴遭到蒙恬三十万大军的攻击。匈奴单于懵圈了,只得打起精神来迎战,他永远都不明白他有多冤、冤从何来。蒙恬大军兵锋所向,匈奴抵挡不住,“河南地”失守。这个“河南”和现在的河南风马牛不相及,指的是内蒙古伊克昭盟河套一带。(010)
avatar
卢江子
21楼
@黄龙12011 2020-06-13 10:21:17
4百年后的207年,曹操远征乌桓返回途中也经碣石作了一首诗: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嗯,致敬秦始皇:-)
avatar
卢江子
22楼
我疑心卢生献谶语是后来的汉人编排的桥段,一方面衬托了秦始皇的神经质,同时说明卢生不是胡言乱语:让秦朝灭亡可不就是“胡”吗?只不过此胡非彼胡,而是秦始皇的儿子胡亥。卢先生所言倘若属实,那么他就真的遇到神仙了或者他自己就是神仙,当然也不能排除他在瞎蒙。当时六国已亡,对秦的最大威胁就是北方的胡人,而且胡人的范围相当大,不过卢生蒙对一个“胡”字也不容易。当秦二世而终,亡于胡亥之手,得了天下的刘邦自然对此类传闻喜闻乐见:它以小品的方式显示始皇帝脑子里进水了。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破例没有出游, 因为实在太忙了。三十万大军北伐去了,南越(广西、广东一带)趁机乱起来。
秦始皇为了凑齐一支军队,也是拼了。朝廷抓捕逃犯从军也就罢了(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常规操作,从军抵罪),连入赘的男子和商贩也都被强行征兵。
入赘者在古代都是穷得叮当响的人,没有社会地位,比囚犯强不了多少。湖北云梦县出土的秦简中有两条关于魏国的律令,即《魏户律》和《魏奔命令》,明确规定入赘者不得分家立户、不得拥有土地,他们若从军,地位亦低于普通士卒,不受将军保护。秦朝乃至后来朝代的赘婿地位大致都不高,男嫁女是件极没面子的事。秦始皇由大商人吕不韦一手调教出来的,可商贾的地位并没有得到提高,与赘婿归为一档,低如尘埃中的爬虫,虽然商贾比赘婿们有钱得多。没钱一定没有社会地位,但有钱也未必就有地位,除非你极其有钱,成为权贵们的提款机和白手套。这些低端人口的价值就是为国献身,哪里有危险就去哪里。你的身体是你的,献不献身却由不得你。(011)
avatar
卢江子
23楼
通往南越的路很遥远,能活着抵达就算幸运了,南越还是烟瘴之地,外来人能存活下来都不容易。故而南越一带素来是“流放圣地”,处理非死刑犯最环保的方式——让犯人们快速地自然死亡。
令人意外的是,由三类低端人口组成的秦军竟然一举平息南越叛乱,攻占陆梁(五岭以南的大片土地)。这些人除了拼死一战外,没有任何生机,不是被当地人杀,就是被朝廷杀,爆发出强烈求生欲望的人常常是无敌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南越之地开化较晚,军事素养可想而知,跟久经战争考验的秦人没法比。
秦始皇将陆梁拆为桂林、象郡和南海三郡,然后收集全国的流放犯,废物利用,让他们充当戍守南越的士兵。这几乎是不花钱的买卖,那些杂牌军需要自力更生,朝廷不会给他们粮饷。据司马光反应,那些流放犯多达五十万,与南越人通婚共处(“以谪徙民五十万人戍五岭,与越杂居”《资治通鉴•秦纪二•始皇帝下》)。这些被流放的人们或许是幸运的,他们在天高皇帝远的异乡开始了新生活,他们不再是贱民,异乡南越成为他们的故乡。
那一年,秦始皇战果辉煌。南越被一帮乌合之众稀里糊涂地搞定,在西北作战的蒙恬进一步扩大战果,将匈奴逼得大幅后撤,从榆中沿黄河东岸直至阴山脚下,尽入秦彀中。秦将这大片土地收编为三十四个县,并在黄河附近依据地势修筑壁垒,巩固胜果,防止匈奴反扑。这些工事便是长城的雏形。(012)
avatar
卢江子
24楼
@黄龙12011 2020-06-16 08:44:55
