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信中搜索小坡生活 小程序,查看新加坡生活分类信息|编者按:今天是汶川大地震14周年纪念日。当年新闻工作者置生死于度外,奔赴一线给全世界的人民传达一手消息,而不为人知的是,这些记者里也有新加坡记者的身影。
以下内容摘选自新加坡前资深新闻工作者徐伏钢新书《海岛上的家园》:
读徐伏钢《映秀:十年回访震区人》书稿,思绪不禁飞回十年前那些绷紧神经盯着电视守候消息的揪心夜晚。惊心动魄的灾难画面,惨不忍睹的人间悲剧,让新闻室弥漫着一股浓郁肃穆的悲情。同事们不是没有见过世面,也不是没有处理过重大的天灾人祸新闻,但面对这场如此惨烈如此无情的特大地震,而且就发生在熟悉的四川,大家还是触目惊心,感受到空前的强烈震撼。从事新闻的人遇到大新闻,总是在紧张中带着兴奋,期待高潮迭起,但在汶川大地震面前,同事们不可能兴奋。看着一个个惨绝人寰的镜头,大家感同身受,心情异常沉重,连身经百战的资深同事都红着眼眶,目含泪光……但新闻工作者的情绪不能太过投入,他们没有这个自由,再伤感也必须置身度外,快快收拾起心情,冷静应对。随着地震的后续消息一波接着一波传来,采访工作也就越来越紧张了。在前线,《联合早报》的中国特派员,从北京、上海、广州到重庆,以至香港和台北,都被紧急调动,全线跟进地震新闻;后方则忙着协调及部署各种人力和资源,以及整理和查证从各个来源如潮水般涌来的图文信息,同时与前线互动,以便尽可能及时、全面、完整地报道这场千千万万读者深切关注的大灾难。然而,这场强度高达里氏8.0级、破坏面广达十万多平方公里的地震,将四川的许多地区震得山崩地裂,路陷桥倒,村庄一个个埋没,大小建筑像扑克牌般成片倒塌,交通切断了,通讯也中断了,使灾区与世隔绝,要派人进去采访简直难如登天!地震发生当晚,就在我们忙着调兵遣将的时候,我收到了徐伏钢的请缨电邮。来自四川的伏钢在早报做记者,曾一度短暂离开报馆,此时看到家乡突然大难临头,他静不下来了,焦虑点燃了乡愁,加上记者的职业本能,强烈呼唤他回去,回去看看患难的故乡和同胞,并以在地人的优势,亲自为自己已安身立命的新加坡的新同胞做第一手报道。伏钢在四川土生土长、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地貌,有着广泛的人脉,又是名出色的文字记者和具有专业水平的摄影师,这么一个实力雄厚的外援哪里去找!他在这兵荒马乱之际主动拔刀相助,助早报一臂之力,我当然求之不得。他的请缨电邮可说来得正是时候,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请他以早报特约记者身份立刻到灾区采访。就这样,伏钢赶在第一时间冲回去了,直奔地震的最前线,踏上了深入灾区实地采访汶川大地震的艰辛旅程,也为自己的记者生涯掀开了光辉的一页。伏钢到四川之后就立即进行一切必要的联系和安排,投入工作。为了应付早报的截稿时间,他每到音讯断绝的蛮荒灾区采访拍照后,总是想法设法赶回能与文明世界联系的地方,争取第一时间为早报发送珍贵的照片和文字。从当时与他的零星联系和通讯中,只知道他的采访工作非常艰难,每天来回奔波于不同的灾区,争分夺秒传照片回报社很花时间也很费劲,但由于总部要照顾的面太广、要联系的人很多,我们无从也无暇去了解他的具体情况。后来看了他的采访日记,才真正知道他在采访过程中所遭遇的困难简直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假如不是他有过硬的记者基本功、丰富的采访经验和在地知识、随机应变的能力,化险为夷的机智,广大的人脉关系并善结人缘,他是不可能如此得道多助,逢凶化吉,克服重重障碍,深入那些外地人根本进不了的地区完成采访任务的!读了这些文字,益发对他的顽强斗志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感到敬佩。从这部书中,我们也知道伏钢的新加坡护照和“联合早报记者”身份为他提供了不少方便,让他在采访中受到一些关照,在关键时刻搭上能够深入重灾区的顺风车,遇到某些困境得以顺利“通关”……可见新加坡和《联合早报》在中国有一定的知名度,连一些小地方的官兵都听过,在一些偏远地区也能敲开方便之门,这是我们应该珍惜的“品牌”。伏钢当然不是唯一奋战在灾区最前线的早报记者。早报北京特派员韩咏红也第一时间赶到了四川,使出浑身解数,终于得以深入到位于震中的映秀镇采访,其他特派员则从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角度提供了宏观或局部的报道和特写。伏钢当时的报道以图片为主,除了那是他的专长而且灾区现场照片是“稀缺资讯”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一些特写镜头是其他来源没有的。他的这些千辛万苦从灾区现场传回的感人照片,与其他同事的报道配合得很好,可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早报增添了许多其他媒体所没有的精彩内容,在地震灾情的整体呈现上形成了独有的特色,为新加坡以至全球各地的华文读者提供了图文并茂、全面而立体的叙事画面,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引起强烈的回响。