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玉墟山人闲话玉墟养生之二
avatar

玉墟山人闲话玉墟养生之二

玉墟山人
1楼

第一卷 老庄常谭:生命的意义
(一) 生命有意义吗?
“生命的意义”这个命题,是一个与生俱来的老生常谈,东方人在研究它,西方人也在研究它;哲学家在解读它,神学家也在解读它,结果是形成了两个基本的认识:很有意义和毫无意义,走了两个极端。
其实万事万物都具有两面性,有意义和无意义,都是人为的附加因素,都是不同的人对生命意义的不同理解,都是一种主观属性的“意义”,抹去其主观色彩,有意义的未必真有意义,无意义的未必真无意义。在这里,“有”与“无”都只是一种人为的认知。
所以山人以为,两种认识都对,又都不对。生命只是一个将二者“合二为一”的过程,拿咱们古人的话来说,它就是“生命”现象的两个方面,“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的冲动与平和,即动态与静态。你可以去追求生命的意义(“冲气”),将自己的生命过得轰轰烈烈,豪气干云;你也可以淡化生命的意义(“为和”),将自己的生命过得平平淡淡,风平浪静。“冲”与“和”的关系,“冲”是手段,“和”是目的,所以是“冲气以为和”。
一般来说,年轻人血气方刚,喜欢轰轰烈烈,应该“冲气”;年老人气血两亏,喜欢平平淡淡,应该“和气”。你说对不对?都对。如果年轻人老气横秋,毫无追求,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一点都不“冲”;年老人肝火旺盛,不甘寂寞,上蹿下跳,想入非非,一点都不“和”,你说对不对?都不对。所以对与不对,山人以为,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各自为生,各度其命,各得其所,各求其“义”,该“冲”即冲,该“和”即和,不应该强求一律。
“轰轰烈烈,风生水起”,活的是动力,“平平淡淡,心如止水”,活的是定力。能不能在动力与定力之间,另外活出一种法度,处变不惊,动定自如,外柔内刚,含威不露?能,那就是“理性明白,举重若轻”,活的是慧力,或谓之曰“禅心慧定”。“动”,是因为有欲望能追求;“定”,是因为有阅历能节制;“慧”,是因为有理性善发挥。动定慧,三力归一,尽在心态,心动身动是为“动”,心定身定是为“定”,心身和谐,动定自如,是为“慧”。
山人以为,青年人动力十足,应该轰轰烈烈,老年人定力充足,应该平平淡淡,但无论你是哪个年龄阶段的人,都应该明白理性,举重若轻,这才是“力”与“心”的融合,谓之“心力”。词语有所谓“得心应手”和“力不从心”,就是这个意思。轰轰烈烈得心力憔悴,平平淡淡得心灰意冷,都不是好事,只有张弛有度的做事,明白理性的活人,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智慧人生。所以“慧”是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的必须元素,是安身立命的最佳境界。
(二)生命的奥秘在于《大明咒》
说到生命的智慧,山人突然想起藏传佛教的六字真言。到藏区旅游,随处可见刻有六字真言的玛尼石,其实它的原名叫“玛智石”,在藏族同胞的心中,它是智慧的象征,意思是吉祥如意。在佛教的经典文献中,它又被尊为“大明咒”,是观音菩萨的护心咒,是用来祈求生命吉祥如意的心语。
六字真言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是什么意思?不要被那些玄之又玄的说经高人忽悠,他们就知道拆字,大卸六块,把活生生的咒语拆得七零八落,连他们自己都拆得脑花四溅,还像模像样的解经说理,佛若听闻,也只能摇头叹息。大道至简,光昭日月,本来明明朗朗,倒是被故弄玄虚的高人们这么一翻云覆雨,反而云遮雾罩,把佛祖的一番好意歪曲得面目全非。
这六字真言,山人我领悟了几十年,终于从“大明”的名号,大悟到了它的明明白白的玄机。“唵嘛呢叭咪吽”,这是梵语音译,用现代汉语来翻译它的意思,其实就是“如意宝贝从莲花中生出”,汉化成四字成语,就是“如意莲花”,是人们祈求平安吉祥的习惯用语,就这么简单。禅宗公案中,佛祖拈花示意,迦叶会意一笑,意从花起,慧由心生。在佛家眼里,莲花盛开,吉祥如意,日月朗照,无量光明,故谓之“大明”,美好得无法用言语来形容。人们转玛尼堆,念大明咒,就是在心中营造一种吉祥纯净的精神氛围,希望如意宝贝从盛开的莲花中出现,这是一种非常圣洁的精神追求。有的人六根不净,一看见“咒”字,就望文生义,邪念中生,以为大明咒是用来“咒”人的,错出十万八千里,到佛祖那里去领罪吧。
汉文佛教经书都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很多都是生吞活剥,不好读更不好理解,山人体会来体会去,终于体会出读经的极简法门,那就是“会意”二字,只需意会,无须拆解。咬文嚼字,说文解字,把佛祖的一番好意弄得支离破碎,越读越糊涂。比如这六字真言,略去开头的“唵”,和结尾的“吽”两个语助词,中间四个字的意思,就是“如意莲花”,如意宝贝来自莲花盛开,或“如意宝从莲花中来”,就这么简单。注意到没有,但凡观音菩萨的造像,都是身处莲花,手持如意,这形象语言,不就是无声的“唵嘛呢叭咪吽”吗?玛尼(嘛呢)堆不就是形象化的如意莲花吗?
