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周报丨华盛顿飓风眼中的古巴;争议中的卡塔尔世界杯
华盛顿飓风眼中的古巴
2022年9月27日,飓风“伊恩”袭击古巴,给该国西部比那尔德里奥省房屋、农业、电力服务等造成严重损失。10月14日,古巴政治活动家马诺洛·德·洛斯·桑托斯(Manolo De Los Santos)在独立网站CounterPunch撰写评论认为,飓风袭击让本已陷入困境的古巴雪上加霜,而美国的持续封锁更是给古巴的灾后重建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7日,古巴比那尔德里奥,梅塞德斯·瓦尔迪兹的家被飓风“伊恩”摧毁后,她抱着她的狗狗基拉等待运输
飓风的破坏对疲于应付COVID-19大流行的古巴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桑托斯写道,当大流行袭来之时,古巴幸运地拥有强大的公共卫生保健系统和创新的生物技术产业。然而,在特朗普以及后来拜登的制裁下,古巴应对疫情的能力承受了巨大压力。随着古巴德尔塔变异病例的增加,由于美国的封锁,古巴唯一的氧气工厂因无法进口备件而停摆。当成千上万的古巴病患残喘之时,氧气只能定量配给供应。华盛顿拒绝为此开一个口子。此外,古巴科学家制造了五种候选疫苗,等到大多数古巴人接种了这些疫苗后,华盛顿才姗姗来迟地提出向古巴捐赠美国制造的疫苗。
早在2017年,美国就声称古巴政府使用声波武器袭击了美国大使馆,使馆人员出现了所谓的“哈瓦那综合症”,但后来被证明是不实的。然而,这成为美国冻结与古巴关系的借口。每年超过60多万美国人停止前往古巴旅游,旅游业开始崩溃,该岛失去了收入。美国政府在特朗普任内的制裁导致西联汇款(Western Union)在2020年冻结了该岛的业务,切断了古巴家庭汇款和接收汇款的能力。美国驻哈瓦那大使馆暂停了签证服务,古巴人被迫跋涉到中美洲或穿越佛罗里达海峡抵达美国,导致了1980年以来最大规模非法移民潮的开始。
古巴人在美国加强封锁的情况下过得举步维艰。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开始萎缩,政府和其他实体无法再购买食品、药品和石油,因为银行拒绝处理这些基本的商业交易。
美国利用古巴人民的痛苦向古巴政府施加更大的压力。桑托斯写道,2021年7月11日,古巴各地民众走上街头,抗议因华盛顿制裁导致的物资短缺造成的生活困难。美国政府——从拜登到美国驻哈瓦那大使馆的最低级别员工——争分夺秒地发表声明说,为了应对抗议活动,古巴有必要进行改革。他们试图将古巴人民对因制裁带来的剥夺的抗议,转变为要求政权更迭的起义,这是古巴流亡者组成的“迈阿密黑手党”( Miami mafia)的核心诉求。古巴政府之所以能够抵挡住这种企图,是因为他们对人民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采取了尽可能直率的态度。
2022年对古巴人民来说并不轻松。今年8月,年久失修的国家电网开始出现严重的老化迹象。贯穿古巴全岛的电力中断,清楚地提醒人们回忆起90年代“特殊时期”,当时古巴面临着类似的电力状况。一些省份停电长达8到10个小时。随后,马坦萨斯储油设施发生爆炸,导致古巴缺少急需的燃料,数十人在与持续五天的大火搏斗中丧生。墨西哥和委内瑞拉立即派遣了消防队员和设备,而美国只能通过电话提供技术建议,尽管美国活动人士、神职人员和知识分子呼吁提供更多的援助。
2022年9月27日,飓风“伊恩”袭击了这个岛屿,造成了巨大破坏,超过5万所房屋受损,古巴的烟草作物受到严重影响,电网受损——尽管目前已恢复正常。
桑托斯写道,所有的目光都转向了华盛顿——不仅是看它是否会提供援助——这当然是受欢迎的,而且是看它是否会将古巴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的名单上移除并结束制裁。古巴被列入名单是特朗普在离开白宫前最后一刻做出的决定,尽管古巴在哥伦比亚和平进程中发挥了公认的作用。这些措施意味着,美国和其他地方的银行不愿处理包括人道主义捐赠在内的任何与该岛相关的金融交易。美国在向古巴提供人道主义援助方面的记录好坏参半。
