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科思明德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加速布局国产软镜创新
动脉网第一时间获悉,近日,深圳科思明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思明德”)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同创伟业领投,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创中心”)跟投。本轮所筹资金将投入于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研发管线,加速产品化推进,并增加品牌的市场投入。
科思明德成立于2022年,公司专注于消化科软式电子内窥镜产品,致力于挖掘临床需求,精细打造优质产品,为临床用户提供最佳的诊断及治疗解决方案。科思明德团队具备丰富的产品研发及生产经验,围绕消化科软式电子内窥镜平台构建了完善的底层技术储备,能实现主机、镜体的深度自研自制,全新的技术方案涵盖几十项专利技术。目前,科思明德已自主研发完成国内首套一体化软镜平台,以及配套的创新型胃镜、肠镜产品,并围绕软镜平台布局了多项革新性产品。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a)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我国发病率前十的肿瘤疾病中,结直肠癌、胃癌、食管癌分列第2、3、6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的增加而上升,从40 岁以后开始快速升高,随着我国老龄化,消化道癌症发病率日渐增高。目前,软式电子内窥镜仍是消化道癌症最主要的筛查和治疗设备。消化道癌前疾病和肿瘤的“早干预、早发现、早治疗”逐渐成为共识。内镜下活检或切除标本的病理检查是消化道癌确诊的金标准,镜下切除癌前病变可降低消化道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然而,据中国医采网2021年招投标数据,内窥镜领域国产品牌市场占有率不足10%,国内医院仍被进口品牌主导。国产厂家在镜体工艺、十二指肠镜、4K软镜、光学放大镜、超声内窥镜等细分技术领域仍亟待突破。据中信证券研究数据,软镜设备的国内市场容量快速增长, 预计将于2025年达81.2亿规模,于2030年达到110亿规模。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消化道癌症早筛及诊断治疗需求将随之提升,其密切相关的软镜器械国产品牌将成为产业与市场关注的热点。同时,软镜作为兼具诊断和治疗功能的严肃医学产品,用户会非常重视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而科思明德这样具备多年医疗器械产业化积累,既能把握技术创新,又能保证产品质量与稳定性的企业会更加受到市场青睐。
同创伟业创始合伙人黄荔女士表示:“软镜产品拥有百亿市场规模,创新术式较多,国产化率仅有10%,市场份额仍然被奥林巴斯等进口品牌垄断,是医疗器械赛道中极具潜力的优质子赛道。我们团队对于这个赛道关注已久,一直希望寻找到能真正地掌握核心技术和工艺know-how、做出优质产品的团队。科思明德团队,就在这个领域有长期的技术积累和研发经验,他们成功开发过多款经过国内国际顶级医院验证过的优秀产品。我们相信,团队能做出更优秀的高端内窥镜,同时也能在创新方向实现进一步的突破,成为软镜领域领先的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为消化内科等临床领域创造巨大价值,为患者获得更多利益。”
国创中心副总经理刘恒博士表示:“科思明德在内窥镜产品的突破是国产高端医疗器械领域的创新案例。科思明德团队不仅具备优秀科学家与工程师的创新转化能力,也同样具备优秀企业家的坚韧品质和成熟的管理理念。国创中心很荣幸参与科思明德此次融资,软镜也是国创中心的重点攻关方向,此次投资是国创中心在软镜领域布局的重要举措,将深化国创中心与科思明德在技术攻关、产品研发、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合作,提升软镜的国产化率,打破国外巨头的垄断。”
科思明德团队表示: “感谢同创伟业和国创中心等新老股东的支持,科思明德将继续积极响应临床需求,开发更具创新性的软镜产品,力争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软式内窥镜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深圳同创伟业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同创伟业”)成立于2000年6月26日,是中国第一批本土专业创投机构。公司拥有超过22年的投资管理经验,管理超300亿人民币,陆续投资超过600家企业,100余家企业上市,其中科创板上市企业达到24家,是国内处于领先地位、运作时间长和回报持续优异的本土品牌专业投资机构。
同创伟业以产业链投资为切入点,聚焦于新兴产业,专注于大健康、大科技、大信息、大消费等细分领域,在硬核科技以及前沿科技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投资经验,以稳健的投资策略深度挖掘隐形冠军,并以赋能式投资支持创新创业,全力服务实体经济。同创伟业以“创业企业的同行者,伟大企业的引路人”为理念,致力于以开放的心态与创业者、企业家同进步、共成长,做企业的“超级合伙人”。
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简称“国创中心”)是由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牵头组建,于2020年4月获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复建设,是深圳首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也是国家在医疗器械领域设立的唯一的创新中心。国创中心围绕与医疗健康密切相关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领域的高端医疗设备的重大需求,聚焦高端医学影像、体外诊断和生命体征监测、先进治疗、植介入器械、康复与健康信息等重点方向,致力突破行业发展的共性核心关键技术,完成技术开发、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应用各个环节,打造贯穿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的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如果您想对接动脉网所报道的企业,请扫描小程序码进入VB100人脉圈查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