伏钢的一些照片极具震撼性,但不是肢体分离血腥煽情的那类。他的镜头总是充满人道主义情怀,从细微处见真章。让我至今印象犹深的是那幅小女生的尸体被抬上卡车的照片:她的一只小手掉在车厢外,裸露的手背上的血管乌黑地暴胀起来,手中却还紧紧握着自己的圆珠笔不放!观察敏锐的伏钢及时捕捉了这个感人肺腑的镜头。我清楚记得,那晚当我们在电脑荧幕上看着他传回来的这张照片时,在场的同事无不潸然泪下!一张照片胜过千言万语,伏钢在那10天的采访过程中拍摄的照片,感动了何止成千上万的人!但那也只是登在报上的,限于篇幅或截稿时限,早报只能选择性地刊登其中一些。为了让自己的照片发挥更深广的影响,唤起人们对这场地震的关注和对灾民的同情,伏钢从四川回到新加坡后, 马不停蹄,打铁趁热,从他在灾区拍摄的数千幅照片中选出200多幅,与大众书局集团合作,赶在七天之内出版发行了全球第一本汶川大地震纪实摄影画册《四川不哭》, 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为赈灾义卖。在新加坡首发和义卖纪实摄影画册《四川不哭》为灾区募捐活动上,林任君(右)亲自为作者站台支持。
我还记得那本书的首发兼义卖仪式的热烈场面,读者排长龙购书并请伏钢签名的情况, 会场上弥漫着的那种悲天悯人、同心同德的大爱气氛非常感人。有关的新闻甚至引起了时任新加坡总统纳丹的注意,他还为此特地邀请伏钢到总统府茶叙,对《四川不哭》的出版当面给予高度评价,并在随后访问中国时,专门将画册赠送给中国国家领导人。
媒体对灾情连续不断的感人报道,引起了新加坡人民的强烈反应, 激发了他们的无限同情心,热烈响应对灾区的捐款行动,在那期间总共捐赠了3500多万新元,使新加坡成为各地人民对汶川大地震捐款最多的国家。2010年9月,时任四川省委书记的刘奇葆特地率团前来新加坡,亲自感谢新加坡人的热心与热情。据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反映,我国在整个救灾行动中取得三个世界“第一”:最先抵达灾区的国际救援队,海外民间团体中捐款总额最大,到中国大使馆捐款人数历来最多。一场大灾难,一下子拉近了新中两国人民的距离,加深了彼此的友情。在这方面,包括《联合早报》在内的各个本地媒体,以及包括徐伏钢在内的许许多多曾为救灾赈灾献出心力的新加坡人,都有一份贡献。徐伏钢的汶川大地震纪实摄影具有高度文献价值,是对在地震中罹难的千千万万死者的一个纪念,是对在灾难中挺身而出英勇救人或无私赈灾的数不尽的人和说不完的可歌可泣的事迹的一场歌颂,更是对在浩劫余生的废墟中坚强站起来重新开始勇敢面对生命的无数灾民的一种致敬。新加坡记者在汶川大地震中没有缺席,而且是尽了记者的天职全力以赴深入采访,徐伏钢的这些现场纪实照片就是一个很好的见证。它也从侧面见证了新加坡和中国紧密的民间联系和深厚的友情,值得我们重视,也让我们感到自豪。在沙巴日本女大学生爱上难民身份的巴夭族男子,是怎样身份落差悬殊的婚姻?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年后的重访,有怎样的欣慰与遗憾?伏钢以作家的细腻眼光看人看事皆文章,以摄影家的敏锐眼光观人观景皆世态缤纷。本书是作者近十年的作品选集,主要包括报告文学《海岛上的家园》和《十年回访震区人》。前者记叙一位日本女大学生不顾世俗传统,在婆罗洲外岛下嫁岛上难民、相夫教子的传奇故事;后者记录作者在中国汶川地震十年后重返震中映秀,逐一回访当年采访过的当地灾民,展示他们顽强的生命力和灾后重建状况及作者的思考。
此外,书中也收编通讯报道《穿越西伯利亚森林大草原》,以及系列人物特写,如著名电影明星林青霞、多元艺术大师陈瑞献、先驱摄影家汤姆逊、拉惹江诗人吴岸、纪实摄影大师李振胜、著名诗人作家流沙河、高缨等。最后也选录了作者过去在报章上发表的随笔短文。
(徐伏钢(右二)和新加坡的摄影爱好者们在庭院展览、交流摄影作品)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海岛上的家园》,更多精彩图书,可关注公众号:WorldScientific Education。
1959年出生于中国四川。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系,1987年自该校研究生班毕业。2001年11月获南澳国立大学MBA学位。退休前供职新加坡《联合早报》。著有新闻特写选《荡起命运的双桨》《为了天空的小鸟》《海岛上的家园》、纪实摄影画册《四川不哭》《四川依然》《新加坡组屋生活》《艺术大师陈瑞献》《新加坡凤山寺》,以及大型艺术家评传《灵感胜于快门》(与乐美勤合著)和《叶畅芬摄影艺术赏析》。2008年6月,在新加坡举办《四川不哭》纪实摄影展,2014年4月,在新加坡举办《徐伏钢画意摄影展》。文章入选《新加坡当代华文文学作品选》《亚细安现代华文文学作品选》,摄影作品为新加坡国家图书馆、中国上海巴金故居纪念馆和跨国集团公司Gunvor等机构收藏。
《新加坡眼》特约邀请到了徐伏钢老师进行直播,名人面对面,9月3日晚7:30准时开播,更多直播内容,扫码锁定新加坡眼视频号。
点击下面视频,可以看到更丰富的内容!
或直接搜”新加坡眼“也可以找到我们的视频号~
跟进新加坡时事,点击文末阅读原文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