佛家的智慧,是以含苞欲放的莲花开启人们的心智,生命的美妙不在盛开,而在待放,含而不露,妙不可言,一旦盛开,妙到极致,那就离色空不远了。所以密宗眼里的莲花,不是已经盛开的莲花,而是含苞待放的荷华,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所以密宗选智慧女,年龄以十二岁为最佳,最多不超过十六岁,要的就是欲放而未放的小荷。你看泸沽湖畔玛尼堆的形状,就是圆座尖顶,活脱脱一只含苞待放的莲花,圣洁而又清纯,上采天光,下接地气,中通人伦,象征生命的最佳境界,没有圣洁的心灵和清纯的愿望,是感受不到这个境界的。
山人曾经遇到一个中年富婆,想当智慧女去感受“灌顶”的神圣,我给她科普了一点“灌顶”,她大失所望,说现在大城市里,很多富婆都跟她一样,在做智慧女的梦,而且还真有大师给她们灌过顶,还收灌顶费。山人一听,只好笑笑。佛教不是“有求必应”吗?你有所求,当然就有所应,市场如此,情场也如此。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各有所图,心知肚明,有欲则昏,人之常情。离题万里,就此打住。
生命的意趣在追求,追求的目标在心里,自我加持,秘而不宣,体现在言语和行为方面,山人以为默诵观音菩萨的大明咒不失为一种选择。不过法无定法,非法法也,世本无佛,我心即佛,自己觉得怎么修炼顺心适意,那就是你最好的选择,没有必要模仿别人的做法。一花一如来,一叶一菩提,真正的佛家修行是很人性化的,并不特别讲究什么程序仪轨。倒是中国化的佛教,受皇权文化的影响,将佛理改造成为佛礼,制定出一套一套的清规戒律,背离了佛家的初衷,所以才出现唐代的马祖道一佛教革命,打开了佛教寺庙的神秘大门,将佛礼改回佛理,使生命回归本元,使养生文化民俗化,使普通百姓也懂得了生命的奥秘,成为生命的主体:生命就是生活,善待生活就是善待生命。皇帝老儿的山珍海味是生活,小民百姓的粗茶淡饭也是生活,就看谁想得通,看得开,活得自在,过得舒坦。翻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卷,皇帝没几个长寿的,“万岁爷”大都是短命鬼,倒是咱们平民百姓,寿比南山的数不胜数啊。
(三)生命的智慧在于主动清零
其实无论你如何对待生命,最终结果都是一样的。有的人追求轰轰烈烈,风生水起,山呼海啸,令人瞩目,好像很有意义;有的人享受平平淡淡,风平浪静,心如止水,安之若素,好像毫无意义。而当生命的气息归于平静,既无气可“冲”,也无气可“和”时,也就是古人说的“气数已尽”时,轰轰烈烈的人与平平淡淡的人都得殊途同归,走到尽头,灰飞烟灭,万劫不复。魂兮唤不回,钱兮带不走,绕了一大圈,还得重聚首,回到“意义”的原点:无所谓意义。你有钱有势,造豪塚,立丰碑,你能够死而复生,重享荣华富贵么?这就叫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切归零,这就是陆游哀叹的“死去元知万事空”。“空”,空空如“零”。理解了其中的真谛,你就从“空零”升华到“空灵”,你就是一个大彻大悟、大光大明的智者,你就是“佛”。
“零”,现在都写为“0”了,很形象很黑洞,表示一切皆空,无所谓有无。据说最大的数不是“万”而是“零”,又据说这是西方人设置的“0”位数,咱们中国人对这个数字很忌讳,不愿意清零归零化为零,一辈子把生老病死当成包袱背在身上,至死不悟。乞丐死了,乱葬坟挖个坑一埋了事,活得干净,死得撇脱。达官贵人死了,坟墓越修越大,埋钱越埋越多。为什么?乞丐孤苦伶仃,一无所有,死就死了,不用清零。达官贵人都是“万”字号,死不瞑目,要带着走,不愿归零。乱葬坟从来就不会发生盗墓的故事,因为挖开也是白挖。秦始皇的墓至今不挖,真要是挖开,里面有多少金银财宝?你就使劲想吧。
