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节了,想讲一个关于“什么是勇气”的故事
如果不能每时每刻都保持勇敢,我该怎么办?
各位好,今天是圣诞节,突然想讲一个《圣经》里的故事。
我不是基督徒,但我觉得《圣经》尤其是《新约》中的很多故事,跟《论语》中的一样,其实挺反应人性的,比如这个。
跟孔子一样,耶稣也收很多徒弟,而在耶稣的十二门徒中,他的首席大弟子是彼得。
在圣经中,彼得这个人在众门徒中拥有超然的地位,因为他似乎比耶稣年岁还要更大一些,是个特别勇敢、性格又很倔强的老头。耶稣也特别欣赏他,曾经公开说“我要把我的教会建立在这磐石(彼得的名字在希伯来语中音同磐石)上。”后世基督教会也一般把彼得附会为首任教宗。今天梵蒂冈教廷的教宗接任仪式上最重要的“信物”还是渔夫戒指——因为根据圣经中记载,彼得的职业就是渔夫。
也就是说,如果以孔门做比,彼得是一个性格像子路,而地位则更接近于颜回。所以你今天到欧洲去看很多教堂、城市,名字都是用他的名号命名的,彼得也是今天欧洲最常见的男子名。
但是有意思的是,恰恰是对这样一个按说很“伟光正”的人物,《新约》中却记了不少他的“黑历史”。比如耶稣被抓之前,在晚餐上说了一句“你们中还有一个人背叛了我”,结果有了那幅著名的《最后的晚餐》的场景——众弟子纷纷向耶稣表态,其中最激烈的就是彼得了,说了好多誓要与耶稣同生共死的话,正能量的不得了。
可是耶稣却表示,拉倒吧,天亮鸡叫之前,你会三次装作不认识我。
彼得当然觉得受了天大的委屈,赌咒发誓说自己绝不会的。
结果过了没多久,耶稣被捕了,看到自己的老师被打倒,门徒们纷纷做鸟兽散。这个时候,有个使女揪住彼得,向卫兵检举揭发,说这个人是耶稣的同党!彼得当时就吓坏了,上来就是个否认三连——我不是,我没有,你别瞎说!然后挣脱对方就跑了。
等到走到门口,又有人这样揭发他,彼得更强烈的否认,如此反复了三次,彼得否认自己与耶稣关系的态度一次比一次更坚决。
但这个时候,鸡鸣天亮了,彼得猛然想起自己老师的话,羞愧的掩面而泣。
我觉得这个故事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它对一个人性格的多面性进行了探讨。
彼得是个勇敢的人吗?似乎是的,在很多性格上,耶稣与彼得的关系都有点像《论语》中的孔子与他的学生子路。
同样是描写一个勇敢的人,《论语》对子路性格的描写是“一勇到底”的,从出场、到中间不断跟老师抬杠,再到最后卫国内乱中为了“君子死,冠不免”而被乱军砍做肉泥。子路的性格是一勇到底的。
套用现在的流行语,就是“你永远可以相信子路的勇敢”,因为他的这种品质整本书里就没有变过。
哪怕是孔子的“因材施教”,对这个人物也更多只是进行了修饰,而没有改变他的这种心性多少。
但《圣经》对彼得的描写却不是这样,在整本书当中,这个门徒中被着墨最多的大弟子性格始终在发生变化,他时而坚定、时而怀疑,似乎也勇敢,能在耶稣面临被捕时掏出刀来保卫其老师,可是一旦一切已成定局,当揭发者要把他与耶稣一锅端了的时候,彼得也会胆怯而忙不迭的否认,用这种自己都没想到的方式果断认怂。
所以你说彼得这个人真的勇敢么?
如果用儒家的道德标准似乎真的算不上。甚至他“三次不认主”的行为,还容易被指责为是相当严重的背叛——你典型的“背叛革命”了么。应该革除教籍才对,怎么可能封圣呢?
