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振梁夫人揭1993年北京申奥失败玄机
梁丽娟女士原是人民日报驻英国的首席记者,她也是国际奥委会委员何振梁的夫人。自梁丽娟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之后,她就陪同何振梁参加了国际奥委会的许多活动,她是北京两次申办奥运会的目击者和直接参与者。她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撰写成《亲历申奥》一书。此书首发仪式2月28日将在北京举行。
1993年9月,第27届奥运会申办之争即将揭晓之际,北京与悉尼已遥遥领先于其他城市。尤其是巴西利亚8月12日撤出申奥后,拉美国家委员绝大多数支持北京,逐渐改变了几年来悉尼一路领先的局面。
8月19日在投票前夕北京奥申委最后一次形势分析和决策讨论会上,振梁谈了他的看法。他说:“至今最有竞争能力的申奥城市是北京和悉尼;北京的主要支持者是亚、非、拉美第三世界的委员,这三大洲共有46名委员,他们不可能全部都支持北京,但其中大部分将支持我们。此外,还会有部分欧洲及北美委员投我们的票。悉尼的主要支持者是欧、美、大洋洲的委员,但这些人也不会是铁板一块。北京如要获胜,可能在第三轮,如果第三轮表决的结果剩下北京、悉尼和曼彻斯特,那么,进入第四轮时,北京将处于不利地位,但并不是没有获胜的可能。无论是北京或悉尼获胜,票数都将是十分接近的,大概是三票左右。”
振梁因为要参加9月17日的国际奥委会执委会,14日和少数人先行出发到蒙特卡洛。由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任团长的北京奥申委代表团200多人则在16日乘包机出发。我们要到法兰克福转机,登机后发现同机舱的有当时担任对外经贸部长的吴仪和对外友协主席韩叙。吴仪率领一个由一百多人组成的大团到欧洲访问和签订合同,韩叙则去意大利等国访问。见面时大家的话题就是投票表决的前景:“北京有没有戏?”振梁只能讲两种可能性,应该说是成功在望,但是不确定的因素太多。
国际奥委会准许每个申奥城市在巴黎饭店设一个接待室,分别在同一饭店5个楼层同一位置同一规格的套房。在四楼的北京申奥接待室着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入口是中国式样的木门框,贴上门联“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横批是“四海一家”。室内是专门从国内运来的古雅的龙柱宫灯、多宝槅,布置了字画、工艺精品。来访的客人除了品尝中国的蜜饯干果外,还可以参观中国工艺艺人当场表演内画鼻烟壶、捏制面人的技艺。分别来自中国大饭店和贵宾楼饭店的两位俊美的姑娘和奥申委的同志从早到晚接待来访的委员和记者,工作时间拉得很长,常常连吃顿饭都顾不上。
及时澄清“抵制”风波
振梁熟知这位奥申委的领导人,不相信他会在这个敏感时刻就“抵制”问题发表这种授人以柄的谈话,因为代表团里从来没有讨论过抵制这个问题。但会议马上就要开始,他又无法立即与代表团取得联系、查清原委。
执委会一开始,萨马兰奇就问何振梁,有没有中国要抵制奥运会这回事。振梁毫不含糊地表示这是根本没有的事。萨马兰奇听后很高兴,立即让国际奥委会公共关系主任纳皮埃(Napier)在当天国际奥委会的新闻发布会上安排何振梁去讲话。萨马兰奇的意图明显是要为振梁提供机会去澄清事实,把西方蓄意制造的这场“抵制”风波压下去。
