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它在,圣诞老人从不迷路
提前祝大家
在流行文化的推动下,一群鹿为圣诞老人拉着雪橇、在夜空里飞翔,为人们带来礼物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
很多人误以为圣诞老人的座驾是麋鹿或梅花鹿,其实它是另一个物种驯鹿Rangifer tarandus。为圣诞老人服务的驯鹿形象最早在1821年的儿童诗插图里出现,当时仅有一头。
1821年儿童诗"Old Santeclaus with Much Delight"插画 图片来源:Wikipedia
1823年在美国广为流行的诗《圣诞前夜》(又名《圣尼古拉斯来访》)里,圣诞老人的驯鹿剧增到八头,从此这一设定基本固化下来。1939年,美国蒙哥马利•沃德百货公司推出了“红鼻子驯鹿鲁道夫”形象,因为太受欢迎,圣诞老人的驯鹿总数随之变为九头。
拉着雪橇的驯鹿 ©pasja1000/pixabay
选择驯鹿作为圣诞老人的交通工具,和“圣诞老人来自北极”的传说有关,在环境严酷的极地,耐寒又力大的驯鹿很适合供人驱使。
驯鹿从未真正驯化
190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瑞典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在其代表作《骑鹅旅行记》中描写了瑞典各地的风土人情和民间传说,其中包括在瑞典北部与驯鹿共同生活的萨米人(当时被称为“拉普人”),“只要有几只鹿和一个帐篷就可以生活”。
萨米人放牧驯鹿 ©Mats Andersson / Wikipedia
书中还讲述了一个古老的传说,当黑死病肆虐欧洲时,幸存的瑞典女孩和萨米男孩在驯鹿的庇护下,得以在无人的山林里活下来,他们吃鹿肉、喝鹿奶,穿鹿皮做的衣服和鞋,用鹿筋搓绳子、鹿角做工具。在这个故事背后,体现出数千年来北极圈和亚北极圈地区的居民与驯鹿共生的传统。
萨米人生活在挪威、瑞典、芬兰的北部和俄罗斯西北部一些地区,驯鹿被他们役使和提供肉、奶、皮等生活必需品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除萨米人外,俄罗斯的涅涅茨人、雅库特人等民族,蒙古的图哈人,还有我国的鄂温克族,都有伴随驯鹿生活的传统。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地区的因纽特人也猎取驯鹿。
驯鹿皮衣、皮靴 ©Daderot / Wikimedia Commons
但驯鹿和被驯化的牛、羊、马等家畜并不一样,即使是它们不完全依赖人类的豢养,随时可以离开人类回到大自然中。与驯鹿共生的牧民也要“逐鹿而居”,随着每年驯鹿的迁徙路线而迁徙。
对于北极圈居民来说,驯鹿堪称为一种宝藏动物。驯鹿奶的脂肪含量高达22%,通常被做成奶酪、黄油,为极地居民提供充足的热量。驯鹿肉营养丰富,口感与牛肉类似,芬兰的一道传统名菜就是用驯鹿脂肪油炒的驯鹿肉片,搭配土豆泥和越橘果酱一起吃。
加拿大魁北克还有过一种用生的驯鹿血和威士忌调配的酒,别名“驯鹿”,据说有极强的御寒效果,但现在已经将驯鹿血换成了枫糖浆、红酒。驯鹿皮能够制作衣服、被褥、帐篷,鹿筋能做缝纫线或绳索。鹿角也是制作工具和装饰品的重要材质。
萨米人挤驯鹿奶使用的碗 ©Fanny Schertzer / Wikimedia Commons
成年驯鹿一天可以连续行走60千米以上,负重40千克,在极地环境下拉雪橇、驮物和供人骑乘方面无可替代。萨米人有一句古老的谚语“没有驯鹿,就没有人类”。
驯鹿蝇Hypoderma tarandi会把卵产在鹿毛上,幼虫穿透皮肤在皮下寄生。因纽特人曾将这种蛆视为美食,说吃起来像奶酪,大概因为蛆自带爆浆口感。©Teppo Mutanen / Wikipedia
环境艰险,也要努力生存
驯鹿分布在北美洲和欧亚大陆北部的苔原、山区和林地,几乎遍布整个北极圈。驯鹿属仅有一种,但包含9个亚种。
不同地区生活的亚种体型也有一定差异,分布地越偏北,体型越小、毛色越浅;越偏南,体型越大、毛色越深。我国唯一的驯鹿种群分布于大兴安岭北部额尔古纳河流域的原始森林中,与鄂温克族牧民共生。
在现存的鹿家族里,驯鹿的体型排行第三,肩高约在70-135厘米之间,它们无论雄性和雌性都有角,这是区分驯鹿和其他鹿的重要标志之一。雄性驯鹿的鹿角能够长达130厘米,重达15千克,雌性驯鹿鹿角也能达到50厘米,鹿角有多重分叉,最多可达40个,外形很像珊瑚。
