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重磅!二十大报告学习:企业的10大机遇

重磅!二十大报告学习:企业的10大机遇

财经

作 者:张奥平 经济学家、增量研究院院长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本文核心观点——十大机遇


机遇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各地区将趋向于形成“主体功能区”为特征、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企业需要围绕各区域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做长期布局;
机遇二:企业市场边界扩大,但区域品牌价值会不断下降;
机遇三:“线上数据”与“线下物流”作为双循环的“基础设施”将迎来发展机遇;
机遇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中高端产品出口竞争力将得到提升;
机遇五:资本市场将更好地支持创新型企业实现融资发展,提升投资者资产配置效率;
机遇六:现代化基础设施的重点方向与其所涉及的相关行业,不仅具备因“适度超前”的短期机遇,也具备因“事关根本和长远”的长期机遇;
机遇七: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设施”;
机遇八:“专精特新”是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指路明灯”;
机遇九:企业的低碳绿色化转型已成为实现长期价值化发展的“标尺”;
机遇十:新兴产业迎来与“双碳”融合发展机遇。

二十大报告开宗明义地指出,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报告明确了“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系统性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报告深刻勾画了未来的施政纲领和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主要目标任务有:“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取得重大进展”等。

理解二十大报告所勾画的未来方向,将使我们脚下之路走得更为坚定,以后天的视角思考明天的格局,以明天的格局做出今天的决策。本文聚焦于二十大报告中对经济工作方面的部署做重点解读,旨在帮助企业家、投资者厘清政策方向,抓住未来确定性机遇。

二十大报告中对经济工作方面的部署主要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部分阐述,并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部分提及。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部分,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是高质量发展,同时明确两个“坚持”,即“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相比十九大报告重点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双循环:
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中国自2001年加入WTO后,深度参与国际分工,融入国际大循环,形成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的发展格局。但从2008年全球“大衰退”危机以来,国内外发展环境发生显著变化,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从2006年峰值的67%下降到2019年的近32%。虽然疫情以来的近三年,在全球“大封锁”危机下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回升至35%左右,但这并非长期趋势。

首先,当今国际形势充满不确定性,全球化逆流、地缘经济割裂所带来的全球产业链调整与重配、和平红利下降,将成为一大长期可能性。

其次,从全球来看,以内需为主导、内部可循环是大国经济的主要特征,发达国家多是以内需为主导的消费国。

中国作为拥有14多亿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人群的经济体,人均财富提升空间及内需释放潜力巨大,更应以我为主、主动作为,抢占发展先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从政策面来看,自2020年4月10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首次提出,“要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之后,“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已成为国家重大战略决策,“新发展格局”在多次重要会议中被提及。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也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纳入其中。

二十大报告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部分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理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重点要理解两个“不是”。第一,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使国内外两个市场中的供给与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长期基本国策,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我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第二,双循环不是各地的自我小循环,“双循环”的基础是国内大循环,而国内大循环的基础是全国统一大市场。

“全国统一大市场”是对企业未来生产经营有普适性影响的关键点,背后蕴含着长期确定性机遇。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

《意见》共有5个主要目标,分别为:持续推动国内市场高效畅通和规模拓展;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进一步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培育参与国际竞争合作新优势。

对外来看,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中国经济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的最强“免疫系统”;对内来看,在《意见》全文中,“发展”与“加快”两词分别出现了22次,这不仅决定着市场经济以及各产业长期发展的趋势,更体现出具体政策实现落地的急迫性。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中相关制度完善,也将立破并举。

伴随着《意见》中各方向、各领域所细化的具体政策逐步落地,企业将迎来以下五大发展机遇:

机遇一: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核心目的是实现中国经济内部的“小全球化”。各地区将趋向于形成“主体功能区”为特征、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企业需要围绕各区域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做长期布局。