会议茶歇时,振梁急忙赶回旅馆,设法与居住在另一个旅馆的北京奥申委代表团联系。他对伍绍祖说明“抵制”风波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后,建议代表团发言人在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用斩钉截铁的语气,指出有关的外电报道纯属谣传。总之,代表团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把这场风波压下去。
在那天国际奥委会的新闻发布会上,振梁对几百个记者开门见山地说明:“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目的是为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作贡献,促进人民间的相互理解、友谊和世界和平。不论表决的结果如何,中国为奥林匹克运动做贡献的立场将始终不渝。不存在中国抵制亚特兰大奥运会的问题。中国运动员正在为亚特兰大奥运会积极训练。”
事后了解,8月31日澳大利亚特别电视台采访北京奥申委那位领导人时,他确曾对美国国会明目张胆地违反奥林匹克原则、干涉中国人民申办奥运会的权利,表达了十分气愤的心情。他说有一位美国朋友对他说,美国那样对付你们,你们完全有理由抵制亚特兰大奥运会。当时北京奥申委那位领导人对澳大利亚特别电视台的记者说,我们完全有理由对美国进行报复,但我们不会那样做,因为我们一贯支持奥林匹克运动。并且当时与电视台记者双方谈定,这些仅仅是个人之间的聊天,不供发表。没有想到澳大利亚方面把这段讲话掐头去尾地加以编制之后,在蒙特卡洛表决前夕播出,并且把内容事先透露给西方各大通讯社。这场风波一直延续到7月19日,国际奥委会总干事卡拉尔对记者说,中国将参加亚特兰大奥运会的立场已像水晶般地清楚。
那两天,平时不太关心政治的委员夫人们也在议论此事。我也逮住机会就把真相告诉她们。一些委员的夫人用女性特有的温柔方式表达了她们对北京申奥的支持。萨马兰奇夫人在申奥过程中先后主动送给我三个昂贵的名牌手提包,说是供我申奥工作用。在蒙特卡洛,有一天国际奥委会塞内加尔副主席、印度执委、多米尼加和哥伦比亚委员这四位来自不同国家委员的夫人相约好一起来到北京奥申委的接待室做客。在与北京接待人员的愉快交谈中她们称赞说我是奥林匹克运动中最好的夫人,说如果让夫人们投票选择奥运会城市,一定会百分之百投给北京。印度执委库马尔和厄瓜多尔委员阿罗约的夫人告诉我,这段时间每天她们全家人都为北京申办奥运的成功祈祷。日本委员猪谷的夫人因事来不了蒙特卡洛,她特地到东京的明治神宫求了一个求福避祸的符牌托丈夫捎给我,让我佩戴在身上来为北京的申办成功祈福。墨西哥名誉委员海伊的夫人也赠送了个小的银乌龟给我,祝愿北京的申奥交好运。
我在新闻中心旁听陈述
1993年9月23日,大概是让我们永远难忘这一天,蒙特卡洛突然下起了罕见的瓢泼大雨。
一大早我帮助振梁检查了一遍他该带到会场去的文件。今天一整天他的心理紧张程度将是极大的。他要怀着高度紧张的心情参加北京自己的陈述以及仔细聆听别的城市的陈述报告,要进行与外界隔绝的秘密投票并猜测每轮投票的流向,而投票结果的最后宣布又将是令人极度的喜悦或沮丧。振梁的心脏不好,我怕他经受不了这一天的、特别是宣布表决结果时那一刻的心理压力。一早起来,我不仅给振梁口服和外贴了防止心脏发病的药,还在振梁的口袋里放上急救的口服药和喷雾剂。由于投票会场是与外界隔绝的,外人不能进入,为了预防万一发生什么情况需要紧急处理,头一天我又把一份急救药交给了与我们友情深笃的日本委员猪谷,请他在会场里帮忙照顾。
到达会场后,奥地利委员的夫人薇拉(Vera)陪着我转到邻近的新闻中心去旁听陈述。
