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国家防疫专家:80%-90%的人可能会经历感染!

国家防疫专家:80%-90%的人可能会经历感染!

公众号新闻

12月6日下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国家新冠病毒肺炎联防联控机制专家组成员冯子健在专题报告称根据数学模型测算,当第一波大规模冲击达到最高峰时,我们人群中的感染率可能达到60%左右,随后会逐步回落到一个平稳期,最终我们可能80%-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 报告摘要如下:


一、当前疫情发展的形势是怎样的?

回顾在过去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我们所面临的历次局部疫情爆发,大多都是由境外独立输入事件引起。

但今年下半年以来,疫情不再主要由境外独立输入事件引起,而是境内不同地区之间互相传播。

同时,当前的奥密克戎毒株传播能力强、潜伏期和代际间隔短,同时致病力和毒力明显下降,无症状感染者比例更高,造成高度的传播隐匿性,给防疫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好在经过三年的准备,我们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基础,90%以上的三岁以上人口都获得了两针以上的接种,这给后续政策的调整提供了最大的安全保障。

二、长期来看,未来的疫情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发展?

目前国际上的基本认识是,在疫苗免疫的基础上,再经历自然感染,可以使人们对病毒的免疫力得到温和的加强,使病毒对人类的危害大大钝化。

随着人群的感染背景的丰富,会形成疫苗免疫和自然感染的共同构成的杂合免疫,使人群有更强免疫背景,最终使奥密克戎向着周期性、季节性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病方向发展。

新冠病毒由此建立其生态位,而人类则实现与病毒的适应性共存。

对于这样一个短潜伏期疾病,无论自然感染还是疫苗免疫所诱导的体液免疫都会随时间衰退,而免疫记忆反应的动员速度赶不上病毒在人体建立感染、增值和排毒的速度,加上免疫逃逸,人群难以形成持久的群体免疫

针对早期毒株所生产的疫苗对奥密克戎感染的保护作用相对较小,之后可能需要进一步补打采用不同技术路线开发的含变异病毒的疫苗。不过可以明确的是,疫苗虽然对于阻止感染和阻止轻症的作用有限,但对于预防重症的作用非常可观。

总体而言,这个病毒本身已经变得温和了,这一点是非常可以肯定的。

目前数据表明,奥密克戎感染以后,发生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在50%以上。还有接近50%比例的感染者虽有咳嗽、咽痛、头痛、流涕、发烧等症状,但比较轻微。

三、短期来看,政策调整可能会对疫情产生什么影响?

不论政策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调整,我们多数人都难免遭遇一次感染。当然,第一波大规模疫情冲击的到来时间,与不同地区政策调整的方式、调整前的感染者人数、人口流动情况等因素密切相关。

根据数学模型测算,当第一波大规模冲击达到最高峰时,我们人群中的感染率可能达到60%左右,随后会逐步回落到一个平稳期,最终我们可能80%-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

在这过程中,我们亟需做好以下几件事:

  • 第一,采取适当的压制高峰的措施,包括减少人员聚集、减少人员流动、减少堂食、减少娱乐活动、鼓励非关键工作岗位居家办公等,减轻疫情高峰对医疗系统的压力。当然压制高峰的代价是使疫情拖得更长,给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带来更大压力。这需要每个城市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权衡。


  • 第二,提前做好医疗系统的有关准备。疫情高峰会给医疗系统带来巨大的压力,需要提前做好医疗服务的流程、模式转换的准备,使没有接触过新冠重症病例的医务人员尽快熟悉新冠的诊断、治疗的规则和流程,能够快速识别重症和有重症倾向的病人;还要改进医院的管理模式,保护正在住院的其他各类病患,并尽量减少因医护人员感染而造成的人员压力。


  • 第三,要进一步加快疫苗的接种进程,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的接种进程。当前的疫苗对于降低高危老人发生严重疾病风险的效果非常显著,建议还未完成疫苗接种的老人尽快接种疫苗。


四、如果不幸感染奥密克戎,应当注意什么?

1、首先,如果大家由于自己感染,导致同寝室或同班同学也被感染,请大家不要有内疚感,也不要自责。感染在未来会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经历的、难免的事情。

2、建议大家保持呼吸道的礼节。一方面戴口罩、保持手卫生都能降低感染风险。另一方面,如果不幸感染,也请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尽量和其他同学、老师保持距离,减少近距离接触如果不得不其他人接触或前往公共场所,务必要遮掩口鼻、佩戴口罩。

3、要遵从学校、教育主管部门和卫生部门制定的疫情防控措施。学校是人际距离较短、疫情容易聚集性爆发的环境,因此,应该会有一些针对学校这类机构的降低传播强度的措施。配合校园疫情防控政策是很有必要的,这既是对大家的保护,也是对校园正常教学、科研活动的保护。

五、是否需要常备药品或再次接种疫苗?