在实现大市场的基础上,建设强市场,使市场中的供给与需求在更高水平上达到动态均衡,这需要未来各个地区在破除地方保护和区域壁垒的同时,围绕其比较优势产业实现“精耕细作”式的发展,区域产业优势将不断升级,而不是“贪大求洋”式的发展。

具有生产加工优势的地区将发挥其制造优势,实现更高质量的供给;具有消费潜力的地区将发挥其消费升级潜力,培育中高端消费新动能。

企业首先需要关注的是,自身所处的行业与所在区域已形成的优势产业是否长期匹配,其次,是否围绕区域优势产业进行市场布局。

机遇二: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将有利于企业市场边界扩大,但区域品牌价值会不断下降。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将使交易与制度性成本下降,有利于企业市场边界扩大。但是,各地区过去所形成的价格保护机制将被逐步打破,行业集中度上行,头部品牌市场将会更广,区域性品牌企业需力争成为行业头部,不可“偏安一隅”。

机遇三:“线上数据”与“线下物流”迎来发展机遇。

“线上数据”与“线下物流”作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设施”,首先要实现畅通无阻,所以会率先迎来发展。

机遇四:对于出口企业而言,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将使中高端产品出口竞争力得到提升,并非市场一直以来所误解的出口市场将大幅减少。

以相对统一而非分割的区域市场参与全球贸易分工合作,将进一步形成规模经济优势、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升全球定价权,中高端产品将具备更大的议价空间,出口竞争力得到提升。

机遇五:《意见》也对加快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作出了具体安排,资本市场将更好地支持创新型企业实现融资发展,提升投资者资产配置效率。

《意见》提出“强化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统筹监管,统一监管标准,健全准入管理”“加强区域性股权市场和全国性证券市场板块间的合作衔接”“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止脱实向虚”“为资本设置‘红绿灯’,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等。

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是服务于实体经济,即在资产端帮助优秀的企业实现融资发展,在资金端使投资者实现资产配置效率与效益的最大化。注册制改革以来,资本市场正在加速补足核心功能的缺失,但当前资本市场依旧存在资本无序扩张等乱象。

统一的资本市场是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组成,也是关键的要素和资源市场,与土地、劳动力、技术等要素价值并列,只有资本市场实现良性发展,各要素之间才能实现更加良性的“互动”。

此外,二十大报告也指出,“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可预计,资本市场全面注册制改革,以及监管等方面的统一整合将会提速。

对于企业而言,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融资发展的成本将会大幅降低;对于投资者而言,“由大向强”转变的资本市场也将大幅提升资产配置效率。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
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法,最早出现于2015年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会议提出,“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在十九大报告中,“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部分更是清晰表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坚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一条主线,从而推动质量、效率、动力三大变革。

二十大报告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指出,“我们要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首先,需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两大重点。第一是供给侧,供给与需求在市场经济中并非完全对立,而是相互依存。市场没有需求,供给便无法实现,新的需求可以创造新的供给;而没有供给,需求便得不到满足,新的供给可以创造新的需求。

所以,供给侧管理与需求侧管理便是调控宏观经济的两个基本手段,两者缺一不可,相互促进。

需求侧管理,重在解决总量性问题,注重短期调控,主要是通过宏观财政货币政策等来刺激或抑制需求,进而推动经济平稳增长。供给侧管理,重在解决结构性问题,注重激发经济长期增长动力,通过优化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配置,调整生产结构,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等方式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经济长期增长。

在当前的中国经济发展中,供给侧与需求侧都面临问题,供给侧的问题仍较为突出。从短期来看,中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与“修昔底德陷阱”,便需要从供给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解决核心技术“卡脖子”等难题;从长期来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则需要在农业发展、绿色低碳等供给侧方面培育新增长动能。

此外,二十大报告相比十九大报告重点提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对关键作用”,表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也要做好需求侧管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使供给与需求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