首先开始陈述的是柏林。国际奥委会两名德国委员之一特略格尔(W.Troger)介绍柏林代表团的成员。然后由柏林市长迪普根(E.Diepgen)讲话。整个讲话突出的是推倒了柏林墙后的德国以及奥运会在统一后的柏林举办的意义。紧接着播放的电视短片也以东西柏林的分隔、柏林墙的树立和推倒开始,然后介绍城市面貌,政治性很强。随后是柏林奥运会申办公司的总经理纳夫罗基和奔驰汽车公司总裁先后发言,分别介绍柏林的文化、体育等设施。在著名网球女运动员格拉夫(S.Graf)的简短讲话后播放介绍场地设施的电视片。另一名德国委员巴赫(T.Bach)曾经是奥运会击剑金牌获得者,他专门介绍柏林为运动员准备的良好条件。最后一个讲话人是一位年仅15岁的女运动员阿尔姆西克(F.van Almsick),是去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游泳比赛的金牌获得者。她先用德语后用英语欢迎全世界运动员去柏林。陈述报告的最后部分是以比赛胜利后的欢乐为主题的短片。整个陈述报告紧紧扣住了东西德的分裂和重新统一、奥运会在这样的国家举办所含有的巨大意义这一主题。应该说整个陈述报告的设计是成功的。
第二个作陈述报告的城市是悉尼。国际奥委会两名澳大利亚委员之一高斯珀走上讲台。出人意料,他没有按常规先介绍悉尼申办代表团的成员,而是先播放介绍悉尼风光的短片。很多人都到过悉尼,无不为这个海港城市的旖旎风光所吸引。而透过镜头展现的悉尼更是景色诱人。看来悉尼的目的是想先声夺人。电视片后高斯珀在讲话中强调澳大利亚的奥林匹克传统,指出澳大利亚是少数几个从未间断地参加过历届奥运会的国家之一,而这次是他们连续第三次申请举办奥运会。他保证悉尼将为参赛运动员提供最好的条件。他讲话时神态自若,似乎充满信心,但不如上次他为墨尔本申办1996年奥运会讲话时令人感动,也许上次申办时是为他的家乡,所以他更富感情。随后讲话的是一名奥运会游泳冠军,她强调悉尼奥运会将以运动员的自由、安全和舒适为宗旨。之后上台讲话的是一个才11岁的女学生塔亚,她以稚嫩的语调表达了澳大利亚少年儿童希望看到奥运会在他们国家举办的愿望,并且强调为了世界的未来,奥运会的举行应该有利于环境保护。这是悉尼别出心裁的一招。而他们由于语言上的便利可以轻易地找到适合担任这一角色的少年。
澳大利亚总理基廷(P.J.Keating)在陈述中的讲话照顾到各个方面。他指出悉尼的申办得到了全体澳大利亚人的支持。他强调了在即将来临的世纪中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将发挥日益巨大的作用,指出澳大利亚属于这一地区。他这样说是为了减弱人们通常认为澳大利亚是偏处地球一隅的遥远国家的印象。他还强调了澳大利亚的奥林匹克传统,并且保证奥运会在稳定的澳大利亚举办安全是确保无疑的。悉尼方面另一个别开生面的做法是安排总理夫人到会讲话。基廷夫人曾经是位空姐,懂多种外语。她说明自己是荷兰移民,在澳定居已20年。她以亲身经历说明澳大利亚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国家。最后是申办委员会总裁麦克吉奥讲话。悉尼陈述报告给我们的印象是准备充分,处处突出自己的强点:奥林匹克传统,第三次申办,社会稳定,注重环境保护,多元文化,以运动员为中心等等。悉尼陈述后有4名委员提了问题,包括开、闭幕式运动员的座位,文化节目的安排,对各参赛国的援助等。
上午会议上最后作陈述报告的是曼彻斯特。英国首相梅杰亲自出席,企图以他的政治分量来拉更多的票。英国的两名女性委员安妮公主和海格(M.Glen-Haig)都参加了陈述报告,但看来她们俩并没有为曼彻斯特赢来更多的同情和支持。曼彻斯特委员会的主席斯考特这位善于运用戏剧手段的剧场经理,把包括苏格兰风笛手在内的一班身穿古老盛装的吹鼓手带进了会场吹奏了一番,但似乎作用也不大。倒是英国首相梅杰的讲话颇具煽动力。他首先标榜自己喜爱体育,强调英国一贯支持奥林匹克运动,并且指出为促使联合国网开一面允许南斯拉夫运动员参加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英国做出了特殊的贡献。斯考特以“你们可以信赖我们”作为他陈述报告的结束语。报告后,也有4名委员提出了几个行政性的问题。
