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城记(四)· 北京
北京是最难落笔的一个城市。本来我想放在第二个讲,改了又改,总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了之后还不被封号,只好放在最后来写。我是作为北京市认定的海归专家的身份来写这个事情的,所以有些话我说的稍微直一点,也请各位领导原谅。北京这座城市不仅仅代表北京自己,也代表了中国北方,乃至全中国的一些奇特的风格和现象。北京在每
- 四城记(三)· 东京
我们在东京开展业务已经不少年头了,客户的数量也比较多,主要是看日本企业在本土的业务以及他们辐射到海外各国的布局。这一节来讲讲toB企业在东京的业务怎么做。toC的逻辑很不一样,不用参考。东京的“冷漠“是比较公认的。和新加坡人的势利、西雅图人的呵呵不一样,东京人对旁人多是视而不见,自己按自己的原有轨迹
- 四城记(二) · 新加坡
身在坡县写坡县还是有点意思的。这几年为了避开政治风险,我们把运营中心迁移到了新加坡来,因为动手比较早,成本不算太高。大部分海外华人搞创业,一开始就会考虑全球市场,比较容易利用各地的长处,不好的地方就是一旦地缘政治恶化,有些生意在大国掐起来的时候就夹中间了。坡县在这一点上是个比较好的避风港。第一次来新
- 四城记(一) · 西雅图
还是从西雅图说起吧。跟许许多多美国的创业故事一样,我自己的公司也是从车库里开始的。单纯从文化和历史上来说,西雅图地区似乎走出了众多著名企业,波音、Nordstrom、Costco、星巴克、微软、大亚麻……但是近些年来,创业成功的Tech Startup数量上还是和硅谷差距非常大。这里面和西雅图本地的
- 四城记(序)
回想当年被某知名软件企业的董事长从西雅图拉出来创业,已经过去快十年了。有时候在想,如果当年没有从微软辞职,生活又会是怎么样的。也许会和好多朋友一样在微软苟着,又或者跳到大亚麻、FB,或者去阿里Tiktok什么的;也许会在疫情期间在贝勒府换个房,装模作样的挤进富人区,号称跟比尔盖茨做邻居,再整点副业,
- 2022再见,你好2023
2022的最后一天,坐在空荡荡的香港国际机场的2号登机口,等待登上前往北京的班机。大家都在谈论1月8号就能放开,我们可能是最后一批要被隔离的大冤种。三年前,走过一样的地方,景色完全不同。作为海外华人,我们应该庆幸所谓的“五个一”、“熔断”终于暂时成了过去式,在这三年里,有多少人有家不能回,亲人临终无
- 在2022年环游世界80天
我们的客户遍布世界各地,自从疫情基本结束之后,这些天连续走了不少国家和地区(到现在还没阳过或者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阳过),同时和我们在各国的小伙伴们梳理业务,有的同事甚至是入职两年才第一次见到。除了中国之外,几乎我所到的每一处都已经从此前防疫的困难中走了出来,生活和工作节奏正在逐渐恢复,但同时他们也面
- 随手写的,随便看看
之前在微博发过了,这边留个底吧。主要还是聊聊对科技创业的未来的一个大概预期。首先还是经济问题。国内同学不要敏感,这次的经济问题是全球性问题,来龙去脉每个人有不同的看法,但结果是目前几乎所有科技公司都开始紧缩。大虾图地区还在拼命招人的没几个了,国内BAT美团京东在哗哗往外毕业,就连大忽悠YC也开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