第二是结构性改革,当前经济发展中供给侧的问题,更多是结构性的问题。在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要求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从最初的推进“三去一降一补”进一步深化到“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四个方面,一是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二是增强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三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四是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并逐步深入到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

对于企业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非宏大叙事,看清目标、厘清主线后便可抓住其中机遇。

例如,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在不断发力资本市场改革,稳步推进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助力创新型企业融资模式从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聚焦全力推动现代农业建设,扎实推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制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为目标,实施了以完善产权制度和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的一批标志性、关键性重大改革,不断增强市场主体活力和经济发展内生动力。

基础设施: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二十大报告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指出,“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系统集成,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近年来市场长期存在着“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已经饱和”、“基建投资回报率低,甚至难以覆盖投资成本,经济效益低”等问题的讨论。在2022年4月26日所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中,对上述问题作出了明确的回答(十九大以来,中央财经委员会的历次会议深入研究“事关根本和长远”的重大经济问题)。

首先,关于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已经饱和,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明确指出,“我国基础设施同国家发展和安全保障需要相比还不适应”。并同时指出,“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保障国家安全,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其次,关于基建投资回报率已经较低,经济效益较低的问题,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强调,“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支持经济社会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要注重效益,既要算经济账,又要算综合账,提高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

这里有两个关键,第一,基础设施建设不能仅看经济效益,而要看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算综合帐。第二,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会议同时强调,“要适度超前,布局有利于引领产业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基础设施,同时把握好超前建设的度”。

机遇六(接上):对于企业而言,现代化基础设施的重点方向与其所涉及的相关行业,不仅具备因“适度超前”的短期机遇,也具备因“事关根本和长远”的长期机遇。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中明确了现代化基础设施的五大方向,其中既包括传统基建,也包括新基建,企业可围绕以下方向提前做战略布局。

第一,交通、能源、水利等网络型基础设施。包括交通(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沿海和内河港口航道、水运设施网络)、能源(分布式智能电网、新型绿色低碳能源基地、油气管网)、水利(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重点水源、灌区、蓄滞洪区建设和现代化改造)等;

第二,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包括信息(新一代超算、云计算、人工智能平台、宽带基础网络)、科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物流(综合交通枢纽及集疏运体系、支线、通用和货运机场)等;

第三,城市基础设施。包括城市群交通一体化、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应急设施、智慧基础设施(智能道路、智能电源、智能公交)等;

第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包括农田水利设施、农村交通运输、城乡冷链物流设施、供水工程、农村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等;

第五,国家安全基础设施。要加快提升应对极端情况的能力。

创新驱动: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创新是中国经济对内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外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制胜法宝。2021年,中国人均GDP已达到1.25万美元,接近世界银行2022年7月所设定的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人均GNI 13205美元。

中国经济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阶段,主要看驱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能能否实现由要素投入驱动(传统资源、土地或廉价劳动力),向技术创新驱动(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发展活力)跨越。二战结束以来,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无不在全球创新和产业链分工中占据关键位置。

此外,在日趋复杂严峻且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中,对于已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且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不断提高的中国来说(2012年至2021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3%上升到超过18%),科技创新已不仅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

只有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攻克“卡脖子”难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把握住发展的主动权,成功跨越“修昔底德陷阱”。

从政策面来看,在近年的中国经济发展中,科技创新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2020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所确定的八大主要任务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排在首位;2021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七大政策部署中,提出“科技政策要扎实落地。

要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规划”;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优化升级,突破供给约束堵点,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

二十大报告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部分中指出,未来创新驱动两大重点方面:

1. 创新驱动目标:“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等;

2. 创新驱动主体:“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等。

对于企业而言,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背后的确定性机遇便在数字化转型与“专精特新”。

机遇七(接上):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基础设施”。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数字经济的发展是由产业数字化支撑,而产业数字化则是由企业数字化转型来实现。