振梁眼中噙着泪花
北京的陈述是下午的第一个。振梁告诉我,根据他的经验,上午第一、二个陈述者最为有利,第三、四个的效果就会较差,因为委员们那时一般已不易集中注意力听了。下午第一个陈述的效果也还可以,因为那时委员们发困的劲头还没有上来,之后的就难说了。
北京代表团所有参加陈述的发言由振梁用法语和英语交替着串联起来。振梁陈述的开场白很富感情。他说:“1981年,当我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并庄严地宣誓——我愿意竭尽所能为奥林匹克运动服务——的时候,我心中升起了一个愿望,就是看到奥林匹克运动会能在我的祖国——中国举行。所有的申办城市都同样有能力办好2000年奥运会。但是,如果这个荣誉授予北京,我们将竭尽全力,使奥林匹克理想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得到传播,并使奥林匹克主义的普遍性原则获得充分的体现。我们大家将因此共同达到新的奥林匹克地平线。”我注意到振梁在讲到他的命运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等语句时,眼中噙着泪花。然后他逐个介绍参加陈述的代表。
北京的陈述以江泽民主席的电视致意开始。江泽民主席指出,中国人民真诚地期望北京市能获得举办第27届奥运会的荣誉,为人类社会迈向和平、友谊、进步的新世纪做出自己的贡献。接着是北京奥申委主席讲话。他着重从中国人民崇尚和热爱奥林匹克精神角度,描述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愿望。这个愿望是通过举办奥运会,增进同各国人民的友谊与合作,携手进入新的世纪并普及奥林匹克运动,把它推向一个新的阶段。配合他发言的录像片介绍了北京悠久的历史、中国灿烂的文化以及第11届亚运会等盛大体育活动等。接着奥申委体育主任楼大鹏简练出色地介绍北京为各国运动员准备的周到、齐全的比赛和生活条件,配合播放了短片。可惜,我们录像片的质量远不如悉尼的短片。这以后是李岚清副总理代表中国政府郑重保证财政上的全力支持,所有参加者的绝对安全,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的自由进出和记者的自由采访。他的英语发言和庄重可亲神态,给人以改革开放的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崭新印象。北京代表团的陈述结束后,5个委员和4个单项国际组织的主席提了问题。那天,北京的陈述被提问最多,说明了大家的兴趣,也给了我们更多阐述观点、立场、做法的机会。
陈述结束后是全会的秘密投票。薇拉和我回到巴黎饭店休息,等候晚上和其他委员夫人一起出发去参加宣布投票结果的大会。关于秘密投票的许多情况是后来从振梁那里知道的。
5时50分,投票程序开始。监票人是塞内加尔委员姆巴伊、瑞士委员霍德勒和美国委员德弗朗茨。过去振梁多次是三个监票人之一,这次因为北京申办,根据回避的原则,这次改为由德弗朗茨接替。收票人有4个:泰国的纳特、比利时的罗格、瑞士的奥斯瓦尔德、科威特的谢赫·阿赫迈德(谢赫是在阿拉伯国家对酋长等贵族的称呼)。
收票人开始给委员们发票时,人们发现选票的上角印有号码。这显然是秘书处为了便于查核发出票数而干的傻事。因为在这样激烈的竞争中,大部分委员都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投了谁的票。因为每个人的座位是固定的,人们可以从选票上的号码琢磨出投票人是谁。果然聪明过人又喜欢挑剔的加拿大委员庞德首先提出选票上不应有号码。委员们纷纷表示同意。这一小插曲无谓地增加了会场内的紧张气氛。萨马兰奇对秘书处这一疏忽感到不满,命令立即更换。