即便在特定有限的时期,美国政府也没有解除制裁,而是选择袖手旁观,看着来自迈阿密的神秘力量在Facebook和WhatsApp上发布大量消息,迫使绝望的古巴人走上街头。在哈瓦那,数百人聚集在城市各处,敲打锅碗瓢盆,要求水、电和食物。外国记者热切期待看到严厉镇压和大规模逮捕的场面,但这一次古巴的反应最接近其政治传统。共产党领导人开始到达抗议场所,向人民发表讲话。该党国际关系部负责人安其尔·阿祖亚加·雷耶斯(Angel Arzuaga Reyes)谈及在“十月十日区”( the Diez de Octubre neighborhood)的经历时说,在那些紧张的时刻,无法做出承诺或立即给出解决方案,但可以向所有抗议人士提供解释和信息。
桑托斯最后写道,古巴人民不是那种轻言放弃的人,他们有着坚韧的历史。许多古巴人面对危机的方式是笑着与危机抗争。飓风过后的几天,走在哈瓦那,复苏的迹象很明显,成群的电工不间断地工作,在创纪录的时间内恢复了电力供应,志愿者们清理了城市的大部分地区,几乎没有留下飓风“伊恩”造成的破坏痕迹。古巴共和国主席米格尔·迪亚斯-卡内尔(Miguel Díaz-Canel)自9月27日以来第四次访问比那尔得里奥省,在焦急的人群包围下,他说:“我们不能投降或坐以待毙。”尽管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但古巴人决心克服他们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障碍。
卡塔尔世界杯倒计时:面子工程与杯葛争议
再过一个多月,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决赛圈阶段的比赛就将正式打响。对于这个中东国家来说,举办世界杯无疑是一项意义重大的宣传工程,对于提高卡塔尔的国际地位、区域影响力和软实力来说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即便如此,这届世界杯除了因为要根据当地气候条件,从传统的夏季举办改为冬季举办,从而使得不少球员的比赛负荷在今年陡增之外,还由于过往卡塔尔修建世界杯比赛场馆设施造成的外籍劳工死伤事件,以及该国一些严苛的伊斯兰法令,引来了对于卡塔尔劳工权益和人权问题的口诛笔伐。
为此,卡塔尔方面尽可能地在硬件层面上做到节能减排,主要的理念是让整届赛事的运作更加“紧凑”:航空枢纽的使用会更为集中,各个比赛场馆之间最长的距离也不过75公里,并且启用淡化过后的海水来浇灌各大足球场和训练场的草坪。但尽管卡塔尔方面正努力在碳排放等环保议题上达到联合国制定的标准,自从该国成功申办世界杯以来,大型基础设施的兴建带来的环境污染就已经存在。换句话说,如果更加严苛地看待卡塔尔举办一届实现碳中和的世界杯这一目标的话,他们目前采取的种种措施都远不足以匹配这一愿景。无论如何,卡塔尔人都在尽可能地使得世界杯成为提升该国软实力的路径,而在俄乌战火尚未停息的当下,卡塔尔丰富的油气资源也让该国在西方媒体大量的负面宣传面前争取到了一定的周转空间。
比起更为务实的油气资源外交来说,目前针对卡塔尔的负面宣传依然集中在该国糟糕的人权记录这一点。近来,英格兰队的队长哈里·凯恩就曾宣称,自己将在世界杯赛场上佩戴彩虹旗图案的队长袖标,以此来抗议卡塔尔当局对于性少数群体的打压,无论国际足联是否会就此举惩罚他。实际上,凯恩代表的英格兰并不是唯一一个就此议题发声的,至少包括威尔士、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丹麦和瑞士在内的多个参赛队伍,都曾致信国际足联要求允许他们各自代表队的队长在世界杯比赛期间佩戴声援性少数群体的队长袖标。国际足联并未直接回应这些诉求,但作为主办方的卡塔尔倒是正面回击了。组委会主席阿尔哈特(Naser Al Khater)就凯恩的言行回复称,世界杯不应该成为“表达政治观点的平台”,这一点或许会得到很多认为体育与政治无关的观众的认同;不过阿尔哈特也表示,欢迎球迷在赛场上打出彩虹旗帜或者政治标语。而当被问及是否认为西方媒体在卡塔尔世界杯的相关议题上带有一定的种族偏见乃至歧视时,阿尔哈特也并不否认。
实际上,西方各国已经不止一次提醒本国球迷,前往卡塔尔观看世界杯比赛时需要留意当地的法律法规,避免因为风俗与观念的差异而导致违反当地法规。其中,酒精的存在成为这一话题的焦点。作为一个伊斯兰国家,在公开场合饮酒一直是卡塔尔的禁忌。但是为了迎接世界杯的到来,卡塔尔不得不在酒店和酒吧之外开设专门的酒品售卖区域。
而卡塔尔方面最新的一条措施则是,一旦有球迷被发现醉酒的话,将会被送往专门开辟的醒酒区域等待他们清醒过来。但在互联网上,一些球迷对于这个“醒酒区域”(sober zone)的具体性质也有怀疑,更有人调侃称,所谓醒酒区或许只是监狱的一个别称罢了。
