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美国大学的「不定专业」该如何申请?
选专业可真是个难题,既要结合自身的兴趣和特长,还要考虑日后的就业和发展,而当你搜索知乎的时候总会得到意外的发现,比如为什么几乎所有的大学专业都在劝退?本文不去介绍某个大学的详细专业分类,而是把重点放在专业选择的实用方法论,相信会给苦苦探索的你一个满意的答案。
From Stoooges三士渡
微信号:StooogesEducation
为什么几乎所有大学专业都在劝退?
你有哪些想实名劝退的专业?
建筑学/材料学/人类学/XX学的那些劝退真的理智吗?建筑学/材料学/人类学/XX学真的是个坑吗?
……
这时候你才发现这个问题的关注度是如此之高,而似乎所有的大学专业都有着充分的劝退理由。你点击每一个答案,获得了各种对专业的认知。不仅仅如此,你看每个专业也产生了深深的疑惑:
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但为什么生物又是生化环材四大天坑之首?
计算机毕业就当码农?就业吊打其他专业,但申请难度肉眼可见?
商科就是挣钱的专业,听起来就有前途,可听说录取标准贼高?
文科啊,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毕业即失业?
……
从你决定申请美国开始,这些问题会不断围绕着你困扰着你,让你时不时有抓狂的感觉。终于有一天你惊喜地发现,原来美国大学可以选择不定专业(undecided)申请!
但随即你又会陷入深深的迷茫,这个不定专业究竟又要怎么准备才能申请的好呢?还有如果我就要选择某个专业去准备申请,建立自己的申请形象,又应该怎么操作呢?
方法论1:无论什么专业,申请专业一定要和申请人物形象相符。
一个申请者的人物形象就是你的完整个人profile构成,包括你的高中选课和成绩、标化考试分数、形形色色的活动、各种奖项和夏校、所有文书材料以及全部推荐信。
曾经有一位性格内向,喜欢读书和思考哲学问题的学生,因为原高中不提供AP课而转学,参加的竞赛和活动也偏哲学,似乎哲学是最优选择,但最后他录取的却是芝加哥大学的人类学和社会学相关专业。
因为深入挖掘他的经历,你会发现他既思考人类群体的发展方向,也关注社会发展浪潮下个人的生老病死,甚至还产出了相关研究的论文。这种胸怀天下却又脚踏实地,不断思考又砥砺前行的形象就是学校人类学和社会学钟爱的那一款啊!
试想一个大学要学文学,未来要做流浪世界看遍世间繁华的吟游诗人的人,他的课表里面怎么会充满着物理生物化学这些不解风情的课?一个未来要学哲学的人,他怎么会参加这么多经济学或商科竞赛呢?
方法论2:对于真心热爱的专业,如果爱,请深爱!
前几年某位同学听说哲学是冷门专业,一心向往商学院的她准备实施曲线救国的战略,毅然报名了哲学奥赛。在竞赛的准备过程中她才发现,哲学需要读大量的书籍,进行大量的思考以及大量的写作。这要求一个人必须愿意坐在书桌前,与那些先贤进行心灵的对话。对于喜欢和人打交道,也富有表现欲的她来说,这种经历简直就是酷刑!
后来,她报名参加了商赛,带领团队进行项目的开发,才终于找回了曾经的笑容,也终于知道了商科才是自己未来之路。
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如果为了进入某所学校,又或是因为父母建议而选择大学专业,又恰巧碰上大学转专业困难的情况,那么很可能你的大学生活一开始就会是hard模式。
比如你喜欢工程却选择了其他更好进的文科专业,进入大学之后你只会被一周几百页的阅读量和无穷无尽的paper以及presentation打击到怀疑人生;又比如你内心就是想做一个历史学家,却天天要和商学院一群充满激情野心勃勃的大佬们PK,相信你内心深处也是崩溃的!
所以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不要故意选择冷门专业,因为不感兴趣,你准备申请的每一步都不会愉快,最后呈现出来的结果也不会好。正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方法论3:除非全面发展文理兼修的大佬,不要选不定专业(undecided)。
貌似选择了不定专业你会有极大的自由,仿佛无事不可为,但其实背后隐藏着不小的风险。
再说一个我曾经带过的学生,她从小就文理兼修成绩优异,体育艺术不在话下,简言之那种“别人家的孩子”,可在大学选专业上却犯了难。数学物理竞赛成绩斐然、经济商科从小热爱、而历史则是家学渊源不容小觑。
如果按照不定专业来申请,那么专业和专业的跨度让人准备起来有无从下手的感觉。后来我们通过对活动的梳理和分析,最终确定数学第一专业、历史第二专业的选择,也申请到了理想院校。
招生官们一般希望看到学生有一个相对确定的大方向,至少知道兴趣落在人文、社科还是理工,会帮助他们更好做出定位,可以帮助他们审核材料的时候考虑好把你放到哪个学院。而有了大方向,活动、竞赛和学术探索也会更有目的性不会浅尝辄止,自然也会更加容易做出成果。
另外选了不定专业,很容易造成文书的不确定性,而补充文书(supplemental essay)很多时候就是要展现你专业领域的积累和兴趣的。如果选了不定专业,这个时候很容易两眼一黑。
方法论4:申请专业和未来大学就读专业往往不一致。
因为高中阶段接触到的学术和职业资源有限,你选择的专业未必是能力和兴趣的最佳结合点,当进入大学后你接触到学长学姐、教授校友,认识到某个专业的学习内容和未来前景之后,你很有可能会转专业。
我曾有一位学生,上大学之前一直认为经济是自己的不二之选,未来要做一位青史留名的经济学家。孰料大一选了一门日语课,教授高岭之花一般的优雅,温温柔柔地就将日本独特文化娓娓道来,这种春风化雨的魅力加上学科的魅力深深地打动了她,她毅然决定要转学东亚文化研究。如今她已博士毕业,成为了学术圈的一颗新星。
据美国大学研究表明,大学至少转过一次专业的人有三分之二。而如果本校转专业难度大,我们还有其他方法,比如转学比如双专业等等,这就是美国大学的优势所在,也是我们选择美国大学的重要理由。
最后要告诉大家的是,专业和专业之间差距一般比个人认知的要大,既需要方法论也需要实际操作方法。
本文系授权发布,From Stoooges三士渡,微信号:StooogesEducation,欢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北美学霸君诚意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