正是这50万来自中原的士兵同化了两广地区,使之成为中华的一部份,由于越南分配军队稀少,当地的土著一直存在强大的离心力,并最终脱离而去。
-----------------------------
对,他们同化了两广,但他们也许没有到达现在的越南境内。
avatar
卢江子
25楼
匈奴的退让并没有让蒙恬满足,这位猛将渡过黄河,继续挥军挺进,直至阴山山脉的末端:高阙,夺取阳山、北假,一路逶迤北上。蒙恬大军从此驻守塞北十余年,匈奴熊了,只得夹着尾巴做人。蒙恬大军除了打仗外,还得从事土木工程。据司马光透露,他们修筑的长城自临洮至辽东,长达一万多里,实在难以置信。以当时的建筑技术,仅十余年时间,要在崇山峻岭中构筑如此庞大、漫长的防御工事,实在是建筑史上的奇迹,更何况蒙恬大军的主要任务是打仗而不是做泥水匠。匈奴单于要是知道自己的大军是被一群泥水匠利用业余时间打败的,估计会活活羞死。
夺取的土地太多,导致居民不够用,于是释放囚犯们,让他们去新置的县做新人。
南北战线双双取得胜利,“新人”新气象,看上去挺美好的一年,秦始皇却出其不意地出了一招无理手:禁止民间祭祀(“禁不得祠”《史记•秦始皇本纪》)。不知道始皇帝的本意是什么?难道怕民间分享他的福气和仙气?这种做法霸道而且愚蠢,当人们在心中祭所祭,顺便把始皇帝也咒成一坨屎。
公元前213年,秦朝涌现了一批贪官。秦法酷毙了,贪官居然敢铤而走险,估计是俸禄太低。秦朝官员的薪水不可能高,有很多仗需要打,有很多仙人需要寻找,二者都耗钱,官员们也只好勒勒裤腰带减肥了。那些贪官都是司法部门的,只要你塞钱,你和你的亲友就能被无罪释放;同样,只要你塞钱,你的仇人们也可以成为犯人们。一念之间,监里监外,钱是翻云覆雨手。(013)
avatar
卢江子
26楼
@梦落笙箫 2020-06-16 13:18:48
不想当建筑师的泥水匠不是好将军
-----------------------------
说滴是:-)
avatar
卢江子
27楼
靠监狱生财的官员太多,因为秦的罪犯极多,生意固然好做,但很容易露馅。于是官员们摇身一变就成了罪犯,他们的出路有两个,要不去帮蒙恬修长城,要么去南越寻找第二故乡。
秦始皇虽暂时没得到长生不老药,但心情还相当不错,在咸阳宫设宴群臣,其中有博士七十名,看起来像是知识分子茶话会。没人知道那是一场暗潮汹涌的阳谋。
博士们捧起场来虽文采斐然,但都是陈词滥调,乏善可陈,什么“日月所照,莫不宾服”,同样的颂词也曾镶嵌于五帝中的颛顼和帝喾脑后,光彩夺目得可疑。所有的颂词始皇帝都一一笑纳。这些他早就习惯了,他发现那些知识分子几乎都是“拍马系”毕业的,颂词都像是一个老师教的。难道就没有一个人说些“土味情话
”吗?比如“皇帝您太辛苦了,请别忘了饮用枸杞子茶”什么的。
秦始皇终于等到了一个“诤臣”,那人是齐国的淳于越。淳于越的谏言其实是老生常谈,不外是秦背弃商周建制太反动了。这种话始皇帝听得耳朵都起茧了,不过在那个宴会上听来却非常悦耳,因为他和李斯需要这么个“药引子”。
秦始皇把淳于越的意见交由李斯处理,李斯心领神会地痛斥其缪。秦始皇朝废封建、立郡县的体制早在八年前就定下了,淳于越怎么可能让始皇帝改弦更张?他看起来更像是个托,是李斯的捧哏。否则以秦始皇的性情,淳于越早就身首异处了,还什么好议的?(014)
avatar
卢江子
28楼
李斯的上书提都不提淳于越,而是无限延伸开来,将星星之火,愣是撩拨成焚书的大火。作为秦始皇的大秘,李斯文采没得说,跟大文豪师兄韩非子相比也不遑多让,其行文特点是逻辑缜密、辞藻工整,低调中有华丽,就是没什么人味。
李斯称既然天下大定,百姓就要好好种田,读书人学习法令规章制度,食古不化的儒生们食古不化,非议当今,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能量。这种思潮若不禁止,遗祸无穷。有效的防范措施只有一个:焚书!