第一轮、第二轮投票后,监票人交给萨马兰奇的都是开口的信封,先后淘汰了伊斯坦布尔和柏林。正如同振梁事先估计到并担心的,剩下来是悉尼、曼彻斯特联手对付北京的局面。果然第三轮被淘汰的是曼彻斯特,第四轮决赛是在北京与悉尼之间进行。第四轮投票结束后,监票人将点票结果填写在纸条上封入信封交给萨马兰奇主席。这时候主席宣布了前几轮投票的票数。第一、二、三轮北京的票数都比悉尼多。第三轮北京是40票,悉尼是37票,曼彻斯特11票。虽然说是最后的投票结果,除了监票员之外谁也不得而知。但这时振梁已经估计到曼彻斯特的绝大多数支持者将会转而支持悉尼,北京已经没有获胜的希望。于是他转过身对坐在他右侧的第二副主席、澳大利亚委员高斯珀说:“我想我该向你祝贺了”。
晚上8时,最后一轮投票结束后,全体委员和所有参加申奥的人员都到路易二世体育馆参加投票结果的宣布大会。
会前,振梁曾同奥申委秘书长万嗣铨商量好,让万嗣铨在他的旅馆门口等着,这里是何振梁从会场到路易二世体育馆的必经之地。振梁上车后选择了临窗看得见万嗣铨所在旅馆一侧的座位。如果申办有望成功,振梁以向他微笑点头为号;如果没有希望,振梁将无任何表情并转过脸去。离开旅馆时仍然下着大雨,振梁在约定的旅馆门口没有见到万嗣铨,直到路易二世体育馆门口他才看见万嗣铨伫立在那里,满脸期待的表情。他们两人的眼睛刚对视了一下,振梁微微摇了一下头就转过脸去。
进入体育馆后,委员们先进入会场就座。以往委员们也站在宣布结果的主席台上。这次可能因为地方限制,只有主席、四名副主席及3名监票人上主席台,他们先在休息室等待。当监票人及前3名副主席都陆续被领上了主席台、休息室里只剩下振梁和萨马兰奇时,振梁对萨马兰奇说,“看来悉尼获得了举办权”。萨马兰奇说,“你怎么知道呢?也许是北京呢?信封打开之前,谁也难以确定谁家获胜。”何振梁说,“不,曼彻斯特的支持者大多数将支持悉尼。”在休息室里,监票人姆巴伊总是避免与何振梁的眼光相对。这使何振梁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
以微笑勇敢地面对这次挫折
8时17分。3名监票人首先离开休息室登上主席台。接着是4名副主席,先是第四副主席金云龙、然后依次是第三副主席斯米尔诺夫、第二副主席高斯珀。振梁这个第一副主席在萨马兰奇主席之前登上主席台。振梁知道,此时全世界的电视屏幕前坐着几亿等待投票结果的人群,注视着自己的一举一动。振梁提醒自己,既不能笑容满脸,使亲人们误以为申办已到手,也不能表现冷漠,流露出任何失败的沮丧。振梁明白,此时此刻,他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代表着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自己必须以微笑勇敢地面对这次挫折。
萨马兰奇主席最后一个走上主席台,在庄严的《奥林匹克颂》演奏以后,萨马兰奇站在主席台正中的讲台上逐一感谢5个申办城市。按拉丁字母的排列,他首先感谢的是北京。代表团里有些人,包括坐在第一排的同志,由于听不懂外文,一听说北京的声音就已有人鼓掌并挥动小国旗了。好在萨马兰奇已经接着列举了其他城市的名字,误解的人很快就醒悟过来。接着萨马兰奇稳重地掏出决定申奥命运的信封,当众拆开,取出表决结果,然后宣布:“胜利者是悉尼”。此时此刻,振梁感到特别难受。这一切虽然在他的意料之中,但看到台下的北京奥申委代表团同志们的表情似乎凝固住了时,他真的感到受不了了。举办千禧之年奥运会的荣誉,你曾经离我们这么近,而你现在却与我们擦肩而过。但是振梁必须挺住。全世界的电视观众看到的是,振梁在主席台上大度地而不是沮丧地祝贺他身边的第二副主席、澳大利亚的高斯珀。为了这次违反本意的带着微笑的握手,振梁承受了多大的心理压力!