但两千年后,大文豪托尔斯泰在他的名著《复活》里开篇就写了这样一段话:
“有一种极其常见、极其普遍的宿命论点,认为每个人都有一成不变的本性,有的善良,有的凶恶,有的聪明,有的愚蠢,有的热情,有的冷漠。
其实,人往往不是这样的。我们说一个人,可以说他善良的时候多于凶恶的时候,聪明的时候多于愚蠢的时候,热情的时候多于冷漠的时候,或者正好相反。如果我们说一个人是善良的或者聪明的,说另一个人是凶恶的或者是愚蠢的,那就不对了。然而我们总是这样把人分类,这是不合实情的。
人,就好比河流,所有河里的水都一样,可是每一条河里的水都是有点地方狭窄,有的地方宽阔,有的地方湍急,有的地方平坦,有的地方清澈,有的地方浑浊,有的地方清凉,有的地方温暖。人也是这样。每一个人都具有各种各样的本性的胚胎,有的时候表现出这样一种本性,有时候表现出那一种本性,有时变的面目全非,其实还是原来那个人。”
我想托尔斯泰这段话,应该是对《圣经》中彼得行为的最好解释——在这种道德观中,善良、勇敢或邪恶、怯懦,都不是人的本性,而只是人生活中的一种“惯性”。人就像河水一样,是不断地受到外界压力所影响的,当你在一种环境中呆的太久了,或者收到的压力太大了,你就难免沾染和屈从与这种环境的生活方式,否则就无法生活。
比如巴金就曾在自己的《随想录》中回忆自己某特殊年代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忏悔自己为什么不能勇敢一些,独立一些,而是只求活命、只求自保,放任很多恶行的发生,甚至参与其中。
但若套用托尔斯泰的“人性河流论”,我们又可以体谅巴金——那段岁月,其实就是巴金的人生走入肮脏而黑暗的沟壑的时代,他的人性之河,如果还想要流淌下去,就不得不“同流合污”,自己也变得有些肮脏和阴冷。就像彼得的怯懦一样,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我们有时不得不对自己的人性、对自己的胆怯保持宽容。
“猛虎在深山,百兽震恐,及在槛阱之中,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审矣,何足怪乎?”其实两千年前,司马迁在《报任安书》当中又有过与托尔斯泰非常类似的分析——说白了,人就不得不屈从于形势。
只不过后来我们逐渐忘却了这种观念,宋明理学以后的各派儒家思想都越来越强调发觉人先天的“良知良能”,而把负面道德看做一种来自后天的污染。这导致了一个要命的后果,那就是一个人如果想要“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就最好像论语中的子路一样从一而终的永远勇敢、正义,二臣贼子哪怕能反正,妓女哪怕能从良,在我们的道德文化当中也会被视为“大节已亏”,总不如从一而终的忠臣烈妇来的可贵。
由此又产生了一个不太好的连带后果,就是我们中国人在对他人搞人身攻击时特别喜欢翻旧账——一个人想要证明自己的清白,必须同时证明自己在历史上一贯就是清白的,如果能够被攻击者找到一点瑕疵,整个人设就会彻底崩塌。反对者可以用这份“黑历史”将其拿捏到死。
而由此又产生了另一个连带后果,那就是我们的文化中,当一个人有权干涉乃至书写对自己历史评价时,他一定会倾向于把自己写的一贯正确,或者至少“大节无亏”。因为我们的道德评价体系,不承认有污点的圣人。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基督教的这种道德观念,也许是从另一个视角,为我们的观念带来了不错的补充和调剂。
你看,耶稣的大弟子彼得都三次不认主了,但依然可以被封为整个基督教世界公认的首席圣人。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承认彼得首先是人,是人就有胆怯的时候,有愚昧的时候,有只想欠身缩首、苟图衣食的时刻,这不丢人。因为这就是人性么!人性当中其实并没有那么强的“良知良能”,能天然的帮你顶住压力与诱惑,坚守正道。人生路上,怎样的迷茫、错误、胆怯乃至狂乱都是可宽恕的。
但是当你在这世间经历了许多,受到了许多诱惑与胁迫,也蒙得了很多启迪与召唤之后,你最终做出的那个选择,会最终决定你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关于这一点,我们就不得不谈到《圣经》中给彼得的那个结局了——在经历了“否认三连”的惭愧与耶稣复活后的教育后,晚年的彼得成了一个坚定的传道者,去了罗马城宣扬他老师的主张。
可是运气不好,没多久,赶上暴君尼禄要迫害基督徒。这个时候彼得人性中两面就又体现出来了——他一方面觉得自己应该勇敢一点,在罗马城里与教友们共患难。另一方面,他又觉得这样的牺牲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像上次耶稣被抓时一样,就算他表现得勇敢,又对大局有什么帮助呢?在欲加之罪与暴民们愤怒的狂涛当中,自己的勇敢无非就是为悲剧多增加一个殉难者罢了,何必呢?
于是彼得再次选择了逃避,他决定逃离罗马避难。
可是在避难的路上,据说,彼得看到了一次神迹:他看到他的老师耶稣扛着十字架朝自己迎面走来。
于是彼得吃惊的问出了那个问题:“主啊,你往何处去!”
耶稣的回答也很幽默,说我去代你再上一遍十字架啊,罗马城里有真么多基督徒殉难,你好意思一走了之,我替你不好意思啊。所以只好替你再死一次了。
彼得闻言羞愧、悲痛的捶胸大哭。胆怯的他又再一次勇敢了起来,立刻转回罗马,完成了自己的殉道。
这个故事,千年之后被波兰作家显克微支在他的小说里又讲了一遍,而那本拿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名字及就叫《你往何处去》。
而在小说当中,显克微支对这个神话故事处理方式非常巧妙,他既没有肯定这个情节是真实上演的神迹,也没有暗示这只是彼得自己看到的一场白日梦。
显克微支似乎在说,这并不重要。
是的,这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仅仅是,那天,在那条逃离罗马的路上,彼得突然想开了,他觉得属于自己的那个必须勇敢的时刻已经来到了,于是这一次的他,坦然而决绝的选择了勇敢。
“你是要一辈子都当个懦夫,还是选择当一个英雄,哪怕只是几秒?”这是曾经特别火的一句名言。但我始终觉得,这个二元选择是不对的,一个人即便已经当了一辈子懦夫,也可以最终在几秒钟里,突然成为一个英雄。这要那个时间是属于他的时刻。
歌德说,“任何美人的美都是暂时的。”我想人性也一样,在这一生当中,我们无法保证自己永远正确、始终热忱,更不必强逼着自己一直勇敢,若你曾因怯懦而丢失了勇气,却能终能寻回,那就是好的。
全文完
本文3700字,感谢读完,一个周了,还在阳着,今天状态感觉特别不好,写出这一篇,愿您喜欢吧。近期可能真的需要多静养一段时间。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