李斯的主张听起来丧心病狂:一、除秦国史书外,其余史书尽数焚之;二、《诗经》、《尚书》和诸子百家著作的人限期上交,然后一并焚之;三、胆敢在朋友圈交流《诗经》、《尚书》心得者处死;借古讽今者,处死并诛九族;四、官吏知情不报者按同等罪责处理。滑稽的是第五项:法令颁布的三十天内,仍不将私藏书籍焚毁者,处以墨刑,即在脸上刺字,然后送到长城建筑工地。
第五项法令看起来道貌岸然,其实具有不可操作性。以当时的通讯条件,从咸阳传往各地的法令“时差”极大,偏远之地,三个月也未必能收到朝廷之命,三十天从哪天算起?再说了,私人的藏书什么时候毁不行,难道谁会傻到去官府报告他在第三十一天才烧了反动书籍?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书都要焚毁,技术类的书籍,比如医药、占卜和种植等等,是可以留下来。那么法律方面的可以留下来吗?秦国以法治国,按说法律书籍是必须存留的,但李斯建议将此类书一样焚毁,要学法律便以官吏为师,口耳相传,不留痕迹,就像武林秘籍一样秘不示人。这一招看似荒诞,却非李斯原创。(015)
avatar
卢江子
29楼
@梦落笙箫 2020-06-18 12:52:19
这种心态难以理解啊,李斯自己也是个读书人啊,就为了迎合秦始皇那点变态心理,禁锢人民思想,也未免奴性得太没底限了,若是他自己的想法,那只能说有文化,太可怕。但是下一代怎么办,要倒退回原始人吗
-----------------------------
李斯是个没有骨气的读书人,他一直迎合,不仅迎合秦始皇,最后也迎合胡亥,最终还是死于赵高之手,连累儿子同死,并祸延三族。
avatar
卢江子
30楼
黄龙12011:2020-06-19 08:49:54 评论
李斯也是从自己利益出发考虑,如果扶苏即位,丞相一职可能是蒙恬,肯定没他李斯的份,失落后的丞相也不一定能善终。
#我个人觉得主要是他没胆色。如果他坚持拥立扶苏,后来肯定得到重用,蒙恬大概会继续当他的上将军,秦人不会用能打仗的武将做文职,不妨碍李斯。
avatar
卢江子
31楼
(016)不见了,为啥?
avatar
卢江子
32楼
孔子就不主张让百姓知道法律条文,当年晋国在鼎上刻上法律条文,孔子断言晋国要完蛋。因为老百姓一旦知道法律的具体运作,官家也就失去了神秘感。用孔颖达的注释来说,就是“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晋国的灭亡跟鼎上的法律条文五毛的关系都没有,孔子的话倒是足以说明其愚民的思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老百姓可供差遣劳力,不要让他们知道太多。有人为了替孔老师翻案,也是拼了,玩起标点符号游戏,说孔老师真正的意思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翻译成白话文,便是“老百姓明白干啥,就放手让他们去做;如果不知道,那就教化他们”。我宁愿相信孔老师讲过“听说爱情回来过”,也不相信他对一般民众在心智上的信心。别被“有教无类”忽悠了,当时受得起教育的是极少数。最起码家境要比较富裕,否则你进学堂了,谁下地种田?谁上阵打仗(兵役可以用钱物抵兑)?
李斯是法家,但他老师是荀子,儒家的第三号圣人。李斯亦儒亦法,深得孔子的精髓。孔子的学生在政治上几乎都乏善可陈,就是因为不如李斯圆滑,他太滑了,最终让自己滑进深渊。
秦始皇对李斯的谏议100%支持,只说了一个字“可”。于是李斯就可着劲造,掀起了乌烟瘴气的焚书运动。“焚书”是秦始皇的污点,可如果没有李斯的煽风点火,大概也至于“蔚为大观”。 (016)
avatar
卢江子
33楼
吕思勉先生为秦始皇和李斯开脱,在《中国通史》里说:“在《管子•法禁》、《韩非子•问辨》两篇中,早有焚书的主张。秦始皇及李斯就把它实行了。把关涉到社会、政治问题的‘诗、书、百家语’都烧掉,只留下关系技术作用的医药、卜筮、种树之类。涉及社会、政治问题的,所许学的,只有当代的法令;有权教授的人,即是当时的官吏。若认为始皇、李斯此举,不合时代潮流,他们是百口无以自解的,若认为有背于古,则实在冤枉”。我实在不敢苟同,让管子和韩非子为秦始皇焚书背锅是不妥的。