萨马兰奇宣布结果以后,监票人之一德弗朗茨走过来安慰振梁说,“投票结果非常接近,45票比43票,北京只差两票。”
据资深委员们说这是历来选举奥运会举办城市中获选城市与第二名之间的票数罕有地如此接近,也是一个首次参加申奥的城市能得到几乎近半数的票。由于主席不参加投票,参加投票的是89位委员。斯瓦士兰委员西班泽在第二轮投票后擅自离开了会场,后两轮投票的只88人。到达蒙特卡洛后我们获悉原来铁定支持北京申奥的两个委员临时来不了。埃及委员图尼是埃及老资格的体育领导人,对埃及古代体育很有研究,是他积极把现代体操在埃及推广的,因而获得了“埃及体操之父”的美称。他对中国感情很深,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曾率领埃及体操队来中国访问。之后一直同我们保持紧密联系。他对我们申奥十分支持,表示不仅他本人支持,还将力促其他非洲委员支持。已经依靠坐着轮椅活动的图尼曾打算来投票,最后实在是因为健康原因无法成行。保加利亚委员斯拉夫科夫也对中国一直感情深厚,他曾说过,如果北京只得到两票,首先是他的一票,然后才是振梁的一票。他是保加利亚共产党领导人日夫科夫的女婿,由于国内政局原因,临时吊销了他的出国护照。
那天大会后,振梁拖着身心憔悴的身子,穿过拥挤的人群,感谢委员们的抚慰。他反复对自己说,坚持住,绝对不能垮下。他先回到代表团所在的旅馆,向大家介绍投票的经过。回到房间后,他还尽量冷静地回答国内外朋友们接连打来的慰问电话。到了深夜,当北京的女儿哭着来电话说她看了电视转播的全过程,她难以接受这个结果。她要我们多保重并说她爱我们。振梁原来一直憋着自己的感情,眼泪一晚上直在眼眶里打转,放下电话时,他再也抑制不住自己,放声大哭了起来。尽管我也想大声哭出来,把积累了几年的辛劳、苦涩和无奈,把今天深切的期待和巨大失落,统统用泪水冲洗掉。但我不能,我必须理智地劝慰振梁,与他共同度过这个令人痛心的夜晚,迎接明天的到来。
第二天一早,雨仍然下个不停,似乎老天爷也在为北京感到不平而流泪。姆巴伊一见到振梁就紧紧地拥抱住他,表示他的深深遗憾。他夫人说,她整个晚上辗转不能入睡。日本委员猪谷也流泪说他昨晚一夜未睡。好几个委员在安慰我们时也劝我们:第一次申办取得票数这样接近的成绩,应该庆祝才是。在上午的全会上,高斯珀在发言中感谢大家对悉尼的信任,他出人意料地
说,“可能有些同事在投票给悉尼时,心里想的却是北京。”振梁也要求发言。他向悉尼表示祝贺,对理解并支持北京申办的委员表示衷心感谢,对选择了悉尼的委员表示尊重,并表示中国将一如既往积极参加奥林匹克运动。
这次全会后,振梁离开了副主席岗位。委员们纷纷走上主席台和振梁告别,有的许诺等北京再次申办时,将更多地为北京出力,有的感谢振梁为国际奥委会奉献的智慧和做出的牺牲。熟悉振梁的波多黎各委员卡里翁(Richard Carrion)紧握着振梁的手说,“你的话打动了我的心,我知道昨天你微笑着向悉尼致贺时,你的内心在流泪。”
回到北京 理解万岁
9月25日下午,我们随着代表团大队人马乘包机回国。
振梁坐在包机前舱,时不时有人过来宽慰他。李宁、许绍发、高敏、张山等奥运会冠军郑重地向他这位中国奥委会主席送来联名信,希望我国再接再厉、再次申办。振梁把他们领到国家体委和北京市领导人那里,表达运动员的心声。晚饭后,振梁由刚当选的国际羽毛球联合会主席吕圣荣陪同,到后舱去看望来蒙特卡洛参加最后角逐的同志们,向他们表示感谢。
机舱里没有往常大型代表团出差时惯有的欢声笑语,气氛凝重得令人透不过气来。大家看见振梁走过去,目光注视着他,既想从他那里听到一些令大家宽慰的话,又想反过来宽慰他。振梁逐个地边同大家握手,边说谢谢。3年来,多少同志放弃了节假日、顾不了家、不计报酬、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忘我无私地工作着,一心一意想不辜负全国人民的重托,把具有巨大象征意义的世纪之交的奥运会争取到中国来举办,可惜功亏一篑。作为申奥工作领导者之一,振梁深感遗憾。当振梁向他们道谢时,不少人含着泪要振梁保重身体。
9月26日上午,专机抵达北京。振梁虽然事先知道机场会有欢迎代表团的仪式,但从舷窗往外看到手持鲜花、打着红色横幅的欢迎人群,仍不免感到意外。因为我们不是凯旋之师,却仍然受到1500多名首都各界代表如此热烈隆重的欢迎。他没有想到祖国人民会那样理解我们。
申办2000年奥运会的工作带着振梁的深切遗憾结束了,他壮志未酬。他对申奥的关切与期望激情依旧,他决心在有生之年,他要为继续争取有一天奥林匹克的圣火能够有机会在亲爱的祖国大地上熊熊燃烧而尽心尽力。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