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线上艺博会开启:28家画廊,150多位艺术家参展,边看边买!
共同呈现超300件引领当代趋势的艺术佳作。
本次线上艺博会的成交额已近300万。
已售出的部分作品,左右滑动查看
四版中的两版也以26万元成交。
徐毛毛、翟倞和哉昆宁的作品,都已被购藏。
点击上方小程序进入会场
本次线上艺博会,我们为每家参展机构都提供了独一无二的VR展厅,并交由机构自主设计展厅。
这不仅让画廊在线上拥有了一个独立的空间展现策展思路,还能让这些精美的艺术作品及与之相关的重要信息,在线上以跨越物理限制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
传统的线上艺术品展览、线上展厅,通常以扁平化的图文形式呈现。这让藏家和观众无法从中感知作品的立体形态,即无法获得在线下实地观看艺术品的临场观感。
本届一条艺术与设计线上博览会,由“虚拟展厅”“画廊单元”“艺术直播系列”三个单元组成。
“虚拟展厅”单元将分为“参展画廊·VR展厅”及“特别单元·一条VR展厅”2个板块,以VR的形式,呈现由24家参展画廊、机构及一条艺术团队亲自设计并布展的VR线上展厅。
观众点击“参展画廊·VR展厅”,即可查看此次所有参展的画廊和机构。在画廊列表页中,观众只需点击机构便能进入其专属的VR展厅,并能以远景、近景、漫游、特写等全角度、全方位欣赏参展作品。
在这个虚拟展览中,我们从一条曾经报道过的上百位艺术家中,邀请了颇具代表性的12位艺术家,跨越70、80、90后三个世代,展现不同时代创作者笔下的风景与想象。
本次邀请参展艺术家(按姓名首字母排列):陈维、贾蔼力、江上越、刘韡、陆平原、仇晓飞、宋元元、孙逊、孙一钿、王茜瑶、韦嘉、徐震。
观众可通过“一条App”及“一条微信小程序”随时随地进入特展展厅。
“画廊单元”是本次线上艺博会的主要单元,由“参展画廊”“参展艺术家”“参展作品”3个版块组成。
11月8日15点,我们将跟随香格纳画廊走入艺术家徐震新展开幕导览。
线上艺博会展览期间,在“一条视频号”还将有更多参展画廊空间探访、艺术家工作室拜访交流及艺术家对谈等直播活动,敬请感兴趣的朋友关注“一条视频号”了解直播时间和更多内容详情。
*艺术家以姓氏首字母排序
艺术家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 b,1946)在当今业界被誉为“行为艺术之母”。她的创作以反叛、大胆、女性主义闻名,在创作中她将自己与艺术融为一体,把人性中的方方面面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作品因此也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
此次参展的影像作品《清扫者》,来自其2017年的行为艺术创作,并与艺术家自2017年开始至2019年结束的世界巡展“The Cleaner”(清扫者)同名。
画面中,艺术家身着清洁工制服手拿两个空空如也的簸箕,以其一贯风格的冷峻表情直视看向镜头,目光直击观众的心灵深处。“清扫者”是阿布拉莫维奇心中重要的主题之一,在她看来,“清扫”也是收尾、完结工作的一种方式。阿布拉莫维奇曾说:“我非常喜欢清理过去、清理回忆的这个想法,这是身体和精神上的隐喻,也是来自心灵的隐喻。”
对漆画技艺、漆器修复、中国漆艺文化有不懈追求的艺术家文森·漆(Vincent Cazeneuve b,1977),2022年新作《无题》亦参加本届线上艺博会。
这件作品由金箔、大漆、米袋所组成,展现了艺术家“以材料作画”的大胆尝试,通过色彩、造型和材质的呼应与对比,作品呈现出丰富的层次和美感。作品中米袋的褶皱肌理映衬在细腻打磨的金箔之下,既像是洒满阳光的山峦,又像是波涛涌动的海浪,极富视觉张力。2020年,艺术家还以“金麻袋:一个闪现的灵光”为题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办讲座。
陈维说,如果某些作品让观众产生了具体的感受,那可能是因为它们引起了观众某些具体经验的共鸣,但这并不一定是艺术家本身要传递的信息。但不管是以什么为关注点,陈维独特的表现语言为作品都营造出了一种人们司空见惯但却脱离原定语境的观感,令人印象深刻。
