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马斯克收购推特,外刊是怎么报道的?
毫无疑问,本届世界杯捧红了它的举办地卡塔尔。
但说实在的,直到开幕式之前,我对卡塔尔的印象还只有三个字:“阿拉伯”。虽然“阿拉伯”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富有,但当看到“花2000亿美元为世界杯建新城”的新闻时,我也被震撼到了。随后,扑面而来的消息就是他们给露天球场装空调、给地铁建“头等舱”,还有个穿Prada戴CHAUMET的女王。说到底,众口铄金的不还是一个“有钱”的人设嘛。
每当这个时候,当周围充满了出奇一致的某种声音的时候,我就会打开几个外刊的网站,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事实和视角。
新事实
果然有。跟“钱”还有点关系。
英国《卫报》最近组了一个专题,名字就叫《十年之痛》,展示了过去十年间,《卫报》记者们对卡塔尔斥资建城的跟踪报道。一篇篇文章标题触目惊心:《加内什,16岁在卡塔尔找到工作;2个月后殁》、《上百名工人死于卡塔尔大兴土木的热浪中》。里面披露的事实也让人坐立不安:在建造阿斯拜尔体育馆的时候,工人们被拖欠工资长达数月;建造沃克拉体育场的工人的时薪只有45美分;过去十年间,多达6500名来自南亚的打工人在卡塔尔死去。
而这组专题发布的时间是11月19日,也就是开幕式的前一天。在专题引言的最后,《卫报》的记者说:
十年前,卫报开始报道卡塔尔那些成千上万的外国劳工们,他们在时而恶劣的条件下,为举办地球上最大的体育盛事之一,建造了最先进的场馆、道路、酒店和基础设施。
距世界杯开幕指日可待,我们一起回望,历史上最有争议的一届世界杯上,外国劳工的权益是如何成为人们关注之焦点的。
事实上,通过《卫报》等众多国际媒体在过去十年间的持续报道,在卡塔尔的这些外国劳工除了得以被世界看见和听见以外,也实实在在地从卡塔尔官方及雇佣方那里争回了一些权益。2020年9月,卡塔尔落地了一系列劳动法的改革措施,成为中东地区第一个实行“无歧视最低工资”的国家。
看到这里,卡塔尔作为一个国家的形象逐渐“真实”起来。它足够有钱,但也有足够多的问题;它也有足够多的富人,但还没多到可以挡住其他人群身影的地步。
我突然想起二十年前在英国留学期间,那位主动学阿拉伯语的日本室友。那是我头一次近距离地见证:一个不同肤色、不同文化的人,实实在在去关注一个相距千里的国家,也是可能的。
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起,睁开眼睛向外看世界的习惯就一直伴随着我。回国后,这双“眼睛”就变成了外刊。除了更多更新的事实以外,我还总能从外刊中收获不一样的看问题的视角。
新视角
就拿马斯克最近收购推特的事情来说吧。从国内看这件事,总有点隔岸观火的感觉。毕竟不管是马斯克,还是推特,都跟普通中国人的生活相距甚远。就算收购价高达440亿美元、与员工签署“硬核条约”,特赦推特封禁账号,又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呢?毕竟我们都不是“当事人”。
但是话又说回来,不管是马斯克,还是推特,都是当代商业世界里,能凭一己之力引起蝴蝶效应的重要存在,更何况“马斯克+推特”的时候呢?这两股力量的合力会有多大?
图 / Pixabay
于是,我想了解得更多。去外刊里寻找“当事人”的洞见,是我唯一可做的。那些推特的员工、管理层、客户和用户,作为“当事人”的他们,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
员工:
对推特员工来说,刚刚过去的感恩节极具讽刺。
据《商业内幕》杂志11月25日的报道,马斯克自食其言,在感恩节前夜又解雇了几十名员工,而且都是技术人员,起因可能是因为马斯克最近要求所有工程师必须每周向他汇报一次具体的工作内容、工作目标,甚至写了什么代码。
站在员工的角度,英国《卫报》在11月21日的文章《埃隆·马斯克:作为“如何成为一个孬老板”的案例分析》中说:“好的领导不用电邮雇员,告诉他们要努力工作”“最糟糕的就是打压员工的言论,这会偷走他们的创造力、士气和幸福感”。
管理层:
对管理层来说呢?马氏管理风格,福兮祸兮?
《纽约时报》11月21日在文章《埃隆·马斯克正在推特做的事情,正是他曾经在特斯拉和SpaceX做过的事情》分析到:不管是故意制造公司“至暗时刻”、用硬核手段把员工“逼上绝境”、还是用个人梦想“点亮”员工,马斯克在这几个公司里用到的管理战术都如出一辙。
但是值得怀疑的是,在制造业或科技公司奏效的战术,是否也能搞定一家社交媒体公司?对初创公司有效的手段,是否也适用于一家成熟企业?
客户:
也许这些问题,只能由市场来回答。
据《华盛顿邮报》11月22日刊发的文章《广告主撤出推特:马斯克承担不起更多损失》,在过去两周里,推特前100位的最大广告主里有三分之一撤了单。这对一家90%的营收都来自于广告的公司来讲是影响巨大的。
但是这些广告主有他们自己的理由。在马斯克收购推特的数小时内,与种族主义和反犹太主义相关的言论便在这个社交平台上激增。这些用户在试探马斯克对推特“自由言论”政策的底线的同时,也在击退各大广告主的信心。哪些品牌愿意被搅进这样的浑水里去呢?
用户:
如果广告主可以用脚来投票的话,相信推特的用户也可以。
一名《大西洋月刊》的记者在11月3日的文章《我为什么要注销推特》的文章中,把推特比作一座国际化城市:街道上行走着各色人种,你也能随时饱览多元文化,尝遍各类智识。但是这个城市有一天换了一个令人不安的市长,于是这位记者花了整整三天时间考虑要不要离开这座城市。
虽然目前还没有找到可以在各个方面完全替代推特的可选项,但是他相信,找不到某一个,也总可以找到某几个吧。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是他现在唯一可做的事情。
看到这位记者以“第一人称”口吻描述的对一个社交媒体的爱恨情仇,我的代入感更加强烈起来。推特这事,确实离我们也并不遥远。
读外刊,总是会有这样一种奇妙的情感起伏:从有点好奇、有点陌生,到逐渐理解、慢慢同情,并最终视为己出、天下大同。那最后一刻豁然开朗的感觉,不是来自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相反,大部分时间都没有),而是来自于被填补的认知漏洞,被纠偏的观念态度,和被延伸出去的关于这个世界的无限可能。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感觉。
当然,面朝大海的时候,有时也会有无力感。信息太浩瀚,总觉得自己吸收的效率不高。想兼顾阅读的速度和深度,总觉得不太得法。
当我把这个困惑跟一位朋友分享的时候,她给我推荐了三联的一门课程,我一看题目,就哇了出来,这不正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吗?
(以上内容,作者为三联《外刊高效阅读训练营》首期学员有姗)
三联资深主笔,携手高校英语名师
在自己的文章中,他对外刊报道信手拈来,将其与文章主题融会贯通,大大增加读者收获。读一篇文章,能获得好几篇文章的阅读体验。
主讲人入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