除此之外,西方各个参赛国的抵制行为也不在少数,北欧的丹麦就在球衣上做起了文章。具体一点说,是球衣赞助商Hummel为丹麦国家队推出了专门的战袍,在该国传统使用的红白两套球衣上,丹麦国家队的队徽和赞助商的商标都将和球衣颜色一致,以此淡去这两个标识。Hummel公司给出了一个颇为强硬的说法,称不希望这些标识“在一场让数千人丧生的赛事中被人看到。”该公司甚至为丹麦队推出了全黑的第二客场球衣,以向死于世界杯场馆建设的劳工们致哀。赞助商方面曾出面回应,表示他们一向支持丹麦国家队,但并不认同作为东道主的卡塔尔的一些做法,也希望能够借此呼吁人们关注卡塔尔的人权状况。
除了丹麦队和Hummel的球衣风波之外,法国也在近期加入了对于卡塔尔世界杯的抵制行动之中。尽管拥有卡塔尔人投入巨资打造的足球俱乐部巴黎圣日耳曼队,但是巴黎还是在近期宣布,将不会为即将到来的卡塔尔世界杯设置专门的巨型转播屏幕以及球迷观赛区。巴黎市政府方面也表示,本届世界杯在冬季举办也促使当局决定放弃以往常规的做法,不会为球迷开辟专门的公共观赛区域——2018年的时候,大量法国球迷正是在巴黎等各大城市街头欢庆法国队第二次夺得世界杯冠军。巴黎也并非第一个采取这种做法抵制卡塔尔世界杯的法国城市,此前,里尔、马赛、波尔多、斯特拉斯堡和兰斯都基于道德理由宣布不会为卡塔尔世界杯开辟专门的公共转播区域;里尔和马赛两地的市长甚至都公开谴责卡塔尔当局,后者更宣称这届赛事是人类和环境的灾难。法国前国脚坎通纳也直言,这届赛事搞到现在根本不合理。
对于很多抵制卡塔尔世界杯的国家和群体来说,世界杯并不属于卡塔尔所有;也因此,抵制卡塔尔当局成为意识形态驱使下的必然之举,而且抵制和参加世界杯并非是非此即彼的选项——在世界杯赛场上表达自己的立场,也成为了不少国家和运动员的选择。只是这样的抵制能够起到什么样的效果,能否突破不同阵营的信息茧房,目前看来都不甚明朗。此外,国际足联在这一系列舆论漩涡中选择巧妙隐身,也似乎让种种抵制的努力显得更加乏力。
参考资料:
Will Qatar really produce ‘the first carbon-neutral World Cup in history’? https://www.theguardian.com/football/2022/oct/12/qatar-carbon-neutral-world-cup-history
‘Drowning in bad publicity’: Has Qatar’s World Cup soft power push backfired?: https://www.france24.com/en/middle-east/20221012-drowning-in-bad-publicity-has-qatar-s-world-cup-soft-power-push-backfired
Qatar 2022 chief tells Harry Kane the World Cup 'is no place for political statements': https://www.telegraph.co.uk/world-cup/2022/10/13/qatar-2022-boss-tells-harry-kane-world-cup-no-place-political/
World Cup 2022: Qatar’s frantic countdown to a football tournament full of controversy: https://theconversation.com/world-cup-2022-qatars-frantic-countdown-to-a-football-tournament-full-of-controversy-191918
Drunk fans to be sent to sober zones at Qatar World Cup says Nasser Al Khater: https://theathletic.com/3689860/2022/10/13/qatar-world-cup-drunk-zones/
Hummel’s Denmark World Cup kit launch: The concept, the controversy, the questions: https://theathletic.com/3651913/2022/10/04/denmark-hummel-world-cup-kit/
Qatar World Cup 2022: Paris joins boycott of fan zones over human rights: https://www.bbc.com/news/world-europe-63132995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