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我们又见证历史了,这两个大国都陷入了怪圈

我们又见证历史了,这两个大国都陷入了怪圈

财经

资料图

果然是一对冤家。
1月31日,星期二,法国据说200多万人走上街头,规模一次比一次大,这次据说是30年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大罢工。
第二天,2月1日,星期三,法国人休息了,英国人上。50多万英国人上街,10多年来最大规模一次大罢工。其中,约30万是英国老师,老师上街,孩子们自然就别上学了,据说,这也是30年来英国教师罢工导致的最大规模学校关门事件
我不知道,这么凑巧的时间点,法国人和英国人是不是事先都商量好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又见证历史了,这两个西方大国,都陷入了一种怪圈。
法国人很不满,政府居然延长退休年龄,从62岁提高到64岁;而且,马克龙政府放出话来,“不再有商量余地”。
那就上街吧。法国八大工会一起行动,公务员不工作了,教师不上课了,打工者也不打工了。游行的规模,用工会官员的话说,“爱丽舍宫的墙壁都在颤抖”。
马克龙估计也心惊胆战,但马克龙也别无选择,因为法国已经到了不改不能继续下去的地步——法国的整个养老金体系正在“走向灾难”。
很简单,我前面也说过了,随着法国老龄化的加重,50年前,法国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的比例为4:1,现在已经下降至1.7:1,预计未来几年还将持续下降。
如果不做任何改变,即使在最乐观的情况下,到2030年,法国养老金每年也会出现50亿欧元的赤字。
要知道,养老金已经占到法国GDP的15.9%,而欧盟的平均水平为13.6%,德国仅为12.6% 。
养老金不能再增加,不然法国企业就没活力了。法国目前的税负,在欧盟都排第二。
那怎么办?
法国人只能延迟退休,现在是62岁,以后必须延迟到64岁。
但法国人情绪很不稳定。
按照工会的说法,退休改革带来的冲击,实际会由法国最贫穷的人来承担,这些人往往工作得比较早,但现在,他们必须又多工作两年,凭什么?
于是,法国人上街。
英国人罢工,倒不是退休年龄,而是更直接——加薪。
英国目前的通胀超过10%,日常消费品物价涨幅更超过16%,按照工会的说法,过去几年,一些工人的收入相当于降低了20%。物价那么高,政府你不加薪,你让普通老百姓怎么活?
所以,法国罢工是全行业的,英国这次罢工主要是教师、公务员、火车司机。
看到一位英国女教师就声泪俱下控诉:“也许10年前,我真的会推荐教师作为一种职业,而现在我无法推荐。虽然我喜欢教书,但这实在太难了,实在太累了。我们没有足够的人,做所有需要做的工作。”
偌大的英国,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英国政府怎么说?
英国首相苏纳克的说法是,我们孩子的教育是宝贵的,他们应该上学,接受教育。换句话说,你们赶紧回去教孩子去。
但教师们的加薪条件呢?英国政府明确拒绝。英国教育大臣吉莉恩·基根说,加薪不现实,只会加剧通货膨胀,“我们不能做的是给一部分劳动力提供破坏通货膨胀的加薪,而使每个人的通货膨胀变得更糟。这在经济上不是一件明智的事情。”
这似乎是一个无解的答案,但要我说,这都是折腾惹的祸。
法国人在折腾,英国人也在折腾。
说法国人折腾,因为你要知道,在上个世纪80年代,法国人的退休年龄是多少岁?
65岁!
当时的法国总统密特朗大手一挥,我们法国人不能这么辛苦,以后退休就从65岁提前到60岁。于是,我们看到,其他西方国家在延长退休年龄,法国却在搞提前退休。
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密特朗手下留情不折腾,就不会有后面这么多事情;如果他哪怕只提前一岁到64岁,马克龙现在的难题根本不是难题。
密特朗的做法,害苦了后面的法国总统。法国人是很高兴,但未来的法国人就只有哭了。
希拉克的时候,考虑到养老金不可持续,想改革延长退休年龄,但法国人不答应,连续几个星期的大罢工让法国全面瘫痪,最终,希拉克长叹一声,改革彻底搁置。
希拉克之后是萨科齐。他确实有三板斧,退休年龄必须从60岁提高到62岁,他成功了,代价是几个月的抗议,严重削弱了他的权威,2012年大选他连任失败。
随后是奥朗德,任内不敢大动,将烫手山芋丢给了马克龙。马克龙反正已经连任,更重要的是,问题现在更加严峻,他已没有选择,一定要将被改过去的退休年龄再改回来,于是,我们就看到了法国30年来最大规模的罢工。
要知道,这还没恢复到密特朗改革前的65岁。
这是不是在折腾?
英国人,则不得不提脱欧。
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首相卡梅伦雄心勃勃,公投肯定会否决脱欧,我执政会更加稳固。哪知道,人算不如天算,脱欧公投通过,卡梅伦下台。
但分家哪这么顺利?随后几年,英国就开始了前所未有的折腾,首相已经换了五个,你方唱罢我登场,脱欧终于脱成功了,但遗留问题一大堆。
英国人达到目标了吗?
根本没有。
有人开玩笑说,英国脱欧的最重要原因,还是疑欧排外情绪。哪知道最终的结果,却是上台了一个印度裔的首相;而且,北爱地区还搞成了关税独立王国,苏格兰的独立倾向更严重了。
至于经济,更加糟糕。物价在狂飙,收入在减少。按照IMF最新的预测,2023年英国GDP会下跌0.6%,是西方大国中唯一负增长的国家。
坦率地说,如果没有脱欧,英国肯定不会换那么多首相,英国经济也不至于这么糟糕。
看到最新的一系列民意,英国人真后悔了,绝大多数英国人认为,英国脱欧是一个错误。但这个世界,哪有后悔药可买?
这是不是在折腾?
更有意思的是,作为一对冤家,英国人和法国人还互相看不起。
英国人看不起法国人,认为法国人又懒又自私。
很简单,法国人闹事,只是因为要延迟退休到64岁,但英国现在退休年龄是66岁,以后还要延长到68岁。
按照法国人的理由,那英国还不闹翻天了?
法国人看不起英国人,认为英国人太抠太算计。
别的不说,当初脱欧各种磨磨唧唧,气得法国欧洲事务部长娜塔莉·卢瓦索曾公开在脸书上嘲讽:
我最终决定给我的猫取名“英国脱欧(Brexit)”……它每天早晨疯狂地喵喵叫,把我吵醒,因为它很想出门。但当我把门打开,它却坐在那里总是犹豫不决。当我把它搁到门外时,它看似气呼呼的……
法国人这么刻薄,英国人很生气。但欧洲人却拍手,讲得还是很形象的……
最后,怎么说呢?
1,改革不容易,触动利益比触及灵魂还难。
2,执政者瞎折腾,只会将整个国家带入沟里,英法就是教训,前任一时爽,后任火葬场。
3,西方人享福享惯了,过苦日子就难,所以,我们就看到,一遍又一遍的折腾,没完没了的罢工。不改革,死路一条;但一改革,就是目前的死路。
归根到底,都是国家治理出了问题。
看法国的新闻,30年来最大规模的罢工只是开始,法国人累了,要先休息几天,但2月7日和2月11日,他们将继续全国性大罢工。
看英国的新闻,2月1日大罢工的主角,是教师、公务员和火车司机,接下来是消防员大罢工,下周是医生护士大罢工……
折腾吧,就尽情折腾吧。
最后,贴一张法国罢工的温馨一幕,法国人边罢工边烤香肠,真不愧是最会享受也最会罢工的民族。