此次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对数字产业集群”。

近年来国家对于企业数字化技术改造的政策支持不断加大。如2022年工信部提出“在今年年底为不少于10万家的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促进10万家中小企业业务上云(笔者预计10万家的投入在1600亿元左右)”“优化数字化改造环境。

要完善制造业转型的人才培训体系,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同时,通过联合金融机构,丰富数字化改造的金融产品,进一步降低企业数字化改造的成本”等。

这些不仅是数字经济时代国家实现创新驱动战略的具体支撑,更是摆在企业面前“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伴随着未来创新驱动战略的逐步深化,政策面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还会不断加大。

机遇八:“专精特新”是企业实现创新发展的“指路明灯”。

“专精特新”一词自2011年时任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首次提出以来,国家对“专精特新”企业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

2022年6月,工信部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提出构建包含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个层次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此次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自2019年以来,工信部共分四批次公示了9279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接近达成“十四五”期间培育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目标。此外,还将培育10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

目前,国家层面已在资金支持、人才支持、创新协同、品牌市场、企业转型、精准对接服务等6大方面推出多项加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的具体举措。

相关政府部门一方面以认定奖励、资金补贴、资源倾斜等方式直接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另一方面联合科研院所、金融机构、行业内龙头企业及专业化服务商共同构建了多元化的企业服务生态,通过研发补贴、购买服务等方式,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精准服务。

对于企业而言,创新发展并不是难以落地的宏大叙事,“专精特新”早已是“指路明灯”。

笔者建议企业要尽力、尽早按照“专精特新”的标准去发展。能申请国家级“专精特新”的申请国家级,进不了国家级的进省级,进不了省级的进市级,向着“专精特新”的方向创新发展。未来,各级政府在财力、人力、物力上会也将投入更多的资源支持“专精特新”。

绿色发展: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先立后破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许多重要特征,其中之一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则需要经济长期实现绿色发展。

从政策面来看,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将绿色发展与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等共同构成五大发展理念;2017年,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绿色发展。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等。

二十大报告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部分指出,“我们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在绿色发展中,由2030年实现“碳达峰”与2060年实现“碳中和”所组成的双碳目标尤其值得企业关注。实现双碳目标并不是单一的技术、能源、气候环境问题。

2021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其中“广泛”、“深远”、“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3个关键词同时出现,是自新中国成立至今第3次,前两次分别是改革开放与住宅商品化,可见实现双碳目标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决策,势必将对未来几十年中国经济、能源、产业、科技、金融等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

2021年10月,《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两个重要文件相继出台,共同构建了中国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的顶层设计,而重点领域和行业的配套政策也正在陆续出台,这也是双碳目标的“BP(商业计划书)”,其对各行业的影响,以及增量机遇将会具体细化。

对于企业而言,实现低碳绿色化发展,虽充满挑战,但也蕴涵了巨大的机遇。

机遇九(接上):企业的低碳绿色化转型不仅充满政策红利,也已成为实现长期价值化发展的“标尺”。

首先,近年来国家对企业低碳绿色化技术改造的政策支持不断加大,对于工业企业的支持尤为突出。

2022年6月29日,工信部、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为全面提升工业能效提出“推进重点行业节能提效改造升级。深入挖掘钢铁、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节能潜力,有序推进技术工艺升级,推动能效水平应提尽提,实现行业能效稳步提升”“推动低功耗芯片等产品和技术在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推动电源、空调等配套设施绿色化改造”“鼓励中小企业专注主业、深耕细作、强化创新,在节能提效技术装备领域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等。

支持工业企业实现低碳绿色化改造可谓全方位无死角,其中每一项任务所细化的具体政策,不仅是国家实现绿色发展的支撑,也是摆在企业面前“真金白银”的政策红利,未来政策面对企业低碳绿色化技改的支持会不断加大。

其次,当前政府正在逐步用双碳作为“标尺”引导企业规范健康发展。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重点控制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