创作横跨影像、装置、摄影、表演、雕塑及绘画的艺术家曹雨(b,1988),凭借其跨学科和大胆独特的艺术语言,成为中国新一代女性艺术家中的领军人物。她的作品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M+藏品、寺上美术馆、筑中美术馆等多家大型机构收藏。
本次参展作品《画布171031-180226》,曹雨用彩色签字笔描绘了布面上的每一根经线、纬线;由此画面呈现的不是任何其它图像,而其实就是画布本身。
在艺术家看来,图像是超写实与抽象的合体,画成为被人忽视的画布,布成为众人观赏的主角,描绘的行为本身则是对物质的感知与追随;作品中因拥有细腻入微的布面纹理而别具美感。
这件明媚的花卉绘画来自艺术家让-伊夫·克莱恩(Jean Y.Klein b,1960)。他的创作关注不同元素与周围空间产生的相互作用,并不断从古希腊神话、哲学中汲取养分,用充满表现力的色彩和轮廓具象描绘画面。
作品《花II》看起来充满了情绪力量,画中向日葵上似乎画有表情,但却很难说是喜是悲。对于艺术家来说,作品本身不具备情绪,这些都是观众从不同视角和背景赋予画面的;克莱恩在创作中则尽量让自己保持沉默,朝着自己想到达到的方向理性前进。
通过行为艺术、录像和表演探索身体、物质、观念和社会价值的还有艺术家厉槟源(b,1985)。他的艺术实践地点从城市到农村,从公共空间到自然环境、工业区;他利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媒介,将雕塑和艺术表演交织融会在一起,作品用疑问的视角审视了当代社会生活。
2018年创作的《脸-印迹》用两张相片记录了艺术家将自己头部埋进废弃工地泥坑中的过程。与他屡获大奖的行为艺术相同,这张影像作品极具震撼力。厉槟源试图用行为的方式来做雕塑,他认为身体不仅是雕塑工具最好的延伸,还是场景发生的第一场所,而艺术就是身体力行劳动的结果,能构建出完整逻辑系统的同时,也能深入描绘和雕刻人的轮廓。
将“自己”作为艺术实验的对象,将电脑作为“艺术工作室”,在网络生活中提取素材与主题,曾获第九届中国年度青年艺术家大奖的林科(b,1984)作品很是值得关注。
在水彩画《手机脸》中,莹莹绿光的背景下,手机倒映出的正是每一个每天都需要打开屏幕的当代人类。在林科看来,现代生活中真实的体验越来越少,在虚拟世界中投入的时间和得到的体验则越来越多,而这两者之间的边界也正是他感兴趣的所在。
2015年,艺术家刘成瑞(b.1983)用12天时间塑造了《一轮红日》行为艺术作品。
表演现场中他的锁骨被两条红色丝带桎梏,日复一日把一块2吨重的大石分解为一块块的碎石,并寻找碎石的主人以换取廉价的报酬。将奴役的个体、囚徒般的苦役与廉价的劳动力用古典主义及生命极限体验的形式展现出来,在当时引起了诸多关注。摄影作品《一轮红日No.6》便记录下了刘成瑞奋力砸石的这一幕。
刘唯艰近年来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光明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华侨城当代艺术中心、百子亭艺术中心等公共空间举办个展或参与群展;作品广受业内专业人士的瞩目。
目前正在和美术馆x深圳万象天地举办个展、并即将在里森北京空间举办个展的艺术家朱利安·奥培(b,1958)此番亦有精彩雕塑作品《人体4,姿势9》参展。作为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朱利安·奥培曾在威尼斯、上海、香港、首尔、伦敦、东京等多地展出;遍及世界的公共艺术项目及美术馆特展更是数不胜数。他的作品在伦敦泰特美术馆及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均有收藏。
这件限量3版的作品展现了朱利安·奥培最具代表性的轮廓人像雕塑:以加粗的极简线条勾勒出一个半躺在地上的人,再现艺术家经典的符号式表达。
