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像踩到律所面试雷区了“
“10秒结束,我懵了!”
M君又收到“人间惨剧”般的投稿
一位211法本+UCLALLM的同学
面试因不了解律所被10秒pass了
……
是这个面试官太严苛?不了解面试律所只是一件小事?❌
M君要大声说这个问题就是面试中的刺客!如果你没有了解过律所的用人模型,太容易栽了!很多人以为用人模型只是Target school名单那么简单,其实不然。以国内top红圈所为例,虽然总体上都是喜欢学历背景优越的法学生,但是对于学生特质的具体要求千差万别,雷区更不相通。M君专门采访了获得君合offer和方达offer的两位同学,来分享她们的求职面试经验。
每个面君合的人都要记住君合是一家“公司制一体化"的律所!
我在面试时就被问到“你了解君合吗”,当我回答了是一家公司制一体化的律所时,面试官给了肯定的微笑。
而大家都知道,在心动的offer2中,丁辉因为邮件署名XX律师团队就被排最后一名!这就是触到了“一体化“不能搞个人团队制的雷点!所以千万不要小看公司文化在面试问题中的地位!如果你的面试重点还只停留在个人介绍,还是很容易翻车的!方达面试中学厉背景好根本不够看,英语考察还要看看突击反应!
面试时一开始是用中文交流,最恐怖的是突然就转换到英文交流,当时有点错愕但还是很快接上了,这是既考验英语水平也考察反应能力。听说当场被放到Waiting pool的同学急哭了,被面试官评价为承压能力差,没有二面就被淘汰了。还好我提前察了方达在职律师的背景,发现其中96%都有中外双执业资格。所以着重准备了我的国外求学经历和英语表达,这才“死里逃生”。要知道一年中红圈开放的各类型招聘最终录取名额也就200-300人,最终发放Return offer还要淘汰30%-40%。
竞争如此激烈,高学历也只是最低入门标准, 最终能否拿offer还要细节到工作风格、个人性格、律所文化是否匹配。而这些信息是不会在JO中展现出来的,这也是很多背景良好的LLM/JD百思不得其解自己被pass的原因。为此M君特别准备了职问教研团队经辅导成功的2700份offer经验总结,推出的深度律所用人模型。帮助你简历写的更贴合律所喜好的人才画像,调整面试表现,笔试答题方向与工作方式。一份精准的律所用人模型总体上包含浅性信息与隐性信息。
浅性信息就是比较明显的在jo部分展现,也是简历筛选阶段,HR查找的关键词即教育背景、学术成果、有效经历。教育背景包含了学校、学历、复合背景,综合来看国内top法本+国内op法硕、T14、g5院校生最受律所喜爱。但具体名单各有差别,如精品所天元因喜欢与“北大法学生”贴贴,被称为“北大老家”。如果求职律所的合伙人或者面试官是校友,则获得一个被动buff,即在几位候选人同样基本面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更容易拿offer。
俗话说能在金子里淘金,谁愿意在砂子里淘金呢,也使得在Target school外的法学生求职红圈则越来越难。而在简历筛选阶段,学术成果与有效经历则是锦上添花的要素,也是非Target school院校生的加分项!平常大家能搜集的信息多是浅性的,很容易使一些背景较好的LLM/JD们放松警惕,最终错失offer。面试与笔试环节,谁能更游刃有余的交流通过考验,其实比的就是对律所用人模型的深度了解,将自己调成最匹配的状态。曾有律所合伙人说:“其实面试的前三分钟就对求职者能否胜任工作有答案了,剩下的时间里,就是在通过观察判断自己的初印象是否准确。“所以面试穿着以及开场的自我介绍是否是配求职律所的风格也成了面试能否成功的关键要素!
M君准备了职问教研团队详细拆解8家红圈的在职人员与职问学员经历,总结出律所用人模型能让你清楚应对。
职问教研团队通过与律所HR的沟通调研,另外对接职问获得offer的2700份学员案例,总结了职问内部的律所用人模型。教育背景中涵盖的学校、学历、复合背景、交流经验、gpa五项要求的细致划分。
职问导师1v1导师匹配岗位的复合背景人才投递的优势讲解。
在参考红圈所用人模型基础上,律所招聘偏好/重点考察,以及依据。如金金杜的8大原则:面试中的问题,以及对应聘人的风格要求,都围绕着这八大原则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