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记

生活


几天前和朋友有一次讨论,为了防止遗忘,把我当时的想法先记录下来:

1、我们可能正处于人演化为非人的前夜,是午夜还是黎明前并不清楚。每过一年,我们可以凭借本能所做的日常事项就要少一些,凭借机械外物可以做的日常事项就要多一些。每过一年,同样的疾病被医学攻克的可能就要大一些,极大改善和提升生存质量的机会也可能会多一些。我们不再像是前人那样“自然地”生活着,我们是自己和自己的创造物形成的合体;

2、人如何理解自身,无法逃脱自己所处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匍匐在无数神灵,山精鬼怪脚下,需要祈求和祈祷,向大自然借来衣食,又用祭礼表示感谢,于是人认为自己是客人,并非是天地的主宰。人类征服五洲七海之后,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主人,把自己推上万物之灵的神坛,于是开始孤零零地活在世界上,只有自己照顾自己;

3、认为创造性是人类所独有的,依然是上一个时代的想法:人是世界的主宰,行星际霸主。古时候神圣化天地,然后神圣化一神,一神陨落之后神圣化自身,创造性就是新的神话。如果承认机器也有创造性,或仅仅只是承认有这种可能,都会让人感觉不安,因为这动摇了人类的中心位置,亵渎了神圣性。这个对错无关,只是一种习性,不愿意考虑机器超越人类的可能。这个和萨满反对教士,教士反对科学家很类似;

4、但是早就已经不存在“自然状态下的人”,今天的人和2000年前的人除了生理结构一致之外,其他的部分从内到外完全都不一致,而且拥有越来越多人造的痕迹。地球上没有一种自然生物可以与之比拟,人总是在不断异化。一个安装义肢的人,一个植入起搏器或是胰岛素泵的人,肯定不是自然所生,自然所成;

5、如果人自身的定义发生了改变,那么人所谓的神圣性又会落到哪里?是落在肉身的那一边,还是落在机械的那一边?对于一个安装电子耳蜗的人而言,什么是他的听觉器官?对于一个戴上色盲矫正眼镜的人而言,什么才是“他的视觉”?如果前者做音乐,后者作画,那个创造性究竟体现在谁身上,贡献分别占比是多少?创造性还是唯有人类所拥有么?

6、极端一点设想:一个人用X射线做特效,正常肉眼根本看不见,唯有改造过的机械眼能够观赏,并且为大脑所感知。那么,这原本根本不存在的观众是从哪里来的?他们算观众么?人工制造出来的观众算不算是观众?还是说,为了人类的神圣性,应该把演出控制在可见光范围之内?这样就没有问题了。

7、把人类拆解为一堆碳元素构成的低水平运算网络,全凭刺激-反馈机制建立起来的复杂回路打天下,这个想法固然很粗鄙,很粗糙。但,但是如果这是真的呢?假若技术上可以模拟这样的复杂回路,但是配合硅元素构成的高速运算网络,那会是什么?在有限回合游戏里,阿尔法狗已经赢了。还是拿个黑箱罩起来,大家通过下棋对话,能否确定对方是机器而不是人?如果机器在无限回合游戏里也成立,那是什么?

8、回到创造性上来,真正为人类所独有的究竟是什么?也许一开始不用去研究创造一张画,一架机器那样复杂的事情。一个婴儿拿起一块积木放到另外一块上,凭空造出自然界里根本不存在的一座塔这件事情,是只有人类能完成,还是有别的可能?还是说,小婴儿当时也只是在不断尝试而已,它一开始也并不知道结果 ,只是产生结果之后固化一条脑神经回路?那么,机器为什么不可以?

9、我们对现实的理解,源自我们所见到的过去的世界,因此存在边界。但在这些边界之中,很难推断出未来的世界会是怎样。所以,比较理性一点的做法是不是应该承认对于未来我们不知道,而不是一定如此,或者一定不会如此?也许整个宇宙的大背景是一首恢弘的交响乐,配合炫目的闪光,只是我们的感受器无法感知而已。

以上。


题图:《彩铅:5分钟后牛郎到达》

题图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

算法提供:Disco Diffusion V5.2

prompts:A beautiful landscape painting overlooking the lotus pond, colored pencil art, trending on artstation,  by Ivan Aivazovsky:2.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

【微信号】Bitsea

个人转载内容至朋友圈和群聊天,无需特别申请版权许可。

请你相信我:

我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错的

 禅定时刻

《湖上列车》

创作者:和菜头的小肉手

算法提供:Disco Diffusion V5.2

prompts:A beautiful landscape, a bird's eye view of a red steam train running on a blue lake, the rails are underwater, and the lake has lots of lotus flowers, daytime, 4K, animated movie style, trending on artstation, By Makoto Shinkai: 2.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