那两篇文章的主旨大致相同,强调法律是最高准则,应该令行禁止,均未提及焚书,甚至连焚书的暗示都没有。《问辨》中有句话说“故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意思是违法言行必须禁止(理论上无可厚非,关键是那个“法”是什么样的法?有的“法”本身就“非法”),跟焚书完全是两码事。依法治国是任何一个文明社会的准则,而焚书则是反文明的。试问在秦朝之前,有哪个朝代或者国家焚过书(孔子倒是削过书)?对言论管制到了丧心病狂地步的周厉王都没烧过书,管仲之后的齐国更是以举国之力扶持“稷下学宫”——诸子百家诞生的地方,可谓功在千秋,后人至今受惠于斯。没有“诗、书、百家语”的中国还有什么文化可言?滑稽的是,《管子》与《韩非子》亦在被焚之列。始皇、李斯有什么冤枉的?管子和韩非子才真冤!吕先生那段话里,有个地方也没说明白。秦始皇连秦的当代法都不许成书,法令的传承只限于师生间的互动,这给“人治”提供了诸多方便——一切解释权在官老爷和老师。哪天老师喝高了,说酒后开车很爽,那酒驾者还不爽歪了?干脆一边喝酒一边开车。
关于“焚书”,秦始皇没啥冤的;之于“坑儒”,秦始皇确实有点冤,他更像是被儒生坑了。(017 第一章完)
avatar
卢江子
34楼
第二章 秦始皇死了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让大将军蒙恬修一条长达一千八百里的“高速公路”,从九原到云阳,工程浩大,需要穿山越岭,填塞峡谷,一点不比建设长城轻松。不知道秦始皇到底是怎么想的,反正到他死这条“高速”也没建成。蒙恬又是修长城又是筑路,还要打匈奴,秦始皇往死里用他,生生把这位大将军使唤成专业包工头。这从侧面说明,匈奴真的被蒙大将军打怕了,不敢轻举妄动,否则秦始皇也不放心让蒙恬主管修路(实在太大材小用)。
秦始皇对建筑的狂热受到周文王、武王的启发和影响,“吾闻周文王都丰,武王都镐,丰镐之间,帝王之都也”(《史记•秦始皇本纪》),于是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开始在渭水南岸掀起修建宫殿的高潮。司马光可能觉得这种说法不利于圣王周文、武王父子,便不提这茬,只说秦始皇像修建一个大得离谱、奢侈得离谱的阿房宫。阿房宫的具体配置我就不写了,反正你们也看不到——据考古发现,阿房宫连烂尾工程都算不上,属于夭折。那些关于阿房宫的绘声绘色的描述,不过是小说笔法,为的是把暴君抹得更黑些。中国史书的习惯思维是让坏的更坏,好的更好,结果搞得不三不四。
阿房宫倒也不是子虚乌有,只不过尚在起步阶段,倘若秦始皇活到一百多岁,阿房宫倒有可能会建成。秦始皇最着急的工程应该是陵墓,他自封为皇帝不久就着手了陵墓的筹划。秦始皇一方面兢兢业业地寻求长生不老,一方面又勤勤恳恳地修建陵墓,很难让人相信他没有人格分裂。(018)
avatar
卢江子
35楼
@黄龙12011 2020-06-21 10:12:25
秦始皇可能两手准备,万一长生不老不成,就钻进陵墓亨受地下世界也可。
-----------------------------
对,他有两首准备。霍金不是说秦始皇现在还可能活在墓里吗?吓人:-))
avatar
卢江子
36楼
秦始皇动用刑徒七十万投入陵墓与阿房宫的建设,考虑到阿房宫压根就没成型,这七十万建筑大军主要工作应该是修陵墓。修陵墓跟修宫殿不一样,只要秦始皇活着就不能完工。否则就等于说,房子修好了,随时恭请入住,说这话的人可能会被诛十族。秦始皇陵墓至今没有挖掘,但是规模大得吓人,仿咸阳构造,分内外城,内城周长二点五公里,外城长达六点三公里。
后世的皇帝都学秦始皇,登上宝座就开始修坟墓,中途不能停。只有宋朝的皇帝例外,宋朝的皇帝们在驾崩之后才开始修坟,七个月内完工,因此宋朝的皇陵特别简陋。
秦始皇的皇陵如火如荼地建设时,第二次“采访”仙人的卢生回来了,向秦始皇汇报工作。
秦始皇资助的方士里,卢生是极少数几个敢把骗术玩成电视连续剧的方士。他在回归的“第三季”里,面对满心期待的秦始皇,悄悄传了个秘术,希望皇帝大人以后不要大张旗鼓地出行,出行一定要低调,不能让恶鬼得知行踪。只有讨厌的恶鬼不在身侧,可爱的神仙才会驾着马车带着真人一起来,如此方有可能得到不死药。
