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前夕,约10万人来到韩国梨泰院附近参加节日庆典,这场庆典最终却演变成一场恐怖踩踏事件的悲剧。截至11月1日,这场事故已经造成了156人死亡,其中包括4位中国公民。遇难者多为个子较娇小的人,妇女和儿童在这场事故中显得更加弱小。
大量的现场视频和图片释出,老育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现场的窒息和恐慌。
这场悲剧的发生要从韩国每年万圣节都要在梨泰院举行狂欢派对这个惯例说起,而今年的万圣节派对更是韩国不再要求在室外强制佩戴口罩后的第一个万圣节,吸引了10万年轻人前来。梨泰院街道长1.4公里,事故发生的地现场是一个长5.7米,宽3.2米的胡同,大概有300人当时聚集在18.24平方米的空间里。但这拥挤的街道和万圣节狂欢的氛围比起来,还不足以让大家提高警惕,尽管早在事故发生前就有网友发帖表示“梨泰院现在人满为患,十分不安全!”并呼吁大家不要前往梨泰院。但或许是节日的气氛过于狂热,没有人在意,依旧没有挡住这群年轻人其扑后继的脚步。悲剧还是发生了,10万人来来往往,相互推搡、互相阻挡,涌入这条商业街中。当晚10点左右,刚开始还能正常行走,5-6分钟后开始变得拥挤,在下坡的拐角处有人跌倒,后方无人知晓、依旧跟进,被挤在中间的人已经双脚离地。站在斜坡上的人像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着一个倒下,倒下的人一人叠在另一人身上,足足叠了五六层。有的人痛苦地求救,有的人面色发紫已经失去生命。最终,这条热闹的街道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冰冷的尸体。他们描述自己怎样被迫随着人流前进,如何无法动弹,如何求救,如何呼吸困难甚至失去意识,心脏停止跳动。“对不起,我没能帮到你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你们失去生命。”“当时的场景依旧在眼前播放,当时犹如人间地狱,如电视看到的灾难片。”“人们层层叠叠地压在其他人身上,就像是坟墓一样。有些人逐渐失去了知觉,有些看上去已经死了。”
但让老育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不仅是人群拥挤造成的事故,无论是从多名幸存者或是官方都透露出现场竟然有人在如此危险的情况下,故意推人。前方有人失去生命,后方有人唱歌助兴,老育隔着屏幕却已经不寒而栗。事故发生后,地铁站上只留下沉重的“万圣节活动取消”。
这次的事故让老育想起了2014年12月31日上海外滩发生的踩踏事件。这天晚上大量市民游客涌向外滩观景平台,当晚外滩人流量巨大,23时至事件发生时约31万人聚集在此。事故发生地位于陈毅广场东南角通往黄浦江观景平台的上下人行通道阶梯处,老育为大家带来事件调查组还原的现场情况。这场事故造成了36人死亡,49人受伤 ,也为全国换来了血泪的教训,不只是上海,全国各地都在进一步完善活动场所安全管理。👇事故后,上海对外滩观景平台进行了翻新、拓宽,在设计上重新进行了规划和改造。此后全国的重大节日假期,都对大型群众性活动严格依法审批,切实落实相应监管和防范措施。许多地方景区和人流量大的地方都有部署有效的分流措施和控制措施。利用大数据加快构建全市统一的公共安全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进一步加强预警信息沟通。还要求相关经营和管理单位制定应急预案,明确最大人流承载量、限流措施和疏散路线等具体内容。每逢重大节日,当地会提前反复提醒市民取消大型节日活动,如跨年倒数活动、烟花燃放活动等,从源头杜绝事故发生。
看到这里,没经历过踩踏事件的大家一定很难想象:踩踏怎么就能把人踩死呢?踩踏事件发生在人群聚集的地方,挤到每个人只能随波逐流,此时前方有人摔倒了,但后方的人并不知情,还在往前挤着,这样的信息差造成人前仆后继地涌上来,接二连三地倒下,甚至会像叠罗汉一样一个人倒在一个人身上。而此时,如果你想逆行,只会造成1人对抗无数人的局面。踩踏事件致死其实是“人群挤压”致死,遇难者大多不是被踩死的,而是窒息造成的心脏骤停。踩踏事故中,人群拥挤,人的胸廓受到强烈的挤压,影响血液循环,因心脏搏停等原因而窒息死亡;踩踏也会造成胸腔肋骨骨折骨折的断端有可能会扎穿内脏,造成血气胸,从而导致呼吸越来越困难。❓问题3:什么地方最容易发生踩踏事件?什么人群最容易成为受害者?球场、狭窄的街道、商场、室内通道、楼梯、影院、酒吧、夜总会这些场所都隐藏着踩踏事件的危险。在某次踩踏事故中,法医就事故受害者进行研究发现死者中男女性别比为1:3,身高低于165cm的占78.3%,因此身材娇小的女性和儿童最容易成为受害者。当人群密度超过每平方5人时,空间不足,难以自如通行。当人群密度超过每平方8人时,就会有受伤甚至死亡的危险。其实,人群踩踏事故也常发生在孩子们的身边,校园踩踏事故也是频频发生。简而言之,一不凑热闹,二要有秩序,发觉人群拥挤要及时逃离,卷入人群要稳住身体,不逆行、不蹲下。不幸在人群中摔倒要这么做,查收这份教科书式的教学指南👇
梨泰院踩踏事故让大家更深刻地认识到踩踏事故的危险,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远离人群密集的场所!远离人群密集的场所!远离人群密集的场所!
【话题讨论】对于韩国梨泰院踩踏事故你怎么看?你是否曾经历过此类情况?关于安全防护有哪些经验和建议分享?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