关于常备药。现有针对流感和感冒等呼吸道感染的对症治疗药物可以有所储备。其他旨在保健预防的药品,对年轻人来说大可不必,更没有必要去吃效果并不确定的其他药物。

另外,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态也很重要。

关于再次接种疫苗。我国绝大部分民众都完成了三针疫苗接种,当务之急是推进老年人的疫苗补接种。在这之后,相信国家会推出新型疫苗或第二剂加强针。到时候,无论疫情在什么阶段,建议大家都要尽量接种。

六、如何看待重复感染、“长新冠”和后遗症的问题?

关于重复感染。目前没有定论认为重复感染会提高重症概率。大家不必为此担心,即便是个别患者的症状在重复感染时有加重倾向,这一比例也非常低。不论是第一次感染,还是再感染,发生重症的概率都很低。

关于“长新冠”的问题,现在的确还没有确切的结论。临床数据显示,在德尔塔毒株之前大概有6%-7%的患者报告有超过三个月的“长新冠”症状。

不过,这些症状多是诸如乏力、头痛、胸闷等主观性症状;

实质性、器质性病变的比例非常低。绝大多数经历普通感染的患者,都会在较短时间内自愈。

另一方面,由于奥密克戎的致病性和毒力已经大大降低,再加上疫苗的广泛接种,它形成的以主观感受为主的所谓“长新冠”发生率也显著降低了。随着时间的延长,“长新冠”发生率会进一步降低,所以大家不用过于担心“长新冠”和后遗症的问题。

七、病毒未来的变异会不会使毒性增强?

对于病毒来说,一个毒株能代替另一个毒株成为主流毒株,一般会有两项变化:传染能力变强或免疫逃逸能力变强。

而毒力和致病力的变化是无法预测的。部分专家认为,毒力变弱可以成为病毒进化选择的一个优势,但目前奥密克戎的毒力已经相当弱,进一步减弱毒力是否可以作为进化优势,我个人觉得不是很好预测。

类比流感,不同年份流感的毒性同样会有不同,也会出现毒力增强的情况,因此我们不能完全排除奥密克戎在未来的变化中有毒力增强的可能。

目前全世界已经建立了严密的病毒变异监控系统,可以非常及时地评估病毒致病力和毒力等特征的变化。我相信政府公共卫生部门会根据未来的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政策。

八、疫苗的安全性以及不能打疫苗的人应当怎样应对?

目前全世界超过百亿剂的疫苗接种数据表明,疫苗是很安全的。

对新冠灭活疫苗和蛋白重组疫苗来说,它对除有严重过敏等绝对禁忌症之外的几乎所有人都是安全的。

实际操作中,通常还会对正在慢性病的急性发作阶段和处于生命终末期的老人暂缓接种疫苗。

此外,对腺病毒载体的活疫苗、流感活病毒为载体鼻喷疫苗来说,免疫功能低下者、正接受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孕妇等可以不接种,应该选择其他种类疫苗进行接种。除以上特殊情况外,希望大家不要自我设限,接种疫苗一定是第一选择。

针对确实无法接种疫苗的人,现阶段也有一些药物正在研发,这些药物的预防感染效果值得期待,但目前尚未上市;另外,未接种疫苗的人群要尽量减少到人员聚集的地方去,做好个人防护,严格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如果家庭成员有感染的,最好适当分开。

九、关于吸入式的疫苗和喷鼻式的疫苗的下一步安排是怎样的?

目前吸入式和鼻喷式疫苗都已经国家批准紧急上市。但下一步具体的推广接种还需要考虑接种的年龄范围、接种费用支出等相关问题。

另外据我所知,新的加强针接种政策可能会推荐异源序贯接种,就是推荐接种与此前自己所接种疫苗不同种类的疫苗加强针,其中含有奥密克戎毒株的疫苗优先。

下一步疫苗接种的具体安排,估计也会跟所在地区采购的疫苗种类有关。


今天,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的防疫新十条,吹响了中国走出新冠疫情阴霾的决定性号角。新十条比近日很多城市发布新措施的优化调整更加坚决,幅度更大,更具前瞻性。

一是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按楼栋、单元、楼层、住户划定高风险区,不得随意扩大到小区、社区和街道(乡镇)等区域。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

二是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频次。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可开展抗原检测。

对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和高风险区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核酸检测,其他人员愿检尽检。

除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查验健康码。重要机关、大型企业及一些特定场所可由属地自行确定防控措施。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

三是优化调整隔离方式。感染者要科学分类收治,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

居家隔离期间加强健康监测,隔离第6、7天连续2次核酸检测Ct值≥35解除隔离,病情加重的及时转定点医院治疗。

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采取5天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第5天核酸检测阴性后解除隔离。

四是落实高风险区“快封快解”。连续5天没有新增感染者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五是保障群众基本购药需求。各地药店要正常运营,不得随意关停。不得限制群众线上线下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处方药物。