角上有很多叉的雄鹿 ©Laubenstein, Karen - U.S.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 / Wikipedia
雄性驯鹿的角越大,就越有利于脱单。虽然雄驯鹿可能会发生顶角斗殴,但大部分时候,雄鹿是靠互相比较鹿角大小来决定胜负,让求偶竞争蒙上温情的色彩。
9月下旬至11月上旬是驯鹿的交配期,最受欢迎的雄鹿甚至能与15-20头雌鹿交配。雌驯鹿的鹿角就不需要参与竞争了,主要用来清除积雪,寻找食物。
冬季的雪原植物匮乏,驯鹿的角可以帮助它们从雪下翻出地衣(最常被驯鹿吃的叫“reindeer lichen”,意为驯鹿地衣),驯鹿的胃中有特殊的酶,可以有效地消化地衣,其他草食动物就很难做到了。地衣的热量很高,但蛋白质、维生素的含量并不足,只能起到维持生命活动的作用。
在其他季节,驯鹿不仅吃树叶、嫩芽、蕨类和蘑菇,甚至也曾被观察到吃鸟蛋、鱼、旅鼠。
“驯鹿地衣” ©Jason Hollinger / Wikimedia Commons
驯鹿的鹿角每年都会脱落并重新生长,新生的鹿角覆盖着有绒毛的柔软的表皮,里面的血管可以为生长中的鹿角骨骼提供氧气。鹿角停止生长后,驯鹿会将角在岩石或树木上摩擦,让表皮掉落,露出骨质角。
不同性别的驯鹿脱落、生长鹿角的时间不同,雄性驯鹿在11月脱落、次年2月长出,雌性驯鹿则在4至5月生下幼仔后脱落。据此来看,为圣诞老人拉雪橇的应该都是雌性驯鹿。
覆盖着绒毛的鹿角 ©jackmac34|pixabay
为了适应寒冷的极地环境,驯鹿自带“双层保暖措施”,它有两层毛,内层是紧挨着皮肤的绒毛,外层是中空的长硬毛,这种结构可以隔绝冷空气、保持身体热量,帮助驯鹿抵御寒风,中空的长毛还能提升浮力,让驯鹿能够比较轻松地游过河流。
驯鹿的足部在不同的季节也有变化。在夏季,驯鹿的蹄垫为海绵状,有助于在柔软潮湿的沼泽地里行走。在冬季,驯鹿的蹄垫收缩,露出蹄子的坚固边缘,在冰雪上行走时有助于抓地。
拉普兰的Jukkasjärvi,萨米人和驯鹿群 ©picryl
驯鹿被毛发覆盖的鼻子也是帮助它适应环境的重要器官。驯鹿的鼻腔里有两块鼻甲,大大增加了鼻孔内的表面积,可以让吸入的冷空气到达肺部之前得到升温。驯鹿鼻子有着密集的血管网络,有助于维持鼻部的温度,保持灵敏性。“红鼻子驯鹿鲁道夫”的“鹿设”显得也有一定道理。
分布虽广,不代表没有危机
尽管现在驯鹿给人的印象是分布广泛、数量可观,但在IUCN的评级中,驯鹿却已被判定为“易危”(VU)。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驯鹿是一种社会化动物,经常结群行动,组成的鹿群数百头到数千头不等,迁徙距离可达数千公里。
在俄罗斯北部的泰米尔半岛,野生驯鹿在2000年达到100万头的最高值,2016年下降至60万头,而在这近20年内,气温升高了约1.5℃,使得驯鹿在夏季的迁徙地不断向北退缩,无形中延长了迁徙距离。路程越遥远,风险越大,特别是小驯鹿难以适应,很容易在迁徙途中掉队,导致死亡。驯鹿群还面临着人类偷猎的威胁。
气候变暖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河流的水量,也增加了小驯鹿游泳的难度 ©Mikhail Bondar / WWF Russia
气候的影响贯穿全年。2013年11月,异常升高的气温使西伯利亚西北部遭遇了罕见的冻雨天气,随后雨水冻结成地衣上方厚厚的冰层,驯鹿的蹄和角也无法将之弄破,据估计,6万头驯鹿因此饿死。
挪威斯匹次卑尔根Spitsbergen的一只斯瓦尔巴驯鹿 ©Bjørn Christian Tørrissen / wikimedia
此外,气候变暖使更温暖地区的白尾鹿与驯鹿的生活环境发生交叉,白尾鹿携带的寄生虫传染驯鹿的风险很大(白尾鹿自身已有一定的抵抗力)。诸多因素影响下,驯鹿面临的未来其实堪称严峻。
-End-
成为猫盟月捐人,共守中国荒野
.........关于鹿,你还可以读.........
更多:
云猫 | 云豹 | 老虎 | 华南虎 | 华北豹 | 豹猫 | 宠物豹猫 | 荒漠猫 | 猞猁 | 猛禽 | 毒蛇 | 救助 | 北京华北豹 | 四川金钱豹 | 荒野 | 西双版纳 | 山西马坊 | 新龙 | 猫盟 | 长耳鸮 | 黄鼠狼 | 野猪 | 豹吃牛 | 带豹回家 | 豹吃人吗 | 乔治·夏勒 | 个体识别 | 寻豹启事 | 猫盟周边
长按二维码关注猫盟,记得给我们标🌟哦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