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


为英国人点赞
鼓励一元
为法国人点赞
鼓励二元
不鼓励也没关系
我们就默默地看戏
折腾吧
就尽情折腾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一件影响世界的大事,这两个大国在北京上演世纪大和解轻舟见证历史!麻州首位女州长,全美首位民选女同州长,宣誓就职!再见了!凌晨重磅:正式下线!又见证历史了....历史上的今天|那年今日,建筑如何见证历史?Anna Delvey, 当今美国梦追随者?见证历史! 特朗普要坐牢了? 美国将首次起诉总统, 最高刑期20年!见证历史!美国史上第二次大银行倒闭!对我们有什么影响?今晚,见证历史!人类或首次实现,可控核聚变「重大科学突破」见证历史!人类核聚变首次实现正收益,产出能量每天能烧开10壶水突发! 见证历史!深夜史诗级重磅,再见"新冠肺炎"! 彻底放开!全球第一个被新冠灭亡的国家!网友:见证历史了这两个大国签署军事协议,眼光偷偷瞄向中国深夜见证历史!黑马爆大冷,C罗泪别世界杯!球迷哭了!北京、上海最新通报!裁定违规,美国回应今夜,中东巨变,又见证历史了!丰田4S店“买一送一”!一则传闻,2分钟涨停,紧急回应!美股又见证历史,拜登发声:危机尚未结束又见证历史!硅谷银行一夜倒闭,海量创业公司遭殃引爆全网!ChatGPT让家长和学校都陷入恐慌!未来10年还剩多少工作给这一代孩子?又见证历史!昨夜,“轰然倒塌”,宣布倒闭!见证历史!RBC 100亿美元收购加拿大HSBC,看完最新财报留学生直呼太牛……对不起的人,对不起的事(二)刚刚发布!澳洲2所知名大学官宣合并!见证历史:一澳洲大学永久消失!上万学生一夜进八大;新大学叫板澳洲前6,莫大新南“危险”了?广发言 | 武幼辉:从见证历史到参与历史 事物总会往复向前重磅!多地连夜宣布放开,见证历史的一刻来了!见证历史!深夜史诗级重磅,彻底放开!入境不隔离,出境有序放开我生活着见证历史:美国颁布同性婚姻保护法案!(附全文)引爆全网!ChatGPT让家长学校都陷入恐慌!未来10年还剩多少工作给这一代孩子?今晚,见证历史!可控核聚变,人造太阳来了?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现在看来像是请君入瓮莫让并购陷入资本游戏怪圈,监管“红绿灯”亟待设立今晚要见证历史?美国能源部将宣布有关核聚变“重大科学突破”突发!见证历史,特朗普将被起诉!警惕,这国发现首例人感染禽流感病例!硅谷银行"冲击波"仍在发酵刀口舔血?散户晒单:“我买进去了!”创业板史上首只8个一字20cm诞生!又见证历史了!成交量急剧扩大,明天会怎么走?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