陆游名诗《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请注意这里的“元知”一词。一般人写诗,肯定会用“原知”,而陆游却用“元知”,原知是空跟元知是空,对“死去”的理解,形成天渊之别。是活着的时候主动清零,不留遗憾,还是死了之后让子女归零,扫地出门,这是把握生命的一种境界。像陶渊明那样主动清零,死而无憾,像秦始皇那样被动归零,死有余辜。成都人现在办丧事叫“打丧伙”,跟从前“打平伙”的意思是一样的。为什么现在的人不分青红皂白丧事喜办?这里面隐含的潜台词意味十分深长,越挖越令老人失望,朋友们自己去体会吧。
所以对每个人来说,生命就是一次性消耗,它的“意义”仅在于一次性消耗的过程,过程结束,生命也就结束,“意义”也就归零。这个“过程”,通俗的说,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活”。
(四)生命的本质在于活在当下
“生活”是一个表示生命存在状态的复合词,与“死亡”正好相对。活则生在,死则生亡,有生有死,终归于尽,这是天则死劫,谁也坳不过的。所以古人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短得不是一般般。“万岁”如皇上,“该死”如黔首,最终都得如草木之经春历夏,枯槁于秋。秦始皇贪生怕死,遣使求长生不死之药,妄想始皇二世万世无穷,结果呢,自己只活了49岁,江山二世而绝,真正的短命鬼,被人骂了两千多年而至于今,典型的生得皇霸,死得憋屈。“意义”在哪里?在两千年的骂声里。君不见滚滚黄河千秋水,淘不尽黄土高坡万世泥!秦始皇,就剩下一抔黄土,几只昏鸦,意义何在?
所以说,讲生命的意义,别听那些狗屁专家的胡言乱语,我看就两个字:活着,就这么简单。或者四个字:活在当下,就这么文雅。老子曰“大道至简”,其此之谓也。或轰轰烈烈重于泰山?或平平淡淡轻于鸿毛?都是无妄之言。司马迁当年说这话的时候,自己被汉武帝废了武功,连男人的责任都担当不起,却还要忍辱负重,一边坐牢一边修史,做人做到这个份上,还有什么意义可言?可他却说有意义,后人也不怀好意,反正死罪活受的不是自己,夸吧,说他活得很有意义,号召大家都学司马迁,忍辱负重,苟且偷生,结果呢,历史上出了多少活得蛋疼却自命不凡的人?把悲剧演成喜剧,是咱们国人的本事,只要把“意义”挖掘出来,历史都是喜剧。恕山人太直白,咱们都生活在“意义”之中,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当然山人毫无贬低司马迁的意思。为了“活着”而苟且偷生,也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如果司马迁当年视死如归,像阿Q那样来一个“二十年后又一个”,那咱们也就没有《史记》了,所以司马迁的“苟活”的确很有意义,这是历史,必须尊重。老百姓不是常爱说“好死不如赖活”吗?为了活命,该赖的时候就赖一点吧,好汉不吃眼前亏,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为活命而忍辱负重,也是老百姓万般无奈的处世哲学啊。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