秦始皇应该不是个笨蛋,但偏偏被卢生骗得团团转。他也不想想,连恶鬼都搞不定的神仙真人有什么“神”的?人一旦陷入执念,脑汁就成了豆汁。秦始皇傲娇地宣布他仰慕真人,是真人的粉丝,并且自称“真人”,那个用了几年的“朕”被扔进字纸篓,即便如此,其他人也不能使用“朕”这个称呼,就像守寡的皇后哪怕再年轻也没人敢娶。(019)
avatar
卢江子
37楼
@黄龙12011 2020-06-22 09:33:03
阿房宫也有人在修吧,不然后来项羽一把火烧了一个月才烧完。
-----------------------------
后来的记载可能夸张,有人根据焦土考古说阿房宫应该只是胚胎而已,不至于烧那么久。秦始皇当皇上时间很短,应该不至于搞出那么庞大的建筑
avatar
卢江子
38楼
秦始皇对卢生的秘术深信不疑, 并且贯彻得非常彻底。他在咸阳城周围两百里建了二百七十处宫殿楼台,以天桥(复道)、甬道相连,帷帐、钟鼓和美女充斥期间。我虽然很怀疑秦始皇是否有足够雄厚的财力物力建了那么多宫殿,但肯定是建了不少就是了。这些庞杂的建筑物显示了秦始皇的机灵劲:他随机地选一处住下,连自己都不知道最终要在哪一座建筑物(那种仓促上马的房子可能够不上宫殿的标准),别人自然就更不知道了。这种方法对付刺客有效,但用来糊弄恶鬼显然是不够的——假如真有恶鬼的话,恶鬼如果都不知道皇帝住在哪,那皇帝岂非比恶鬼还鬼?秦始皇对其“狡兔二百七十窟”显然非常有信心,严令透漏其歇脚处者,杀无赦。
秦始皇有一次随机前往梁山宫,没成想在山上看见李斯的车队。让秦始皇不舒服的是,李斯的排场比他还大。秦始皇整个人都不好了,忍着没有发作,只是跟身边的宦官发了几句牢骚,说李斯这么张扬会被恶鬼抓走的。
李斯后来减少了出行车队的规模,等于说明秦始皇的贴身侍从里有他的人。他这么做不仅说明他不够聪明,而且自私。秦始皇那个暴脾气哪里受得了身边有外臣的卧底,尽管没有审出奸细,秦始皇采取了最保险的方式:将当时在梁山宫现场的人尽数诛杀。自从以后,再没人敢泄露秦始皇的言行,没人知道“赢真人”何去何从,朝臣们若要见皇帝陛下,只能守株待兔地守在咸阳宫中,期待神出鬼没的“真人”现身。(020)
avatar
卢江子
39楼
@浮世人生2012 2020-06-24 01:55:24
看的很过瘾,顶帖支持
-----------------------------
谢谢支持,并欢迎:-)
avatar
卢江子
40楼
“嬴真人”认为他把行踪掩藏得很好,自认恶鬼不知其行止,因为他自己都不清楚,于是让卢生赶紧去找长生药。卢生一看实在没法玩了,就与业内同行候生商议该怎么办。两人死活不说他们找不到长生药,反倒批评秦始皇的种种不是,声称这样的暴君不配拥有长生药,而不是他们找不到。他们义正辞严地谴责秦始皇,便携手迅速遁去。他们的逃亡让秦始皇彻底抓狂。卢、侯两位“大仙”捡了命,却不知有多少人因为他们而丢命。秦始皇焚书之后,正式启动“坑儒”行动。
“坑儒”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这是汉儒的定义,秦始皇要坑的和被坑其实是方士。“嬴真人”听说被卢生背叛,真的怒了,发表严重声名:朕拿卢生人等当作大熊猫供养,可这些黑眼猫不思回报,竟然造谣诽谤朕是暴君,那朕就暴给你们瞧瞧!
司马光说秦始皇下令御史逮捕所有儒生,明显不符合逻辑。“嬴真人”被术士涮了,为什么抓捕儒生?这就像一个人吃火锅吃得拉肚子,却去起诉麦当劳一样不靠谱。秦始皇有躁狂症,但并不等于他是个二百五。
秦始皇时代,儒生并没有多大市场,“嬴真人”也无求于儒生。当时最火爆的行业是“修仙”,无门无派的隔壁老王恨不得都宣称自己跟仙人有私交。儒生中出现术士毫不奇怪。儒生中有方士,方士中有儒生。被秦始皇坑的人中有儒生没什么奇怪的,怪只怪儒生们修炼方术。一个修炼方术的儒生到底是术士还是儒生?在秦始皇眼里,所有欺骗他的术士都该死,跟术士沾边的也该死,他压根就没有考虑到什么“坑儒”——他只是“坑人”,谁坑他,他坑谁,无论术士或是儒生。(021)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