从今年开始,政府部门推动“能耗双控”转向“碳双控”,用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评判企业生产经营是否合规,从而给予不同的奖励和惩罚。

此外,2022年10月9日,国家能源局印发《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化提升行动计划》,目标到2025年,初步建立起较为完善、可有力支撑和引领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能源标准体系。政策面正在加速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技术创新、产业链碳减排等直接相关领域标准化。

在政策的引导下,上下游产业合作方逐步用双碳作为“标尺”衡量合作机会,资本市场逐步用双碳作为“标尺”判断企业资本价值。同行业的竞争对手,如果在同样产量下的能耗相同,你的碳排放总量和碳排放强度低于他,那么你便会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与融资机会。

机遇十:新兴产业迎来与“双碳”融合发展机遇。

当前,国家正在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其中每一项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的融合,都将创造千亿、乃至万亿的增量市场机遇。

以能源为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就是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减少碳排放的最好体现。据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9月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首次突破30%大关达到31.8%,较2021年9月的渗透率提升11个百分点,且未来仍会逐步提高。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可预计,将来会进一步提高到50%,甚至最终完全替代传统燃油车,这将给新能源汽车行业及相关产业链创造万亿规模的增量市场机遇。

最后,二十大报告相比十九大报告将“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单独成章,体现在新发展阶段对“发展要安全”的重视度大幅提升。

报告指出“强化经济、重大基础设施、金融、网络、数据、生物、资源、核、太空、海洋等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安全生产风险专项整治,加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等。企业需要注意的是,在努力抓住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机遇的同时,更要守住自己生产经营安全的底线,实现长期价值化发展。

*本文作者张奥平系知名经济学家、创投专家,增量研究院院长,同时兼任人民网人民创投专家咨询委员会特聘专家、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青企协特聘经济顾问、山东省财金投资集团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广州市天河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顾问、中关村数字文化产业智库专家委员、越南建设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长江商学院金融学会特邀讲师、正和岛资本服务顾问等,2021年获南开金融首席经济学家论坛青年经济学者。

好文推荐:



排版 | 米小白

审校 | 小米   主编 | 孙允广

具体议程以扫码后的活动链接为准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一图速览二十大报告解读二十大丨未来怎么干?看懂二十大报告中的这些关键词二十大报告解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二十大报告看人民生活新图景【宏观经济】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内涵与战略部署—学习二十大报告精神双语干货!二十大报告中的这些重要概念,用英语怎么说?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二十大报告里的这些举措暖民心振奋!二十大报告里提到了这些航天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手账是《当你老了》,而不是我......!二十位企业家眼中的二十大报告收藏!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手账信息量巨大!二十大新闻发布会实录!二十大信息汇总!《邪不压正》原作《侠隐》作者张北海走了。。。。收藏!思维导图+学习手账,一起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详解!二十大报告点赞这些创新领域脚踏实地创伟业 坚定信心向未来——二十大代表继续分组讨论二十大报告二十大报告要点:学习笔记(划重点)绿研院日报 | 王玉锁在《经济日报》发表二十大报告学习感想重磅!党的二十大报告速览!视频版来了!这些金句,振奋人心!学习二十大丨担当时代大任 共赴创新中国 留学人员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二)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二十大代表继续分组讨论二十大报告重磅!党的二十大报告诞生记解读二十大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党的二十大报告诞生记解读二十大丨二十大报告远景目标的十处变化有何玄机?怎么理解二十大报告总纲?| 读懂二十大①我是如何看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转存!党的二十大报告学习笔记学习二十大丨踔厉奋发新时代 勇毅前行向未来 留学人员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五)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七台河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 传达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解读党的二十大丨党的二十大报告“统战新语”出炉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论述!戏说“贫贱不能移”----(图)学习二十大丨在奋进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 留学人员热议党的二十大报告(四)学习笔记(二十大报告):精细标注版重磅!关注二十大报告这些提法在美国203.怕中国人,展厨艺,去佛州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