六是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各地要坚持应接尽接原则,聚焦提高60-79岁人群接种率、加快提升8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率,作出专项安排。通过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车等措施,优化接种服务。

要逐级开展接种禁忌判定的培训,指导医务人员科学判定接种禁忌。细化科普宣传,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动员老年人接种,各地可采取激励措施,调动老年人接种疫苗的积极性。

七是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情况摸底及分类管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和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摸清辖区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慢阻肺、糖尿病、慢性肾病、肿瘤、免疫功能缺陷等疾病的老年人及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推进实施分级分类管理。

八是保障社会正常运转和基本医疗服务。非高风险区不得限制人员流动,不得停工、停产、停业。将医务人员、公安、交通物流、商超、保供、水电气暖等保障基本医疗服务和社会正常运转人员纳入“白名单”管理,相关人员做好个人防护、疫苗接种和健康监测,保障正常医疗服务和基本生活物资、水电气暖等供给,尽力维护正常生产工作秩序,及时解决群众提出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满足疫情处置期间群众基本生活需求。

九是强化涉疫安全保障。严禁以各种方式封堵消防通道、单元门、小区门,确保群众看病就医、紧急避险等外出渠道通畅。推动建立社区与专门医疗机构的对接机制,为独居老人、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提供就医便利。强化对封控人员、患者和一线工作人员等的关心关爱和心理疏导。

十是进一步优化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各地各校要坚决落实科学精准防控要求,没有疫情的学校要开展正常的线下教学活动,校园内超市、食堂、体育场馆、图书馆等要正常开放。有疫情的学校要精准划定风险区域,风险区域外仍要保证正常的教学、生活等秩序。


华山穹剑——时政分析、军情解读、国际纵横、历史回眸,国人关注的微信大号,每日将提供您喜爱的精品荟萃。

【敬请关注公众号:华山穹剑】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加州会经历第三次大规模冬季激增浪潮吗?买不到药怎么办?专家:年轻人可以扛!钟南山最新研判:可能双重感染!“早阳早好”?专家回应…警惕!钟南山:可能是双重感染!“早阳早好”?专家:更易导致再感染!北京通报:警告+罚款!阳了之后的168小时里,你的身体会经历什么?营养学(2):矿物质与水电平衡更严重?变种XBB.1.5跃居新冠家族老大 美东北最多!中 国专家:不必过于担忧XBB毒株二次感染! 民众抢买止泻药「蒙脱石散」美国发布国家防疫计划:免费发检测盒,10万台呼吸机、数亿口罩已准备就绪中国防疫专家称,不必担心出现第二波大规模疫情美首席防疫专家佛奇卸任在即,酸民骚扰妻儿!澳最新血清研究显示,超三分之二澳人已经感染过新冠,儿童感染率竟超90%!专家:已经和病毒共存...春节还就地过年吗?钟南山回应!专家:感染后半年内通常不会再感染!健康码退场?专家:可转型为“便民码”中疾控原副主任清华讲座实录:最终可能80%-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如何理性面对?居家防疫攻略:补充蛋白质增强免疫力,全家都缺不了它密密麻麻一片!近日墨尔本人的后院被这种生物霸占了!专家:可能会引来蛇。。。最新!澳洲半数人感染新冠!还有人被反复感染!研究称这些人最容易感染,赶紧自查!注射灭活病毒有事的人,感染活病毒可能会没事吗?美首席防疫专家佛奇卸任在即!叹:酸民骚扰妻儿养生系列- (二)晒太阳的重要性重磅!香港官宣入境“0+0”!澳洲飞香港惊现¥603机票!海外华人回国更便利了!内附官方居家防疫小常识!“每个人都会经历三次成长,你在第几次”提醒!居家防疫,这件事千万小心→文科老留,再也不用担心被解雇了 ( 下 + 尾声 )乐观豁达促进健康长寿-炎症因子的关系?99.5%得了新冠的人可能不需要去医院:收好华山感染居家指南36天,全国因新冠死亡59938例!国外医生分享:如何预测一个人可能会死于新冠?(附视频&演讲稿)加州专家:感恩节“阳过”,现在不易再感染!假如热带雨林消失,人类会经历什么其实高考是毛主席同意的, 不过后来他老人家变卦了,取消了高考马云卸任浙商总会会长;李一男旗下自游家汽车短期无法交付;疾控专家:最终可能80%-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丨邦早报专家:最终可能80%-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澳洲圣诞节新冠再现高峰!有人5次重复感染!新变种再现,专家:康复患者或再次染疫!未来2个月, 90%的人都会经历感染?!我们会经历一个略显凌乱的时期广州市原市长黎子流同志逝世;女子赠药遭踹门辱骂,警方通报!新冠感染情况问卷调查来了,将为国家防控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亟需鉴别感染!多中心数据启示:近半数新冠住院患者出现合并感染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