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环游世界80天
我们的客户遍布世界各地,自从疫情基本结束之后,这些天连续走了不少国家和地区(到现在还没阳过或者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阳过),同时和我们在各国的小伙伴们梳理业务,有的同事甚至是入职两年才第一次见到。除了中国之外,几乎我所到的每一处都已经从此前防疫的困难中走了出来,生活和工作节奏正在逐渐恢复,但同时他们也面临着各自的挑战。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一位法国华人朋友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国内有些同胞不能忍受过度封控,她认为传言中法国政府随时可能要抢华人银行里的钱才是更可怕的事情;而在京都哲学之道旁边做荞麦面的日本大叔则觉得日本政坛和社会发展毫无前途,虽然游客已经涌进大街小巷;在上海封控期间依然能好吃好喝的人,也无法理解被逼到绝望的人为什么要敲盆唱歌,他们往往还现身说法,赞扬那场坚决果断的胜利。
我在上海的亲人群里,最开始大家发的都是上海加油,现在更多的都是叹息。其实无论是中国还是全世界,都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对未来信心不足时,每个人身边的不确定性都被放大了。
我们有个股东,过去二十年在整个APAC区域投了一大堆案子,这些天正在着急忙慌的约谈各个被投公司。主要观点是:对未来不乐观,请减少开支,不要刻意追求增长,保持9-12个月的现金流。同时问我们,能不能给国内的兄弟公司们分享全球化的经验,鸡蛋不能装在一个篮子里,让中国创业公司多走出去赚海外的钱,也许能是一条路。
随便问了一圈其他创业的朋友,他们的股东甚至要求他们最好保持24个月现金流。而在中国的美元基金也基本停止了投资中国创业公司,市场变得一片沉寂。
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在不持续融资的情况下保持大量现金流,就意味着缩减开支,基本停止扩张,甚至进入衰退。但现金流的确至关重要:疫情几年下来,很多中国的小创业公司都面临现金流枯竭的问题,老板可能已经用上了所有能用的手段,拿满疫情贷、抵押自己的房产,拆东墙补西墙,到最后赔的屁滚尿流还在死撑。
问题是,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呢?
除了少数行业外,悲观情绪在中国的创业圈子中正在不断蔓延。即使是企业服务领域,如果做toG或者相关客户,如果不是彻底被赖账的话平均账期也在显著变长,很多公司可能熬不过这个年关了。无论是银行不续疫情政策贷,还是社保缓缴截止一把收,都可能将现金流脆弱的小企业一波带走。
美国的高通胀和衰退危机
反过来说美国,由于之前大水漫灌导致的高薪低能,整个科技行业都面临着重新洗牌的问题,马应龙直接撕破了脸皮,把植物人们拔了管。对照2008年经济危机,科技公司大量裁人是在危机开始后6-12月左右,见底要等2-3年,如果不能软着陆,说不定会更长。
从某个角度来说,这次(除开中国的)全球经济危机是美联储前期对疫情的大水漫灌和现在的疯狂加息导致的,俄罗斯侵略乌克兰加速了整个危机爆发的过程,让很多矛盾集中爆发。
美国境内的物价飞涨和其他国家的原因并不同,最大的问题是供给侧也就是适龄劳动力的不足(疫情死了25万劳动力,此外还有50万永久躺平退出劳动市场),从长期看,美国商品价格上涨主要是服务类价格上涨直接或间接导致的,这也是为什么拜登迟迟没有减掉対中国的贸易战关税的原因之一 -- 来自中国的商品进口成本对强势美元来说甚至已经降低了,但真正让人“活不起”的,是美国境内层层加价的中间服务环节。像服装之类中间环节较少的(想想SHEIN)其实价格在下降。加息无法解决劳动力问题,反而会导致投资枯竭,而技术型一线工作者群体的逐渐恢复需要时间。拜登几个看似撒钱的总统令在这方面毫无帮助,而H1B等工作签证的配额也看不到放开的希望。
那么短期内真的没有什么比较靠谱的机会了吗?也不尽然。
机遇:世界的多极化、数字化和全球化
如果我们去看各国的长期供求和政治关系的话,有一些比较粗浅的推断,在这里面能发现不少机会:
脱离了欧洲、失去了女王的英国沦为一个二流国家。
甩开别国只管自己加息的美国,在很多事务上和欧洲会貌合神离。
美国科技公司员工们的工资还会经历几轮大调整,除了完全务虚的Web3们之外,传统意义上的新创业公司数量将比前几年大幅减少,但劳动力的需求仍然存在,就是价格和能力不匹配
为了保护自己对华投资和国内就业,欧洲(主要是法德)会在中国与美国间打经济牌。
北欧大概率会继续走反华路线,欧盟内部继续撕裂。
新加坡、越南成为中国向外走的新枢纽,再加上一个泰国,会是中国企业出海布局的主要对象。
可能有不少TMT企业将因误判死于印尼(人多但是消费能力极差,几年内也好不了)。
在华企业跨国全球化投资和供应链转移逐渐成为常态,但是这个全球化的定义和范围与以前有明显不同。
印度将逐渐走向制造业大国,但由于政府腐烂,这条路很曲折。
日本、韩国相关企业在中美纠纷中会很挣扎,但两国经济会明显反弹,恢复疫情前的水平
中东国家寻求石油之外的增长点,可能会是少数还敢投资中国的美元资本,主要偏向数字化
几乎所有国家的远程办公和混合办公都将成为常态。
区块链依然除了割韭菜之外用处不大。
我们自己的业务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的软件产品,在这个分类里回首看2000年、2008年的经济危机,企业和政府的共性是转向更深度的数字化和协作民主化 -- 既然不扩张业务就要看现有团队如何提升效率了。一些可供创业参考的核心关键词列举如下,有些需求已经爆发,有些还在孵化期:
数字孪生
自动化
风险管理与合规
远程协同
AR实训
AIGC
供应链安全
离岸薪资与人力服务
如果你熟悉工业、建筑工程领域,想和我们一起真正做好一个真正全球化的软件公司的话,欢迎私信聊,我们目前在新加坡、东京、台北和西雅图招募本地员工(主要是销售、市场和解决方案售前方面),办公可以配Wework Access这类共享办公会员,走到哪里都可以找到办公室。
写在最后
最近折腾的累了,就总会想起以前。
2014年初,受一家上市公司邀请,我从西雅图飞回北京,帮助规划他们未来的云和智能穿戴设备的架构。每天到家都是晚上八九点钟,晚饭就在路边的小饭馆解决,通常就是去吃碗面。面馆里有形形色色的普通人,有夫妻一边吃面一边吵架的,有妈妈一边吃面一边训斥娃赶作业的,但是最多的对话还是各种慷慨激昂的打鸡血 --
“我们只要把……打通,就能……赋能,就能……”
“欧秃欧你们知道吗,一个欧是网上,一个欧是……”
“投资已经在那边了,兄弟们一起干,我们肯定……”
我经常是那个一边吃面一边偷偷观察别人的人。那些在小面馆里满心斗志,明天就要大干一场的演讲者看起来并不是什么屡次创业者或者科学家,更不是后来经常听说的BAT的“精英”们 -- 他们往往穿着一件不是太合身的西装,与一个想象中光鲜的创业者相比,他们更像是天天在地面上打拼的房地产销售。
但是在他和认真听着他口沫四溅的演说的小弟们的眼里,我看到的,都是光,都是希望。
转眼马上要到2023年,我不知道北京路边的小面馆里现在在谈什么,他们是不是眼里还有光。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