朱利安·奥培以日常行走活动的每一个人为灵感,用雕塑丰富了自身对城市生活的发掘,并以此希望人们能以不同视角对周围环境产生新的体验,很是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喜欢人像绘画的观众不要错过艺术家商亮(b.1981)的作品。通过十年来对绘画语言的提炼,商亮关注当代生活中“仪式化”的身体和人物肖像的符号化,并逐渐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肌肉人形象,以此创作了多个以英雄主义为主题的系列绘画和雕塑作品,并在上海、北京、广州、青岛等地展览亮相。
11月,商亮的最新个展也将在Cc基金会&艺术中心拉开帷幕。
陶辉曾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OCAT西安馆举办个展,作品在包括巴黎蓬皮杜中心、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罗马当代艺术博物馆等世界级机构展映。
展览足迹遍及全球的艺术家颜磊,曾连续两次受邀参加卡塞尔文献展;在圣保罗双年展、威尼斯双年展、香港艺术中心、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等大型展会、机构亦曾展览亮相。
严善錞的作品在世界各地的诸多大型机构均有收藏,包括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OCAT深圳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美国国务院、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等等。
对立体作品感兴趣的朋友,此次一定不要错过艺术家杨牧石(b,1989)的作品。自2013年起,他的创作开始围绕“无效生产”的概念展开,并一直持续至今。
在作品《锐化-块No.6》中,他效仿工业化的标准制作,个体在制作过程中消耗自我,而作品展露的手工痕迹却又证明了劳动中个体的存在,自我在创作中被消解又被还原。“工业化流水线”和“自我”在杨牧石的作品中并置,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大家在其中看到“人”,以及看到“生活”。“从消耗中生产”——杨牧石是这样形容的,在这个推崇效率和价值的时代下,他看似抽象几何的作品其实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批判,可以说作品实际上很“写实”,是“现实主义”的。
在中国当代艺术圈,奶粉zhou(b,1980)是特立独行的存在。奶粉zhou的作品承袭了欧美流行文化中快速、直接、真诚的创作态度,将其中对消费主义的膜拜和批判、对音乐和艺术界个人英雄的神化,转化为记录和反映发生在中国当下城市中大众的生活轨迹和记忆碎片。
作品《洗衣房》中,色彩强烈并充满视觉冲击力的画面展现出艺术家率直纯真的即兴创作与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其中出现的玩具、变形金刚、宇宙飞船则把人带回了怀旧情结中的派对现场,浓烈又让人记忆深刻。
在创作中专注于闪现在脑海中的点、线、面,艺术家朱佩鸿(b,1987)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抽象绘画语言在十余年中赢得了许多观众的喜爱。2010年,他的本科毕业巨幅创作便被澳大利亚白兔美术馆收藏。
作品《我的空间:2017-13》中,点、线、面之间互相叠加、覆盖,颜料缓缓滴落蔓延、凝固止停;反复直至这些碎片化痕迹达到朱佩鸿满意的、能够在脑中构建起网络空间的内在秩序。朱佩鸿这样解释自己的抽象作品:“时空中这些抽象的能量早已存在,我在绘画中找到了它们。有一次我去马树青老师工作室交流,聊到康定斯基的《点线面》时我有了新的体会,抽象绘画不是在单纯的构图,而是在描绘一个时空,这个时空由颜色、笔触、体积所构成。”
朱佩鸿的作品亦被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悦美术馆、德中文化交流基金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今日美术馆版画中心等知名机构收藏。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